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修身(9)
无论学问还是书法,何绍基在晚清都堪称大家。我们看何氏的履历:他以翰林之身出任编修,历官武英殿主校、国史馆提调、四川学政,晚年又先后任济南乐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山长,一辈子从事的都是文化教育方面的事业,没有簿书公务的干扰,也不须承担因军政高位所带来的责任,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喜好的学问书法中去。“沉潜”二字,何绍基完全能做到,故而所成就者大。
曾氏一生没有学术专著,他自己引以为憾,时人也据此批评过他。除开中年后陷身军旅外,是不是也与他应酬太多、不够沉潜有关?事实上,曾氏在翰林院足足呆过九年。九年的光阴不算短,如果抓紧,写出一两部理学研究的专著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与人相处不诚
原文
晏起,料理各项账目,兼平公私银两,约耽阁一时许。巳正与蕙西同至子序处唁吊,便至寄云处略谈。
归,读史五叶。心摇摇如悬旌,又皇皇如有所失,不解何故?盖以夙诺久不偿,甚疚于心,又以今年空度,一事无成,一过未改,不胜愤恨。又以九弟之归,心常耿耿。及他负疚于师友者,百念丛集,故昨两夜不能寐。
下半天,蕙西来。夜,树堂来,又雨三、岱云、少平三同年来,留树堂久坐,畅谈,四更方归。
树堂谓予有周旋语,相待不诚。诚伪最不可掩,则何益矣!予闻之,毛骨悚然。然比时周旋语已不自记忆,疏而无忌,一至是耶?与树堂吃酒后,心略安帖。(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评点
道光二十二年就要结束了。人到岁暮,容易回想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所得所失。曾氏想起这一年来岁月空度,一事无成,一过未改,心里又愤又恨。又想起七月间离京回家的九弟。九弟在京师大哥家住了一年半,其间也与哥嫂有过矛盾、闹过不和。想到这些,曾氏心里不安。还有种种对不起师友的地方等等,都在一岁将除的冬夜里浮现出来。曾氏因此两夜不能安睡。而他用“心摇摇如悬旌,又皇皇如有所失”这样两句话来描述自己的心情,固然有文学的色彩在内,但心理不够充足坚强也于此可见。联系到他后来的两次投水自杀,以及办理天津教案时的“外惭清议,内疚神明”,这些应该都不是偶然的。笔者由此更确信一个推断:曾氏的大事功,的确是激出来逼出来的。
这一夜,曾氏与冯卓怀彻夜长谈。长谈达到彻夜,通常只有两种情况才有可能:一是计议大事,一是推心置腹。曾冯之间,眼下尚无大事可议,他们一定是在彼此交心地恳谈。曾氏于此处记载不详,但从“树堂谓予有周旋语,相待不诚”的话,可以窥出至少冯卓怀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所谓“周旋语”,就是应酬性的话。这类话多半带有敷衍性、照顾性、策略性、临时性等内涵,与“诚”有较大的距离。就拿曾氏对待汤海秋及其所著《浮邱子》一事而言,就可知冯所说不假。
曾氏其实并不太喜欢汤海秋。他在家信中说过汤有“浮谈”的毛病,但当着汤的面,曾又“面谀”。自己批判这是“欺友自欺,罪大恶极”,下决心要“直陈所见”。然而,到了这天深夜与汤面谈时,他又说了不少“不诚”的话(见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五日记)。曾氏与汤显然是在“周旋”。事实上,现实世界中用“周旋语”彼此应付的事是时时发生、随处可遇的,难得的是曾与冯这样一对朋友:一个以此严格批评对方,一个据此虚心检讨自己。
冯卓怀至情动人
原文
早起,心多游思。因算去年共用银数,抛却一早,可惜。读史十叶,与内人围棋一局,连会客三次。晚饭后,静坐,不得力。写信。请树堂来寓,畅谈至五更。
本日会客时,有一语极失检,由“忿”字伏根甚深,故有触即发耳。树堂至情动人,惜不得使舍弟见之兴感,又惜不得使霞仙见之也。说到家庭,诚有味乎!言之深夜,留树堂下榻。(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二日)
评点
曾氏深感冯卓怀这个朋友的待人真诚,故在大年初二便邀请冯来家做客,二人再一次深夜长谈,并将冯留宿。冯也再次以至情打动曾氏,以至曾氏为在京师住过一年半之久的九弟没有与冯深交而可惜,也为密友刘蓉未能见到冯而可惜。曾氏这种自己得一好友便恨不得弟弟、密友也能与此好友成为朋友之心,也的确让笔者感动。
今天的日记里,曾氏检讨了自己的“忿”字。可惜,十余年后,曾氏即因一“忿”字而让他与冯卓怀失和。咸丰十年,曾氏以两江总督的身份驻军祁门,冯卓怀此时也因与上司不和,辞掉四川万县知县赋闲在家。冯遂来到曾氏祁门大营。曾氏礼聘冯为幕宾。不久,因冯督修碉楼一事令曾氏不满意。曾氏脾气大发,竟当众申斥这位老朋友,冯当即拂袖而去。曾氏后来多次邀请冯回来,冯俱不答应。但是到了晚年,曾冯还是捐弃前嫌,重归于好。我们读曾氏去世前一年四月致诸弟信还提到“冯树堂十八日到此,相得甚欢”。六月份的家信中还郑重对诸弟说冯“又言八九月间将至湘乡二十四都等处为我预卜葬地,若渠至吾乡,请澄弟殷勤款接。渠昔在祁门,余与之口角失欢,至今悔之。今年渠至此间,余对之甚愧也”。
曾冯之间,虽中途有过不和,但晚年却和好如初。这一对朋友,也可谓有始有终了。
当着朋友面大发脾气
原文
晏起。留树堂早饭。午正,客去。坐车出彰义门,拜黄兰坡,久坐。留者虽坚实,自己沾恋,有以启之。与人围棋一局。
归,记初二日事。曹西垣、金竺虔同年来,久谈,索饭。饭后,语及小故,予大发忿,不可遏,有忘身及亲之忿。虽经友人理谕,犹复肆口谩骂,比时绝无忌惮。树堂昨夜云,心中根子未尽,久必一发,发则救之无及矣。我自蓄此忿,仅自反数次,余则但知尤人。本年立志重新换一个人。才过两天,便决裂至此。虽痛哭而悔,岂有及乎!真所谓与禽兽奚择者矣。
客去已二更。厘清拜客单,乏甚。(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三日)
评点
我们这次总算领教曾氏的脾气了!大年初三,曹光汉(字西垣)、金藻(字竺虔)两位乡试同年来曾家拜年,吃完饭后又闲聊天。这本是快乐温馨的朋友聚会。不料,因谈及过去的一件小事情,曾氏竟然大发脾气,不可遏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亲人的在场,虽然两个朋友予以解释,曾氏仍然肆口谩骂,毫无顾忌。尽管因何事而起,我们不了解,但大过年的又当着朋友的面,如此发怒,如此失态,真难以理解。
笔者于此看到曾氏的另一面,也借此解开多年来心中的一些疑团:一介书生,缘何可以组建军队做统帅?为何早期与湖南、江西官场格格不入,以至于自己感叹是“通国不容”的人?
志不立则心无定向
原文
早起。是日,张设寿堂,周章一日,心中不甚安详。西垣在寓便饭。申正,岱云来,留吃酒,二更方散。
自去年十二月廿后,心常忡忡不自持,若有所失亡者,至今如故。盖志不能立时易放倒,故心无定向。无定向则不能静,不静则不能安,其根只在志之不立耳。又有鄙陋之见,检点细事,不忍小忿,故一毫之细,竟夕踌躇,一端之忤,终日粘恋,坐是所以忡忡也。志不立,识又鄙,欲求心之安定,不可得矣。
是夜,竟不成寐,展转千思,俱是鄙夫之见。于应酬小处计较,遂以小故引伸成忿,惩之不暇,而更引之,是引盗入室矣。(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七日)
评点
这半个多月来,曾氏常常心里忧虑不安,总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他细细地清理这种心情,认为是未立定志向的缘故。心思无固定的志向,心境则不能宁静;心境不宁静,灵魂则得不到安顿。所以,根子还是出在志向上。还有一点是心胸不开阔不爽朗,喜欢计较小事细故,又不能包容忍耐,故而为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整夜思前想后;为了一桩小小的不顺心,一天到晚放不下。因此,心情总是忧虑不安。
曾氏能够针对自己的毛病,作这样的剖析,这是他为人的长处。他好比在为自己看病诊断,病源找准了,对症下药,才有好的收效。他认为病因是志向未立定,那么当务之急在于立志。关于立志,确是他这段时期来常常思考的问题,他把这方面的思考写在给诸弟的家书中。他对诸弟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致诸弟)曾氏的志向为:要有阔广的胸襟、高尚的道德与为民谋利的事功。
按理说,志向已经很清楚很明白了,为什么还要说“志不能立”呢?原来,曾氏的这几个志向太大太高远了,因而也就变得太空太不现实,仿佛是在半空云中的东西无法着地。笔者在评点这篇家书时,针对这几句训弟语说过:“平心而论,要这几个住在荒山僻岭无尺寸功名、无丝毫地位的小青年去思考忧虑这些事,真是离谱太远了。”其实,如此高远伟大的志向,对于眼下这个翰苑小京官而言,也并不太靠谱,所以虽立而实未立也,他心里依然忡忡,若有所失。曾氏为自己把脉,大方向是对的,但根子并没有找着。
日记不能后补
原文
晏起。饭后清账,又清戊戌公账付梓,屏当一切,约两时。
记初五以后事。所以须日课册者,以时时省过,立即克去耳。今五日一记,则所谓省察者安在?所谓自新者安在?吾谁欺乎!真甘为小人,而绝无羞恶之心者矣。
复左青士信。(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九日)
评点
曾氏今天补记初五、初六、初七、初八、初九五天的日记。他对自己过后补记的行为予以批评:之所以必须天天写日记,目的在于每天反省,发现过失立即改正。现在五天来一次总计,便失去了日日反思的意义,岂不是自欺欺人!
凡有过写日记经历的人都知道,过后补记是时常发生的事。如果日记挂的是流水账,过后补记不但可行,而且也是必需的。但曾氏的日记主要不是记事,而是课督自己涤旧生新,所以他的自我批评是有道理的。
曾氏曾说过,为学好比熬肉,先用猛火煮,然后再慢火煨。笔者读曾氏日记,觉得他这段时期的修身,采取的是猛火煮的方式。曾氏对自己的毛病毫不隐瞒,不仅对不妥的言行,也对不妥的想法,甚至连梦中的不妥情事,都要把它晾出来,写在日记中,给自己看,也在友朋圈中传阅。真正是不护短,不遮丑。再就是对自己的毛病狠批痛骂,骂自己卑鄙、下流、是小人,甚至骂自己是禽兽,对所下的决心赌咒发誓,并请神明对自己的食言严加惩处。这些作为统统给人以“猛烈”的感觉。如此猛火,也的确是需要天天加薪,一天都不能减弱的。所以五天不写日课,曾氏认为是大错。
旧病复发
原文
早起,吐血数口。
不能静养,遂以斫丧父母之遗体,一至于此;再不保养,是将限入大不孝矣!将尽之膏,岂可速之以风?萌蘖之木,岂可牧之以牛羊?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况我之气血素亏者乎!今惟有日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而已。
是日出门谢寿,补拜年,酉正方归。树堂来。夜,岱云来问病。(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十日)
评点
三年前,曾氏“病热”,情形严重,差一点命都没保住。今天又吐血。病热与吐血,问题都出在肺部上。曾氏年纪轻轻,便患上当时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痨病,确乎令人担心。痨病在当时没有特效药,只能靠静养。曾氏从“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三个方面入手。其实,这三个方面健康人也应做到。生命不能挥霍,生命应当珍惜。遗憾的是,对此,人们在拥有的时候都不太懂得爱重,往往要到失去的时候才痛感它的可贵。鲁迅诗曰:“天于绝代偏多妒,时至将离倍有情。”这真正是人性的弱点!
视为空寂反而安定
原文
晏起。饭后,蕙西来邀,同至廉甫前辈处,久谈。三人同车至琉璃厂买书,至晚仍归廉甫处晚饭。灯后还寓,料理俗事数件,记本日事。
自初十早失惊之后,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评点
初十早上的吐血,的确给曾氏以极大的刺激,以至于他对于人世都有了“空寂”之感。照理说,一个三十二三岁的人,人生的感觉不应当如此灰暗。病热与吐血的打击是沉重的。但曾氏接下来说“此心转觉安定”,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咀嚼。
人类有忧愁,有痛苦,仔细分析,不少的忧愁与痛苦,它的根子在于欲求。欲望多、所求多,忧愁与痛苦也就多。欲求有很多种: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利益是欲求,竭力保住眼下的利益也是欲求,如果把这些欲求都去掉,许多的忧愁与痛苦也便随之消除,人反而会活得轻松。但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这点,因为欲求与利益相连,而利益是可以带来实际好处的。
人只有在两种状况下可以与欲求脱离:一是出家,决然割断与世俗的一切联系,欲求会大大地减少,人也就相应地活得大为洒脱。一是对一切绝望,不再存丝毫念想,欲求也会随之大幅度减弱,人也可以因此活得自在。痨病在一个短时期内让曾氏对一切绝望,他因此反而心安宁下来。这是迫不得已的事,倘若我们既不出家,又将一切看破,尽可能地减少欲求,有意让心灵空寂,岂不是上上之好!
同年团拜
原文
早起。是日,戊戌同年团拜。予为值年,承办诸事,早至文昌馆,至四更方归。
凡办公事,须视如己事。将来为国为民,亦宜处处视如一家一身之图,方能亲切。予今日愧无此见,致用费稍浮,又办事有要誉的意思。此两者,皆他日大病根,当时时猛省。(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