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区域经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中国海岸带经济分区

一 分区的原则与体系

(一)分区的原则

海岸带经济分区,属于经济区划的范畴,它与自然区划不同,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它是为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建设任务服务的。如从自然地理角度,按照自然条件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把我国的边缘海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海区,这是对我国边缘海研究的自然基础,也是研究海岸带经济区域划分的重要自然基础。但就海岸带来说,它既包括海岸线以下的滩涂和一定范围内的浅海水域,也包括岸线以上一定范围内的陆域地区,而这些陆域地区,不仅在自然地理方面分属于不同的地理单元,而且在经济联系和行政管理上又有各自不同的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尤其是这一海陆兼备的地带,通过港口城市,发达的海上和陆上运输,形成对内和对外两个辐射面,而其作用的强弱又与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关系极为密切。从我国现阶段海岸带经济分区来说,不仅要考虑经济区域划分所要遵循的区域内自然经济条件的相似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这一普遍原则,而更重要的是,必须把这个具有海陆双重特征的区域,作为我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对外交往联系的纽带和窗口,并通过它把沿海经济的发展与内地的开发联系起来。同时,为了适于我国各级政府兼有行政和经济管理职能,也要保持一定层次的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沿海地带已先后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包括海南岛),确定了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现已在这些城市附近建立了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逐次全面开放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厦(门)、漳(州)、泉(州)地区,以及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5个经济开放区。这就形成了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等不同层次的对外联系窗口和纽带。它们都起着对内、对外两个辐射面和把我国经济技术,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推进的枢纽作用。它们既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前沿,又是进行海洋开发的后勤基地。

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上,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海岸带正处于东部沿海地带的最前沿。在全国生产力总体部署上,把沿海和沿长江这一“丁”字形的两条主轴线作为重点,同时还将修建和加强从沿海到内地的若干重要通道,这将对海岸带的不同部位与区段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区域划分产生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一般经历了由第一产业大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到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而发展到目前发达国家以第三产业比例占绝对优势的现状。而工农业生产部门的变化,又多循着农业—轻纺工业—重化工业—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为主的发展过程。我国海岸带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各地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差异悬殊,既有像上海那样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的大城市,又有像广西沿海等地一些尚处于农渔业初始阶段的农村,这也是在经济区域划分上所必须考虑的。但从全国海岸带经济分区看,主要是进行宏观综合研究。

(二)分区体系

根据上述原则和我国海岸带由北到南不同的区段,以及它们的内外经济联系,现行的行政区划,大体可以把全国海岸带划分为北部岸带区、中部岸带区、南部岸带区三个一级区,在一级区内再划分若干个二级区。

一级区是由几个相邻的省(市、区)组成。着重从宏观上考虑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它们的特点、优势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其范围不打破省的界线。如北部岸带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它们都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个省(市),在沿岸有天津、大连、青岛三个特大城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两个经济开放区,形成“三点、两区、一环”。这样划分,既考虑了它们对内、对外联系上的共同性,又保持了省级行政区的完整。中部岸带区是紧紧围绕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划分的,它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两翼的江苏、浙江两省的海岸带地区。而福建在经济联系上,无论是从发展外向型经济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胞的关系方面,都更与广东相近,而与中部岸带区有明显差异,因此,把它划入南部岸带区则更为合适。

在二级区的命名上,以称岸段为好。即将三个岸带区各分为5—6个岸段。它的范围可以打破省的界线,但保持市(县)行政界线完整。岸段的着重点是资源及经济开发现状,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据此,把北部岸带区划分为辽东半岛、辽河三角洲,辽西—冀东、天津—冀东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等六个岸段;把中部岸带区划分为江苏渠北、江苏渠南、上海与杭州湾两岸、浙南、舟山群岛等五个岸段;把南部岸带区划分为闽东北、闽南—粤东、珠江三角洲、粤西—桂南、海南岛(包括南海诸岛)、台湾等六个岸段。

上述岸段主要是从资源开发现状与经济联系划分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后随着岸段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必将不断进行调整,总的趋势是岸段将逐步增多,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和综合开发利用将不断加深和扩大。如在上述岸段划分中,海南岛仅划为一个岸段,特别是没有把广西划为一个独立的岸段,主要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低,而上海与杭州湾两岸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但也划为一个岸段,则主要是从经济联系上划分的。很显然,海南岛今后在全国岸带区的划分中将不只是一个岸段,广西沿海也必将成为独立的岸段,就是锦州和冀东岸段,也将随着海岸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港口城市的发展,很可能形成两个生产类型不同的岸段。

二 北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1.概况

本区位于我国海岸带的北部。在自然地理单元上,环渤海沿岸为辽东半岛、辽河平原、华北平原、山东半岛,以及渤海和北黄海的部分水域。全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它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沿岸地区59个县(市、区)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中朝界河鸭绿江口,南至山东、江苏两省海岸线交界处的绣针河口。全区陆域面积95469平方公里,人口3539.79万人,人口密度412人。大陆岸线5656公里,滩涂面积6663平方公里,岛屿666个,面积354.6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1428公里。本区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基础工业、原材料工业占有重要地位,区内、以及与区外联系的交通便利,腹地辽阔,是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与世界交往的门户。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对峙,是捍卫首都的海上门户,政治、经济、军事地位重要。

2.特点与优势

(1)海洋资源的开发优势

本区所环绕的渤海是我国的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具有可供发展海水养殖、晒盐业、石油天然气开采、建港和旅游业等的资源优势。本区沿岸的北黄海水域,是我国浮筏养殖和海珍品生产的最主要基地。

渤海是一个近于封闭状态的内海,沿岸有黄河、海河、辽河等大河入海,营养盐丰富,初级生产力较高,克碳/米2/年,是多种鱼虾贝蟹产卵和索饵的良好场所,是黄渤海渔业的摇篮,是个天然大“养鱼池”。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北黄海基岩岸段,礁石林立,水温、底质适宜,风浪流较为平静,更少受台风袭击,是理想的浮筏养殖贝、藻和海珍品的增养殖区。本区滩涂宽广,具有发展滩涂贝类养殖和人工养殖对虾、鱼类等有利条件,以及利用广阔的滩涂和净蒸发量大、海水浓度高等优势,发展晒盐业。

环渤海沿岸的陆上、滩上和浅海水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环渤海已初步形成了胜利、辽河、华北、大港、渤海海上五大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本区港口众多,且有不少优良港址。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都是全国著名的港口。本区特定的冬暖夏凉气候,沿岸绚丽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构成了环渤海旅游带,从陆上和海上可以组成多条大小环型旅游线路。

(2)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和主体部分

在海岸带3个岸带区中,北部三省一市环渤海分布,构成了完整的环渤海经济圈,而海岸带地区又地处经济圈的前沿,是经济圈的主体。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5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沿经济圈环列,天津、大连、青岛三大中心城市,成为东北和华北的主要门户和面向世界的窗口。

环渤海地区盛产温带水果、花生。苹果、梨、花生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全国柞蚕茧70%产于辽东半岛。金刚石、菱镁矿、硼矿储量居全国之首,滨海砂矿和黄金分布较广,大理石、花岗岩等建筑材料也相当丰富。东北和华北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石油、钢铁、原盐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棉毛等多种农副产品和木材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盐化工,以及木材加工、造纸,利用丰富的棉毛原料发展的轻纺工业等都很发达。现在沿海已经形成了以辽宁中部城市群为直接腹地,以大连为窗口,包括东西两翼的丹东、营口、盘锦、锦州的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和以天津为窗口与北京、唐山紧密联系的京津唐经济区,以及以青岛、烟台为窗口,包括其两翼并向内陆延伸到淄博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再加上众多的为外贸出口服务的多种农畜水产品生产基地,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

(3)交通运输发达,区内外联系方便

本区环渤海经济圈沿岸有沈大、沈丹、金城、城庄、沟海、沈山、京山、大秦、津浦、胶济、蓝烟、兖石等铁路干支线,联结沿海与腹地以及相邻的华东沿海。海上运输有大连、天津、青岛、烟台、威海、龙口间的客运和沿岸各港口间的货运,以及与国内外港口间的航运。大连、天津、青岛、丹东、锦州、秦皇岛、烟台、东营等均设有机场,不仅与区内外有定期航班,并已开辟了多条国际航线。区内的公路更是密如蛛网,把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本区城市环渤海呈带状分布,通过海上运输就把区内的距离大大缩小了。如大连到烟台、青岛,水运只有89海里和272海里,而陆上运输则要环渤海2000公里。

(4)淡水资源不足,是北部海岸带区开发的最大限制因素

淡水资源不足,一直是北部岸带区开发的最大限制因素。已建的引滦(河)济津、引碧(流河)入连、引黄(河)济青,规划建设的引江(长江)南水北调,以及引松(花江)济辽北水南调等工程,都是为了解决北部岸带区工农业发展所需的淡水问题。从海岸带面向海洋和新技术革命的趋势考虑,还应把充分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积极发展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新技术,作为缓解淡水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岸段概况

1.辽东半岛岸段

本岸段包括丹东、大连两市的市区及丹东市所辖的东沟县,大连市所辖的各县(市)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丹东市中朝界河鸭绿江口,西南延至半岛顶端绕旅顺老铁山角北折,至瓦房店市与盖县交界的复渡河口。全区陆域面积15223平方公里,人口约602万人。

在北部岸带区中,辽东半岛岸段开发程度较高,战略地位重要。岸段工农业基础较好,经济发达,大连港口、口岸优势显著,是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龙头。岸段建港、海水增养殖、滨海旅游条件优越,城镇广布,规模也较大,工业和商品农业发达,滩涂和浅海开发已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岸段开发的重点主要是加强以大连、丹东为主的港口城市建设,以加强大连市作为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的龙头作用和丹东市的对外开放步伐。大力开发以浅海浮筏养殖为主的海洋农牧化基地建设和巩固滩涂对虾养殖业。在改造原有老企业基础上发展以能源为主的临海工业,利用地区优势发展创汇农业,并逐步发展以大连为中心的滨海旅游业。

2.辽河三角洲岸段

本岸段包括营口、盘锦两市的市区及其所辖各县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东起辽东湾东岸盖县与瓦房店市交界的复渡河口,沿辽东湾顶部西至盘山、锦县交界的大凌河口。全区陆域面积9047平方公里,人口约2867万人。

辽河三角洲岸段目前开发程度还不够高,但它具有多种资源优势。不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苇田面积占全国沿海的60%,大石桥菱镁矿储量居世界之首,且土地资源丰富,农牧渔业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辽河油田的开发,营口鲅鱼圈港及其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沿着岸线正在形成以营口居中,盘锦、鲅鱼圈居于左右两翼各70公里新的城市布局格局。今后随着辽河油田的进一步发展和辽东湾海上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盘锦市正在形成为一个以石油化工为主的新兴城市。营口港(含鲅鱼圈作业区)也正在兴起。在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基础上,以生产稻谷为主的商品稻谷基地、芦苇基地和以滩涂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也在进一步发展。此外,海水制盐和滨海旅游业近年来也有较快发展。

3.辽西冀东岸段

本岸段包括辽宁省锦州市的市区及其所辖沿海县(市)和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市区及抚宁、昌黎二县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东起辽宁省锦县东界的大凌河口,西至昌黎与乐亭县交界的滦河口。全区陆域面积14214平方公里,人口近500万人。

辽西冀东岸段依山面海,山海关和辽西走廊是关内外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岸线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多处建设大中型港口的优良港址,浅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工农业已有一定基础,港口城市、滨海旅游业正在兴起。我国最大的能源港秦皇岛年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二位,锦州市已发展成为以石油化工、电子、轻纺工业为主的大城市。北戴河、兴城是全国著名的休疗养胜地。本岸段正在加强秦皇岛、锦州港口城市建设,1989年秦皇岛港煤码头第三期工程,锦州港第一个万吨级泊位已投产。辽西和冀东滨海旅游疗养业发展较快,以能源为主的临海工业也正在兴起。随着临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辽西、冀东很可能形成两个生产类型不同的岸段。

4.天津、冀东南岸段

本岸段包括天津市区与其所辖的沿海郊县和河北省冀东滦河口以西与天津市以南沿海各县的全部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昌黎、乐亭两县交界的滦河口,南至河北、山东省界大口河口。全区陆域面积12592平方公里,人口约773万人。

本岸段位于渤海湾中部,岸段内的长芦盐区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生产基地。天津地处北部岸带区的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港口工业城市,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目前河北省海岸带各县多以农渔盐为主,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油气、地热、水产、土地资源等均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从岸段开发方向看,天津市主要是加强滨海区的开发,协调好市区与滨海区的建设布局,使城市、工业的重心逐步由沿河区向沿海区转移。河北冀东南岸段应加速岸段优势资源的开发,大力发展以原盐为基础的制碱及其他海洋化工,利用土地、滩涂浅海资源优势,发展和建设多种商品农品副产基地和水产养殖业。

5.鲁西北岸段

鲁西北岸段,或称鲁北平原岸段、黄河三角洲岸段。包括山东省昌邑以西潍坊市、东营市和惠民地区沿海各县区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西北起河北、山东二省交界的大口河口(漳卫新河河口),东南到昌邑和掖县(现莱州市)交界处。全区陆域面积18191平方公里,近476万人。

本岸段是以黄河三角洲为中心,渤海湾和莱州湾为两翼的平原岸段。黄河三角洲的特点是陆上有广阔的后备土地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渤海湾和莱州湾是鱼虾的重要产卵场和天然贝类产区,同时莱州湾沿岸地下还储藏极其丰富的高于一般海水的高浓度卤水。目前,胜利油田和渤海海上油田,寿光、寒亭的晒盐业和盐化学工业发展迅速。沿岸的农业开发也在起步。今后岸段的开发,首要的是加强黄河口的治理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造。在农业开发利用上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在工业、交通运输方面,应在油田、盐田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石油化工、盐化工及其他加工业,并积极改善三角洲的交通运输条件。

6.鲁东南岸段

鲁东南岸段,或称鲁东丘陵岸段。山东半岛岸段,包括掖县(现莱州市)以东烟台、青岛、威海等市市区及其沿海各县(市)的全部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西北起莱州市与昌邑县县界,绕山东半岛东南到山东、江苏交界的绣针河口。全区陆域面积26202平方公里,人口约1350万人。

本岸段是一个海湾、岬角相间,以基岩海岸为主的岸段,并在港口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烟台、石臼为两翼的基本格局。岸段工农业基础较好,经济发达,素以轻工、水产、水果闻名全国。并有青岛、烟台两个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半岛还是全国沿海五大经济开放区之一。本岸段海岸带的优势突出,开发利用得也比较充分。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以青岛、烟台为主的港口城市建设,加强浅海海洋农牧化基地建设,以及外贸出口、旅游疗养等基地建设。特别是青岛海洋科技力量雄厚,门类也比较齐全,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开展多方面的科学试验,为以后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中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1.概况

本区包括江苏、上海、浙江两省一市沿海地区的56个县(市、区)的陆域、滩涂及-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江苏、山东二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浙江省与福建省交界的虎头鼻。全区陆域面积55253平方公里,人口达4520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818人。海岸线全长7604.1公里,其中大陆岸线长2966.2公里,岛屿岸线长4637.9公里,共有滩涂面积7131.5平方公里,岛屿1949个。是全国三个岸带区中海岸带开发程度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南北海运航线和长江内河航道的接合部,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经济区的核心部分,在自然地理单元上,本区由苏北平原、长江三角洲、杭州湾和舟山群岛组成,地处亚热带(苏北北部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与海洋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全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市位于岸带的中部。

2.优势与特点

(1)海洋和旅游资源的优势

本区杭州湾以北沿岸地势平坦,滩涂辽阔,淤涨速度快,淡水资源较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且接近上海、杭州、宁波等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区,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高。杭州湾以南沿岸岬湾众多,是浅海养殖的良好场所。沿岸有多处建设大型深水港的优良港址,尤以上海和宁波—舟山水域条件最好。特别是宁波—舟山水域具有建成数亿吨吞吐能力的深水岸线和水深17.5米的金塘水道。苏北的连云港也有20多公里的港口岸线。以舟山群岛为中心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场和水产资源最丰富的海区。经过多年勘探证明,东海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它将为今后本区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缓解能源紧张提供物资基础,也将为海洋产业技术群体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多接近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密集区。其中上海是国际旅游的门户;杭州、绍兴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属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宁波是浙东历史名城,有著名的森林公园天童寺等多处景点;舟山地处海岛,其中普陀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此外苏北的连云港、南通、浙南的雁荡山等也都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2)上海经济区的开发前沿和建设中的沿海城市带

以上海为中心,沿沪宁铁路和沪杭甬铁路沿线是上海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其中沪杭甬一线的大部分县市属海岸带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今后随着沿海港口的开发建设,生产力布局的趋势,还将在以长江口为中心的沿海两侧展开,形成新的发展轴线和城镇化带。这将使沿海与沿江及其与内陆腹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并将促进沿海城镇化带的形成与发展。

(3)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是全国对外开放的经济重心地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上海经济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综合性工业基地和对外贸易口岸,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拥有一大批大型的先进骨干原材料工业。科技文化发达,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具有很强的引进、消化和吸收能力。长江三角洲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都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现除温州市外,都建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沿岸农业基础好,多数县市粮食自给有余,棉花、黄麻占有重要地位。上海和杭州湾两岸交通方便,拥有我国最大的内河航运网和最集中的江海港口群,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齐全,为本区的经济辐射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我国对内、对外两个最大的辐射面。

(4)当前岸带开发的主要限制因素

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紧张,港口、铁路超负荷运转,主要城市和工业分布过于集中,人口过密,城市和区域性公用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是本区当前开发中突出的制约因素。因此,积极开发建设港口,并大力改善其后方集疏运系统,对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和加快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工业和城市布局的空间结构,有助于防止城市环境的恶化。

(二)岸段概况

1.江苏总渠北岸段

本岸段包括连云港市的市区和所辖沿海县,以及盐城市沿海的滨海县以北的全部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江苏、山东二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苏北灌溉总渠滨海县和射阳县界。全区陆域面积8343平方公里,414万多人。

本岸段的连云港地理位置适中,腹地辽阔,是全国的一个重要天然良港。淮北盐区发展海水制盐的条件比较优越,是我国四大海盐产区之一。连云港市的旅游资源具有“海、古、神、幽、奇、泉”的特色,它与苏州、太湖是江苏的三大旅游区。但目前岸段的开发程度还低,除连云港市港口、工业、城市建设较快,基本上还处于农渔开发的初级阶段,在中部岸带区内,是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岸段。本岸段的开发重点是:加强连云港市的建设,协调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和建设,以便有效地发挥其对内、对外辐射的枢纽作用。巩固和提高原盐产量,积极发挥制碱等盐化学工业,开发滩涂浅海,加速农渔业的发展。保护旅游资源,加速旅游区的建设,增强吸引力。

2.江苏总渠南岸段

本岸段包括盐城市沿海的射阳、大丰、东台三县和南通市市区及其所辖沿海各县的陆域、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射阳县北界,南至江苏、上海交界的启东咀。全区陆域土地面积13938平方公里,人口887万多人。

本岸段的沿海为长江、黄河、淮河冲积的广大平原,滩涂资源丰富,分布集中,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是全国重要的植棉区和滩涂养殖基地。岸段的南部滩涂开发历史久,农业发达。地处长江入海口左岸的南通市,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和苏北的经济中心城市,港口、工业发达,但岸段的北部目前交通还不够便利,经济也还不够发达。本岸段今后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南通市港口城市与苏北经济中心的作用,以促进海岸带的开发。应稳步扩大海涂的围垦,加强垦区土地的综合利用,改变农作物传统的粮棉单一结构。巩固商品棉基地建设,调整棉田布局,在植棉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种植。改善运输条件,提高已有的公路与内河等级标准,加强沿海港口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3.上海和杭州湾两岸岸段

本岸段包括上海市市区和所辖的沿海6县,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3个省辖市的市区及其所辖的沿海县(市)的全部陆域、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上海市的崇明岛,南至浙江省象山县的石浦镇。全区陆域土地面积20959平方公里,人口2161万人。

本岸段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地位十分突出,本岸段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所在地,也是上海经济区的前沿。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及其南翼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沿海南北水运和长江流域水运的交汇处,我国生产力总体布局T形结构的接合部。近百年来资金、技术、人才、劳力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集聚的规模和速度,居我国沿海地区之前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全区经济发达,长江口和杭州湾两岸均在大规模开发,新的工业带和城镇带正在形成。本岸段的开发重点是向滨江、滨海推进。上海市建设浦东,发展两翼。北翼开发宝山、吴凇滨江带和崇明岛,南翼开发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咀港区。浙江重点开发杭州湾南岸的宁波北仑区、镇海区及钱塘江南岸的围垦区。因此,要有计划地协调各项建设,并与原有的基础相互配合。

4.浙南岸段

本岸段包括浙江省台州地区和温州市沿海的各县市区的全部陆域、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北起浙江省象山县的石浦镇,南至苍南县与福建省交界的虎头鼻。全区陆域面积14763平方公里,人口约964万人。

本岸段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湾、水产、滩涂、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沿岸有大小港湾10多个,大小岛屿7000多个,沿岸有大陈、洞头、南北麂渔场和三门湾、乐清湾等水产养殖基地,以及雁荡山、南溪江等风景旅游区。岸段的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商品经济发达,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较快,但目前中心城市规模小、辐射力弱,开发水平还不高。根据上述岸段的优势与特点,应大力开发港口资源,加速金温铁路建设,开发瓯江航道,以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利用水产、农副产品的优势,发展加工业,建立对外出口贸易基地。充分利用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的优势,加强温州市的港口城市建设。并应在调整中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5.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在行政区划上属舟山市。全市域由894个岛屿组成,是我国中部沿海岛屿分布最多的海洋群岛区。舟山市地处长江口东南,杭州湾以东,为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东部的童岛(海礁)面向太平洋,南至六横西磨盘山,西连杭州湾的滩浒岛黄盘山,北至花鸟岛。全市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250平方公里,人口约94万人,其中渔业人口22万多人。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洋渔业生产基地,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渔业综合优势是舟山市的重要经济特点,也是其支柱产业。此外,舟山群岛还具有丰富的港口、航道资源和海洋群岛旅游资源,具有建设深水良港的有利条件和开辟海洋群岛旅游条件,普陀山早已称著全国。

交通、能源、淡水是海岛开发的限制因素,尤其是岛群分散,建设投资大,共用性差,效益小。因此,应首先重点开发市、县、乡所在岛屿,以便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中心。在水产资源开发上,由于传统开发已达相当水平,今后应逐步提高养殖比重,并发展外海渔业。强化舟山市本岛的港口建设,以便加强与上海、宁波及其他沿海城市的海上交通联系。并以海岛旅游为中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 南部岸带区

(一)概况与特点

1.概况

本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沿海县(市)和海南省的全部,以及台湾省和港、澳地区(除香港、澳门岸线、岛屿个数外,台湾、港澳其他数据暂缺)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大陆海岸线东北起闽浙交界的虎头鼻,西南至中国和越南的界河北仑河口。全区陆域面积126489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67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01人。大陆岸线长6195.56公里,有大小岛屿2855个,岛屿岸线6195.56公里。滩涂面积5604.74平方公里。在全国3个岸带区中,本区目前经济水平还低于中部和北部,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发展速度最快。

2.优势与特点

(1)地处低纬度,我国南方的前沿

本区的主体部分位于北纬18°9′—25°20′之间(从南沙群岛计算则从3°25′开始),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分条件组合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是全国海岸带可建立热带、南亚热带农业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的唯一地带。热带南亚热带浅海滩涂特有的珍稀海洋生物和本区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以及生物常年都可生长等条件,极有利于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和建立特有品种的养殖基地。而热带、南亚热带的风光,奇特的热带海底世界,以及冬季避寒和沿岸的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构成了具有南国特色的旅游资源。降水量大,多数岸段年降水量达1200—2400毫米,淡水资源充裕,这更是北部、中部岸带区所不及,它为发展港口工业、港口城市和农林牧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经济地理位置看,本区位于我国海岸带的南部,地处台湾海峡和南海北岸,历来是我国对外通商的重要地区。香港、澳门位于本岸带区中间位置的珠江口,是目前我国外贸物资的主要中转港和农副产品的重要销售市场。由于沿岸与港澳联系方便,在对外引进、传递信息、产品出口等方面也深得其利。本区的主要港口城市广州、厦门、福州、湛江,已均有铁路和中南、西南等腹地相通,随着经济的发展,窗口与腹地联系将日趋紧密。随着香港、澳门主权的收回和台湾省由实现“三通”到回归祖国,地处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外引内联特殊地位的本区,不仅更有利于加快海岸带资源的开发,而且在实行“一国两制”中,也将担负光荣任务。

(2)为众多华侨、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本岸带区与海外联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籍在本区的华侨、华人、华裔人数有2500万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潮汕、海南省东北,福建的闽东南等沿海地带,是全国最主要、最集中的侨乡。居住在香港、澳门的600多万同胞,原籍也多为广东、福建、广西等地。台湾省的同胞以福建为多。本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当中有一批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实业家、专家学者,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他们关心祖国四化建设,为引进侨资、设备、技术人才、信息,兴办各种事业和经营国货,对本区海岸带资源的开发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能起重要作用。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最早,开放类型最齐全

早在1979年7月,中央就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1980年10月国家设置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都在本区之内;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本区的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列入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并在各市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3月,中央决定开辟的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就包括本区的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1988年又成立了海南省,实行特区的特殊政策。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本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同时在对外开放的基础设施方面,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工程项目,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4)发展的限制因素

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薄弱,能源短缺,交通不便,是影响南部岸带区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加速海岸带的开发,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今后应在加速港口、道路等交通建设的同时,利用本岸带区淡水资源充裕的优势,利用方便的海运,大量输入原油、煤炭和金属矿产资源,发展炼油、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基础工业,更有力地支持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二)岸段概况

1.闽东岸段

本岸段包括福建省的福州市区和福清、平潭以北的9个县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大陆岸线北起闽浙交界的虎头鼻,南至福清县的龙高半岛。全区陆域土地面积11652平方公里,人口506万多人。

闽东岸段海岸线曲折,且多溺谷型海岸,港口和水产资源丰富,具有建设深水大型港口和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福州市位于岸段的中部,是全国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和福建省省会,在马尾建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岸段的北部是全国著名茶区之一,也是老革命根据地和畲族居住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南段的南部经济比较发达,福州市区,福清、连江、长乐都是侨乡。本区应在开发建设以福州市港口城市建设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部岸段各县的同时,从北部岸段资源优势入手,开发海洋水产资源和建设茶叶生产基地,作为振兴地区经济的突破口,尽快扩建赛岐——下白石港,改善交通运输和能源供应条件,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2.闽南粤东岸段

本岸段包括福建省的厦门、漳州、泉州、莆田4市区和广东省的汕头市区,以及它们所辖各沿海县(市)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大陆岸线北起福建省的龙高半岛,南至广东省的大亚湾。全区陆域土地面积约为20910平方公里,人口约1480万人。

本岸段发展农渔业的条件优越,加之人多耕地少,多实行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农村商品经济基础较好,各地多有各具特色的农村副业和乡镇企业。本岸段也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和港澳同胞故里,对外开放的前沿基地,原籍闽南粤东的海外侨胞有1300万人,港澳同胞150万人。自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和汕头已建为经济特区,闽东南的厦漳泉三角地区已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和闽南经济开放区是当前本段开发建设的重点。而逐步开发建设湄州湾深水良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以基础工业为主的港口工业,对福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区的农业历来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后的发展方向应立足外销,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3.珠江三角洲岸段

本岸段包括北起广州,南至深圳、珠海沿珠江两岸15个市县,以及香港、澳门在内的全部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大陆岸线东起粤东的大亚湾,西至镇海湾。全区陆域面积29933平方公里,人口约1527万人。

本岸段以广州为中心,以深圳、珠海为前沿,背靠富饶的珠江三角洲,与国际金融贸易中心香港毗邻,内外交通方便,是我国最主要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和面向港澳市场的进出口口岸。也是我国华侨、侨胞最多的岸段。本岸段有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的广州市及其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初步形成由广州到深圳、珠海沿珠江两岸的城市化带,岸段工业发展迅速,并向外向型转化,商品创汇农业发达,港口城镇众多。本岸段是我国外引内联最活跃的岸段,为了加强其作用,必须统一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其港口配套建设,避免盲目性重复建设。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禁止乱占乱用耕地。发展能源等基础工业,为工业发展增添后劲。采取严格措施,防止工业污染,确保良好的投资环境。

4.粤西桂南岸段

本岸段包括广东省的湛江市市区及阳江等以西沿海的7个县,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的两市两县的陆域及其滩涂和-15米以内的浅海水域。海岸线东起广东省的镇海湾,西至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交界的北仑河口。全区陆域面积30033平方公里,人口957万人。

本岸段是全国海岸带各岸段中的海岸线最长的岸段,也是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岸段之一。但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条件已有了很大改善,已初步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湛江、防城、北海3个港口都有所发展,湛江市和北海市还被列入全国14个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列,在湛江市还建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总的来说,全岸段经济上仍属于落后岸段。本岸段具有海岸线长,良港多,滩涂面积宽广,海洋水产资源丰富,荒地多开垦条件好,以及背靠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临近南海西部油气田等优势。今后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首先抓好投资少、见效快、有一定基础的优势资源开发,建立和巩固水产、水果、糖蔗、热带作物、禽畜等农畜产品基地,同时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加强与国内外联合,发展港口工业和出口加工业。

5.海南岛和南海诸岛

海南岛和南海诸岛位于我国最南部的南海海域。在行政区划上原属广东省,1988年国家成立海南省。

全省包括海南岛本岛和分布在南海诸岛的西沙、中沙、东沙、南沙等群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陆域面积33921平方公里,人口约598万人。

海南岛是一个资源丰富的热带宝岛,它所拥有的热带自然资源,是其他地区所难以取代的。南部的三亚市、通什市及其所属各县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琼东北文昌、琼海、琼山、万宁等县是重要的侨乡。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处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在交通上、国防上地位重要,同时南海还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历史上,海南岛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南岛主要是一个以农垦为主的开发区,开发了400多万亩的橡胶园,建立了一批热带作物农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88年建立海南省后,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全面开放,现正在迅速地进行开发建设。今后主要是充分利用特区的优惠条件,大力引进外资,首先从改善港口、交通、能源入手,重点建设海口、三亚、清个、八手等港口城市,建设海口至三亚的高速公路,建设大型电厂、水库和水利设备,巩固已有的热带作物基地,发展热带水果、热带海洋渔业和热带风光旅游。保护和发展热带珍稀动物资源,以及大力发展利用当地资源的加工工业和依靠大进大出与出口导向的加工工业,逐步形成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