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历史与消失的老城门
成都的历史十分悠久。东周末年,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作为蜀郡的治所。自此,成都这个名字从未变过,但是它有很多别称,比如,由于此地盛产蜀锦,因此被称为“锦官城”,也叫“锦城”;五代后蜀国主孟昶的妻子花蕊夫人喜欢芙蓉花,孟昶就派人在成都遍植芙蓉树,因而成都又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蓉城。
成都的城池构造像一支乌龟,不像其他城池那样方正。老成都有许多城门楼,如万里桥门、太玄门、迎晖门、万春门、乾正门、存政门等,而每一个城门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历史上的老成都
伏羲的故里真的是在巴蜀吗?
伏羲画像
伏羲,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是神话传说中的上古神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八卦学中所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他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创造文字替代原始的“结绳而记”,发明乐器,制作歌谣,教民织网渔猎,并制定了一套社会管理制度,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因此在古代史籍中被尊为三皇之首、万王之王。
但就这样一位圣人,后人却难以弄清他究竟是哪里人。据《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有巴国,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吕氏春秋·立春纪》云:“其帝太”;高诱注:“太,伏羲氏。”所以阆中巴人,为伏羲之后代。《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庖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疱羲。”《山海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而《补史记·三皇本纪》称,伏羲为“蛇身人首,有圣德”。古代龙、蛇不分,“巴”字像蛇,巴人以蛇为图腾,故巴人皆为龙族。种种史料似乎表明,伏羲的故里就在巴蜀。
但学术界还有另外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伏羲的故里在今天的甘肃天水地区。在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有一座伏羲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后来经过九次重修,成为古建筑群。还有人认为是在河南淮阳县,因为那儿有一座太昊陵,占地875亩,建于春秋年代,扩建于唐代。比天水的伏羲庙年代更早,似乎更有说服力。
圣人已逝几千年,虽然因出生地不详,留给后人一个谜题,但也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
古蜀国为何神秘失踪了?
据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这些帝王名号怪异,史籍的记载也模糊不清。晋代的《华阳国志》中说:“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华阳国志·巴志》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这就是说,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古蜀国的军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看来,古蜀国的确存在。但古蜀国究竟是怎么神秘消失的呢?这成了困扰学术界的一个千古难题。
1929年春天,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农民燕道诚在住宅旁边掏水沟的时候,发现了一坑精美的玉器。由此,“惊醒”了沉睡几千年来的“三星堆”文明。到了2001年,又发现了震惊世界的金沙遗址。从这些遗址里挖掘出来的文物中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而且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和铜像,则可以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祭祀文明和神学在奴隶社会的重要性,甚至我们可以以此大胆推测古蜀国灭亡的原因。
可以想见,在古蜀人偏安一隅的平静生活中,来了一支中原的民族,带着更为发达的中原文明,作为一种神学控制了古蜀国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和王权分庭抗礼。后来发生了一场火灾,烧毁了神庙的祭物,一部分古蜀人认为是上天对他们的惩罚,于是就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他们迁到陕西,建立了弓鱼国,和当时中原的统治者周朝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慢慢融合、被吸纳而消亡。另外一派则重新解释了神权,完全统治了子民,建立起较为强大的政权。强大起来后,蜀王凭借天险还进攻外面的秦、楚两国,后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楚国通过吴起变法,都强大起来,形成了初期的封建制。于是楚国进攻和蜀国相邻的巴国,古蜀国不仅不助友国抗敌,反而趁火打劫,抢占领土。结果在秦国凿开蜀道之后,在秦、楚的夹攻之下,古蜀国就被消灭了。
古蜀国的灭亡,根本原因是它的文化没有经过改革和竞争的磨砺,因此被发达的中原文明所吞食。说到底,其实就是落后的奴隶制跟相对进步的封建制的斗争,前者终究会被后者所取代。
什么是“湖广填四川”
成都金堂云顶石城
成都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最出名的就是“湖广填四川”。
南宋后期,川蜀地区成为抗击元军最后的堡垒,南宋军民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元军殊死斗争,一直打了五十多年,甚至打死了蒙古的大汗蒙哥。这是蒙古军队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唯一一个在战场上被打死的大汗。由此可见南宋时四川人民的战斗力之强大和战斗意志的顽强。
在成都的金堂云顶山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座石头城,就是当时抗元留下的遗迹。但是由于接连不断的战争,川人死难无数,导致人口锐减。后来蒙古人灭掉南宋,攻陷成都,就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屠城行动,“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在元朝的统治下,成都了无生机,几乎等同于一座死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川人数还不到南宋嘉定年间的十分之一。
元末红巾军起义后,湖北随县人明玉珍带领农民起义军入川,建立了大夏国,给四川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使得四川的局势相对稳定,于是大量的难民涌入四川。后来由于两湖一带战乱不断,因此更多的湖广人陆续避难移民四川。
清顺治十八年,四川全省人口再次锐减,总人口只有50万左右。这是因为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张献忠进川,又一次大开杀戒。据野史记载,他曾写过一道“七杀碑”:“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整个四川全境都遭到了屠戮。后来吴三桂进川,更是惨无人道地对待川民,六年内将川民“皮穿髓竭”,搜刮得一干二净。成都十室九空,杳无人烟,老虎等凶兽公然在大街上行走。
清朝的官员看到四川偌大一个省份,几乎荒芜,感觉十分痛心。于是经太子太保、四川巡抚李国英上奏获准,“招两湖两粤、闽黔之民实东西川,耕于野;集江左右、关内外、陕东西、山左右之民,藏于市。”朝廷还专门出台措施,对川民免赋。因而,从顺治末年到康熙年间,大批的两湖两广人、福建人、江西人、陕民举家迁往四川。
“湖广填四川”历经一个多世纪,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川的人口才得以上升。
“湖广填四川”使四川人丁兴旺,恢复了四川的经济。同时各地的移民还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这些文化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川蜀文化。
“成都”市名的演变史
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发现的金沙滩遗址,使它的建城史追溯到了4000多年前。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古蜀先民就从西北高原迁到了更适宜居住的成都平原。他们辛勤耕耘,到了夏朝,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东周末年,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灭巴蜀,改蜀国为蜀郡,设成都县(县治在赤里街),作为蜀郡的治所。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张仪的建议,命令蜀守张若按咸阳格局兴筑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市区范围不大,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区域、政治中心;西为少城,县治,是商业及市民居住区,商业繁盛,是经济中心所在,故成都又有“少城”之称。大城和少城共一城墉,古人称为“层城”或“重城”。
汉承秦制,成都仍为蜀郡的治所。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时,以巴蜀地区为中心设置了益州,成都成为益州刺史的治所,在原少城基础上又筑南小城,与之相对的蜀王城则称为北小城,加上锦官城,三城连接成大城,称为“新城”。到了西汉,成都丝织业空前发达,于是政府在成都设置锦官,其办公处所日后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也就是成都得名“锦城”之始。
到王莽时,益州改称庸部,蜀郡改为导江郡。西晋初期,把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成都仍属益州,州治仍在成都。进入唐代,唐先后置成都为州、郡、府。其间为管理方便,成都人口稠密的东部曾被划为蜀县。唐明皇避“安史之乱”来到成都,蜀县改称“华阳县”,成都也改称“南京”,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难所。公元879年,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为加强防卫,又筑“罗城”。这是成都城第一次改用砖石建造。其后,前蜀的王建、王衍父子和后蜀的孟知祥、孟昶父子割据于成都,其间后蜀孟知祥在罗城之外,“发民丁十二万修成都城”,增筑羊马城,城周达四十二里,其子孟昶命人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树,因此人们称之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锦城”这一名字由何而来?
成都锦城公园
成都在它漫长悠久的发展过程中,获得了不少美称。其中有一个叫“锦城”。那么这个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呢?
原来,在西汉时期,四川的丝织业非常发达。由蜀地生产出来的锦成为全国各地的热销品。为了更好地控制蜀锦的发展,朝廷特意在成都设立“锦官”来专门管理,所以人们就称成都为“锦城”或“锦官城”。后来由于战乱,这一制度被迫中止,刘备入川之后,诸葛亮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以资军用,就恢复了“锦官”的功能。由织锦带来的经济效益,充作军费,为诸葛亮兴师伐魏六出祁山做了极大的贡献。
三国时的益州和成都是同一地方吗?
益州,是中国的一处古地名。其范围大概是现在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在全国设置刺史部,四川地区划为益州部。但当时的益州以云南地区为主。到了东汉,政府把益州的首府迁到了成都。益州地区自古就是天府之国,盆地土壤肥沃,旱涝保收,资源丰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战乱年代诞生了很多偏安政权。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出师表》里有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里所说的益州,指的就是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汉地区。因此严格来讲,益州的范围要大于成都,它们虽是一个地方,但是属于隶属关系,成都被益州管辖。
“扬一益二”指的是什么时候的成都?
在唐代,成都的经济文化水平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唐末时期,天下大乱,当时全国的经济最为繁荣的便是扬州,第二个就是益州。根据史料《资治通鉴》记载:“扬州富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成都记序》:“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曰扬、益。”这就是“扬一益二”的由来。而成都在当时属于古梁州,在东汉之后把以云南为主的益州兼并进来,所以成都也被称为“益州”。因此,“扬一益二”中的益州指的便是唐朝时的成都。
在秦汉时期,成都的经济文化就已经很发达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全国设立了13州刺史部,而益州刺史部就设立在了成都,这个时候的成都就已经有“天府”的称号了。
隋唐时期,成都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大城市之一。这里的经济繁荣昌盛,各个经济领域都发展得很快,比如农业、手工业、印刷业以及丝绸业等。据说当时的“蜀锦”经常用来上贡朝廷,连杨贵妃都非常喜欢用“蜀锦”做的衣服。成都也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份额,绝大多数的印刷品都出自这里。不仅如此,成都还有全国重要的菜市、蚕市以及“草市”。成都的旅游业也非常发达,当时的开摩河池、百花潭以及昭觉寺等都非常有名,很多文学家、诗人都会短期旅居成都,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王勃、高适、岑参、李商隐等。
成都在唐朝时期的发达程度不可谓不高,也难怪会有“扬一益二”的说法了。
成都为什么又被称为“蓉城”?
成都建城3000多年,在3000多年的历史中,它还有几个其他的别名,其中之一便是“蓉城”了,那您知道成都为什么又被称为“蓉城”吗?
有一种说法,当年在建城的时候,因为地质原因导致地基不稳,建好之后的城墙总是塌陷。之后出现了一只神龟,它为人们建城指引了道路,这座城才被建成。而神龟指引的路线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也就因此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相传五代后蜀主命人在成都的城墙上种满芙蓉,目的是为了保护城墙。到了九月,芙蓉盛开的时候,从远处观望,城墙上就好像有许许多多的锦绣一样,非常好看,所以,成都又被称为“蓉城”。
芙蓉树
还有一个传说流传最广,而且最被人们所接受。在唐朝,成都通常会在二月的时候举行盛大的花市。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成都就会成为花的海洋。在某一年的花市,五代后蜀主的王妃花蕊夫人在这片花的海洋中一眼就发现了芙蓉,并被它吸引。这个发现让她特别欣喜,后来这件事情被蜀王知道了,为了讨花蕊夫人的开心,就命令属下在成都市各个街道都种植上芙蓉树。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芙蓉花在成都随处可见,如锦如绣。“蓉城”也因此而得名。
后来,后蜀国被宋朝所灭,花蕊夫人也被宋国皇帝掠到后宫之中。但花蕊夫人却常常思念后蜀主,并且一直偷偷保存着他的画像。之后,这件事被宋国皇帝知道了,让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后来就因为这件事情被杀死了。因为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所以后人对她很是崇敬,并把她尊为“芙蓉花神”,而芙蓉花也被命名为“爱情花”。
成都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
中国一共有5个地震活跃带,而四川所在的西南地区,就是重点地震区域。1910年以前,中国历史上共计发生68次特大地震,成都周边占了12次,约20%。从史料里,我们可以详细地了解这里发生地震的具体情况。
唐贞观元年(627年),成都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当时城西有一座福感寺,是远近闻名的宝刹,每逢旱灾,当地百姓都在此祈雨,非常灵验。据《法苑珠林》记载,地震当天,福感寺里的宝塔剧烈颤动,摇摇欲坠,忽然天空中出现了四个跟宝塔一般高大的神灵,从四个方向扶住了塔身,宝塔才完好无损。不过由于《法苑珠林》是唐朝佛教典籍,书中有很多玄妙的内容,而且同时期的当地县志史籍并没有记载此事,因此这件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9月18日子时,成都突然发生地震,当时正是子夜,人们都慌忙呼儿唤女,从屋子里逃出来。据《万历四川总志》记载,当时伤亡并不大,但是之后的四天里接连余震,使人们的生活难以安宁。
明崇祯二年(1629年)12月,地震再次来袭。根据当时四川才子李调元在《井蛙杂记》一书中的记载,地震当天,蜀地连续震颤了一二十次,城外河水暴涨,水呈红色;城内鸡飞狗跳,一片慌乱。好在百姓并没有什么伤亡,只有城楼上几个值勤的士兵因为城墙坍塌而不幸遇难。人们对这次地震记忆最深的就是河水的颜色。
1933年8月,成都的叠溪发生了7.5级大地震,震源在东南方向,波及成都。这次地震是成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伤亡近百。
除了这几次破坏力比较大的地震,成都历史上的地震其实都不严重,史料中的记载一般也都是寥寥数语。后蜀孟昶时,《十国春秋》只记载了“地震”二字;宋景德四年(1007年),史书上仅有四字:“益州地震”;光绪六年(1880年)3月27日,“成都微觉地动,如一阵风过,瞬息即止”,可见这里也是一块福地,往往震而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