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生态建设实践
鄯善县地处中纬度的亚洲腹地,远离海洋,北部又有高山屏障阻隔北方冷湿气流,属于典型的温带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快;降水稀少,气候干燥;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每年都有八级以上风沙,危害较重。县境年平均气温为5.70℃—14.40℃。1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9.8℃—11.9℃,最冷时低温可达-29.9℃; 7月为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20.4℃—33.0℃,最高时气温可达48℃。夏季各月间的温度差异大,最大的变化幅度6.4℃—8.1℃。春秋两季各月间的温度升降变化大,其中3月最大升温和11月最大降温之差可达11℃左右。除了冬季外,其他时间气温随地势升高而降低,降温率为0.5℃—0.7℃/1000米。
一 鄯善县自然资源概况
(一)石油石化
吐哈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探始于1954年。1957—1964年间发现了七克台和胜金口两个小油田;1986年以玉门石油管理局为首的多家石油单位再次到吐哈盆地,开始对盆地进行综合研究。1987年9月,玉门6052钻井队在鄯善弧形构造带上,首钻台参1井。1989年1月,台参1井喜获工业油气流,被誉为1989年中国石油工业的“第一枝报春花”。1991年2月25日,成立了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和党的工作委员会,揭开了吐哈油田石油会战的序幕。从1987年开始,先后发现了多个构造和圈闭,发现并开发有鄯善油田、丘陵油田、巴喀油田、温米油田、丘东气田、红连油田等高产油田、气田。
吐哈油田具有广阔的勘探开发前景。资源潜力很大,预测鄯善县域内石油储量达15.75亿吨,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98亿吨,可采石油储量7892万吨,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3650亿方,已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970亿方,可采天然气储量增至547亿方,是石油工业战略接替战场之一。油田的化工产业和多种经营,正按照油气综合利用,多元发展。吐哈油田,这颗中国西部石油工业的明珠,以崭新的雄姿,展示着令人欢欣、催人奋进的锦绣前程,她的未来也必将更加辉煌。
(二)石材
鄯善县拥有世界单品种红色花岗岩储量第一的“鄯善红”资源(储量40亿立方米)。鄯善花岗岩矿:矿区位于咸水沟超单元侵入体中南部,岩石类型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目前鄯善县开采的主要为较为纯净的浅肉红色或淡红色钾长花岗岩。矿石远景储量40亿立方米,探明可供开采的储量3000万立方米。鄯善县目前有两大石材矿区,即咸水沟和康西花岗岩矿区。现有花岗岩矿山13个,累计查明荒料量897万立方米,现保有储量787.21万立方米,大理石矿1个,荒料矿54万立方米。针对独具优势的石材资源,通过全方位的推介和招商,已成立了新疆鄯善石材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为20.98平方公里。
(三)无机盐(钠硝石)
鄯善县钠硝石矿产地有3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分布于七克台南湖戈壁、小草湖及吐峪沟至赛尔克甫等地。小草湖钠硝石矿床目前已由新疆钾盐矿产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利用,生产规模25.34万吨/年,该矿累计查明钠硝石矿石资源储量668.23万吨,硝酸钠60.36万吨。七克台境内库木塔格矿区发现1万平方公里范围、总面积超过3000平方公里,已查明钠硝石矿石远景资源储量达到1.84亿吨,可供开采储量达1.39亿吨,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第一大钠硝石矿,而且具有品位高、品质好的特点,具有大规模开发的优越条件,目前由中国浙江万向集团进行勘探开发。
(四)铁
鄯善县铁矿资源极为丰富,是区内最优势矿种之一,已发现的145处铁矿产地中工业矿床25处(大型2处、中型6处、小型17处),矿点120处。铁矿主要分布在觉罗塔格成矿区的红云滩—铁岭—赤龙峰一带和南天山成矿区的梧桐沟—帕尔岗一带。矿石类型以磁铁矿为主,菱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次之。已知主要矿床有:梧桐沟铁矿、尖山一矿、尖山二矿、红云滩铁矿、帕尔岗铁矿、铁岭第一铁矿、阿奇山第一铁矿、百灵山铁矿、多头山铁矿、赤龙峰铁矿等。铁矿大部分都暴露地表,浅部氧化矿石品位高,开采条件较好,现保有储量2.55亿吨,现有铁矿29个。
(五)煤
鄯善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主要分布于火焰山南侧的艾丁湖—七克台—沙尔湖一带,北侧沿台北凹陷边缘零星分布于二塘沟—柯柯亚—坎尔其一带,已发现的18处矿产地中,大型煤田2处、中型井田2处、小型矿床5处、煤矿点9处。已知主要矿床:南部有艾丁湖煤田、沙尔湖煤田、底湖煤田,北部有二塘沟煤田、柯柯亚煤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446.73亿吨。
二 鄯善县生态建设实践
1990年以前,鄯善县无环保机构,环境监测由吐鲁番地区环境保护处管理。1990年底,在县城建局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配事业编制2人。从1991年开始,环保工作只抓了绿化美化与清洁卫生工作。从1992年起,县环境保护办公室积极推行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环境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征收排污费制度的措施,通过管理手段、控制污染发展趋势,促进污染源治理,逐步改善环境质量。同时,积极开发、引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三废”排放量。
强化环境管理,结合城镇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进行综合治理。1993年,贯彻执行地区环保工作通过的《石油开发生产环境管理暂行办法》《油田开发期间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细则》《吐鲁番地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利用纪念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大力开展以“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为环境主题和以“保护蓝天碧水、促进改革开放”微环境宣传主题的环境宣传活动。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由污染破坏环境者承担环境补偿责任。“八五”期间,发生两次较为严重的污染事故,华北油田某单位倾倒化学物质造成地区化工厂生产缺水停产,罚款2万元;七克台化工总产工业废水污染农田,罚款3.5万元。县环保科依照《环境保护法》有关法规和政策,对县境内有产生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进行了排污费的征收。从1991年开始征收,截至1995年共征收排污费35894元。
鄯善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局成立于1998年3月,是县人民政府的一个重要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全县的环境保护工作。
(一)进行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鄯善县环保局每年以鄯善县人民政府组织的“三八维权周”“三一五消费者维权日”等各类宣传活动为契机,制订出多种宣传活动方案,并由县政府转发至各相关责任单位,通过新闻媒体、环保网站、悬挂横幅、电子屏(I. liD)、编发环保公益短信、企信通等多种形式,逐步提升各族群众、干部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在《吐鲁番日报》开设环保专刊,在县党校面向社会管理层开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等知识讲座,构筑交流互动宣教的平台。及时向自治区、地区环保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上报环境信息,把国家、自治区、地区关于环保工作的重大决策、国家发布的环保法律法规等情况,及时报送县领导。同时为县领导订阅《中国环境报》,以引起各级领导对环保工作的了解和重视。面向农村开展了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环保知识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鄯善县环保局的具体宣传活动有:2009年,6月4日至8日在各媒体播出《循环经济下的环境保护》宣传片,发放VCD光碟进行宣传;在沙山公园,县环保局与团委联合举行“行动起来,控制污染”环保志愿者宣传活动,设立咨询台,发放环保宣传手册;县环保局深入到企业、农村、社区、旅游景点、学校赠送环境保护宣传手册、挂图、环保扇、环保口杯、环保书包等宣传品。2010年,在全县16个社区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宣传活动,分别给社区发放了16套宣传挂图、1600份宣传手册。通过志愿者入户宣传、发放宣传品、开展签名活动等形式,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社会实践活动。
鄯善县环保局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知识,加强舆论监督,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环保政务信息工作。2008年,鄯善县环保局的环保政务信息工作在全疆环保政务信息直报点中名列第一。
(二)制订环保专项行动方案,加强环境执法工作
环境执法是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执法机构以环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为保证实现环境保护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公众健康而实施的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强制等一系列行政行为。
2009年,鄯善县环保局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要求,结合2009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制订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由县政府组织,环保局牵头,经贸、安监、国土等相关单位配合,对鄯善县10个乡镇的21个饮用水源保护地、2座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填埋场以及县域内近60家工业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企业及其他行业的环保手续办理、污染防治措施运转等情况进行了多次专项检查;配合安监局对辖区内的选矿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联合药监局、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对辖区内15家医院的药品进行联合检查,销毁过期药品759种,指导教育系统对34种过期化学药品进行妥善处置。
2010年,县环保局对全县8家重金属排放企业进行了排查整治,对辖区内67家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2013年去除关停和注销企业数2家,加上新增企业数2家,鄯善县环保局已确认工业源调查对象184家、独立燃烧7家。
(三)解决环境保护补助资金
1.上级环保补助资金
2010年,县环保局紧密结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精神,成立项目申报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了鄯善县环保项目储蓄库,制定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援疆工作环保规划方案等,申报项目23个。按期完成了“十二五”期间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项目申报工作。经过多次与自治区、国家项目组沟通与协调,争取了上级环保补助资金882.5万元(其中首次争取到环保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补助资金160万元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资金174万元,为企业争取到转型升级项目资金50万元等)。
2.县级环保补助资金
2010年,县环保局为使所征收的排污费全部用于企业的污染治理,根据财政部、环保部关于《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县辖区内重点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等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与登记,完成了排污申报登记、环境统计和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三表合一的专项工作。对辖区内排污费应收尽收,已按照规定足额解缴,并将申请返还的排污费427万元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后,用于辖区环境污染治理。已下拨255万元用于石材园区废料储备库等6个项目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补助。会同发改委、经贸委、财政局、审计局、石材园区管委会等相关单位组成验收组对辖区内4个环保补助资金项目进行验收。协助审计部门对2008—2009年申报取得县级污染补助资金项目资金使用落实情况,采取现场查看与账面核查的方式进行了审计。确保了县级污染补助资金项目能够按照环保要求建设和专款专用。
(四)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体制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它是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落实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首先,它明确了保护环境的主要责任者、责任目标和责任范围,解决了“谁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这一首要问题,按要求是一把手负总责。其次,责任的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按责任书项目的分工承担了相应的任务,使环境保护由过去环境部门一家抓,逐步发展为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因此,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多层次、全方位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鄯善县环保局按照吐鲁番地区行署与鄯善县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各项指标内容,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将部门责任中指标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及节能减排等内容层层分解到相关部门、乡(镇)及园区。2011年,县环保局协助县人民政府与责任单位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27份。对2010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单位落实较好的6家先进单位和16个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落实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协助县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检查验收组,对辖区内火车站、24个相关单位、2个园区的环保目标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自检,并对自检情况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