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语料库翻译学的学科属性
与翻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不同,语料库翻译学不是根据其研究对象界定,因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对象并非语料库。语料库翻译学以语料库为手段研究翻译现象或翻译活动。“在基于语料库的译学研究中,人们利用语料库,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工具研究翻译,必要时对这些方法和工具进行适当调整。”(Kenny,2001:23)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料库翻译学不是一种翻译理论,而是一种全新的译学研究方法论,即语料库方法。
长期以来,译学研究主要采用内省式和诱导式研究方法。内省式方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直觉和主观判断,提出关于翻译本质或翻译过程的假设,然后选择少量例证或运用杜撰的例证进行论证。该方法的应用以个人直觉和判断为基础,所得出的研究结论难免会主观、片面。诱导式研究方法是指运用实地调查或实验的方法开展研究时,创设一定条件或控制相关变量,诱导受试对象产生一定的反映,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翻译过程或翻译规律。运用诱导式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缺陷:①由于实验条件或其他相关因素的限制,采用诱导式方法的研究只能针对数量有限的受试者进行,这些受试者往往不能代表他们所代表的群体。②诱导式研究所依据的数据源自受试者的判断,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料库方法开始应用于译学研究之中,直接催生了语料库翻译学。Laviosa(2002:5)指出:“语料库翻译研究的问世主要受两个研究领域的影响,一个是语料库语言学,另一个是描写性译学研究。”语料库方法是指以语料库为研究平台,基于语料分析和数据统计,提出有关理论假设,证实或证伪现有假设的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是一种实证研究方法,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大量自然文本的观察和分析为基础,数据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与内省式和诱导式方法相比,语料库方法在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方面更胜一筹。而且,采用语料库方法,可以“系统分析大量文本,有可能发现以前从未有机会发现的一些语言事实。”(Sinclair,1991:21)。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译学研究范式。根据Kuhn的观点,范式是指“具体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和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Kuhn,1970:90)语料库翻译学不仅仅意味着语料库方法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且意味着该领域的研究者都接受翻译文本作为目的语文化事实并具有独特属性这一理论前提。此外,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如翻译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研究等,并拥有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群体。有鉴于此,语料库翻译学具有研究范式的地位。Laviosa指出:
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内容丰富且自成体系的研究范式。该范式涵盖翻译现象的不同方面,旨在通过理论建构和假设、各种数据、全新的描写范畴以及既严密又变通的方法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翻译的普遍性特征和具体特征。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既适用于产品导向和过程导向的研究,也适用于归纳和演绎研究。(Laviosa,1996:47)
纵观译学研究历史,译学研究范式经历了四次重要转变,即语文学范式、语言学范式、文化范式和语料库翻译学范式。
语文学范式始自人类翻译实践的开端,止于20世纪50年代。语文学范式以主观体验和感悟为主要特征,重视翻译技巧的研究;强调翻译是一门艺术,译作应不折不扣地再现原文内容,传递原文作者的意图。该范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为Cicero、Jerome、Schleiermacher、Tytler。Cicero主张翻译传达的是原文的意义和精神,并非语言形式;文学翻译是再创作,译者必须具备文学天赋和素质。Jerome根据《圣经》翻译的实际体会,指出翻译方法因原作文体的不同而不同;翻译是一种创造。Schleiermacher提出翻译分为译作向原作靠拢和向译作读者靠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Tytler强调译者应通晓原作语言和题材,完全再现原作思想;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等同,应与原作同样通顺。
语言学范式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可追溯至Vinay和Darbelnet(1958)围绕英法文体比较分析如何应用于翻译所展开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迎来了鼎盛时期,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译学研究范式。语言学范式认为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研究应描述如何实现翻译文本与源语文本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的语义对等。该范式研究运用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Saussure的结构主义语言学、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理论,力求科学地阐述翻译本质和翻译过程。Nida(1964)依据转换生成语法关于核心句、非核心句和转化等理论,提出逆转换翻译理论。Catford(1965)根据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系统语法相关理论,分析目的语和源语之间的转换关系。Hatim和Mason(1990)从话语分析角度分析了制约译者及其翻译活动的不同因素,如语境、语用和符号三个层面的因素以及文本类型和文本结构等,构建了话语分析翻译理论。Wilss(1982:3)指出翻译研究是一门科学,翻译学可分为普通翻译学、描写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Vermeer(1989:177)强调翻译应实现篇内连贯和篇际连贯。篇内连贯是指目的语文本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必须有意义,篇际连贯指目的语文本和源语文本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忠实。篇际连贯从属于篇内连贯。
文化范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语言学范式的译学研究因忽略译者的主体性和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追求“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等值的迷梦”(1989:176)而被Bassnet、Lefevere和Snell-Hornby等学者质疑。他们提出翻译是一种文化现象,翻译研究应“放置到更广泛的语境、历史和常规背景中”(Bassnett & Lefevere,1990:11),应关注翻译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制约翻译活动的各种外在因素。文化范式的译学研究强调翻译研究应客观描述从翻译行为的发起到译作问世并产生影响的整个过程如何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操纵,如何影响目的语文化。该范式的研究选取多元系统理论、翻译规范、文化理论和哲学等视角,分析翻译文本在具体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的生产和接受,探讨翻译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Even-Zohar提出多元系统理论,认为作为多元系统的组成部分,翻译文学“在特定文学的共时和历时的演进中都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2000:117)Toury明确指出“翻译是由历史、社会、文化决定。简言之,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1995:57)并将翻译规范分为前期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该范式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还有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等。(Gentzler,2001)这些理论分别阐述了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翻译是创造意义和延伸意义的过程等理论问题。总体而言,文化范式将翻译作为独立的文化存在进行探讨,分析翻译在目的语文化体系中的作用,探讨翻译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规范或思潮的互动关系。
语料库翻译学范式脱胎于语料库语言学和以多元系统理论和翻译规范理论为代表的描写性译学之间的有机融合。语料库翻译学范式采用数据统计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翻译语言特征、翻译规范、译者风格、翻译文本的影响以及双语转换规律。该范式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Baker(2000)、Olohan(2001,2003)、Laviosa(1996)和Kenny(1999)等人所做的研究。Baker(2000)对英国翻译家Peter Bush和Peter Clark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前者的译文比后者更为简洁明了,其原因在于源语文本的难易度、译者对于目的语文本读者的态度、各自的经历和翻译目的等方面的差异。Olohan和Baker(2000)对翻译英语文本中可选择性连接词that的应用进行分析,发现该词在翻译文本中的使用频率高于英语原创文本,翻译文本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显化趋势。
语料库翻译学范式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现象,翻译文本是具有独特属性的目的语文化事实,不仅受制于目的语文化系统,而且也对目的语文化产生影响。该范式既关注翻译语言特征或有关翻译事实的语言学分析,也重视这些特征或事实与社会文化因素互动关系的研究,故而可视为语言学范式和文化范式的有机结合。Tymoczko(1998:657)指出语料库翻译学“将译学研究的语言学方法和文化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研究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翻译”。一般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分为描写和解释两个步骤。在描写阶段,研究者采用语料分析和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翻译文本的词汇、句法或语篇特征进行客观描写。在解释阶段,译者常常需要依据语言学理论、文化理论或翻译理论对这些特征或有关翻译事实的内在成因进行分析。相比较而言,语料库翻译学范式具有三方面的优势:①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以大量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为基础,归纳翻译语言和翻译过程的规律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②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不仅重视翻译语言和翻译规范等方面的共性研究,而且关注翻译的创造性、具体语言对翻译语言特征和译者风格等个性特征分析。③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继承描写性译学研究的衣钵,接受文化范式的基本理念和研究方法,但不排斥语言学范式。该范式既从社会文化视域研究翻译,也借鉴和吸收语料库语言学方法,依据对比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对所观察到的翻译事实的内在成因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