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哈佛又如何?人生的另一种修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语
RECOMMENDED LANGUAGE

理解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求索和奋斗

这是代表所有年轻人的突围

杨团

杨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理解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求索和奋斗

“上了哈佛又如何?人生的另一种修炼”,我有些好奇地翻开书稿,揣想该是有论辩风格的青年教育读本吧?

因为我所认识的郭宇宽,就是一个以论辩高手著称的青年,大学时代参加过国际大专辩论赛,是杰出辩手。他不拘一格、自成一体,不惧强权、敢说敢当,经常妙语连珠地针砭现实,让朋友们在捧腹大笑不止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独特魅力。

近些年,他从一个青年知识分子转型参与商业,发起设立了多家社会企业,自嘲是“最没钱的投资家”。我去过他投资的晨画廊,坐落在798艺术区,不仅展览了许多青年画家的画作,还通过青年艺术家网络,帮助农民合作组织建立乡村美农空间。不过,谈笑间,我也发现他比以前温和了许多。

我打开书稿,看了没几行,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原来这是宇宽采访加点评的友成基金会“小鹰”故事集。文笔流畅像汩汩泉水,我一气读完后感慨不已。宇宽评论的风格更加成熟,游刃有余,锐利中见深刻。我特别欣赏他的这句话:“要对‘体制’,特别是对一种强势到对人的观念具有压迫性的体制,怀有警惕。”更触动我的是,视野之于青年之重要,对一生影响之大,远超越学业和知识,任何时代都是如此,而在今天这个多极化、多元化、风险不确定、变革时时发生的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

通过这十几个年轻人奋斗的故事,让我体会到,原来帮助青年人扩大视野最有效的方式,的确不是我们灌输的所谓谆谆教诲,以及种种先入为主的教育,而是体验!是创造各种机会并且鼓励他们去乡村、去边疆,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从未经历过的一切。

“小鹰计划”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帮助青年在一年间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去体验生活。借助这样的机会,他们可以打开心胸,比较从容地在乡村生活一年,从而看到最真实的中国,看到北上广深之外的乡村中国。

这些青年,尽管家庭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甚至民族不同,但他们身上闪烁着共同的特征,就是把人生当作不间断的体验,不断从一次次的自身体验中寻求自我,逐渐明心见性,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由此,他们的人生经历中都深深地刻下参与社会,参与乡土的经历。被他们称为“脱离校园的农村生活体验”去“观世界”的这一年,是“你在认识一个真实的基层社会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政府机构、公益组织、商业企业等完整社会结构的现实感知,可将它称为一个公民的社会教育”;“只有在农村的土地上打两个滚,才感到自己活过来了”;“心灵疆域拓展了”;“即使一两段经历无法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但真的在无限地逼近世界的真相”;“不管以后身在何方,我都将永远葆有跟农村那块土地的联结,即使我没有留在农村,也没有做跟农村有关的事,但这种‘联结’将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我这个不懂农业技术,也不懂植物学的人能做到,曾经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曾经忘记自己的渺小与平凡。现在我相信自己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发光发热,为社会承担我的使命”。

这本书里的很多案例都是来自友成基金会发起的“小鹰计划”,我对此也十分关注。一个“小鹰”这样说:“它从来不仅仅是中国公益领域、社会创新的一个项目,它的意义从来不在于一方的现实是否得到改变,也不在于我们这些小鹰得到多少成长,还不在于这个项目是否得以拓展,他真正的意义在于播种。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当我们掌握社会资源的时候,我们想起当年的感动,然后去回馈这个社会,这才是‘小鹰计划’真正的意义。”而这一切,正源于体验,以开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去寻找、去打磨自己的人生选择。

我相信,本书所记载的十几位年轻的探索者生命体验的故事,一定能在同时代的青年中引起共鸣,不仅包括大陆的青年,港澳台的青年们可能也会喜欢读。中年人读一读这本书,会从这些青年身上发现曾经的自己,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而对我们这些“老帮菜”,可能会对这一代青年的偏见有所改变。我们得平等地和他们做朋友,不强加给他们任何我们自以为正确的观点和认知。这样的代际关系,才是可传承、可持续,如纽带般牢固的。

最后,作为读者,我要特别感谢宇宽和友成基金会“小鹰计划”项目组的成员为本书所做出的全部努力。

杨东平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这是代表所有年轻人的突围

郭宇宽这本书所汇集的主要案例来自公益项目“小鹰计划”参与者的体会和感悟。“小鹰计划”是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志愿者,休学一段时间到农村参与实际的建设和改造。这些年轻人的体悟令人震撼和感动,相信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行动的力量。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充满各种矛盾和竞争的社会,我们经常会感到失重和失去方向,感受到“蚁民”的无助和无力。年轻人的迷茫更甚——迷茫固然是青年人的特性,但在中国还有特殊的原因:他们在十几年的应试教育中被“挤压成型”,并被驱赶到功利主义、工具主义价值的单一跑道之中。“小城长大的人更不愿意做一个另类,更愿意做一个‘正常’的人,到了年龄不结婚是不正常,大学毕业不找工作去创业是不正常,到了年龄还没有一辆汽车是不正常。”家境优越、学业优秀的乖乖女,从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再从名校到名企,在规定的道路中同样找不到“北”。“对于这一代青年,无论是来自小城还是大城,大家都处于这个时代的焦虑与迷茫之中。”他们自喻为一只“攀爬社会金字塔的蚂蚁”,在这种“往上爬”的过程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他们事实上处于一种“失联”状态,与自我的生命意义失联,与同胞和社会失联,与土地和人民失联,转变成或精致或粗鄙的利己主义者。

比如,有的同学从离校休学开始,他们实行的是一场艰难的“突围”,“不想让自己过着看似美丽的生活、心却粗粝凌乱”。这其中最重要的价值是“脱离校园的农村生活体验”。他们说得好:“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小鹰的经历是把我身上的高傲和装饰打碎的过程”;做“好学生”的习惯“使在我第一次深入田野时变得摇摇欲坠”。脚踏土地,他们获得了真实的社会,这种自我认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现在比以前更能承认自己的很多成绩得益于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大家都在谈阶层流动,要成为社会精英,就要不断地往上爬。当我们去爬、去改变自己的阶层时,却忘了阶层本身的正义性。我觉得这很盲目”。“这反过来也激励我去理解正义、理解什么是好的发展,去发现弱者的声音,发现隐藏的群体。”“不管以后身在何方,我都将永远葆有跟那块土地的联结,这种‘联结’永远是人文关怀的第一步。”

超越社会性和青年期的价值迷茫,能够自我认知、自我突破,彰显的是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说实话,我一直对阶层固化、即将进入教育分层时代之类的舆论心存疑虑,它似乎在助长那种无所作为的犬儒主义,乃至听天由命的自暴自弃。其实,教育分层的现象始终存在,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和社会资本对后代的巨大影响,是一个基本社会事实,世界各国概莫能外。但是,阶层固化、社会分层只是一种宏观的社会解释理论,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定每一个人的自主选择。在每一个时代,不是都有能够超越社会和阶层的限制,不甘平庸、有所作为的人吗?在这个不尽如人意的制度环境中,我们仍然是有选择的。而且,应当看到,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通过社会化、个性化的学习,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比以往具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还有一位志愿者用“狼牙棒”思维否定单向攀爬的金字塔思维:只要你“冒出一个尖来,面向的就是整个世界”。而且,“未来是极客时代,有个性、有特长、有兴趣爱好的人,会成为这个社会非常重要的人群,甚至成为社会主流”。

人和人的差别,就在于这种生命的觉悟和主动性。比体制、稳定、循规蹈矩更重要的,是个性、自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自我发现,主要不是在书本和冥想中,而是在与现实世界的联结、在认识社会之中实现的。这些青年人的自我发现之路是进入NGO,走进公益组织。在传统社会结构中,人们只知政府和企业,却不知道在政府、企业之外,还有一个功能和体量巨大的“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在我国,它们被称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传统定位是慈善事业,扶贫济困、赈灾救难;而在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它最重要的价值是从事社会创新,探索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案。无论比尔·盖茨、扎克伯克的基金会的愿景,还是国内NGO关注农村教育、关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行动,这一使命都清晰可见。在中国,社会组织是一个正在逐渐喧腾、汹涌起来的支流,甚或是一片风光无限的蓝海。进入公益组织不仅是一种理想主义,也是现实的职业选择。因为,“在复杂的中国社会,未来一定不缺少政治精英、商业传奇,但一定需要更多具备跨领域视角、提供多维度解决方案的人才,我相信这才是‘小鹰计划’的意义所在”。

因而,这些青年人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之路,是一个启示、一个希望,指示着我们这个时代所有年轻人的“突围”。

邓飞

邓飞(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发起人,前《凤凰周刊》编委、记者部主任)

公益必读

这是一本想做公益的年轻人的必读书。

本书中,你可以亲眼看到十几个怀揣不同理想的年轻人,了解他们是如何在公益的磨砺下获得非职权领导力的。在这个动不动就“资本寒冬”的时代,公益领域进行社会创新创业将永远保持着它的力量,年轻人不妨另辟蹊径,先从公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