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蹒跚起步的师范类音乐教育
受到国家教育政策影响,师范院校经历“萎缩—恢复”的发展历程。1922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在教育实际运作中取消了师范教育的独立性,导致师范生生源变相流失,对于师范教育发展造成了冲击。到1932年,政府颁布《师范学校法》,以法规形式将师范学校重新独立出来,师范教育得以逐步恢复。从1933年开始,教育部相应颁发了一系列音乐课程标准,对于乡村师范学校、三年制幼稚师范科、简易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要点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力实现了师范类音乐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在这一时期,音乐教育事业逐渐拓展,表现为众多师范院校设立了音乐专业和创立了数量众多专业艺术院校。
一 师范类教育政策变迁
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学校系统改革案》规定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壬戌学制)。此改革案由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出。《学校系统改革案》列有七条标准: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的“六三三制”,表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影响最深的一次变革,不仅提出了“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的弹性教育理念,而且属于自下而上的改革,民间知识分子教育群体扮演了主角。中国出现了一个全世界知识分子纷至沓来的璀璨时代,造就出杨振宁、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文化领域的杰出人才。
具体到师范教育而言,《学校系统改革案》规定师范学校修业年限为6年,可以单独设立2年或者3年,以便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师范大学修业年限为4年,可设置2年制专修科。高级中学和普通大学都可设置师范类专业,增加了办学灵活程度。遗憾的是,这些措施在教育实际运作中取消了师范教育的独立性,众多独立的师范学校被迫合并入中学,取消了师范生的公费待遇,导致生源变相流失,进而导致师范教育地位相对降低。从1922年至1928年,“学校数量减少百分之六十三,学生数减少了百分之四十九,经费数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四”。源于师范教育日益凋零的现实压力,教育部开始转变办学策略,于1932年颁布《师范学校法》,以法规形式将师范学校重新独立出来。中等师范院校划分清晰的层次,包括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简易师范科等。其中设立乡村师范学校是考虑到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为了积极关注和有效改善农村生活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在办学过程中,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人数递减,简易师范和简易师范乡村师范学校人数相应增加。具体到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而言,在1924年的《修正师范学校规程》中,明确师范教育要锻炼强健身体、培养道德品质、培育民族文化,充实科学知识、塑造勤劳习惯、启发教育兴趣等。在教学科目中,除特别师范科以外的所有师范类学校(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三年制幼稚师范科、两年制幼稚师范科、简易师范学校、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都必修音乐课程。
二 师范类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教育部相应颁发了系列音乐课程标准,对于乡村师范学校、三年制幼稚师范科、简易师范学校、师范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要点做了详细的规定,有力实现了师范类音乐教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在《乡村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1933年)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并且特别突出范唱能力;学会教授音乐的方法,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涵养优美、刚强等情感和发扬仁爱、和平、壮烈等民族精神。授课时间是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每周2小时。课外另行增加练习器乐时间。教材大纲包括音乐理论(乐谱、节拍、音程、音阶;转调、移调、和声;唱歌指挥法、音乐大家故事等)、声乐(默谱、读唱、单音歌曲、合唱歌曲;齐唱、合唱、指挥练习)、器乐(风琴、钢琴)。在教法要点上,主要要求用五线谱教学,注重声乐教学,理论讲授时间和方法,默谱方法、歌曲选用以雄浑、快乐、活泼、勇敢等能够鼓舞民族精神的为主,严禁选用消极颓废的靡靡之音。
在《三年制幼稚师范科音乐课程标准》(1935年)中,明确规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乐理技能,能够为儿童进行范唱,学会幼稚音乐教育的指导表演方法,并且能够培养学生涵养优美、刚强等情感和发扬仁爱、和平、壮烈等民族精神。相较于《乡村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教学时间较多,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每周3小时。课外另行增加练习器乐时间。教材大纲分为三部分,音乐理论(乐谱、节拍、音程、音阶、转调、移调;和声、乐式、唱歌指挥法、音乐表演法及指导法等),声乐(默谱、读唱、单音歌曲、合唱歌曲;齐唱、合唱、指挥练习)、器乐(风琴、钢琴、舞蹈曲、玩具乐器练习)。在教法要点上,大部分与《乡村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相近,有特色的是突出音乐表演在幼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求第三学年多进行实习;幼稚园音乐指导方法多进行实地试教;玩具乐器练习以中国通行乐器为主,酌情使用西洋乐器。
在《简易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1942年)中,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基本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培养学生范唱能力,学会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审美情感、乐群、奋发进取的精神。教学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每周2小时,第四学年每周1小时。课外另行增加练习器乐时间。教材大纲较之前更为细化,分为普通乐理(读谱法;音程、音阶;转调、移调、和弦、和声、旋律;歌咏指挥法、民众歌咏指导、音乐故事及常识),视唱练耳(视唱简单练习,单音静默;视唱中阶练习、旋律静默、辨别音程音阶;视唱高阶练习、二部静默;辨别和弦和声),声乐(训练呼吸、姿势、发音、单部及二部合唱;继前学年、三部合唱;独唱、四部合唱;继前学年、儿童声音训练及保护法),器乐(风琴或国乐器基本练习、简易乐曲;续前学年,习奏较深乐曲;续前学年,加歌曲伴奏练习),专业训练(中心国民学校、国民学校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研究;继续前学年,加各种儿童及民众音乐团体组织法,唱歌表演练习及试教)。在教法要点上,大致与前同,较为特别的是注重声乐,并能注意保护儿童声音,遇到儿童变声期时,随时停止唱歌;要求唱歌注意发音、呼吸、口形、姿态、表情等;要求对歌曲忠实演奏,严禁任意加入花腔滑调;师范音乐的目的不在于高深,而是了解普通乐曲、演奏简易歌曲和伴奏。
在《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1942年)中,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与《简易师范学校音乐课程标准》大致相同,教学时间为第一学年、第二学年每周2小时,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每周1小时。课外另行增加练习器乐时间。在1942年,教育部公布的《音乐师范科教学科目及教学时数表》,规定音乐师范科学生在校学习的音乐专业课程应当有:音乐概论、普通乐理、和声学、视唱练耳、齐唱、合唱、独唱、国乐、键盘乐、指挥法、音乐教材及教学法等。
三 雨后春笋般创建的众多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
受到新学制影响,众多师范院校发生了相应变化,设立了艺术专修科。新成立的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都设立了音乐专业。众多知名的音乐家(田汉、萧友梅、马思聪、赵梅伯等)都投身音乐教育的工作之中。总体而言,师范学校的办学条件较为艰辛,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时常遭遇停办合并。例如画家刘汝醴在《记上海艺术大学的鱼龙会》一文中,以亲身经历谈到上海艺术大学总人数不到一百人,学校收入没有政府津贴和富商资助,仅靠学费维持;不得已被迫由校长田汉带领学生演话剧募捐的往事,从中可以窥见师范院校艺术办学的艰辛。
部分师范院校开始设立音乐专业。1923年,长沙私立岳云学校设立艺术专修科(贺绿汀、刘已明毕业于此),学制两年,招收中学或师范毕业生,以培养小学音乐美术师资为宗旨。1924年,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改进音乐教学,将音乐列为必修科目,课外组织有军乐队、雅乐组、声乐组等。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复校,并增设音乐系;私立华南女子大学胜利艺术系,并规定唱歌为全校必修课程,音乐教授法为选修课程。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开设艺术系,马思聪、喻宜萱等先后在此任教;国立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均设立音乐系。1929年,沪江大学增设音乐系及音乐师范科,并将音乐设为全校必修课,其组织有中国音乐会、西乐会,并定期邀请著名音乐家来校演出;苏州美术专门学校增设艺术教育系;私立燕京大学文学院设立音乐系,音乐系分为钢琴、声乐及理论作曲,开设课程有和声、复调、乐器法、配器法、钢琴、音乐史、音乐欣赏、中国音乐等。1929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增设音乐学系,分为器乐钢琴组、声乐组、学校音乐组。全校学生第一学年必修音乐入门课程,并可选修钢琴、声乐、提琴、小学音乐教材、钢琴教学法等。邀请外国教授来校兼职教学。“如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学院的芮德夫人利用一年假期来校教授钢琴并举行钢琴演奏会,帮助好几位钢琴专业学生改进了技艺。”1933年,集美师范学校增设艺术专修科,培养音乐美术、体育、舞蹈三个专业。
数量众多的专业艺术院校成立,并设立了音乐专业。1924—1930年:1924年,私立上海艺术师范大学成立,音乐系专业课程包括普通乐理、和声学、作曲、声乐、钢琴、音乐指挥法等。1925年,上海艺术大学成立,并设有音乐系。1926年,新华艺术大学创建,设有音乐系;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增设艺术科,学生可以主修音乐,兼修美术。1927年,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在上海创立,蔡元培兼任大学院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专修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中学音乐师资;选修课为专业培养,分为钢琴、小提琴、琵琶、音乐理论等。
1930—1935年:1932年,马思聪成立私立广州音乐院,其中师范科学制两年,以培养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学习科目有器乐、乐理、视唱、唱歌、音乐史、音乐欣赏、作曲学、和声学等。1932年,私立华西协会大学文学院增设音乐系。音乐系培养艺术师资和宗教音乐人才,课程设置有乐理、键盘、器乐、声乐、音乐史、宗教音乐、和声学等。专业课程有师范班器乐、小学校合班唱歌等。1934年,山东省立剧院成立,设有音乐系。音乐系开设专业课程有:中西器乐、伴奏器乐、乐理、和声学、中西乐读谱、音乐史、戏剧概论、国剧理论、音韵学、戏剧史、艺术概论、剧舞等。1935年,四川省立重庆女子师范学校成立,将音乐设为必修课程,并设音乐、美术、普通、幼稚四个专业。
1940—1946年:1940年,福建省立音乐专科学校成立,分为本科、师范专修科及选科三种。并且举办在职培训的音乐师资训练班,分为中学音乐师资、小学音乐师资,社会音乐师资。1942年,国立歌剧学校、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成立,设有音乐课。国立师范学院增加设立音乐专修科。1943年,赵梅伯在西安成立西北音乐院,主要吸收有志于音乐的青年学生,以培养专门音乐人才及音乐师资为办学目的。“西北音乐学校设有本科、师范班、研究班、分为声乐、钢琴、弦乐、民乐,作曲理论等专业。”1944年,国立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建立。1946年,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开办,其中设立三年制艺教音乐学生,以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江苏省立江宁师范学校设立音乐师范科。1946年,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复校和国立长白师范学院成立,并开设音乐系。1946年,台湾省立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创立,以培养中等学校音乐师资及研究高深音乐学术为双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