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七·象数一

开元《大衍历法》最为精密1,历代用其朔法2。至熙宁中考之,历已后天五十余刻3,而前世历官,皆不能知。《奉元历》乃移其闰朔4。熙宁十年,天正元用午时5,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四夷朝贡者用旧历,比未款塞6。众论谓气至无显验可据,因此以摇新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7,与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景短长不同,则知天正之气偏也。凡移五十余刻,立冬、立春之景方停,以此为验,论者乃屈。元会使人亦至,历法遂定。[116]

注释

1 《大衍历法》:唐开元年间僧一行编制的历法。

2 朔法:计算朔日的方法。朔日,农历每个月的初一日。

3 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分为一百刻。

4 《奉元历》:熙宁七年卫朴编制的历法。

5 天正:冬至。

6 款塞:款,叩。塞,塞门。指外国使节前来入贡。

7 晷景:晷(ɡuǐ),晷表,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景,同影。晷景,即太阳照射晷表时产生的日影。

译文

唐开元年间编制的《大衍历》最为精密,历代都使用它计算朔日的方法。到熙宁年间校验(沿用《大衍历》朔法的)历法,当时历法已落后于实际天象五十多刻,可是前朝的历官都没察觉到。(新编制的)《奉元历》于是改动了当时历法的闰月和朔日。熙宁十年,冬至日的历元起算点原定为午时,新历改为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由于四方朝贡的邦国使节还使用旧历,所以时候到了还没有使者来朝贡。大家都说气节到了与否没有明显的迹象可作依据,因此用这个借口来动摇新历的地位。这件事下达有关官员考定,结论是立冬时日晷下的影长,跟立春的影长应该相同,现在两个节气的日影长短不同,便知道冬至日的起算点有偏差。只要把旧历的节气移动五十多刻,立冬和立春的晷影才相一致,用这个来验证,批评的人才折服。元旦朝会时各方的使节也按时到来,于是新的历法得以确定。

赏析与点评

沈括指出《大衍历》在制定之后虽然广为使用,但沿用其推算方法的历法经过数十年后,自然出现误差,而这些误差却不为后来的历官察觉。要到北宋时期,才由司天监制定新的历法来取代。这部历法,是卫朴的《奉元历》。但《奉元历》并非一开始就顺利获得朝野接受。当时的官员,还是认为新历不及旧历,提出诸多借口。待司天监的官员提出立冬、立春日的晷影应该相同,而据旧历计算,必须像《奉元历》的计算一样再移五十多刻才能看到立冬、立春两个节气相同的日影这样坚实的证据后,大家才折服。《奉元历》虽然主要由卫朴编订,但沈括也参与其事。熙宁五年(一〇七二),沈括兼任提举司天监,而熙宁七年(一〇七四),《奉元历》便修成了。

世之谈数者,盖得其麤迹1。然数有甚微者,非恃历所能知,况此但迹而已。至于“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2,迹不预焉。此所以前知之神,未易可以迹求,况得其麤也。予之所谓甚微之迹者,世之言星者,恃历以知之,历亦出乎亿而已3,予于《奉元历·序》论之甚详。治平中4,金、火合于轸5,以《崇玄》《宣明》《景福》《明(天)》《崇(天)》《钦天》凡十一家大历步之6,悉不合,有差三十日以上者,历岂足恃哉。纵使在其度,然又有行黄道之里者7,行黄道之外者,行黄道之上者,行黄道之下者,有循度者,有失度者,有犯经星者8,有犯客星者9,所占各不同,此又非历之能知也。又一时之间,天行三十余度,总谓之一宫。然时有始末,岂可三十度间阴阳皆同,至交他宫则顿然差别?世言星历难知,唯五行时日为可据。是亦不然。世之言五行消长者,止是知一岁之间,如冬至后日行盈度为阳,夏至后日行缩度为阴,二分行平度。殊不知一月之中,自有消长,望前月行盈度为阳,望后月行缩度为阴,两弦行平度。至如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一月之中亦然。不止月中,一日之中亦然。《素问》云10:“疾在肝,寅卯患,申酉剧。病在心,巳午患,子亥剧。”此一日之中自有四时也。安知一时之间无四时也,安知一刻、一分、一刹那之中无四时邪?又安知十年、百年、一纪、一会、一元之间又岂无“大四时”邪11?又如春为木,九十日间,当亹亹消长12,不可三月三十日亥时属木,明日子时顿属火也。似此之类,亦非世法可尽者。[123]

注释

1 麤(cū):同粗。

2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语出《周易·系辞上传》,意为根据阴阳二气交感原理,就能感通天地万物之情。

3 亿:同臆,意为猜测。

4 治平:北宋英宗年号,一〇六四至一〇六七。

5 金:金星。火:火星。轸(zhěn):轸宿。

6 《崇玄》:即《崇玄历》,边冈编制,唐昭宗景福二年(八九三)颁行。《宣明》:即《宣明历》,徐昂编制,唐穆宗长庆二年(八二二)颁行。《景福》:即指《崇玄历》,唐昭宗景福年间颁行,是唐朝最后一部官方历书。《明天》:即《明天历》,周琮编制,宋英宗治平元年(一〇六四)颁行。《崇天》:即《崇天历》,宋行古编制,宋仁宗天圣元年(一〇二三)颁行。《钦天》:即《钦天历》,王朴编制,五代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颁行。

7 黄道:黄道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那个轨道平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对地上的观测者来说,也就是太阳在天球上周年视运动的轨道。

8 经星:光亮恒久而持续出现的星体,一般指恒星。

9 客星:突然出现的发光星体,例如宋代天文学家观察到的超新星,便是客星。

10 《素问》:即《黄帝内经·素问》。

11 一纪:一千五百年。一会:一万零八百年。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12 亹亹(wěi):无休止地慢流着。语出《周易·系辞上传》。

译文

世上谈论历数的人,大抵只认识到历数的皮毛。然而历数中有十分精微的地方,不是恃着懂得计算历法便能知道的,更何况这些只能计算出表象罢了。至于“根据阴阳二气交感原理,就能贯彻会通天下事物的变化”,更是与表象不相干的。这就是为什么说预先知道的神奇力量,不是轻易可以循着表象推求的,更何况只认识到最粗疏的情况呢!我所说的甚为精微的现象,世间那些谈论星象的人,凭借历法来了解,其实历法也不过出自推测罢了,我在《奉元历·序》 中讨论得很详细。治平年间,金星、火星会合于轸宿,用《崇玄》《宣明》《景福》《明(天)》《崇(天)》《钦天》等共十一家的官方历书推步计算,全都不符合,其中有些更差距达三十日以上,可见历书又怎么可以倚仗呢!纵使(通过计算推步出金、火二星)在预期的行度内,然而又有时运行在黄道内,运行在黄道外,运行在黄道之上,运行在黄道之下,有依循行度的,有偏离行度的,有干犯经星的,有干犯客星的,所占验的吉凶各不相同,这又不是历书所能知道的。此外,在一个时辰之间,天体运行三十多度,总称之为一宫。然而时辰有开始有终结,怎么可能三十度之间阴阳完全相同,到进入另一宫时就突然有差别呢?世人说星历之学很难了解,只有五行所配时日可以依据。这也是不对的。世人说五行消长,只知道一年之中的变化,像冬至后,太阳行度增加为阳,夏至之后,太阳行度减慢为阴,春分和秋分则行度均衡。殊不知一个月之中,也自有其消长变化的现象。望日之前,月亮的行度增加便是阳,望日之后,月亮的行度缩减便是阴,上弦日和下弦日行度均平。至于像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一个月之中的变化也是如此。不仅一个月中,一天之中的变化也是这样。《素问》说:“疾病在肝,寅、卯时患病,申、酉时加剧。疾病在心,巳、午时发病,子、亥时加剧。”这是一天之中自有四个不同的时段。怎能知道一时之中,没有四个不同时段,怎能知道一刻、一分、一刹那之中没有四个不同的时段呢?又怎能知道十年、百年、一纪、一会、一元之间,又哪会没有“大四时”呢?又例如春天属木,九十天之中,应该不断慢慢变动着,不可能三月三十日亥时属木,明天子时就立即属火。像这些例子,也不是世人的说法可以道尽的。

赏析与点评

这条笔记概括了沈括对历数的理解,特别强调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和时间变化的精妙。然而,沈括把古人对历数的历史说法都说成是出于猜测,便有点以后世标准与认知水平来苛求古人了。

历法步岁之法1,以冬至斗建所抵2,至明年冬至所得辰刻衰秒3,谓之“斗分”,故“岁”文从“步”从“戌”,“戌”者,斗魁所抵也4。[124]

注释

1 步岁:推算一年的长度。

2 斗建:指北斗星斗柄(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在节气之日的初昏所在方位的星辰位置。抵:指向。

3 辰刻衰秒:古代量度时间的单位。

4 斗魁:由北斗星的天枢、天璇、天机、天权四星组成。这里指第一颗星天枢。

译文

历法中推算一年时间长度的方法,以冬至日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向的位置,到明年冬至日北斗星斗柄所指向的同一位置之间所得到的辰、刻、衰、秒,叫作“斗分”,因此“岁”字从“步”从“戌”,“戌”就是斗魁所指的位置。

赏析与点评

这条笔记解释了古代天文学怎样利用北斗星来计算一年长度的方法。

天文家有浑仪1,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是也。浑象2,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水银转之,置于密室,与天行相符,张衡、陆绩所为3,及开元中置于武成殿者,皆此器也。皇祐中,礼部试《玑衡正天文之器赋》,举人皆杂用浑象事,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等。汉以前皆以北辰居天中4,故谓之“极星”。自祖亘以玑衡考验天极不动处5,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有余。熙宁中,予受诏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玑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之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有余。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之内,夜夜不差。予于《熙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127]

注释

1 浑仪:即浑天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定天体坐标位置的天文仪器,类似现在的坐标仪(coordinate measuring instrument)。西汉时期参与制订《太初历》的落下闳(约公元前一五六至前八七)制作了可测定天体的赤经差(古代称为“入宿度”)和赤纬的余角(“去极度”)的浑仪。早期的浑仪由两个环组成:一个是固定的赤道环,它的平面与赤道面平行,环面上刻有周天度数(三百六十五个刻度);一个是四游环(也叫赤经环),与极轴相交于北天极和南天极,并能够绕着极轴旋转,环上也刻有周天度数,赤经环附有一根窥管,窥管可以绕着赤经环的中心转动。用望筒对准某颗星,然后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来确定该星的位置。此后历代天文学家又不断对其进行改良。在沈括提出改革天文仪象的方案中,他所批评的浑仪当以北宋仁宗皇祐年间(一〇四九至一〇五三)所制浑仪为代表。皇祐浑仪是由一根可以自由运转的望筒(又称窥管)和三组环圈组成的天文观测装置。第一组是内层环圈——四游仪(包括游旋四游环和窥管);第二组是中层环圈——三辰仪(包括游旋相交的黄道环﹝刻有周天度数,表示太阳位置﹞、赤道环﹝刻有二十八宿距度值,表示恒星位置﹞和白道环﹝刻有周天度数,表示月亮位置﹞);第三组是外层环圈——六合仪(包括固定不动的子午环﹝刻有周天度数﹞、赤道环﹝刻有二十八宿距度值﹞和地平环﹝刻有十二辰﹞)。皇祐浑仪的底座则继承了北魏隋唐以来用来校正仪器的“十字水平槽”(古代称“十字水趺”)。(见图8)

2 浑象:即浑象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演示天球上天体视运动的天文仪器,类似于现在的天球仪(celestial globe)。西汉天文学家耿寿昌(活跃于公元前七四至前四九)创制了中国最早的浑象。汉唐以迄宋初的浑象,一般先造成一个模型,试验准了以后,再用铜铸成球形的仪器,里面有个铁轴贯穿球心,轴的方向就是天球的方向(也就是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在铜球表面上刻有二十八宿、中外星官、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和恒隐圈等,天球半露在木柜的地平圈之上,半隐在地平圈之下,天轴即支架在子午圈之上。历代的浑象大多通过水力(有时改用水银)带动一整套机械装置,从而实现与天球间的同步运转。运转时白天可以看到当时在天空中看不到的星辰和月亮;阴天和夜晚也能看到太阳所在的位置。(见图9)

3 张衡:字平子,七八至一三九,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著名科学家。陆绩:字公纪,一八七至二一九,三国吴人,精通天文历算。

4 北辰:即北极星。

5 祖亘:祖暅,祖冲之之子,少传家学,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译文

天文学家有浑天仪,是测量天体运行的仪器,放置在高台上,用来观测星象,这便是古代的玑衡了。浑象仪,是模仿天体运行的仪器,用水来推动,或用水银令它转动,放置在密室里,跟天体运行的轨迹符合。张衡、陆绩所造,以及开元年间放在武成殿的,都是这种仪器。皇祐年间,礼部考试,题目是《玑衡正天文之器赋》,应试的举人都把浑象方面的事情夹杂在一起乱说,试官自己也不知道,还把他们列为高等。汉代以前人们都以为北极星就在天空的正中,所以说是“极星”。自从祖暅用玑衡来考察验证天极不动处,其实是在“极星”的末端,距离还有一度多。熙宁年间,我奉命管理历官,多方参考星历,用玑衡观测“极星”。夜初可在窥管看到,不多久便移出去了,因此知道窥管过小,不能容纳“极星”在可视的范围内移动,于是稍为扩大窥管来观测,一共历时三个月,“极星”才移动于窥管之内,经常可以观察到而不消失。然后知道天极不动处,离开“极星”还有三度多。每当“极星”进入窥管的可视范围,就另外绘画一幅星图。图中画一正圆形,然后把“极星”绘画于圆形中,包括了初夜、中夜、后夜观测到的情形都各自绘画出来,一共画了二百多幅图,“极星”才经常依循圆规之内运行,每晚都没有差误。我在《熙宁历奏议》中叙述得十分详细。

赏析与点评

这条是沈括继承祖暅对极星与天极还有距离的天文理论,并且用实地观测的方法,确定极星距天极还有三度多。

图8 北宋苏颂(一〇二〇至一一〇一)《新仪象法要》(四库全书本)中的“浑仪”。

图9 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四库全书本)中的“浑象”。

古今言刻漏者数十家1,悉皆疏缪2。历家言晷漏者3,自《颛帝历》至今见于世谓之“大历”者4,凡二十五家。其步漏之术5,皆未合天度。予占天候景6,以至验于仪象,考数下漏7,凡十余年,方粗见真数8,成书四卷,谓之《熙宁晷漏》,皆非袭蹈前人之迹,其间二事尤微。一者,下漏家常患冬月水涩9,夏月水利,以为水性如此,又疑冰澌所壅10,万方理之,终不应法。予以理求之,冬至日行速。天运已期11,而日未过表,故百刻而有余;夏至日行迟,天运已期,而日未至表,故不及百刻。既得此数,然后覆求晷景漏刻,莫不吻合。此古人之所未知也。二者,日之盈缩,其消长以渐,无一日顿殊之理。历法皆以一日之气短长之中者,播为刻分12,累损益,气初日衰,每日消长常同;至交一气,则顿易刻衰,故黄道有觚而不圜13,纵有强为数以步之者,亦非乘理用算,而多形数相诡14。大凡物有定形,形有真数。方圜端斜,定形也;乘除相荡15,无所附益,泯然冥会者,真数也。其术可以心得,不可以言喻。黄道环天正圜,圜之为体,循之则其妥至均16,不均不能中规衡;绝之则有舒有数,无舒数则不能成妥。以圜法相荡而得衰17,则衰无不均;以妥法相荡而得差,则差有疏数18。相因以求从,相消以求负,从负相入,会一术以御日行。以言其变,则秒刻之间消长未尝同;以言其齐,则止用一衰,循环无端,终始如贯,不能议其隙。此圜法之微,古之言算者有所未知也。以日衰生日积,反生日衰,终始相求,迭为宾主,顺循之以索日变,衡别之求去极之度,合散无迹,泯如运规。非深知造算之理者,不能与其微也。其详具予奏议,藏在史官,及予所著《熙宁晷漏》四卷之中。[128]

注释

1 刻漏:古代的定时器之一。在漏壶上开孔,并且在漏壶中放置刻箭(附有时间刻度的浮箭或标竿),当水流进或流出漏壶时,刻箭上升或下降以指示时间。(见图10)

2 疏缪:疏略荒谬。

3 晷漏:即日晷和刻漏,古代两种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日晷利用太阳照射地面时标竿的阴影位置来测量时间;刻漏利用水流进流出壶的数量来指示时间。

4 《颛(zhuān)帝历》:古代历法之一,属于阴阳合历,在秦统一中国前已经制定。秦统一天下后颁行,至西汉初为《太初历》取代。颛帝历采用十九年七闰的计算方法。

5 步漏:推算时刻。

6 候景:景即影。观测日影以定时刻。

7 考数下漏:考数,观察数值。下漏,操作刻漏以计时。

8 真数:真确,与实际符合的数值。

9 涩:不顺畅。

10 冰澌(sī):初解冻时仍有冰块流动着的水。

11 期:周期。“天运已期”,指天运已到一日时间,而太阳向东运动为一度时,连续两次上中天(即在正南方向),其所需时间间隔,叫作一个“真太阳日”(true solar day)。这一情况可从浑仪或日晷圭尺观测太阳行度和刻漏所记的“平太阳日”(mean solar day)的“时差”中发现。

12 播:分散。

13 觚而不圜:觚(ɡū),带棱角的器物。不圜(yuán),不成圆形。

14 相诡:相异。

15 相荡:指进行运算。

16 妥:同椭。

17 衰:数值由大至小依次递减。

18 疏数:远近。

译文

从古至今谈论刻漏的有数十家,全部都粗疏错谬。历算家谈日晷、刻漏的,自《颛帝历》到现在,在世上流行而被人称为“大历”的,就有二十五家。他们计算刻漏的方法,都不合乎天体运行的度数。我观测天象,测量日影,以至用浑仪、浑象验证,又考核数据,操作刻漏,经过十多年,才初步得到合乎实际的数值,写成了四卷书,叫作《熙宁晷漏》,内容全不是蹈袭前人的说法,当中有两件事尤为精微。第一件事:操作刻漏的人往往担心冬天的时候水流凝滞,夏天的时候水流畅顺,认为水性就是这样,又怀疑冬天结冰会把壶嘴堵住,千方百计调整刻漏,总不能符合准则。我从理论上来考究,冬至那天太阳(向东运行)速度最快(大于一度),天运已到一日时间(而太阳两次上中天),但表影还未到达(日晷)圭尺的位置,所需时间已经历(刻漏上)百刻有多一点;夏至那天太阳(向东运行)速度最慢(小于一度),天运还没有到一日时间(而太阳两次上中天),但表影已到达(日晷)圭尺的位置,所需时间还不到(刻漏上)的百刻。我得到这些数据后,反复查核日晷的表和刻漏的时间刻度,无不吻合。这是古人所不知道的道理。第二件事:太阳运行速度的快慢,它的增减是递进的,没有在哪一天便突然变化的道理。历法书都是以一个节气中各天时间长短的平均值,均分为刻与分,(作为每天的日差值)累计增加或减少,节气开始时,每天的日差增量或减量大都相同,到进入另一个节气就忽然改变了日差值,因此黄道有棱角而不圆了,即使勉强用数值来推算,也不是沿着正确的算理来进行运算,因而大多是形状与数值不吻合。大抵事物有一定的形状,每种形状有符合实际的数值。方、圆、正、斜,都是确定的形状,通过乘除之类的运算,不附加任何东西,结果完全吻合,就是真实的数值。这种计算方法可以用心来领悟,但不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黄道是围绕着天空的正圆形,正圆形这种形体,沿着它(的轨迹)来运行则盈缩极为匀称,不匀称则不能用圆规来衡量。分开来看,太阳的实际运行有快有慢,因为没有快慢则不能成为椭圆形。以正圆形的算法互相计算而得到叫作“衰”的递减数值,这些递减的数值没有不平均的;以椭圆形的算法来计算而得到叫作“差”的数值差分,而差分有远近不同的数值。两者相加得出“从”,两者相减得出“负”,把从、负的值互相加起来,形成一种(曲线的)计算方式来算出太阳运行的轨迹。要说它的变化,则每秒每刻之间的增减都是不相同的。要说明它的规律性,则只用一个变量,便能够循环无端,始终贯彻,中间找不到(误差)空隙。这是圆法精微之处,是古代谈数学的人所不知道的。这样由每天的负时差逐渐变化到每天的正时差,又从而反过来渐变到负时差,互相推算,互为宾主。依照这条(时差曲线)就能推算出太阳每天的时差变化,比较它就可以得出黄道上各点距离北极的度数,(圭表、日晷、浑仪、刻漏的时间)相合和分散都(和计算结果)吻合得毫无痕迹,像用圆规来画圆那样准确。要不是精通运算方法的话,是无法深入理解它的精微的。这方面的内容我详细地写在奏议里,收藏在史官处,也记载在我所著的四卷《熙宁晷漏》里。

赏析与点评

这条记载了沈括对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之间的时差问题的解释。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即正南方向)的时间叫一个真太阳日,它和漏壶的十二时辰(称为平太阳日)常常是不等的。不等的原因有二:一是太阳沿黄道运动,而漏壶反映的是地球的自转,是赤道运动,因此,即使太阳沿黄道均匀地移动,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也不会相等;二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是不均匀的,冬天走得快,夏天走得慢,沈括从理论上发现了后者所引起的时差。

图10 杨甲《六经图》(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序刊本)中的《挈壶之图》[右为北宋陈祥道(北宋元祐四年任太常博士)《礼书》中的《旧挈壶图》;左为北宋王普《官术刻漏图》(绍兴五年撰)中的《莲华漏图》]

予编校昭文书时1,预详定浑天仪2。官长问予:“二十八宿多者三十三度3,少者止一度,如此不均,何也?”予对曰:“天事本无度,推历者无以寓其数,乃以日所行分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原注:日平行三百六十五日有余而一期天4,故以一日为一度也。)既分之,必有物记之,然后可窥而数,于是以当度之星记之,循黄道日之所行一期,当者止二十八宿星而已(原注:度如伞撩5,「当度」谓正当伞撩上者。故车盖二十八弓,以象二十八宿,则予浑仪奏议所谓「度不可见,可见者星也,日月五星之所由,有星焉,当度之画者,凡二十有八,谓之舍,舍所以挈度,度所以生数也。」),今所谓「距度星」者是也。非不欲均也,黄道所由当度之星止有此而已。”[129]

注释

1 昭文:昭文馆,唐、宋时期负责校勘政府书籍的部门。

2 浑天仪:中国古代用来测定天体坐标的天文仪器。

3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了方便标记天球上星辰位置,而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见图11)。

4 期:周期,此处指一年的时间。

5 伞撩:伞骨。

译文

我在昭文馆编校书籍时,参与详细勘定浑天仪的工作。负责的长官问我:“二十八宿之间的距离最多的有三十三度,最少只有一度,这样不平均,是什么原因呢?”我回答说:“天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度数可言,只是推算历法的人没有别的东西可以表达数字,于是用太阳运行的轨迹将天空划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多一点。(原注:太阳平均运行三百六十五日多一点为一周天,因此以一天为一度。)既然把天划分了度数,就必须有东西来标记,然后才可观察计算,于是就用当度的星来标记度的位置,太阳循着黄道运行一周,当度的星只有二十八宿的星而已(原注:度就像伞骨,‘当度’说的是正处于伞骨上。因此车子的华盖有二十八根伞弓,用来代表二十八宿。这就是我在《浑仪奏议》所说:‘度是看不到的,可以看到的是星体,太阳、月亮和其他五颗星体运行的轨迹,有其他星体存在来做标记。把当度的星画出来,共有二十八颗,叫作舍,舍带出度来,度生出数来’),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距度星’了。不是不想平均分布,而是黄道所经过的轨迹上只有这些星星罢了。”

图11 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钱熙祚(?至一八四四)《守山阁丛书》本]中所载《浑象西南方中外官星图》局部

又问予以“日月之形,如丸邪,如扇也?若如丸,则其相遇岂不相碍?”予对曰:“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1。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圜。此有以知其如丸也。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故相值而无碍。”[130]

注释

1 耀:照射。

译文

又有人拿这样的问题来问我:“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像弹丸吗?应该像扇形罢。如果像弹丸,则太阳和月亮相遇时难道不会互相阻碍吗?”我回答说:“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像弹丸。怎样知道呢?根据月亮的盈亏可以验证得到。月亮本来没有光,就像银丸一样,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面才有光。光最先出现时,太阳在月亮的旁边,因为光在侧面照射,而所看到的月亮才会像钩子一样,太阳逐渐远离月亮,则斜照着而月光稍为圆满。像弹丸一样,拿粉来涂抹半边,从侧面看,则沾满粉的地方像钩子一样;从正面看,则是个正圆形。由此可知月亮像弹丸一样。太阳和月亮都是气,有形状而没有实质,因此相遇也不会互相妨碍。”

赏析与点评

沈括指出并论证了太阳和月亮是球体星体。他准确地从太阳光照射角度解释月亮的形状,是很具科学性的论证。不过,他把太阳和月亮当作气,太阳在月球旁边,则不符真实。

又问:“日月之行,月一合一对1,而有蚀不蚀,何也?”予对曰:“黄道与月道2,如二环相迭而小差。凡日月同在一度相遇,则日为之蚀,正一度相对,则月为之亏。虽同一度,而月道与黄道不相近,自不相侵;同度而又近黄道、月道之交,日月相值3,乃相陵掩4。正当其交处则蚀而既;不全当交道,则随其相犯浅深而蚀。凡日蚀,当月道自外而交入于内,则蚀起于西南,复于东北;自内而交出于外,则蚀起于西北,而复于东南。日在交东,则蚀其内;日在交西,则蚀其外。蚀既则起于正西,复于正东。凡月蚀,月道自外入内,则蚀起于东南,复于西北;自内出外,则蚀起于东北,而复于西南。月在交东,则蚀其外;月在交西,则蚀其内。蚀既则起于正东,复于西。交道每月退一度余,凡二百四十九交而一期。故西天法罗睺、计都皆逆步之5,乃今之交道也。交初谓之「罗睺」,交中谓之「计都」。”[131]

注释

1 一合:一个月之内,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一次,月亮与太阳处于地球的同一侧(在天球同一黄经上),即朔日(初一),叫作“一合”。一对:月亮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在同一黄经圈上相对,相差一百八十度,即望日(十五日),叫作“一对”。

2 月道:又称白道,即月球在天球视运动的路径。

3 相值:相遇。

4 陵掩:遮蔽。

5 西天法:印度天文学。罗睺、计都:白道与黄道有两个交点,一个“降交点”(月亮由北向南穿过黄道时的交接点),一个“升交点”(月亮由南向北穿过黄道时的交接点)。印度天文学把降交点叫作罗睺(Rahu),升交点叫计都(Ketu)。它们既是印度天文学中的神名,也是假想的星名。古印度人为了解释日月食的现象,假定有罗睺、计都两个神能够障蔽日、月之光,并把它们和日、月、五星合称为“九曜”。

译文

长官又问:“太阳和月亮运行,每个月都有一次会合,一次相对,却有蚀有不蚀,为什么呢?”我回答说:“黄道与月道,像二个环互相交叠而有些微偏差。但凡太阳和月亮同在一个黄经刻度相遇,便会出现日食,同在一个刻度上相对着,便会出现月食。虽然同在一个黄经刻度上,如果月道和黄道不接近,自然不会互相侵蚀;如果同在一个黄经刻度上而又接近黄道、月道的交汇处,太阳和月亮相遇,便会互相掩蔽。正好处在日月交接点时便会发生全食,如果不是完全处在交接点上,便会随着互相遮掩的程度深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食相。凡是日食,当月道由外而内交接的(月道由南至北穿过黄道),那么日食由西南开始,在东北方复圆;由内而向外交接的(月道由北至南穿过黄道),那么日食由西北方开始,在东南方复圆。太阳在交点的东方,北部会出现日食;太阳在交点的西方,南部会出现日食。日全食则由正西方开始,在正东复圆。凡是月食,月道自南往北穿越黄道时,月食由东南方开始,在西北方复圆;自北往南穿过黄道时,则月食由东北方开始,在西南方复圆。月亮在交点的东方,则月偏食出现在南部;月亮在交点的西方,则月偏食发生在北部。月全食则由正东方开始,在正西方复圆。黄道和白道交点每月向西移动一度多,经过二百四十九次交接便是一个周期。因此印度天文学的罗睺、计都都是反方向运行的,这就是现在的交点了。开始的那个交点叫作‘罗睺’,中间的那个交点叫作‘计都’。”

赏析与点评

沈括详细解释了日食和月食的原理,指出由于太阳和月亮运行轨迹交接处不同,因而出现不同的食相。

庆历中,有一术士姓李,多巧思。尝木刻一“舞钟馗”,高二三尺,右手持铁简,以香饵置钟馗左手中,鼠缘手取食,则左手扼鼠,右手用简毙之。以献荆王1,王馆于门下。会太史言月当蚀于昏时,李自云:“有术可禳2。”荆王试使为之,是夜月果不蚀。王大神之,即日表闻,诏付内侍省问状。李云:“本善历术,知《崇天历》蚀限太弱3,此月所蚀,当在浊中4,以微贱不能自通,始以机巧干荆邸,今又假禳禬以动朝廷耳5。”诏送司天监考验。李与判监楚衍推步日月蚀,遂加蚀限二刻。李补司天学生。至熙宁元年七月,日辰蚀东方不效,却是蚀限太强。历官皆坐谪6,令监官周琮重修,复减去庆历所加二刻。苟欲求熙宁日蚀,而庆历之蚀复失之。议久纷纷,卒无巧算,遂废《明天》,复行《崇天》。至熙宁五年,卫朴造《奉元历》7,始知旧蚀法止用日平度8,故在疾者过之,在迟者不及。《崇》《明》二历加减,皆不曾求其所因,至是方究其失。[139]

注释

1 荆王:北宋神宗的弟弟赵頵。

2 禳(ránɡ):解除、避免。

3 蚀限:日、月食出现的各种限制条件或特定范围。

4 浊中:在地平线以下。

5 禬(ɡuì):消灾解难的仪式。

6 谪:贬官。

7 卫朴:江苏淮安人,北宋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

8 日平度: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平均速度。

译文

庆历年间,有一位姓李的术士,有许多巧妙的心思,曾经用木头雕刻了一件会活动的钟馗,高二三尺,右手持着铁简,把香饵放置在钟馗的左手上,老鼠顺着手爬上去吃,它的左手便会抓住老鼠,右手用铁简把老鼠打死。李氏把它献给荆王,荆王收留他当门客。正值太史官说黄昏时将有月食,李氏自称:“有法术可以避过。”荆王试着让他施法,那夜果然没有出现月食。荆王大感神奇,当天便上表奏闻,皇帝下诏把他交付内侍省查询详情。李氏说:“我本来擅于历算之学,知道《崇天历》 推算月食刻度范围太窄,这次月食所在位置,应该在地平线以下,但因为我地位低微,没能力自己通达官府,于是才借机巧器具去荆王府求见,现在又借助避免灾害的仪式来惊动朝廷罢了。”皇帝下令把他交到司天监考核。李和判监楚衍推算了日月食,于是便增加食限二刻。李氏获补授为司天监学生。到了熙宁元年七月,日食本应于辰时在东方出现却没有应验,这是因为食限太强。历官都被贬谪,皇帝下令监官周琮重新修订,于是又减去庆历所加的二刻。本想姑且计算出熙宁日食的时间,但庆历的日食时间却又计算错了。议论纷纷很久,始终都没有精确的计算结果,于是废除了《明天历》,再使用《崇天历》。到了熙宁五年,卫朴编造《奉元历》,才知道旧的日、月食算法只运用了日平度,因此太阳运行得快时便会过了头,运行得慢时便追不上。《崇》《明》两部历书加减食限,都没有找出偏差的原因,到现在才弄清楚失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