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流动之势
第一章 我国人口分布的历史踪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波又一波的人口流动浪潮影响着人口的空间分布,而人口空间分布的历史演进又及时呈现出人口流动的瞬时结果。长期以来,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温湿地区人口多,干寒地区人口少。这种现实状况也致使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早在1935年,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就根据我国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及人口地理分布特点,率先提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重要规律,即著名的“瑷珲—腾冲线”,学界也将此称为“胡焕庸线”。此线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地理学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 1。
然而,几十年过后,通过对我国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有文献研究显示,2000年我国东南侧面积占全国的总面积为43.8%,西北侧面积所占比例为56.2%,但我国东南部地区吸纳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即1982年为94.4%, 1990年为94.2%, 2000年为94.1%, 2010年为94.0%; 2000年东西两侧二者平均人口密度之比为20.4: 1,2010年为20.1: 1,可谓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几十年未变。除此之外,中科院国情小组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东南侧还聚集了95.7%的GDP,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我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众多。长期以来,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都对我国人口分布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我国目前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这些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则是其中重要的主导因素之一。
当前,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过度集中在我国东部片区已经明显引发了诸多问题。比如说,在我国东部地区大城市“城市病”的集中爆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膨胀、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很多现实难题已经让这些大城市不堪重负,举步维艰,“健康城市”、“宜居城市”、“和谐城市”建设亟待加强;另外,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人口净流失,已经导致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受限,文化多元体的维护受阻。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特别提出“胡焕庸线”如何破的问题,即“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但中西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我们是多民族、广疆域的国家,我们要研究如何打破这个规律,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可见,未来若要突破“胡焕庸线”,需要在人口城镇化上下功夫,即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孵化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带动人口的有序流动,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
表1-1-1 中国人口分布的历史变化
数据来源:1935年数据来源于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地理学报》1935年第2期;1982年、1990年数据来源于陈波《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22期;2000年数据来源于葛美玲、封志明《基于GIS的中国2000年人口之分布格局研究》,《人口研究》2008年第1期;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课题组,《中国人口适宜度报告》,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注:“—”表明数据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