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球供应链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这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第三章第二节的论述可知,各阶段国际贸易理论都存在部分局限性,且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理论,其局限性也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供应链贸易成为新的贸易模式,在该视角下,国际贸易理论能否解释当今的国际贸易现象?能否适应当今的经济形势?
通过第二章第四节的分析可知,钢铁贸易符合全球供应链贸易的特征,是一种全球供应链贸易。本节以钢铁产业的全球供应链贸易为例,联系主流国际贸易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尝试揭示在全球供应链的视角下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
一 新视角下古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产品上均有优势的一国,应专门生产其相对优势最大的产品,而另一国生产相对劣势较小的产品,即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比较优势学说虽被保罗·萨缪尔森称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但其暗含特定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必须在特定国家内部完成的假设(卢峰,2004),无法解释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全球供应链贸易。
以钢铁贸易为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具有生产粗钢的比较成本优势的一国,应专门且独立地生产粗钢并出口,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另一国专门且独立生产的产品。而现实是,粗钢的生产需要采矿和冶炼两道主要工序,中国并未独立生产粗钢。2007—2009年,中国生产粗钢分别为4.9亿吨、5.1亿吨和5.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分别为36.4%、38.2和46.7%;而三年进口铁矿石分别为3.83亿吨、4.44亿吨和6.28亿吨,占世界总贸易量分别为44.8%、47.6%和65.3%。可知,中国不仅冶炼大量粗钢,也进口大量的铁矿石,即中国参与钢材生产的冶炼环节,并未独立地生产。显然,针对产业间贸易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中国成为钢铁贸易大国的现象。
二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如两国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即使两国资本、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也会产生国际贸易。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以生产要素丰裕度的不同为基础,各国都应生产其要素相对充裕的产品并出口,进口其要素相对稀缺的产品。
同样以钢铁贸易为例,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钢铁生产要素充裕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钢铁,生产要素稀缺的国家应大量进口钢铁。众所周知,钢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资源。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产钢大国,却也是世界第一的铁矿石进口国,2009年进口量甚至达到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65.3%。而日本的情况更是极端,2009年进口铁矿石1.05亿吨,进口依存度几乎100%,却生产粗钢0.87亿吨,排名仅次于中国。缺少铁矿石的国家却发展成为世界钢铁中心,要素禀赋理论难以解释中国和日本的钢铁贸易大国的成因。
三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新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新贸易理论指出,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没有比较成本和要素禀赋差异,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两国同样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分工,开展贸易。此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获得规模效应,成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
通过国际贸易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这是中国发展成为钢铁贸易大国的主旋律吗?在此,分别从出口数量和出口比重两个方面,分析出口对生产的拉动作用。
2006—2012年,中国钢材产量由4.2亿吨增至7.1亿吨,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也由33.7%增至46.4%,生产规模显著扩张。而中国出口钢材,2006年为5170万吨,2012年为5479万吨,出口量占全球的比重,也仅由12.4%增至13.3%。可知,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能解释生产规模的大幅扩张。
2006—2012年,钢材出口数量占国内生产的比重也不高,分别为12.3%、13.6%、11%、4.2%、6.5%、7%和7.6%。可知,伴随着生产数量的不断增加,出口比重却出现下降的趋势,出口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
可见,国外钢材需求对钢材总需求数量贡献不大,且出口比重反倒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并不能有效支持新贸易理论。换句话说,基于规模经济的新贸易理论也遇到局限。
四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指出,随着交易效率的不断改进,劳动分工会发展,内生比较利益会随着分工的发展不断被创造和增进,而经济发展、贸易和市场结构变化现象都是这个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其理论的前提是“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平均而言,交易费用更高”,所以国际贸易是随着国内贸易的扩大而产生。
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确如杨小凯所描述,先国内贸易再国际贸易?本书分别对2007年和2009年中国各区域市场钢材输入和输出情况加以分析,数据见表3-1。
表3-1 2007年和2009年中国各区域市场钢材输入和输出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杜立辉:《2000—2009年中国钢铁产业布局变化及国际比较》, 《冶金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5期。
依据表3-1可知,针对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六个产钢区域中,2007年,华东、中南和西南三个地区,都出现不仅存在区域净输入的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出口,且出口占区域净输入的比例在38%—48%。这一现象反映出,上述三个区域在本地需求尚未满足情况下,还存在大量出口。换句话说,三个区域的部分钢铁企业,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之间,优先选择了后者。
再分析2009年的情况,华东、西北和西南地区,具有不仅存在区域净输入,还存在一定出口的情况。不过,出口占区域净输入的比例比2007年低得多,在4%—9%之间。这一现象同样反映出国际贸易并非是国内贸易的后续产物。
按照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由于国际贸易的成本高于国内贸易,所以应当是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才会开展成本更高的国际贸易,实现“国际贸易内生于国内贸易”。显然,2007年和2009年,中国钢铁产业的实践并不支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五 全球供应链视角下新新贸易理论的局限性
新新贸易理论提出,高生产率企业能更好地克服国际贸易的成本,获得比低生产率企业更多的利润,而随着低生产率企业的淘汰,更多生产要素转移到高生产率企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可见,企业的异质性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且米利茨指出,企业边际生产成本(生产率)的差异是企业异质性的重要体现。
而在中国的钢铁贸易中,不仅有钢铁生产企业,还有许多非钢铁生产企业。在海关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钢铁业百强出口企业榜单的前20名中,排名13位的大连今冈船务工程有限公司、排名18位的大宇造船海洋(山东)有限公司和排名20位的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它们都不是钢铁生产企业,都不具备以边际生产成本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显然,新新贸易理论此时也无能为力了。
综上所述,面对新的全球供应链贸易,各阶段国际贸易理论都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反倒凸显国际贸易理论的局限性。理论的局限性,推动着进一步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