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的烦恼(译文名著精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译本序(1)

两百年前,德国一位刚离开学校不久的年轻人写了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曾震撼了整整一代德国青年的心灵,在德国以及整个欧洲引起巨大的反响,这位作者就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作家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年),这部杰出的作品就是《少年维特的烦恼》。

《少年维特的烦恼》(简称《维特》)出版于一七七四年,是歌德早年时期最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版,也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浮士德》的第二部于一八三二年出版以前,在欧洲,足足有五十年之久,歌德的名字总是和《维特》连在一起,只要一提起“《维特》的作者”,不必说明是谁,几乎人人皆知就是指歌德。

《维特》篇幅不长,情节也并不复杂曲折,主要角色只有维特和绿蒂两人,全书以主人公维特不幸的恋爱经历和在社会上处处遇到挫折这一根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小说。它的情节是这样的:维特是个能诗善画、热爱自然的青年,他在繁花盛开的春天,来到一个僻静的山村。青山幽谷,晨曦暮霭,村童幼女,无不引起他的兴趣,他面对自然美景,吟诗绘画,怡然自得,流连忘返。这时,他的心境是平静的,但是这种平静的心境并没有保持多久;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位年轻活泼的姑娘绿蒂,对她一见倾心,以后他常到她的家里去,和她待在一起,他觉得好似到了天堂一样。可是绿蒂已经订婚,她忠实于订婚时的盟誓,不能把爱情献给维特,维特失望了,他尝到了恋爱的苦药,欢乐变成了烦恼,他只得告别了绿蒂,告别了这难忘的山村。过后,他进了一个公使馆当秘书,但是官场中的腐朽,虚伪,倾轧,妒忌,使他忍受不了,在多次碰壁之后,他离开这腐败的社会,回到原先的山村。那儿景物依旧,但人事全非,绿蒂已经结婚,善良的村民一个个惨遭不幸,他既憎恶腐朽的社会,渴望的爱情又成为泡影,他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在隆冬的季节里,他唱着奥西恩的悲歌,留下令人不忍卒读的遗书,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维特》是年轻的歌德用自己的血和泪栽培出来的,充溢着一个处在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青年人的爱和恨,对美妙生活的向往和对腐朽社会的控诉。歌德自己说过:“我像鹈鹕一样,是用自己的心血把这部作品哺育出来的。其中有大量的出自我自己心胸中的东西、大量的情感和思想,足够写一部比此书长十倍的长篇小说。我经常说,自从此书出版之后,我只重读过一遍,我当心以后不要再读它,它简直是一堆火箭弹!一看到它,我心里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当初产生这部作品时那种病态心理。”歌德又说:“使我感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毋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苦痛过,关键就在这里。”(见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

《维特》一书的情节并非完全出自歌德的虚构,很多是实有其事,它是根据歌德本人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经历以及一个名叫耶鲁撒冷的青年自杀身死的不幸遭遇糅合而成。女主人公绿蒂也实有其人,她的原型名叫夏绿蒂·布甫,歌德曾经热恋过她,为她苦痛过,她是歌德直到老年还始终不能忘怀的最伟大、最纯真的情人。夏绿蒂·布甫的丈夫克斯特纳对歌德在韦茨拉尔的一段生活十分熟悉,他在给友人亨宁斯的一封信上说:“在《维特》的第一篇中,维特就是歌德本人。至于绿蒂和阿尔贝特,他借用了我的妻子和我自己的特点。很多情景是相当真实的,然而有一部分改动了。为了第二篇,为了准备维特的死,他把一些根本不属于我们的事写进了第一篇。此外,在维特身上,有着歌德本人的很多性格和想法。绿蒂的形象完全是我妻子的形象。阿尔贝特可能塑造得有点儿太热情。至于《维特》第二篇,那跟我们完全不相干……”

由此可以知道,《维特》第一篇中的维特就是歌德本人,绿蒂的形象也是夏绿蒂·布甫的形象。很多情节也是相当真实的,例如一七七二年八月二十八日歌德在韦茨拉尔度过他的二十三岁生日那天,夏绿蒂·布甫和克斯特纳送给了他浅红色蝴蝶结和《荷马诗集》等生日礼物,这些情节也如实地反映在《维特》的书信中,连日期也丝毫不错:八月二十八日!不过年份改为一七七一年罢了。类似的真情实事,在第一篇中随处可见,只是在歌德的生花妙笔的渲染之下,可能比当时的情景更显得动人。至于第二篇中的一些情节,特别是维特的死亡的结局,当然跟歌德无关,它是借用了耶鲁撒冷的恋爱悲剧,他为之情死的那位女主人公,当然也不是夏绿蒂·布甫,而是另有其人。耶鲁撒冷是歌德的朋友,他的恋爱悲剧也是发生在韦茨拉尔。

韦茨拉尔是个又脏又小的古城,但是当时在德国,这座小城却很有名,因为城中心耸立着一座巨大建筑物——神圣罗马帝国的上诉法院,自一六九三年起,它就建立在这里,它是全德国的最高法院,处理帝国内的重要案件,处理各个小邦之间的法律纠纷,歌德就是因为这个法院才来韦茨拉尔的。此外,韦茨拉尔又是德国外交官汇集的地方,德意志帝国的很多小邦和自由城邦在这里设立公使馆,派驻公使。与《维特》一书有关的耶鲁撒冷和夏绿蒂的未婚夫克斯特纳都是在公使馆里担任秘书。《维特》第二篇一开始描写的公使馆的情况正是这一类的公使馆。

韦茨拉尔还有一座建筑物与《维特》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名叫“德意志馆”,是中世纪著名的“德意志骑士团”(或译“条顿骑士团”)的遗物,那些身穿黑色盔甲、披着白色斗篷的武装教士东征西伐,征服了大片地方,到了十八世纪,已经式微,但是在德国各地仍拥有不少财产,在某些城市都有一位管事,掌管骑士团留在当地的财产和业务,在韦茨拉尔掌管骑士团财产的管事就是夏绿蒂·布甫的父亲,他的宅邸就是“德意志馆”。歌德自从认识绿蒂以后,他在韦茨拉尔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德意志馆”里度过的。

歌德是在一七七二年五月来到韦茨拉尔的。不久前,在一七七一年八月,歌德刚从施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回到故乡法兰克福从事律师业务。根据当时的传统,年轻的法学工作者需要到韦茨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实习,进修业务,歌德也是奉了父命到这座法院来实习进修的。其实这个最高法院徒有虚名,工作拖拉,死气沉沉,每年涌进来的大量案件往往多半没有处理,有些积案拖了一百多年还没有裁决;实习进修人员来到后是不是真的在实习进修,也无人过问。歌德对法律本来不感兴趣,他是根据父亲的意见才在大学里研读法律的,也是迫于父命才来韦茨拉尔进修的,看到法院这种懒懒散散的情况,乐得逍遥自在。他只是到法院里去登记一下,挂了个名,以后难得再上那儿去,连随身带来的法律书籍照旧捆在箱子里,没有取出,整天东游西逛,或是和当地的“文化人”一起谈诗论文,或是独个儿读他心爱的荷马,或是到郊外去散步,观赏大自然的旖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