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自18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进程,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和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19世纪,发达国家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开始关注城镇休闲、娱乐和旅游功能的建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对外扩张,旅游输出成为发达国家平衡外汇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客观上刺激了发展中国家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并与其城镇化浪潮融合在一起。1964年,斯塔斯菲尔德(Stasfield)在《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指出城镇旅游研究是旅游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彼特·霍尔(Peter Hall)曾预言,20世纪最后30年是欧洲主要城市和历史文化小城镇大旅游的时代。1992年,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通过严密的经济分析工具,测定旅游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崛起刺激了全球城镇旅游的崛起,城镇旅游越来越显示其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从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由于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社会空间形态,早期国外对小城镇旅游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主要依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外城镇旅游才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与国外不一样,小城镇体系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化特色道路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主流方向。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城镇旅游研究一开始就获得了独立的发展和研究地位。
一 国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一)旅游与城镇的关系
早期对城镇旅游的研究是从城市分类研究中派生出来的。旅游作为城镇的基本功能之一,很早就引起了城市地理学界的注意,并把它作为划分城镇类型的依据之一。最早把旅游城镇引入到城镇分类体系中的是英国奥隆索(M. Aurousseou, 1921),他将城市划分为六大类,其中第六大类是娱乐城市,其主要功能是“疗养胜地”、“旅游胜地”和“度假胜地”,也就是旅游城市。美国的哈里斯(C. D. Harris, 1943)采用统计描述法对美国的城市职能进行的分类中包含了娱乐休养城市X类,类似旅游城市。在这个阶段,旅游与城市的关系是旅游城市的一种职能而已,旅游城市还不是一种主流城市形态,甚至旅游职能还被很多城市研究者忽略。比如,美国的雷梭(H. J. Nelso, 1955)、埃雷克安德森(Alexandersson, 1955)和韦伯(T. W. webb, 1959)在对城市的分类研究中旅游城市就没有得到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人们对城市旅游的研究。由于旅游业对城市的贡献有限,城市旅游在当时并没有独立的研究地位,而是附属于城市研究体系,旅游与城市的关系被隐性化。
19世纪20年代,随着旅游业成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经济和研究地位骤升,旅游业虽然在大城市中的贡献仍然有限,但旅游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中的贡献显著,旅游与城镇的关系显性化,并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美国豪和威廉姆斯(Haw& Williams, 1991)认为城镇在旅游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城镇旅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旅游业态。姆林斯和佩吉(Mullins, 1991; Page, 1995)更是指出随着后工业社会到来,城镇化过程的演替,城镇综合实力和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提高,旅游开始“城镇化”,城镇成为现代旅游的支撑点。此时,城镇旅游已经崛起,旅游和城镇的关系高度融合,旅游城镇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城镇形态。美国罗勒非特(Luloffetal, 1994)通过调查发现美国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城镇旅游。
(二)城镇旅游的经济效益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小城镇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增长迅速(Dernoi, 1991),这对推动经济不景气的城镇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Blaine & Golan, 1993),城镇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完全超乎人们的预期(Oecd, 1994, Fleischer & Getz, 1997)。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城镇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城镇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Bardon, 1987, 1990)。爱丁堡历史古镇旅游业的发展对古镇其他产业产生的乘数效应显著,爱丁堡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产业(Graham Parlett, John Fletcher, Chris Cooper, 1995)。在许多国家,城镇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城镇收入的有效手段(Arie Reichel, Oded Lowengart, Ady Milman, 1998)。比如,在以色列城镇旅游企业数量的增多,对农村收入下降起到了一种有效的补充作用(Fleischer & Pizam, 1997)。更有甚者,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城镇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所在(Hall & Jenkins, 1998)。由此可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镇旅游的经济效益主要惠及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包括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效应,对传统农业的挽救或补救功能,以及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产业。
(三)城镇旅游经营管理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城镇旅游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城镇旅游的研究也开始从宏观领域走向微观世界。城镇旅游的经营内容、城镇旅游企业和城镇旅游市场等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西班牙的贝特(Bate, 1987, 1988)通过研究表明城镇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旅游活动持积极的态度。梅耶(Meyer, 1990)把RBD(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理论运用到墨西哥湾海滨旅游胜地作个案研究,随后RBD的定义被扩展到旅游城镇的研究上来。巴特寿(Butenshaw, 1991)提出了“GTD”的概念,哥特兹(Getz, 1993)则作了TBD与CBD之间的关系研究,通过RBD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可进一步得到许多城镇旅游的特征及影响情况。卡德雅(Candeia, 1992)指出城镇旅游活动主要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城镇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魅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Fuentes, 1995)。英国瑞查德·沙普雷(Richard Sharpley, 2001)通过对城镇旅游的调研,指出城镇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导致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四)政府、社区与旅游的关系
城镇旅游发展带有显著的政府意愿,因此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当地社区利益尽可能提高社区参与度,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发展,否则宏观旅游战略将不具任何指导意义(Robert Madrigal, 1995; Kirsty Sherlock, 1995)。反对发展旅游业的居民支持政府采取限制性的产业政策,而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居民则强烈反对政府的限制,大多数中间人群的利益则是政府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重点关注的对象(Robert Madrigal)。对肯尼亚蒙巴萨岛旅游小镇的研究表明,尽管当地把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但事实上旅游业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量政府主导的旅游工程的盲目实施导致当地旅游资源被外部利益集团掌控,当地居民也难以从旅游业发展中受益。在小镇旅游发展中必须改变以外国旅游者数量增加和旅游收入增长为衡量标准的方式,应该从旅游产业如何整合国家和地方经济体系,如何使当地居民受益的角度出发来制定衡量标准(John S. Akama and Damiannah Kieti, 2007)。
(五)城镇旅游规划研究
学者们对旅游规划研究的共性是指出了旅游规划必须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规划决策程序与体系(Bovy, Getz, 1982)。旅游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和旅游规划必须相互融合,具有一致性和可持续性(Carlos Costa, 2001)。加强文化发展规划对小城镇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采用宽泛的文化界定,融入后现代理念,能够有效消除社会和种族隔离,促进文化旅游的多样化。英国沿海传统度假城镇的复兴过程表明,旅游业与文化、休闲与零售等概念相互融合能带动当地商业投资,强化经济联系,从而大力推动了当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复苏(Melanie Kay Smith, 2004)。英国前工业城镇就是利用当地文化特质打造文化旅游城镇,实现城镇经济发展转型(Clare Murphy & Emily Boyle, 2006)。
二 国内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了较为显著的两个结果:一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另一个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000美元,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可以预见城镇化与旅游发展是中国未来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普遍受到关注的两个领域,并将极有潜力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两条重要线索。这两条经济线索催生城镇旅游的兴起和旅游城镇体系的形成。长期以来,都市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得到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认可和重视,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城镇旅游作为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中间过渡形式却一直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城镇旅游和旅游城镇作为一种过渡类型的旅游形态和旅游目的地未得到应有的地位。如果说中国前30年旅游经济的增长点是城市和乡村这两种终端空间的旅游形式,那么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旅游业的新的增长点和支撑点将是中等空间范围的城镇旅游。中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人们对城镇旅游的大量研究始于21世纪初,中国城镇旅游的蓬勃发展刺激了城镇旅游研究热。
(一)旅游城镇的定义、分类与基础理论
与国外的研究类似,中国城镇旅游研究是从城镇分类研究中衍生出来的。与国外研究不同的是,中国很多学者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旅游开发型城镇(张海翔、袁国友,2000;李松志、武友德、何绍福,2001;等等)、风景旅游型城镇(周志田、王海燕、杨多贵,2004;等等)等旅游城镇概念,而不像国外早期对城市的分类中只提出了娱乐型和休养型城市等旅游关联概念,这使得中国城镇旅游研究一开始就获得了独立的发展和研究地位。罗明义(2004)尝试定义旅游城镇(Tourism Town),是指把旅游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小城镇。中国对旅游城镇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进行了比国外更深入的分类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赵庆海(2002)从开发的角度把旅游城镇划分为资源型、参与型和接待型三种类型。云南省政府(2005)从城镇旅游资源的角度把旅游城镇划分为民族文化建设型、历史遗存保护型、生态环境营造型、特色经济培育型及复合型五种类型;从城镇旅游开发的角度把旅游城镇划分为保护提升型、开发建设型和规划储备型三种类型。肖洪磊(2007)对中国旅游城镇开发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形成不同开发类型。从产业上可以划分为资源主导型、旅游接待型和生态人居型;从功能上可以划分为观光游览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和通道商贸型;从资源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型和人文型;从区位上可以划分为卫星型、城郊型和乡村型。李一一(2009)从旅游城镇发展驱动力的角度,把旅游城镇划分为资源导向型、区位驱动型、产业带动型、创意再造型四种类型。
城镇旅游基础理论是中国最需要但也是最欠缺的一个研究领域,对其研究非常薄弱,只有少数学者做出了一定的尝试。黄慧明、魏清泉(2001)在对大城市边缘地区休闲度假旅游待开发的小城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边缘小城镇工业与旅游发展的特殊关系提出了与整体经济相适应的“二元转换”思路,并提出了先开发最突出资源的“向心系统”理论。谢朝武(2004)指出环城旅游带的开发能使位处其中的小城镇实现从传统的要素流转经济到自主发展的生态经济的转变。马晓堂(2006)通过对传统城镇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根据旅游城镇发展阶段,分别提出了旅游承载力评价、旅游规划及自我保护与更新的“微微循环”理论。但是这些基础理论并非专题研究,其研究深度和体量都远远不够。
(二)城镇旅游的综合效益分析
对中国而言,21世纪初,城镇旅游还处于产业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其研究的目的是引起政府和资本对城镇旅游的重视和扶持。因此,人们对城镇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旅游的综合效益研究方面,包括经济的、社会的和环境的。首先,城镇旅游对服务业具有提质增效的作用,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西部小城镇而言应该在开放协作、产业协调等原则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黄小斌、林炳耀,2001)。其次,城镇旅游对城镇化具有推动作用,西部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阶段分裂,旅游业对西部城镇化具有驱动的作用(蒙睿、刘嘉纬、杨春宇,2002)。再次,城镇旅游可以加快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旅游城镇居民收入;有利于开发和保护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环境优化,促进小镇现代文化发展(赵庆海,2002;黄秋昊、赵媛、颜敏,2003)。另外,中国的官员学者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和视角研究了城镇旅游的综合效益,包括城镇旅游对旅游业的价值,对“三农”问题、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等。旅游与小城镇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的有益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促进历史文化资源有机更新的有效途径;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重要体现(汪光焘,2006)。推动旅游城镇发展是对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的有益探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将为有条件地区提供新的产业支撑,是综合发挥旅游业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中国城镇化进程及中国旅游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邵琪伟,2006)。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发展旅游城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06)。旅游城镇对云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云南旅游业提质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丰富和完善云南城镇体系;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进云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保护和发掘云南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秦光荣,2006)。云南省旅游城镇水平低下,发展旅游城镇可以提高云南城镇化整体水平和质量(韩先成,2006;于泳,2003)。旅游城镇建设是云南省在面临二次创业的时机下,推动云南旅游转型的重要举措(罗明义,2006)。
(三)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
1.城镇旅游问题与经验
中国城镇旅游是在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城镇旅游发展观念的问题、管理服务的问题、规划与人才的问题、生态与环保的问题以及旅游业融合问题等。董峰(2000)认为城镇旅游存在传统产业不忍割爱,旅游资源保护不力;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水平低;农居点建设凌乱,农业与旅游脱节等问题。刘广亮(2002)指出城镇旅游业发展的生态大环境先天不足;景点分散,交通联系不便;旅游服务设施差,服务意识淡薄;缺乏文物保护知识和意识;缺乏整体协调的小城镇旅游发展战略。刘承昕(2006)发现小城镇发展的定位不准确;发展政策不灵活;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小镇没有纳入市、县一体化进行开发建设;城镇规划工作滞后,城镇建设指导乏力;资金渠道窄,基础建设落后;缺乏旅游城镇建设的专业人才;重要旅游资源的挖掘、文物保护工作滞后等。马晓堂(2006)认为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观缺乏;传统文化缺乏;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规划缺乏综合规划,管理混乱。这些问题反映了城镇旅游发展初期人们对城镇旅游的认识缺位,追求的旅游层次和档次不高,智力、人力和财力投入缺乏保障的实际情况。
中国城镇旅游虽然问题层出不穷,但在失败中也获取和积累了一定的城镇旅游发展经验。特别是云南在中国率先实施60个旅游城镇的战略举措,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建设部调研组(2006)通过调研总结了云南经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资源基础;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键;当地群众参与,是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加强规划引导和调控,是促进旅游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工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仇保兴(2006)总结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为:注重悠久文化遗产的传承;注重独特风味特产的开发;注重和谐自然景观的保护;注重浓郁乡情民风的传承和开发;注重乡村休闲生活的展示;注重优美田园风光的利用。汪光焘(2006)总结旅游城镇开发经验为:科学实施小城镇规划,推动有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多方参与;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大理州人民政府(2006)的经验是:突出特色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政府引导创新机制;制定措施提供保障。丽江市人民政府(2006)的经验是:遵循“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思路,用开放的办法搞建设;坚持“强化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努力做到使小镇历史文化和景观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统一起来;旅游城镇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这些经验来源于问题,也来源于旅游城镇个案的成功开发及其经验的积累,对中国城镇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模式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2.城镇旅游规划与开发思路
随着城镇旅游的发展,对城镇旅游的规划需求剧增,有旅游开发条件的城镇都制定了相关规划,但对城镇旅游规划本身的研究不多。胡卫华(2003)比较系统地对乡镇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独特的乡镇旅游规划模式可以划分为追求规模和追求特色两种。王通、何邕健、李津莉(2005)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西部地区旅游专业化小城镇规划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旅游城镇规划中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应该从扩大常住人口到增加流动人口,用地布局应该从综合平衡到突出重点,景观营造应该追求与众不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评定标准编写组(2006)为促进旅游型村镇发展,制定了《中国旅游·建设名镇(村)评定标准》和《中国旅游·建设名镇(村)评选办法》,为城镇旅游规划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城镇旅游的开发思路主要出自官员、学者,他们基于中国城镇旅游的问题和经验,从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视角,对城镇旅游的发展提出了相关要求和战略性发展思路。其中中国建设部提出了三个思路: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实施、有序发展;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促进旅游与小城镇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构建有利于小城镇繁荣的社会发展机制;创造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形式,支持骨干企业参与旅游和小城镇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使群众直接受益;注重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实现自然、人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有机更新(建设部调研组,2006)。二是要坚持规划先行;要注重资源的保护;要抓好试点示范;要统筹协调参与的各方;要研究引导“农家乐”和旅游村镇的发展;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要切实防止开发性的破坏(仇保兴,2006)。三是要以城乡规划为龙头,引导旅游特色小城镇稳步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让农民利用自己的资产和劳动直接参与;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多渠道增加投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加强部门协调,推动旅游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汪光焘,2006)。城镇旅游相对发达的云南省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加强发展定位研究和品牌打造,为旅游城镇的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土地开发等各项政策,为旅游城镇建设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为旅游城镇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秦光荣,2006)。这些战略性发展思路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反映的共同要求可以归纳为: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评价、政策体制保障、农民增收、文化和环境保护、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3.旅游城镇开发模式
基于一些共性的开发思路和城镇旅游开发实践,一些学者与经营管理者对城镇旅游的开发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升,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城镇旅游开发模式,这些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叶晓、胡丽、何雨聪(2000)从旅游资源配置的角度,认为三峡库区小城镇建设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必须采取城镇建设与旅游经济的整体经营、整体规划以及实现产权结合经营模式。赵庆海(2002)把城镇旅游开发归纳为三种模式:资源型开发模式、参与型开发模式、接待型开发模式。其中,资源型开发模式城镇要拥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观。参与型开发模式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但缺乏知名的旅游资源。接待型开发模式城镇主要为大型旅游景区缓解环境、人员压力,提供配套旅游服务。黄金火、马晓龙(2004)构建了基于综合环境持续改善基础上的以名气、人气和财气相互转化的旅游资源型城镇持续发展模式。旅游城镇利用自身的知名度,通过对资源和产品的品牌塑造和形象包装,获得不同区域的游客和各种投资商,获得人气。在此基础上,通过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营销促销、品牌推广等措施,旅游城镇实现旅游增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实现财气。进而利用这些资本进一步投资,对资源深度开发和产品拓展,获得更大名气。这个过程是环状发展的,即通过城市综合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小镇获得更大的名气,由此引发第二个良性增长序列,从而构成了旅游资源型城镇持续发展模式。杨程波(2005)针对云南省政府提出建设“旅游城镇”的战略构想,从小镇的游憩产业传导、市场运营的角度将旅游城镇的开发模式分为:资源资本化模式(RCM)、主题性产品模式(TPM)和价值链模式(VIM)。资源资本化模式主要针对一些自然和人文资源本身比较丰富的小镇,利用小镇资源本身的不可替代性通过资本化的手段展开经营。主题性产品模式是在资源本身不完全能够形成游客吸引力的情况下,通过对资源深度挖掘、整理和提升来提高游客吸引力。价值链模式指在小镇发展模式分析中,试图通过它找到有益的价值点,以求得最佳的投资运营方案(最佳价值链结构)。王达三(2006)通过分析和顺旅游发展,提出了“和顺模式”,即主要通过古镇建筑的保护思路、商业配套度的把握、村民利益的保障三个关键环节来实施。肖洪磊(2007)对中国旅游城镇开发模式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形成不同开发模式:从产业上可以划分为资源主导型、旅游接待型和生态人居型;从功能上可划分为观光游览型、休闲度假型、文化体验型和通道商贸型;从资源上可以划分为自然型和人文型;从区位上可以划分为卫星型、城郊型和乡村型。李一一(2009)在综合以上一些模式研究后认为所有的旅游城镇开发模式因为其研究视角和标准不同,开发模式具有多样化和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模式概念。为此他提出了资源导向开发模型、区位驱动开发模型、产业带动开发模型和企业创意再造开发模型四大开发模型,并认为任何开发模式都可以归结到这四类中来。
4.城镇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
随着中国城镇旅游发展工作的推进,人们开始从思路、模式等宏观研究实施领域转入到市场和产品等城镇旅游微观研究世界。很多学者从区位的角度,研究了近郊、大城市边缘和环城旅游城镇的市场优势,以及如何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和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黄慧明、魏清泉,2001; 陶卓民、吴巧新,2003; 谢朝武)。凌日平(2003)通过分析旅游城镇形象塑造的必要性,根据城市形象设计学,按照分析—定位—表述的技术路径,对山西小城镇开发的形象设计进行了阐述。刘小英、陈怀录、蒲欣东(2004)指出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已成为城镇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霍松涛、梁留科(2005)利用形象识别系统(MI、VI、BI)对淇县进行了形象设计。朱燕(2006)运用城市识别系统CIS(City Identity System)和“城市意象”五要素的原理来分析小城镇系统结构和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规划设计的重点,指出旅游型小城镇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从规划和设计两个角度,对旅游型小城镇形象进行塑造。对城镇旅游市场形象的重视,说明中国城镇旅游的发展已经从关注数量转向关注品牌,由粗放式发展转向集约式发展的趋势开始形成。
除了对市场的研究,人们也开始进行城镇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与营销的研究,期待为游客提供高质量和高品位的城镇旅游产品。仲继寿、程开春(2000)指出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的产品开发定位必须要基于民族文化与旅游环境二者的结合。唐秀丽、乔忠、王敬华(2006)对小城镇旅游产品的优势和潜力、产品设计和开发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认为城镇旅游产品要城乡和区域联动,要突出“反城市性”,要突出品牌特色和获得政策支持,从而开拓了小城镇旅游产品研究的新领域。
5.城镇旅游开发对策与措施
针对中国城镇旅游的问题,结合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借鉴积累的经验,学者们分别对中国城镇旅游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张跃西(1996)从风景区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角度对旅游城镇的布局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刘玉、冯健(2000)提出了从整体布局、资源共享,消融分割、合作发展,到美化区域、招商纳才等方面的对策。黄秋昊、赵媛、颜敏(2003)在分析了发展旅游城镇的意义后,指出要改变观念,全面认识旅游业;制定高质量的旅游规划;发挥市场机制,吸引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与环境的保护。赵丽华(2005)指出政府在旅游城镇建设中的作用是明确目标与确立重点,总体规划与宏观调控,政策制定与政策引导,加强投入与建设开发,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制定法规与依法管理,维护生态与保护资源,旅游宣传与旅游促销,游客管理与综合治理。刘承昕(2006)提出加强旅游城镇开发建设的对策有加强对旅游城镇建设的政策研究和组织领导;高起点做好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创新机制,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加快结构调整,巩固其经济基础,引进、培养专业人才等对策。这些都是中国城镇旅游发展面上的对策和措施,针对面比较广,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中国特色,对中国各地的城镇旅游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城镇旅游开发个案研究
大量学者对旅游城镇开发的个案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并综合运用了以上理论和经验,全面系统地针对不同的旅游目的地提出了城镇旅游的发展方案。刘广亮(2002)分析山西旅游城镇后指出要改善大环境,塑造有利于小镇旅游发展的氛围;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加强旅游设施建设;转变观念,适应市场;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修复;加强旅游产品开发;进行跨地域的整体整合。李伟、李宏(2002)从云南旅游业发展十分典型的少数民族社区个案研究入手,对旅游业发展处于不同程度的城镇进行了分析研究。赵丽华(2002)对砂河镇旅游城镇建设的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王瑛、于华友(2003)通过分析四川旅游城镇景观构筑优势,提出了相应的特色构筑措施。陶卓民、吴巧新(2003)针对目前城市近郊小城镇旅游的发展,以扬州太安镇为例,对近郊小城镇旅游发展条件、开发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陈圣洁(2003)对湖北大洪山宝珠峰风景区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分析与介绍。李一一、彭仑在《勐库——云南“三区一线”城镇化透析》一文中,以勐库为个案对城镇旅游的建设做出了尝试。叶林(2004)对重庆市统景镇旅游城镇的开发进行了研究。胡卫华、王庆(2004)以湖南资兴市黄草镇为例探讨欠发达地区城镇旅游规划问题。冯玮中(2005)提出促进浙江省小城镇体育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王通、何邕健、李津莉(2005)对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兰花镇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建设旅游专业化城镇的必要性做了分析。10蒋丽芹(2006)采用SWOT方法,对同里古镇旅游开发进行了分析。个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服务了当地城镇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中国城镇旅游应用性研究的兴起,它与理论研究相得益彰。
7.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21世纪初,随着城镇旅游成熟,城镇旅游对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人们开始担心和关注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董峰(2000)通过分析旅游型小镇发展问题后,认为要实现旅游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好城镇基础性研究;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形象;实施农居点改造和农村土地整理;探索旅游开发新模式,协调政府、企业、群众利益。赵云、钟彦华(2004)综合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游客容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研究了历史文化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王凤武、张文(2004)提出为开发旅游城镇,必须加强核心景区人口控制,实施居民外迁来促进旅游城镇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马晓堂(2006)研究了传统城镇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保护与更新,探索了传统城镇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可见,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企业、居民、环境和文化等相关利益者的关系,形成一个利益相关者的生态利益系统。
三 城镇旅游发展与研究评述
从城镇旅游的发展来看,有如下主要内容和特征:一是城镇旅游崛起的原因是由于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城镇旅游是城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二是城镇化与旅游具有互动发展效应,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对城镇发展的正面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旅游的地位也日益巩固和提高;三是城镇旅游对中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开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问题有重大的溢出效应;四是城镇旅游开发有自己的路径依赖和发展模式;五是中国城镇旅游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众多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
中国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城镇旅游的研究是从城镇分类研究中衍生出来的,由于中国小城镇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城镇旅游一开始就获得了独立的发展和研究地位;二是中国城镇旅游的研究宏观和微观兼备,并且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三是由于中国旅游业是由政府主导发展,其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带有强烈的政府色彩。从研究者群体来看,中国对城镇旅游的研究人员包括了一大批官员学者,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四是从2000年至今,中国处于城镇旅游大规模开发阶段,现阶段中国对城镇旅游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实证性和开发性研究,而对城镇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较少;五是在城镇旅游效益研究方面都非常关注城镇旅游对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效益研究,并且关注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四大效益,注重城镇旅游的综合效益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既有相似,更有差异。相似之处表现在:一是城镇旅游的研究几乎都是从城镇分类研究中衍生出来的,只是到了当代由于旅游业的兴起,才获得了独立的发展和研究地位;二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城镇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都是欠缺的;三是国内外在城镇旅游效益研究方面都非常关注对欠发达地区的效益研究。差异之处表现在:一是从研究的时间来看,国外要远远早于国内;二是从研究者群体来看,中国对城镇旅游的研究人员包括了一大批官员学者,带有一定的官方色彩,而国外没有;三是由于社会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国外对二者的研究侧重于产业经济视角,注重经济效益,而国内则已关注到了二者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环境因素,注重综合效益的研究;四是从研究的理论性来看,中国更偏重城镇旅游的应用性研究,而国外则偏重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