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古简史
这一阶段主要从远古至公元7世纪初。自旧石器时期以来,约旦地区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发源地之一。现今在约旦的考古活动发现了大量史前时期的各种古迹。
一 旧石器时代
这时期约旦地区生活的原始人多以狩猎为生,或住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或跟着野生动物的迁移而四处流动。当时该地区气候比较湿润,如今的沙漠地区当时多为开阔的草原,因此很适合狩猎和群居。目前考古没有发现旧石器时期的建筑、人体骨架,但发掘出了许多当时的工具,如玄武岩手工斧、燧石、石刀及刮擦器具。
二 新石器时代
2000年,德国史前史学者汉斯·格奥尔格·格贝尔领导的一个国际考古小组在佩特拉地区的巴亚村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早期时代的墓室,距今约有9000年历史。考古学家在墓室中共挖掘出7件头盖骨及一些箭头、珠链等,另外,还有许多壁画,这些壁画反映出抽象的主题。在海拔约1000米高的岩石陡坡上,建有一些两层的房子,显示出当时人们极高的建筑水平。据估计,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巴亚村地区可能有居民400人。新发现的墓室为深入研究当时的牧民和农耕民的信仰及宗教礼仪提供了机会。
这一时期约旦地区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人们已经开始定居下来过原始公社生活,多以小的部落为群体。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开始饲养山羊等牲畜,种植谷物、豌豆与扁豆等农作物;人口不断增加。二是约旦东部地区气候变得越来越干燥、炎热,导致人烟日益稀少,许多地方无人居住。这一气候变化发生在公元前6500~前5500年。从此,约旦东西部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气候。第三个变化是公元前5500~前4500年陶器的出现。陶器制作技术最早可能来自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地区。如今最大的新石器遗址是在安曼附近的埃因-哈扎尔(Ein Ghazal)。那里有大量的建筑物。房屋呈矩形,每幢房屋有多个房间。有些房间还铺有地板。在约旦西北部发现的杰里科古城不仅有石头城墙,还有石塔。有证据显示,当时人们盛行祖先崇拜。考古学家在埃因-哈扎尔和贝得哈(Beidha)等地发掘出的人的头骨上敷有石膏,眼眶里填着沥青。最近约旦考古学家还修复了一具大约8000年前的女尸,其身高约1米,眼睛很大。首都安曼在新石器时期是一个小村子。1983年考古专家在安曼侯赛因体育城附近的水井旁挖掘出20个高40~80厘米、体态不一的泥俑,经鉴定是公元前6500年前后塑制的。
三 红铜时代
这一时期也是石器与铜器并用的时代。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冶炼铜,并用来制造斧头、箭和钩子。人们不再主要以打猎为生,而是依靠种植小麦、大麦、椰枣、橄榄等农作物和饲养绵羊、山羊等为生。沙漠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现代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相似。图雷塔特 - 哈苏尔(Tuleitat Ghassul)是约旦河谷一个很大的红铜时代的村落。房屋由泥砖砌成,屋顶由木头、芦苇覆盖。有的房屋还垒有石头地基。有的还修建了很大的院子,院墙上雕有装饰图案,如戴面具的人、几何图形、星星等。这些图案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
四 青铜器时代
城邦国家的兴起。在早期铜器时期(公元前3200~前1950年),约旦的许多地方如约旦河谷及高原地区都开始有居民定居。公元前3200年前后,约旦地区已经有了相对发达的城市特征。这个时期许多乡村都修筑有防御工事,以防掠夺性游牧部落入侵。当时各地还修建了许多水渠。对于地震和水灾,当时的人们也有了一些应对措施。这一时期人们的墓葬习惯发生了一些变化。在阿拉巴河谷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巴卜 - 德哈拉(Babal Dhra)遗址,在那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2万座呈轴状分布的坟墓,每座下面都有多个墓穴,大约埋葬着20万具尸体。棺材有的用木头做成,里面有人骨及罐子、珠宝和武器等陪葬物品。如今在约旦各地散落着许多墓穴遗址,多属于红铜时代晚期和青铜器时代早期。这一时期,埃及和美索布达米亚的城市文明已非常发达,约旦与这些地区都有贸易往来。不过,这一时期约旦地区还没有使用文字,直到约1000年之后才出现文字。公元前2300~前1950年,许多建造在山顶上的较大堡垒型城市逐步被较小的非要塞式的乡村所取代。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的说是地震破坏,有的说是这一时期该地区气候发生大的变化,变得高温少雨,迫使人们下山居住。1974年,耶路撒冷的英国考古学家在约旦的加瓦发现了建于公元前3200年用石块垒砌的土坝,据考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坝。
中期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950~前1550年),人们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埃及、叙利亚、阿拉伯半岛、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贸易不断增多,推动了文明和技术的进一步传播和提高。青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坚硬和耐用的斧子、刀及其他工具和武器。这一时期约旦中部和北部地区人们之间大规模的直接交往增多。另外,在南部生活着一个叫沙苏(Shasu)的游牧部落。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一种新的要塞,如安曼的大本营、伊尔比德、佩拉(Pella)和杰里科(又名阿里哈,Ariha)。要塞多建成斜坡形状,上面覆着坚硬的石膏泥,由于很滑,敌人很难爬上来。佩拉要塞就被连绵的城墙和望塔包围着。据说,在公元前18世纪,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为来自北美索布达米亚的一个名叫希克索斯(Hyksos)的军事贵族所统治,随后他又继续西征,占领了埃及的大部,并在埃及建立了希克索斯王朝(史称牧人王朝)。希克索斯王朝给约旦地区带来了战车、马及新型的防御技术。
考古学家通常将公元前1550年确定为中期青铜器时代结束的时间。当时希克索斯被赶出了埃及,逃到巴勒斯坦和约旦,战火也烧到这里,从而使这里的许多中铜器时代的城镇毁于一旦。公元前1482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uthmosis Ⅲ)登基,他发动了十多次远征,在迦南(巴勒斯坦、约旦和叙利亚)建立了帝国。图特摩斯三世在这一地区引进了埃及的省长制,约旦地区开始埃及化。迦南城邦国家处于埃及文化的不同程度影响之下。在北部,埃及人与米坦尼王国和希泰王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以控制叙利亚。埃及人鼓励对外开展贸易,特别是与爱琴海和地中海国家的贸易。来自希腊的迈锡尼的商品、塞浦路斯的陶器在巴勒斯坦、约旦都有出售,现在还有遗迹存在。最初这些陶器主要用来装油和香料,但也有被用做陪葬餐具的。当时,约旦这一地带呈现了一个时期的繁荣与和平,出现了大量新城镇和寺庙。
青铜器时代大约于公元前1200年结束,当时许多近东和地中海的小王国如希腊的迈锡尼、塞浦路斯、安纳托利亚的希泰王国,以及巴勒斯坦、约旦和叙利亚等地的许多城市都遭到了毁灭之灾。毁灭者是来自爱琴海和安纳托利亚的野蛮“海上民族”,他们最后被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esesⅢ)打败。海上民族的一支叫腓力斯人(Philistines),他们来到了巴勒斯坦并将这一地区起名为腓力斯提亚(Philistian),意思是腓力斯人的地方。公元前5世纪,希腊史学家将叙利亚南部称为巴勒斯坦,后来罗马人将之用于地名。这就是巴勒斯坦这一名称的来历。腓力斯人来到巴勒斯坦之后,在这里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国家,势力一直达到雅尔穆克河沿岸。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色列人破坏了许多迦南城镇如杰里科等。雅各之兄伊索在死海南部建立了伊多姆王国。许多人认为伊多姆王国是个独立国家。但是,在公元前8世纪之前一直没有发现伊多姆人的居住地。还有人认为伊多姆国王实际上是一个贝都因人出身的酋长。
五 铁器时代
当时约旦地区有三个大的王国。南部的伊多姆王国、中部的摩押王国、北部山地的阿蒙王国。旧约中记载的大多是这个时期的事情。但考古很少发现《旧约》中所记载的犹太人占领巴勒斯坦的证据。依照《圣经·出埃及记》(公元前1270~前1240年)一节的描述,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请求通过伊多姆王国。在被拒绝后,他们绕过伊多姆向东,然后向北来到亚摩利王国(Amorite)。亚摩利人的首领也拒绝了以色列人的请求。最后以色列人占领了亚摩利,并由此向北扩张,攻打摩押王国。摩押国王与米甸(汉志)的5个部族组成了反以联盟,但最终还是以色列人获得胜利,米甸的一些地方被占领。摩西死后,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进入巴勒斯坦。以色列联合王国建立起来,扫罗和大卫相继称王,并从迦南人手里夺取了耶布斯(即耶路撒冷)。公元前960年,大卫去世后,南部的伊多姆王国重新获得独立,并向约旦南部扩张,定都布塞拉(Buseira)。现今在约旦境内考古发现的著名“摩押石刻”就反映了公元前9世纪中期摩押王国的辉煌。石刻上的碑文赞美了摩押国王米沙(Mesha)的事迹。据记载,当时米沙国王打败了入侵摩押的以色列人。摩押王国主要在现在的约旦中部,先后定都于卡拉克和济班(Dhiban)。
阿蒙王国定都于现今的约旦首都安曼,时间大约为公元前950年。公元前13世纪,在现在安曼周围有一些信奉阿蒙——太阳神——的部落。到公元前11世纪,阿蒙人建立了阿蒙王国,以现在的安曼为首都,当时安曼称“阿蒙”。在阿蒙城周围的山顶上,用大块石头建成了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要塞或警戒塔。这个王国控制了现在扎尔卡河以南、沙漠以西的地区。公元前9世纪,阿蒙王国同其他王国结盟,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亚述人。公元前800年左右,亚述王塔格拉二世崩殁,继位者采取扩张政策。公元前745年,亚述人占领和征服了阿蒙王国,随后又占领了伊多姆王国和摩押王国。但阿蒙国王能够巧妙地保持了他的王权——他把一部分国土割让给亚述人,并每年向亚述人进贡和缴纳罚金。此后过了一段平静时期,阿蒙人扩大了沙漠商道的控制范围,经济和文化得到发展。在安曼山头上考古发掘的两个阿蒙国王的雕像证明了当时阿蒙人的雕刻艺术与那时埃及人和亚述人的水平不相上下。另外,通过挖掘阿蒙国王的仆从阿都尼·努尔的坟墓,人们发现,当时阿蒙人使用的是陶制棺材。由于农业和贸易发达,阿蒙王国相对繁荣。公元前922年,大卫之子所罗门王去世后,以色列联合王国陷入分裂,主要分为南部的犹大王国、北部的以色列国。当时埃及正面临来自地中海的海上民族的入侵,腓力斯人大举入侵,埃及只能对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维持有名无实的统治,因此以色列人乘虚而入。腓力斯人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先进的铁器工艺技术。到了公元前1000年前后,铁器已经在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普遍使用。
约旦地区三个王国的相对繁荣招致了外部的入侵,如巴勒斯坦的以色列人、大马士革的阿拉玛仪人(Aramaeans)及美索布达米亚北部阿舒尔(亚述王国的初期都城)的亚述人。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亚述人开始不断发动对叙利亚的进攻,到公元前8世纪中期亚述人已经占领了大马士革,以及巴勒斯坦北部以色列王国的都城撒马里亚。很快,摩押、阿蒙和伊多姆三国也臣服于亚述帝国,并向其进贡。公元前730~前630年,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处于亚述人的统治之下。公元前734年,亚述人占领了加沙等地。公元前721年征服以色列。公元前720~前717年占领叙利亚全境。公元前714年大败乌拉尔图王国。公元前662年远征埃及。经过萨尔贡二世、辛那克里布(公元前704~前681年在位)、伊撒哈顿(公元前680~前669年在位)的征服,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亚述巴尼拔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国内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徐亚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帝国迅速走向灭亡。公元前7世纪初,新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612年,亚述都城尼尼微陷落于新巴比伦王国和波斯米底王国之手。随后,在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下,巴比伦王国在夺得两河流域后又西下夺取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等。公元前605年,巴比伦帝国又决定性地打败了埃及。连年战争给该地区造成了巨大破坏,伊多姆王国的人大批出走到巴勒斯坦南部。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次攻占耶路撒冷,犹太王国灭亡,大批犹太人被流放到巴比伦。巴比伦时期,阿蒙人时常起来造反,但均遭到巴比伦军队的严酷镇压,阿蒙人的经济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王国人口减少,地域也不断缩小。
但很快,在巴比伦的东部,波斯帝国开始崛起,新巴比伦的统治为波斯所取代。公元前550年,波斯王居鲁士二世灭米底。公元前546年,居鲁士二世灭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次第征服了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各希腊城邦。公元前539年,波斯军队进军美索布达米亚,灭新巴比伦王国,获得了新巴比伦的领地。居鲁士二世自称世界之王、大王、正统的王、巴比伦王、苏美尔与阿卡德之王、四方之王。他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并为巴比路士省。这样,波斯人又成为约旦地区的主人,约旦地区和巴勒斯坦处于波斯任命的总督的统治之下。不过约旦内部仍时常发生冲突,特别是摩押人和阿蒙人之间。公元前538年,居鲁士下令允许巴比伦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犹太人开始在巴勒斯坦重建第二圣殿。为此,摩押人和阿蒙人一度与犹太人发生冲突。
六 古希腊统治时期
古希腊统治时期通常指从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这个时期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历史。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开始东征波斯帝国。公元前333~前332年,今日的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被马其顿占领,这样希腊人又成为约旦地区的新主人。在此期间(公元前332~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该地区大力推行“希腊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希腊帝国分裂,出现了三个希腊王朝:统治马其顿的安提克王朝、统治叙利亚和巴比伦等地区的塞琉古王朝、统治埃及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23~前197年)。托勒密统治约旦地区的时间从公元前301年延续到公元前198年。之后,塞琉古和托勒密两个希腊王朝为了争夺巴勒斯坦及叙利亚南部等地区发生了长达数年的战争,史称“叙利亚战争”。后来,塞琉古打败了托勒密王朝,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又处于塞琉古的统治之下(公元前198~前63年)。其间,希腊语成为正式语言,但亚拉姆语依然为普通人常用。大批希腊人移居巴勒斯坦等地。希腊化城市和建筑随处可见,有许多露天剧场、竞技场、浴池等。希腊人在约旦地区建了许多新的城市,如乌姆凯斯(UmmQais),或将其他城市重新命名,如将纳巴特-阿蒙(Rabbath Ammon,即如今的约旦首都安曼)改为费城(Philadelphia),将Garshu(即如今的杰拉什)改名为安提俄克(Antioch),后又改为格拉萨(Gerasa)。托勒密二世国王费拉德尔菲斯用他的名字命名安曼为费拉德尔菲亚城(简称“费城”),意为“友爱之城”。当时的费城主要在城堡山上,此地大兴土木,商业发达,经商的驼队往返于佩特拉和大马士革之间。
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占领了费拉德尔菲亚城。此后一直到公元2世纪,是一段相当繁荣的时期,费拉德尔菲亚是约旦北部和叙利亚南部10座繁华的罗马城市之一。罗马人在城里建立了罗马石柱街,沿山凿建了一座有5000个座位的罗马剧场,还有公共浴室和罗马式住宅。当时的城市有很大发展,建立在7个山头上,如古罗马城的布局,所以也称“七丘城”。在东罗马拜占庭人占领的300多年间,费拉德尔菲亚城没有多大发展。这一时期的建筑物后来在罗马、拜占庭和伊斯兰时代大多进行了重建。所以希腊化时期的建筑和城市最后完整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如今在约旦保存下来的最具希腊化风格的地方叫伊拉克 -埃米尔(Iraqal Amir),位于安曼西部。该地有一座城堡,名叫盖斯尔-阿卜德(Qasral Abd,阿拉伯语意为“奴隶之城堡”),大约修建于公元前2世纪后期,主要由大石块垒建,石上雕有狮子和老鹰等图案。城堡四周被人工所挖的护城河环绕。在杰拉什也有相当多的古希腊遗迹,如祖尤斯神庙。
亚历山大征服约旦之前,在约旦地区南部已有一个比较发达的王国——纳巴特(Nabataean)。公元前7世纪末,在阿拉伯半岛北部和叙利亚南部生活着一个阿拉伯游牧民族——纳巴特人,据说是贝都因人的祖先。大约公元前6世纪,一个游牧部落纳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迁移到约旦南部、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区及阿拉伯半岛北部的汉志等地,并定居下来。纳巴特王国于公元前6世纪建立,存在时间长达600余年,第一任国王叫哈利斯,定都于现今的佩特拉,是当时西亚的一个重要国家。公元前1世纪是纳巴特王国的鼎盛时期,疆域包括阿拉伯半岛的汉志,西奈半岛以东、亚喀巴湾以北至死海的广大地区。目前对纳巴特社会的了解主要来自当时古希腊学者斯特雷波的作品。据记载,纳巴特由一个王室家族统治,已有一定民主,没有奴隶。多神崇拜,其中主要是太阳神杜沙拉和女神阿拉特。在纳巴特人到来之前,该地区的主要居民是伊多姆人。纳巴特人到来之后,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建筑物,如房屋、庙宇和坟墓。这些建筑多由坚硬的砂岩建成。尽管佩特拉四面环山,易守难攻,但纳巴特人为了抵御外敌,还是在城市四周修筑了高高的城墙。纳巴特人不仅从事畜牧业、农业,也经商、从事铜冶炼,农业和畜牧业有很大发展。由于王国处于沙漠之中,因此纳巴特人在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修筑了很多大坝、水渠和水库。
公元前100年,阿拉塔斯二世国王时期已经制造和使用铜钱。1992年美国旧金山考古队就发掘出制作铜钱的作坊和当时制作的铜钱。纳巴特人还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外界广泛开展贸易往来,与当时的中国、印度、埃及、叙利亚和希腊贸易往来密切。交换的商品主要有香料、熏香、黄金、动物、铁、铜、糖、药品、象牙、香水、丝绸等。佩特拉则成为连接东西方的一个十字路口和地区贸易中心,商业繁荣。商路也成为纳巴特王国的摇钱树。
纳巴特的繁荣招惹了外部的注意。公元前312年,亚述曾派600骑兵、4000步兵掳掠纳巴特人。同年,塞琉古国王对佩特拉发动进攻,并缴获了许多战利品,但在回程中遭到了纳巴特人的反击,纳巴特人打退了塞琉古王国的进攻。此后,纳巴特与塞琉古王国为了争夺约旦地区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不过,虽然军事上的抵抗获得了成功,但希腊文化还是不可阻挡地传了进来,这在纳巴特人的建筑和艺术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公元前1世纪,阿拉塔斯三世国王从塞琉古那里夺取了大马士革等叙利亚地区。卡兹涅就是阿拉塔斯三世修建的巨大陵墓。阿拉塔斯四世国王时代(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佩特拉的鼎盛时期,当时它是中东重要的文化、贸易中心,修建有宏伟的剧场,城市人口达2.5万。公元1世纪后期,拉伯尔二世国王将纳巴特首都从佩特拉迁至现叙利亚南部的布斯拉,这一方面反映了纳巴特已非常强大,其首都已不完全依靠佩特拉的地势险要,同时也说明纳巴特人从重视商业、畜牧业变为更加重视农业。由于纳巴特人对叙利亚的占领威胁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十分担心。公元前65年罗马人兵临大马士革城下,要求纳巴特人撤军。公元前64年,大马士革被罗马人占领。公元前63年,罗马将军庞培派军队进攻佩特拉,纳巴特臣服罗马帝国。公元前44年,恺撒大帝去世,罗马人陷入混乱,而此时统治波斯和美索布达米亚的帕提亚王国乘机西犯。纳巴特人寻求与帕提亚人结盟一起对罗马作战。
但是,纳巴特错误估计了形势,帕提亚很快被罗马人打败,纳巴特人重新臣服罗马。后来,由于向罗马人朝贡延误,罗马的希律王两次派军队进攻纳巴特。公元前31年,罗马军队占领了纳巴特北部很大一块领土,包括通向叙利亚的商路。但是,纳巴特依然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纳巴特国王阿拉塔斯四世沿着商路又修建了大量的定居点,以进一步促进贸易繁荣。公元70年,纳巴特人与罗马人联手镇压了犹太人起义。纳巴特最后一任国王拉伯尔二世在去世前曾与罗马帝国达成一项交易,规定在他在世期间,罗马帝国不得进攻纳巴特,但他死后,罗马帝国可在纳巴特境内自由活动。
公元106年,拉伯尔二世驾崩,罗马帝国随即声称拥有对纳巴特的主权,并将纳巴特改名为阿拉伯-佩特里(Arabia Petrea)。罗马军队大举南下,灭了纳巴特,并占领了佩特拉。佩特拉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政区。在罗马帝国占领的近200年时间内,佩特拉出现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佩特拉城依照罗马建筑风格进行重新设计、建设,如修建剧场、赛马场、哈德良凯旋门、石柱街、椭圆广场等。罗马人不仅允许纳巴特人经商,还与其合作经营,使佩特拉保持了这一地区商业中心的地位。当时的大多数佩特拉居民仍讲纳巴特土语。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巡游佩特拉城,命名佩特拉为“哈德良-佩特拉”。佩特拉当时人口达2万~3万。但是,随着海上运输的兴起及商路向叙利亚的转移,佩特拉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公元4世纪拜占庭人统治时期,佩特拉开始衰落,大批纳巴特人离开佩特拉。公元6世纪,佩特拉经历了几次大地震,大部分地面建筑毁坏,拜占庭人也遗弃了佩特拉。
七 古罗马统治时期
公元前3世纪,希腊开始日趋衰落。公元前168年,罗马人征服马其顿,希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样,罗马人来到近东。公元前64年,罗马将军庞培占领叙利亚,第二年占领耶路撒冷和约旦地区。从此,约旦地区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延续了4个世纪,直至公元324年。当时在地中海东岸有10个城市组成城邦,其中有杰拉什、安曼、乌姆凯斯和佩特拉。公元105年,纳巴特的北部(今巴勒斯坦)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这样,继希腊化之后,约旦地区又进入罗马化时期。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后,这里又进入基督教时期。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以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现伊斯坦布尔)为中心的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因此,原先罗马帝国在西亚的属地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属地。公元324年,康斯坦丁一世定都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拜占庭帝国。公元324~632年,约旦地区处于拜占庭统治之下。公元333年,康斯坦丁一世改信影响日益扩大的基督教。约旦地区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远比康斯坦丁一世要早。早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时,约旦地区就是许多基督教徒逃避迫害的避难所。拜占庭时期,约旦地区建了许多拜占庭式建筑。罗马时代的许多城市继续繁荣,人口增长。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已被该地区大多数居民接受,出现了许多基督教教堂和礼拜堂。这些教堂大多在罗马人居民区。教堂多为长方形,后殿为半圆形。应该说,约旦地区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时期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繁华。约旦居民为联系中国、印度、阿拉伯半岛南部与埃及、叙利亚和地中海的沙漠商道上的商人们提供食品等补给。
公元6~7世纪,约旦地区的人口出现了下降。这主要与两件事情有关:一是公元542年发生的大饥荒,原因是鼠疫在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等地大规模流行;二是公元614年来自伊朗萨珊王国的入侵。萨珊人统治约旦地区、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大约15年时间。萨珊帝国崛起于公元3世纪,主要统治波斯和巴比伦地区。萨珊崛起后与拜占庭帝国在近东展开了激烈争夺(公元527~628年)。公元604年萨珊帝国进攻拜占庭帝国,很快占领了叙利亚、美索布达米亚及亚美尼亚等地区,公元613年攻占大马士革,614年攻克耶路撒冷。公元610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继位,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改革,如把北非的总督制移植到拜占庭东方各省,建立军区制(亦称宅姆制),把土地分给军人,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利用宗教的精神和物质力量,对波斯人发动“圣战”。公元622年,拜占庭军队开始反攻。公元628年,拜占庭军队逼近泰西封城下,波斯王室被迫缔结城下之盟,交还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地和“圣十字架”。公元629年,拜占庭重新收复了约旦地区等失地。公元630年,拜占庭在圣城举行了隆重的迎接“圣十字架”庆典。长达一个世纪的拜占庭—波斯战争就此结束。这一长期战争消耗了两国的大量人力与物力,拜占庭、波斯两败俱伤,为中近东新兴的阿拉伯人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