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低碳转型与武威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第一章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以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力求在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中谋求先机;俄罗斯、印度、巴西、韩国等新兴经济体也陆续开展了低碳经济政策的研究。目前北欧有丹麦、德国、荷兰、英国等十多个国家已开征碳税。日本、新西兰等其他一些国家也在考虑征收碳税。我国政府也于2009年11月向世界作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等一系列承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目前各国都已经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二氧化碳排放积累到大气当中会提高气温;二是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工业化以后的排放;三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异常天气的频率提高,受伤害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这些共识的前提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都要走低碳发展道路。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提升武威经济实力的迫切需要,更是改善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
第一节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情况
从文献来看,国内外低碳领域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低碳发展理论与模型、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不同领域低碳技术选择及政策的分析与研究、低碳发展实践与经验总结四大领域。其中,关于多约束条件下中长期碳减排的情景分析和预测是低碳发展理论与模型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斯基和西冈(Skea and Nishioka)建立了一个包括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泰国和印度等国家的国际模型,目的是比较和模拟不同情境下这些国家到2050年的碳减排及低碳发展情况。A. S.达格玛斯,T. S.巴克利用宏观计量经济E3MG(能源、经济、环境)情景分析模型,分析了英国实现未来碳减排承诺目标的不同发展路径。藤野等应用back-casting方法得出日本完全可通过效率的提高、人口的减少、消费者用能行为的改变、低碳能源的使用等途径来实现70%的二氧化碳减排。除此之外,早在1847年德国植物学家和农学家卡尔·尼古劳斯·费腊斯在《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两者的历史》一书中,对人类文明进步和自然生态维护的前景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被誉为“低碳经济的圣女”的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30年后被美国推选为50年来最具有影响力的书。1966年,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脱钩”问题,首次将“脱钩”概念引入社会经济领域。脱钩理论主要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证实了低碳经济的可能性。近年来,“脱钩”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到能源与环境、农业政策、循环经济等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971年,美国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巴里·康芒纳的《封闭的循环》,以及麻省理工学院夫雷斯特尔教授出版的《世界动态学》都提出了经济发展可能和已经带来的生态问题。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微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大会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中的许多观点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1972年,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推出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为人类敲响了警钟。1982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主张。同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也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观。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定义,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反响。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可持续发展战略被具体体现到会议发表的《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重要文件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G.格鲁斯曼和A.克鲁格(1991)对66个国家和地区的空气污染物(1979—1990)和水污染物(1977—1988)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污染物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趋势间呈“倒U”形关系,并于1995年发表名为“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的文章,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rve, EKC)假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能源经济革命论是低碳经济思想的早期探索,1999年莱斯特·布朗在《生态经济革命——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中指出:面对“地球温室化”的威胁,应当尽快从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经济,转变成为以太阳、氢能源为核心的经济;2001年在《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中,论证了从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新建构了经济发展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他(2002)还认为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经济,向高效的、以氢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十分必要和紧迫,要建构零污染排放、无碳能源经济体系。2003年在《B模式——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中,他又明确提出地球气温的加快上升,要求将“碳排放减少一半”,加速向可再生能源和氢能经济的转变。这些思想奠定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理论。
2006年英国发布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带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又称《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做出了具体而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斯特恩报告还指出,不断加剧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将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斯特恩报告提出全球减排政策的三个要素,即通过税收、贸易或法规进行碳定价;支持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以及消除提高能源效率和其他改变行为方面的障碍。T.特雷福斯等(2005)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GHG(温室效应气体)排放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采用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GHG排放的减少是可能共同实现的。R.卡维斯等(2005)将排放变化分解为三个因素:二氧化碳强度、能源效率和经济活动等,指出为实现60%—80%的减排目标,总的能源强度改进速度和二氧化碳强度减少速度必须比前40年的历史变化速度快2—3倍。岛田居二等学者(2006)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还有许多研究将碳排放表示为碳强度、富裕程度和人口三个因子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