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吼:解读铁人王进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疆起风波

1957年冬天的玉门油田,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祁连山好似一条虬龙,蜿蜒而上,在尽头与白云相接,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王进喜披着他那件已经分不清颜色的老羊皮,吃在井上,睡在井上,心系井队,魂系石油,难怪那么多的玉门人亲昵地称王进喜是“石油头”。

以队为家、以井为家的王进喜,无论冬夏,不管风霜雨雪,总是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井场上,撵也撵不走!

这一年,贝乌5队打得好艰苦,其他的井队也很艰难,石油工人心里都难受啊!所以王进喜更是为大家操心,每当别人有困难,到5队要东西时,王进喜打开自己的小库房,亲自领着他们去让他们随便挑,走的时候还要多嘱咐几句:“牙轮钻头下到井底以后,一定要先活动半个多小时,等活动开了再加压力打钻,千万要小心,不能掉牙轮!”

1957年,贝乌5队年进尺6776米,又创造了新的纪录,是先进队里的先进。

1958年,石油工业部为了解决钻井技术落后,钻井速度慢以及思想不适应等关键性问题,在石油工业的主战场——玉门和新疆发动了以“高速优质钻井”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运动。

5月上旬的一天,王进喜在报纸上发现,新疆的张云清钻井队3月份打井进尺1227米,突破了月上千,保证了年上万,已经赶过了玉门关,党政工团表示祝贺。

王进喜问周正荣:“赶过玉门关是啥意思?”

“啥意思?就是白杨河大战中的著名标杆队景春海创造的月钻井1183米的纪录,又让人家张云清打破了。咱们玉门矿叫新疆压了一头!”

“这怎么能行?”一向不服输的王进喜火了。

“有什么不行,打不过人家呗!”周正荣将了他一军。

“他张云清是咱们玉门出去的,都是一样的人,钻机是一样的钻机,为啥咱叫人家压着打?”王进喜好像火上浇了油,有点炸了。

“不行,咱们和他对着干!”周正荣挥了一下拳头。

“好!咱们贝乌5队就是要树雄心,立壮志和他们比着干!我就不相信,咱打不过他新疆的张云清。”说完,他对司钻谭培华说:“你,大班负责收集报纸,随时把竞赛的情况告诉我。”在召开的全队动员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咱们打井,不只是为了争先进,是为了多打井,早点赶上新疆,为咱们玉门人争口气!咱们都是共产党员,看见工作上不去咋能不着急呢?我们累点没啥,把钻度提上去,才是大事。平平稳稳,那不是咱们贝乌5队的工作作风,风风火火干,活着才有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