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新时期以来,中国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研究在词学文献、词学本体理论、词学批评史、词学思想家个案、词学群体与流派、词人词作批评接受及词学批评体式研究等领域都得到有效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词学文献方面,所汇辑词学理论批评资料主要有:张惠民编《宋代词学资料汇编》,金启华、张惠民、王恒展、张宇声编《唐宋词集序跋汇编》,施蛰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邓子勉编《宋金元词话全编》《明词话全编》,刘梦芙编校《近现代词话丛编》,朱崇才编纂《词话丛编续编》,冯乾编校《清词序跋汇编》,姚柯夫《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周锡山《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等等;所出版疏注类与考述性著作主要有:屈兴国《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蕙风词话辑注》,孙克强辑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岳珍《〈碧鸡漫志〉校正》、谭新红《清词话考述》、彭玉平《人间词话疏证》,夏承焘、沈嵩云《词源注·乐府指迷笺释》,邓子勉《宋金元词籍文献研究》,任德魁《词文献研究》,等等。这方面工作广收史料、辑注整理、辨别真伪、考镜源流,对不断展衍词学研究范围与对象、促进其研究跨越新台阶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词学本体理论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词乐论》,谢桃坊《词学辨》,洛地《词乐曲唱》《词体研究》,刘庆云《词话十论》,梁荣基《词学理论综考》,朱崇才《词话学》《词话理论研究》,颜翔林《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刘贵华《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曹艳春《词体审美特征论》,周明秀《词学审美范畴研究》,等等。此领域作为传统词学研究最重要的开掘面之一,近年来已得到更多的重视。
在词学批评史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邱世友《词论史论稿》,谢桃坊《中国词学史》,方智范、邓乔彬、高建中、周圣伟《中国词学批评史》,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孙克强《清代词学》《清代词学批评史论》,陈水云《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清代词学发展史论》,丁放《金元明清诗词理论史》《金元词学研究》,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杨柏岭《晚清民初词学思想建构》,朱崇才《词话史》,皮述平《晚清词学的思想与方法》,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徐安琪《唐五代北宋词学思想史论》,黄雅莉《宋代词学批评专题探究》,余意《明代词学之建构》,蒋哲伦、傅蓉蓉《中国诗学史·词学卷》,彭玉平《中国分体文学学史·词学卷》,张仲谋《明代词学通论》,苏利海《晚清词坛“尊体运动”研究》,傅宇斌《现代词学的传承与开拓:以〈词学季刊〉为中心》,等等。此领域研究正向断代与不同历史时期细致清理的方向拓展。
在词学思想家个案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张利群《词学渊粹——况周颐〈蕙风词话〉研究》,曾大兴《词学的星空——20世纪词学名家传》《20世纪词学名家研究》,剪伯象《张炎词学研究》,苏淑芬《朱彝尊之词与词学研究》,叶程义《王国维词论研究》,林浩光《词法与词统:周济词论研究》,郭娟玉《沈谦词学与其〈沈氏词韵〉研究》,苏珊玉《人间词话之审美观》,林友良《王昶词学研究》,苏菁媛《陈子龙词学理论及其词研究》,周雯《张词学研究》,吴婉君《冯煦词学研究》,吴嘉慧《陈洵及其〈海绡说词〉研究》,等等。其中,大多数成果着力点都较为细致,其研究格局表现出正向中小家及多侧面考察迈进的趋势。
在词学群体与流派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王兆鹏《宋南渡词人群体研究》,彭国忠《元祐词坛研究》,余传棚《唐宋词流派研究》,陈振濂《宋词流派的美学研究》,萧鹏《群体的选择——唐宋人词选与词人群通论》,诸葛忆兵《徽宗词坛研究》,沙先一《清代吴中词派研究》,牛海蓉《元初宋金遗民词人研究》,朱德慈《常州词派通论》,郭峰《南宋江湖词派研究》,姚蓉《明清词派史论》,李艺《金代词人群体研究》,迟宝东《常州词派与晚清词风》,黄海《宋南渡词坛研究》,巨传友《清代临桂词派研究》,周焕卿《清初遗民词人群体研究》,黄志浩《常州词派研究》,谢永芳《广东近世词坛研究》,单芳《南宋辛派词人研究》,陈雪军《梅里词派研究》,谢穑《宋代女性词人群体研究》,张若兰《明代中后期词坛研究》,姚惠兰《宋南渡词人群与多元地域文化》,金国正《南宋孝宗词坛研究》,丁楹《南宋遗民词人研究》,王纱纱《常州词派创作研究》,万柳《清代词社研究》,刘红麟《晚清四大家词人研究》,徐枫《嘉道年间的常州词派》,侯雅文《中国文学流派学初论:以常州词派为例》,林宛瑜《清初广陵词人群体研究》,张苾芳《清常州词派寄托说研究》,陈慷玲《清代世变与常州词派之发展》,黄怀宁《五代西蜀词人群体研究》,王秋文《明代女词人群体关系研究》,徐德智《明代吴门词派研究》,张少真《清代浙江词派研究》,等等。此领域研究在传统词学中开展得较为充分,历代很多的词学群体与流派,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探究。它兼跨词史与词学史两个领域,其研究正向维面不断拓宽、层度不断深化的方向伸展。
在词人词作批评接受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程继红《辛弃疾接受史研究》,朱丽霞《清代辛稼轩接受史》,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张璟《苏词接受史研究》,陈水云《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传播与接受》,刘双琴《六一词接受史研究》,颜文郁《韦庄接受史》,邱全成《苏轼词的接受与影响——从期待视野的角度观之》,薛乃文《冯延巳词接受史》,柯玮郁《晏几道〈小山词〉接受史》,许淑惠《秦观词接受史》,夏婉玲《张先词接受史》,等等。此领域出现很多专题论文,其研究在学位论文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成为词学研究者所热衷与致力开掘的维面之一,但目前可圈可点的成果出现还不够多。
在词学批评体式研究方面,所出版著作主要有:闵丰《清初清词选本考论》,陶子珍《明代词选研究》,谢旻琪《明代评点词集研究》,薛泉《宋人词选研究》,李睿《清代词选研究》,王晓雯《清代谭莹“论词绝句”研究》,赵福勇《清代“论词绝句”论北宋词人及其作品研究》,等等。此领域研究目前所出成果还相对较少,在对不同批评体式的考察上体现出不太平衡的特征。
在取得上述成绩的基础上,还有几方面的研究值得进一步倡导与践行。其主要有三:一是传统词学范畴与命题研究。特别是一些骨架性的,有广阔涵盖性、统摄力的范畴及关涉词学演变发展的重要命题,有待细致深入地清理。二是词学批评体式研究。像词学序跋、词话、词学评点、词作选本、论词诗、论词词、词学纪事、品说方式等,都有必要作出详实的考察。三是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研究。从分专题角度对传统词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对其承纳接受与衍生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探究。基于这种认识,本书选择中国传统词学中一些重要理论命题与批评体式的承衍进行研究,力图在以上较为薄弱的几个方面使以气力,并相互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期将中国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研究向前有所推进。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是伴随“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思潮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与贯通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界着力探讨的课题。与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相呼应,中国文论的古今演变研究也被提上议事日程。90年代中期以来,文论研究界的一些知名学者,就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与方法,如何理解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如何对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等发表各自的看法。讨论和反省加深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整体认识,为从更深和更高层次上观照古代文论及打通古今文论的壁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有志于在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领域耕耘与探索。前几年,已出版《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一书,对中国传统文论承传研究作出初步的阐释、勾画、梳理与概括。之后,便将对分体文论承传研究的考察提上议事日程,由此,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的承衍便成为较早的关注对象,希冀从一个维面切实地展开与呈现对中国传统文论承纳接受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认识。
中国传统词学从古到今的演变发展,是内含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在词学承衍观念的导引下,探讨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承纳接受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丰富展开,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传统词学在上千年的历史生成中,其理论批评的构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一个渐进的、细微的承纳接受与发展深化过程。以前不少研究往往抓取传统词学史上的某个发生点如词论家、词学思想、词论观念或几个发生点进行梳理阐说,探讨彼此之间的关联,这种研究取向无疑是很好的。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对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系统把握的成果还较为缺乏。正因此,我们选择传统词学的几大块内容,力图紧密依托不同历史时期各异词学家的批评材料立论,清理不同专题承纳接受与发展变化的复杂情形。以专题理论批评的历史承纳与发展为线索,以这一线索上众多的原点为支撑,揭橥传统词学承衍的复杂情形与丰富情态,这便是本书写作意义之所在。其具体体现有三:一是将传统词学接受研究由词人词作接受、创作观念与范式接受推进到词学理论批评承衍中来,这拓展了传统词学接受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其研究的维面;二是以视点相对换位的方式对传统词学理论批评进行观照,这有利于从一个维面切入对“中国文论古今演变”的探讨,将词学家当作词论历史发展中能动的、鲜活的人看待,始终把他们视为“承纳—影响”流程中的牢固支点,这有利于切实地把系统、动态、辩证的观念贯彻到词学研究中;三是立足于对不同词学理论批评专题承衍史的勾勒分析,并将它们有机地纳入到一个系统中,形成完整的论著,这将弥补传统词学研究中的一个短板。
本书写作的基本思路是力图对中国传统词学中一些主要理论批评成果的历史承衍加以清理,对历时视域中重要词学批评体式的承衍也予以考察。在以传统词学理论批评基本内容承衍为核心的同时,在其外围也构筑一道词学批评承衍的同心圆。在内容把握上,它围绕着不同词学专题的承纳接受与演变发展,专注于从思想养料与历史生成的角度加以清理,在历史的长河中比照异同,揭橥所潜藏的词学承衍内涵。始终以“承纳”为研究的立足点,“既从前往后看,更从后往前想”,从而钩索出不同理论批评专题的历史承衍过程及其丰富面貌的形成。其着力张扬的学术理念是揭橥更合乎历史逻辑的词学承衍历程,勾勒更入情合理的词学发展轨迹。注重历史的构架和宏观意识、关注不同专题内在的细微承纳与点滴创衍是其基本特征。
在研究方法上,遵循系统联系及将历史发展与逻辑观照相结合的辩证方法;遵循由点到线、由点到面的点、线、面三结合原则。在研究构架上,以专题承衍史为纲,以其中更细部而关键性的理论批评命题为聚结点,以清晰地勾勒不同承衍维面与线索为宗旨。在具体操作路径上,以传统词学史上一些关键性或具有转关意义的词学思想家为核心,考察他们在词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对不同专题线索的清理中凸现自身的看法;以传统词学理论批评专题承衍史为纲,以分析阐说为钩连手段,史论结合,提取对传统词学承纳与创衍的历史认识;从宏观历史发展着眼,从微观细部承衍入手,将词论史与单个词学家的批评观念及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出传统词学历史流程中的细部性与丰富性。在内容研究方面,着重对传统词学中一些本体性的创作命题、审美范畴与主要批评体式的承衍加以梳理,对一些具有超乎历史时代意义的消解性与融通性理论批评成果的承衍予以凸显,由此而揭橥不同历史时期词学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在细微处理方面,则着重从数量众多的词学思想家的不同批评言论与具体实践中,梳理出一些在词学发展史上或具有独创性,或具有转关意义的论断与举措,剖析其间的异同,挖掘其间深层次的联系与区别,彰显它们在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承衍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本书写作追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尽可能地扩大材料涉猎与收集范围,特别是那些现一时还未收集拢的词学理论批评材料;二是认真细致与全面深入地消化所收集材料,把握各种材料的本质内涵及其相互间的纠葛;三是提炼出深层次的词学承衍维面与线索,努力从词学理论批评发展的本质层面勾画出不同专题的承纳聚结与历史生成;四是将系统观照的眼光与辩证论说的态度切实贯彻到具体研究之中。书稿写作始终立足于接受学的视点,依照不同专题系统考察中国传统词学理论批评上千年的承纳接受与历史生成。它积极回应“中国文学(论)古今演变研究”学术思潮,紧密据依其学理逻辑,从一个维面切入对中国传统文论承纳与发展的研究。其企求达到如下几方面目的:一是对中国传统词学中一些重要理论批评命题的历时承纳与衍生发展的具体情况予以系统详实的梳理,立足于不同专题在历时视域中的演变与发展,对其线索中的不同支点,即不同时期词论家的词学思想、批评主张进行较为全面的勾画与论列,凸显出不同专题内在演变与发展的细致轨迹,提供出一个动态化的历时流程和展开画卷;二是对中国传统词学中一些重要批评体式的变化发展情况,也作出系统的勾勒,立足于不同批评体式内在进化与完善的视点,将其动态化发展的历时流程尽可能细致地予以例列与论说;三是从整体而言,将对词学理论批评史的叙论置入与落实到不同专题之上,进一步细化词学历史的动态发展流程,将“词学史叙述”往前有所推进,使其呈现出尽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发展轨迹,当然,这肯定只能是一个可无限接近而难以确切还原的学术理想。
其写作特点主要有三:一是视点置换。已有传统词学研究比较注重对词学演变发展史的勾勒分析,其中,虽也涉及词学思想家作为词论史支点的前后接受与影响,但还未能将“承衍”的意义在研究中特别地加以凸显,这不利于全面深入地观照词学历史流程。二是系统观照。已有传统词学研究对不同专题前后联系的考察也不少,但大都比较零碎,在不同局部或取得很大成绩,但始终未有系统清理词学理论批评专题承衍史的成果出现。三是内容拓展。书稿在对传统词学的体制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宗尚论承衍予以考察的同时,在其外围也构筑起一道词学承衍研究的同心圆,探究中国传统词学批评体式自身的内在承衍。
本书所考察的内容分为上、下两编,共二十四章。其中,上编主要对中国传统词学中一些重要理论命题包括体制论、创作论、审美论中一些专题与范畴的承衍予以考察。其所包括内容有:中国传统词源之辨的承衍,中国传统词体之辨的承衍,中国传统词情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兴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意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用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味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韵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趣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格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气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境论的承衍。下编主要对中国传统词学重要批评命题,包括批评论、宗尚论及批评体式中一些专题的承衍予以考察。其所包括内容有:中国传统词学尊体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政教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雅俗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本色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正变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体派之宗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南北宋之宗的承衍,中国传统词话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评点的承衍,中国传统论词绝句的承衍,中国传统词作选本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品说方式的承衍。
中国传统词学重要理论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作为一个有待不断展开与探讨的领域,它还有不少重要的、尚未深入研究的论题。不认真有效地开展对它们的研究,就不能切实地将中国传统词学的探究进一步细致化、立体化、鲜活化。在本书所考察的传统词学的体制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宗尚论、批评体式几大块内容的承衍中,只是拈取上述内容中较具普遍性、典型性的论题加以了探讨,事实上,尚有不少论题并未顾及,如:传统词律论的承衍,传统词法论的承衍,“清空”“骚雅”“寄托”“沉郁”“柔厚”“重、拙、大”“媚”“涩”“圆”等范畴的承衍阐说;对“易安体”“东坡体”“清真体”“稼轩体”、《花间》词派、格律词派等不同词体词风宗尚的承衍,传统论词词的承衍,等等,都有待深入细致地探究。即使是在已考察论题中,所涉及的承衍维面和所勾画的承衍线索也可能是较为粗略的,与中国传统词学承衍的历史原貌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是有待继续予以拓展、深化与完善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写作立足于“承衍”,即承纳与衍展两层次意思,而在传统词学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对前人或同时代人词学思想或理论批评主张的传承与接受,其中不少是难以坐实的,而只能从其论说本身来加以推衍。因此,我们所说的“承衍”是从广义而言的。只要在同一论题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相似或相近的论说,均视为对前人或同时代人词学思想与批评主张的“有意”或“无意”承纳接受,由此而所作推衍则成为其开拓与创新之论。如此不断地“积淀”与“往复”,便立体性、动态化地呈现出中国传统词学不同专题的历史流变与发展历程。
总之,中国传统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研究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是一个富于生长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它对于拓展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格局,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文论古今演变与贯通的认识,都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