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李坚

我对赣剧的更多了解和熟悉,是20世纪80年代初以后。1983年,我从云南省文化局副局长任上调到江西,任江西省文化厅副厅长,主管艺术工作,与赣剧艺术才有了更多的接触。当年6月,我便组织江西省赣剧团部分青年演员、音乐工作者等到赣北湖口县,对赣剧主要声腔之一的青阳腔进行抢救工作。当时,我在湖口县听了曹梅卿、曹耀春两位青阳腔老艺人的演唱,被青阳腔唱腔十分优美而又富有魅力的曲调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后来的工作中,我与赣剧有了更多的接触,领导和参与了一些赣剧重点剧目的创作、排练与演出活动,如以赣剧弋阳腔和青阳腔音乐为素材而谱成的高腔传奇清唱《还魂曲》与赣剧青阳腔《荆钗记》,这两个剧目都获得了全国性的奖项。还有赣剧弋阳腔《邯郸梦记》,虽然这个戏政治性很强而带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我还是给予这个戏的创作、排练、演出以积极的支持,使剧组的主创人员以及演员们排除了后顾之忧。1986年,这个戏到北京参加纪念汤显祖逝世370周年活动演出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著名戏剧家曹禺、吴祖光、李超、张庚、郭汉城、刘厚生、刘乃崇、夏写时、吴乾浩、章诒和等都十分赞赏这个戏,认为这个戏既体现了汤显祖原著的精神,又融入了现代意识,改编和演出是成功的。

赣剧是江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大戏剧种,尤其在赣东北地区,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一直以来,却没有一本比较全面而又系统地专门介绍赣剧的正式出版物,只有一些零散的文章,这本书填补了一个空白,我为此而感到高兴。《赣剧史话》的作者陈汝陶请我写序言,我欣然答应,并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好书。

《赣剧史话》内容非常丰富,材料也很翔实。全书从悠久深厚的历史渊源、丰富多彩的传统剧目、异彩纷呈的多种声腔及器乐、独具特色的舞台表演、贡献卓著的一代代艺术家、赣剧历史的新篇章六个方面,对赣剧作了比较系统而又全面的介绍。

对于赣剧的历史,这本书写得比较客观,作者没有采取人云亦云的做法。我在此前看到过一些介绍赣剧的文章,提到赣剧的历史,只是笼统地说“赣剧具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而本书作者对以往一些有关赣剧历史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尤其是对于赣剧与古老的弋阳腔、青阳腔的关系,以一种新的视角,进行了客观的叙述,思路是缜密的,也令人信服。

赣剧传统剧目方面,写得详略得当,对于弋阳腔的早期剧目以及青阳腔的剧目,介绍得比较详细,而昆腔剧目与弹腔剧目则点到为止。

赣剧是一个多声腔剧种,既有属于曲牌体的弋阳腔、青阳腔和昆腔,又有属于板腔体的乱弹腔,音乐非常丰富,因此作者费了不少的篇幅,对这些声腔的基本形态与艺术特征,逐一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赣剧的舞台表演,本书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有侧重地介绍了赣剧中具有特色的、与其他剧种不同的一些表演,有的还紧扣与民俗的关系来介绍。

对赣剧一代代著名艺术家的介绍部分,写得比较精彩,尤其是对当代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介绍,既写了他们的主要生平事迹与艺术上的成就,又写了与艺术相关的一些有趣味的小故事,颇有可读性。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赣剧历史的新篇章”,介绍了自20世纪50年代初赣剧正式定名以来,它在半个多世纪里不断地走向一个个辉煌,书写了赣剧历史崭新的一页,给人以感悟和启迪。

我与本书作者陈汝陶相识已有三十来年。1985年初,我到余江县看由余江县赣剧团创作排练的赣剧青阳腔现代戏《爆竹声中》的演出,该剧的作曲便是陈汝陶。这是我从云南调到江西工作以后第一次看赣剧演出,当时对那个戏和陈汝陶所写的音乐及其本人都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当年9月,他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深造,毕业后进入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现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由原来以戏曲音乐创作为主,转向以戏曲及戏曲音乐理论的研究工作为主。当时,我正在主持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江西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急需一些有才干的人参与进来,由于陈汝陶经过在北京两年系统的学习,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让他先后担任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西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三部集成志书的副主编、常务副主编工作,他都完成得很好。因而不仅获得了由江西省文化厅、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江西卷编纂工作突出贡献一等奖”,还先后获得了由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第三届全国文艺集成志书个人编纂成果二等奖”与“第四届全国文艺集成志书个人编纂成果一等奖”。近年来他又参与了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年度文化部重点课题《江西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的编纂工作。上述科研项目均已正式出版。除了完成以上一些重大艺术科研项目的编纂工作外,近二十多年来,陈汝陶还在一些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报刊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学术论文,以及数十台赣剧演出剧目的音乐创作,其中一部分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论文一等奖和作曲一等奖。这些,使他成为江西省戏曲界一位硕果累累的佼佼者。

祝愿《赣剧史话》这本书早日与读者见面,也祝愿赣剧艺术永远不老,青春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