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们所有人的心瘾
大多数战争片都会忽略掉一场场作战行动当中漫长的无聊乏味间隔期。在越南,成千上万的美国大兵一等就是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好几年。一些人在等着上级的命令,另一些人在等着行动正式开始。越战老兵休·宾(Hugh Penn)回忆说,大兵们靠打触身式橄榄球和喝1.85美元一罐的啤酒来消磨时间。但无聊是行为检点的天敌,不是所有人都投入了健康的纯美式消遣当中。
越南与东南亚金三角地区隔得不远。该地区为缅甸、老挝和泰国三国接壤之地,越南战争期间,供应了全世界大部分的海洛因。海洛因分为不同的档次,当时金三角的大多数制毒工厂生产一种纯度不高的低档产品,名叫“3号海洛因”。1971年,事情起了变化。制毒工厂邀请了一连串的制药高手,完善了“醚沉淀”这一危险的提炼过程。他们开始转为生产纯度高达99%的“4号海洛因”。海洛因的价格从每公斤1240美元涨到1780美元,并在挤满了无聊美国大兵的南部越南扎下了脚跟,大兵们只想给自己找点乐子。
突然之间,遍地冒出了4号海洛因。顺着西贡到隆平美军基地的公路,十来岁的小姑娘在路边摊上贩卖瓶装海洛因。在西贡,街头小贩们争先恐后地朝路过大兵们的口袋里塞样品小瓶,期待他们之后回来再要第二剂。打扫军营的保姆阿姨们趁工作便利出售小瓶。在采访中,85%的回国大兵说有人向自己出售海洛因。一名士兵刚到越南,一下飞机,就有人向他拉生意。卖家是个海洛因上瘾的士兵,正要回国,他只想要新兵给他一管尿液样品,好蒙骗美国当局,说自己没染毒瘾。
士兵当中很少有人在参军之前这么靠近过海洛因。他们到越南的时候健健康康,战斗意志坚定,但现在,他们对地球上药力最强劲的一种东西成了瘾。到战争结束时,35%应征入伍的人说自己曾经尝试过海洛因,19%的人说自己上了瘾。海洛因的纯度太高了,54%的服食者都会上瘾。相比之下,安非他命、巴比妥类药物用户上瘾的比例仅为5%~10%。
美国大兵大范围毒品上瘾的消息辗转传回华盛顿,政府官员被迫采取行动。1971年初,尼克松总统派了两名国会议员到越南评估上瘾情况的严重程度。共和党议员罗伯特·斯蒂尔(Robert Steele)和民主党议员摩根·墨菲(Morgan Murphy)原本互相看不上眼,可在这事上,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灾难。他们发现,1970年,90名士兵因服用海洛因过量死亡,到1971年结束,这个数字还有可能上涨。在西贡短暂停留期间,两人都遭海洛因毒贩接近过,两人都相信海洛因恐怕会流传回美国本土。“越南战争真的会在国内反咬我们一口,”斯蒂尔和摩根在一份报告中说,“第一波海洛因兴许已经上路去找我们还在读高中的孩子了。”《纽约时报》刊登了斯蒂尔手拿小瓶海洛因的大幅照片,说明士兵们要接触到毒品有多容易。报上的一篇社论主张把所有美国军人撤出越南,“免得美国也落在这叫人虚弱的毒品瘟疫里。”
1971年6月17日,总统尼克松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要对毒品发起战争。他意志坚决地看着摄像机说:“美国的头号公敌是毒品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