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雕
石雕是指用花岗石、汉白玉石、青田石、大理石等天然石料,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技法雕刻成的各种艺术品和实用品。
从用途上看有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的,有用于神佛造像的,还有供陈设欣赏和日常生活实用的,如拴马桩和拴娃石等。
民间石雕主要指具有实用性的拴马桩和拴娃石以及供欣赏陈设用的石雕小品等,常见的是建筑物前的石狮子。
汉代的画像石是古代石雕中的代表作。这种平面装饰雕刻主要是用在墓室、祠堂等建筑物的石壁上和棺椁(guǒ)上。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有阴线勾勒、剔地浅浮雕,减地阳平面兼阴线勾勒以及高浮雕等多种。其中以减地阳平面兼阴线勾勒为主。
浮雕是雕刻的一种,是以在平面上雕刻的形体,凸凹高低深浅的程度分为高浮雕、低浮雕,或称为深浮雕、浅浮雕。低浮雕与线刻相结合又称为薄浮雕。
什么叫阴线勾勒?
就是在石料的平面上凿出凹进去的线条,用这样的沟沟槽槽的凹线表现物体形状,类似图章镌刻中的阴纹。
剔地浅浮雕就是把浅浮雕的物体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全部剔掉,但剔掉的部分还是一个平面,而浮雕物体轮廓线以内部分仍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就把物体的形状和内部结构都凸显出来了。
减地阳平面兼阴线勾勒就是在剔地浅浮雕的阳平面上,用阴线勾勒出物体的形状。这些物体形状的轮廓是在阳平面上,而在轮廓以内物体的内部结构,则用阴线勾勒出来,表现人物的五官、衣饰的纹理等细节。
汉画像石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二是历史故事;三是神话传说;四是天文星宿等。
如“乐舞百戏”(图4-10)、“水陆攻战”(图4-11)、“狩猎”、“收获”、“驱魔逐疫”、“伏羲、女娲”、“西王母”(图4-12)、“嫦娥奔月”(图4-13)、“牛耕”(图4-14)、“阳鸟星宿”、“苍龙星座”、“神农”(图4-15)、“动物、车骑”、“河伯出行”(图4-16)等等。
4-10 乐舞百戏(山东沂南)
4-11 水陆攻战(山东嘉祥)
4-12 伏羲、女娲、西王母(山东微山)
4-13 嫦娥奔月(河南南阳)
4-14 牛耕(江苏睢宁)
4-15 神农(江苏铜山)
4-16 河伯出行(河南南阳)
现在,民间石雕最著名的是寿山石雕和青田石雕。寿山石产在福建省福州市以北40多公里的寿山乡。寿山石雕的艺术特色是针对石材而实施雕刻,巧妙利用石料本色。风格朴实,不过分雕琢。青田石产在浙江省青田县。青田石雕以镂雕见长,兼有圆雕和浮雕等。在创作上的特点是依形布局,取势造型,依色取巧,因巧施艺。
基本风格是构图丰满,富有装饰味和地方特色;在技艺上精雕细刻,光洁严谨。作品大件有一米多,小件不足一厘米。其他如福建惠安石雕、辽宁石雕和湖南浏阳石雕也都较有影响。
民间石雕艺术还有拴马桩和拴娃石。
拴马桩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等省。在农村随处可见。石雕的拴马桩长约二三米,有一米多埋在地下,四棱柱形。在柱头一般都雕有人物和瑞兽。它的作用是拴大牲畜牛马驴骡等(图4-17)。
4-17 拴马桩(柱头雕刻)
拴马桩柱头的石雕人物多为胡人和蒙古族人,也有雕刘海、寿星和仙翁的;动物有狮、猴和象等。均为圆雕。雕成胡人和蒙古族人的形象是由于在当地人们的心目中,胡人和蒙古族人都是游牧民族,擅长驯服和驾驭牲畜,通过他们的形象使牲畜服服帖帖为自己服务,也祝愿牲畜平安成长。拴马桩上头还有雕刻胡人骑瑞兽形象,这就是传统文化心理与对胡人驯服牲畜的崇拜心理结合的产物。雕刻猴子的形象则与孙悟空的故事有关,孙悟空在天宫被玉皇大帝封为管理马厩的“弼马温”,能够驯服“天马”的人,来管地上的牲畜自然不在话下了。
拴马桩的雕刻洋溢着粗犷、剽悍和豪放之气,形象生动,造型稚拙。民间石匠非常懂得因材施艺,就料取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雕工简练浑厚,重要部位则细致突出。在人和物的塑造方面注重神态意趣,诙谐幽默,风格奔放,自由灵活。每一件作品都能博得一笑,并意味深长。1985年在北京搞过一次拴马桩展览,观看者如潮,引起轰动。
拴娃石是一尊石狮子(图4-18)。大的一尺见方,小的一寸见方。在造型方面,体现的是民间雕刻狮子的法则,就是“十斤狮子,九斤头”, “七分头,三分身”。风格是粗犷稚拙,小中见大。拴娃石流行在黄河中游的陕西、山西、甘肃一带农村,又叫炕头狮。用丈二红绳一端拴在小孩腰上(也有拴在脚上和手上的),一端拴在石狮子身上。从实用的方面看,是为了防止小孩掉下炕去;从观念上看,也是为了拴住小孩的“命”和“魂”,兼有镇灾避邪的作用。因为民间普遍认为小孩从出生到十二岁,“魂”还没有长全,受到惊吓会丢“魂”,而要保住“魂”,就要用能够驱灾镇邪的石狮子。所以,炕头狮就成为兼有镇灾和保“魂”的双重功能的吉祥物。
4-18 拴娃石狮
拴娃的红绳一丈二尺;每过一个生日增加一丈二尺,这样一年加一丈二,加到十二岁。小孩长大了就在晚上睡下后再拴上。拴娃的细红绳,十二年的长度是十四丈四尺,用它搓成一根粗绳子继续给这个孩子捆东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