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博学而笃志(代序)
——张国华老师访谈录
《新灵中》报记者 贺珺
2006年6月2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张国华老师。
贺:今年《山花》精选本成书,受到读者广泛关注。据说您在上高中时就创办了《山花》手抄报,请您谈谈当时的情况。
张:《山花》是1964年创办的。我当时正读高二,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厦门大学新闻系毕业的郑庆水老师,郑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语文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经常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多练习写作。同学们写好习作之后,就张贴在一块黑板上,并把这个活页墙报取名为《山花》,时任校长陈彭年还亲自为墙报题写了刊名(楷书)。我们的习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后来因为登载抨击学校不良现象的文章,而受到校团委的处分,并于1965年被迫停办。1978年我调回灵石中学任教,经过认真筹备后,《山花》复刊,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并且每年举办两次“山花奖”作文大赛,一直办到1989年我调离灵中。
贺:高中时期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往往是很大的,高中阶段对您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
张:是的。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性格的形成,高中阶段确实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时期。从掌握知识来看,小学是启蒙教育,初中是知识教育,高中是智能教育,因此高中是汲取知识营养、提高智力最关键的时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高中的老师不少是专家、学者、“右派”,这些老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而且有完美的人格,对我一生的影响很大,世界观的形成就在这一时期。因此,认真对待高中会养成良好的性格与习惯。
贺:您最大的爱好是写作,至今已有100多万字的作品问世,在这当中您认为自己最上乘的作品是什么?
张:写作是我平生的爱好,到现在,我虽然写了100多万字的作品,也有很多获奖的,但总觉得没有令自己最满意的作品。过去的作品现在回头再看,总是觉得还可以修改得更好些,人总是在不断的否定自我中进步。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中学生应该多练笔,多阅读一些中外、古典名著、诗词歌赋等课外书籍,关心国家大事,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对写作是有好处的。
贺:人的一生不会是很平坦的,总会有高潮有低谷,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经历和感受。
张:说到我这一生的高潮,我认为有两个,在灵中任教是第一个高潮。那时候老师们都很辛苦,总想让学生多学一些知识,总想多带出几个大学生,尽管当时的报酬很微薄,但我们对工作还是充满了热情,这一时期是我人生的黄金时期。修复王家大院是第二个高潮。整整五年的时间,不分昼夜地工作,甚至大年初一也不能回家,对游人正式开放后,心里觉得很高兴。我的一生没有低谷,人所处的环境可能会很艰苦,但苦中有乐。比如说,我在梁家墕工作时,条件就很差,交通不便利,饮用水严重缺乏,没有新鲜蔬菜……但我一点也没有觉得苦,我和当地的农民相处得很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而且培养出不少有作为的学生。所以只要能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人生就不会有低谷。
采访结束了。是啊,只要总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相信明天是美好的,生活就永远没有低谷;只要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就会收获快乐和充实。如果能够这样生活,还会有什么抱怨呢?
(原载2006年6月20日《新灵中》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