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卷一·故事一

上亲郊庙1,册文皆曰“恭荐岁事”2。先景灵宫3,谓之“朝献”;次太庙4,谓之“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5。予集《郊式》时6,曾预讨论7,常疑其次序。若先为尊,则郊不应在庙后;若后为尊,则景灵宫不应在太庙之先。求其所从来,盖有所因。按唐故事,凡有事于上帝,则百神皆预遣使祭告,唯太清宫8、太庙则皇帝亲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于某所,不敢不告”。宫、庙谓之“奏告”,余皆谓之“祭告”。唯有事于南郊,方为“正祠”9。至天宝九载,乃下诏曰:“「告」者上告下之词,今后太清宫宜称「朝献」,太庙称「朝飨」。”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册文皆谓“正祠”。[001]

注释

:段末编号为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本条目编号,以便读者延伸阅读。下同。

1 亲郊庙:亲身进行郊祀(祭天)和庙祀(祭祖)。

2 恭荐:恭,恭敬。荐,祭祀用的物品。

3 景灵宫:宋代供奉本朝历代帝后的皇家祀庙。北宋真宗开始进行祭祀。

4 太庙:中国古代皇室祭祀祖先的宗庙。

5 南郊:中国古代皇帝祭天的活动,在冬至日举行。

6 《郊式》:指北宋神宗熙宁年间沈括奉敕编修的《南郊式》。

7 预:参与。

8 太清宫:祭祀老子的庙观。

9 正祠:法定的正式祭祀活动。

译文

皇上亲身进行郊庙祭祠仪式,典册记载都说“恭荐岁事”。首先祭祀景灵宫,叫作“朝献”;其次太庙,叫作“朝飨”;最后才到南郊进行祭祠仪式。我在整理郊庙祭祠的仪式时,曾经参与过讨论,当时怀疑这个次序安排,如果先祭祠的最尊崇,那么南郊的祭典不应该在太庙之后;如果以后者为尊崇,则景灵宫的祭典不应该在太庙之前。探究这个次序的来龙去脉,原来是有所因袭的。按照唐朝旧法,凡是祭祀上帝,都预先派遣使者向百神预先祭告,只有太清宫、太庙,则由皇帝亲自前往。典册和祭文都记载说“由于某月某日有祭祀于某处,不敢不向神明禀告”。祭祠太清宫、太庙的叫作“奏告”,其余都称为“祭告”。只有于南郊进行的祭典,才是正式的祭祠。到了唐玄宗天宝九载,下诏书说:“‘告’字是上向下宣告的用语。从今以后,太清宫适宜改称‘朝献’,太庙改称‘朝飨’。”自此之后,便失去了“奏告”这个名称,无论典册、祭文,都把这些祭典叫作“正祠”了。

赏析与点评

这是《梦溪笔谈》的第一条笔记,谈的是皇室祭祀的问题。沈括从自己征集郊祀仪式的亲身经历谈起,揭示出唐、宋之间皇室祭祀仪式和用语的变化。

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无宣召之礼1,惟学士宣召2,盖学士院在禁中3,非内臣宣召无因得入4,故院门别设复门5,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学士院北扉者6,为其在浴堂之南7,便于应召。今学士初拜,自东华门入,至左承天门下马待诏,院吏自左承天门双引至合门8,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学士自东门入者,彼时学士院在西掖9,故自翰林院东门赴召,非若今之东华门也,至如挽铃故事10,亦缘其在禁中,虽学士院吏,亦止于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知。如今学士院在外,与诸司无异,亦设铃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11。[004]

注释

1 初命:首次任命。宣召:皇帝遣使传达谕旨,召入供职。

2 学士:即翰林学士,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的官员。

3 禁中:皇宫禁地之内。

4 内臣:负责皇宫内事务的官员,多指宦官。

5 复门:即重门。

6 北扉:扉,门;此处指在北面设门。

7 浴堂:即浴堂殿,也作玉堂殿,唐、宋君主时常在此殿召见学士官员。

8 合门:北宋皇宫正殿文德殿的东西掖门。

9 西掖:皇宫的西面。

10 挽铃:唐制,进入学士院之前,必须先摇动铃索通报,获院官准许,方可入内。

11 文具:徒具虚文。

译文

唐朝制度,由宰相而下,首次任命时都没有宣旨召见的礼节,只有学士官才会宣旨召见。原因是学士院在禁苑之内,如果没有内臣宣旨召见,便没有理由可以进入,故此学士院的门口另筑建重门,也是因为它直通禁庭的缘故。另外,学士院开北门,是因为它位于浴堂殿南面,方便应召。现在学士第一次拜官,由东华门入宫,到达左承天门下马等待诏见,院吏由左承天门并排引领到合门,这也是沿用唐朝的旧制度。唐朝宣召学士官,由东门进入。那时候学士院在皇宫的西边,因此自翰林院的东门赴召,并不是现在由东华门进入的啊。至于挽铃的旧制度,也是因为他们身处禁宫之内,虽然是学士院的官员,也只能到达玉堂门外,则其严密可想而知。现在学士院在皇宫外面,跟其他官署并无不同,但也设铃索,全是徒具虚文的旧制度罢了。

赏析与点评

这条记述古代君主任命大臣时进行的宣召之礼,当中谈到唐初学士院学士获宣召的因由、觐见路径和在北宋时已徒具虚文的挽铃制度。

关于汴京宫城“东华门”和“左承天门”的位置,可参考图1、图2。

图1 北宋汴梁宫城图[出自陈元靓元至顺年间刊本《事林广记》后集(宫室类)“宫阙之图”]

图2 傅熹年据《宋会要辑稿》及元王士点《禁扁》等绘制之“北宋汴梁宫城主要部分平面示意图”[出自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八),二百九十六页]

唐制:两省供奉官东西对立1,谓之“蛾眉班”。国初,供奉班于百官前横列。王溥罢相2,为东宫3,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后,遂令供奉班依旧分立。庆历中贾安公为中丞4,以东西班对拜为非礼,复令横行。至今初叙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转班横行;参罢复分立;百官班退乃出,参用旧制也。[007]

注释

1 两省:指中书和门下省。供奉官:中书和门下省的官员。

2 王溥:字齐物,九二二至九八二,北宋并州人,官至宰相,乾德二年(九六四)任为太子太保,隶东宫官属,谥文献。

3 东宫:太子居住和处理事务的宫殿。

4 贾安公:贾昌朝,字子明,九九八至一〇六五,北宋获鹿(在今石家庄市)人,卒谥文元。

译文

唐朝的制度,两省的供奉官,(朝贺的时候)东西对立,叫作“蛾眉班”。大宋开国初期,供奉官横列在百官的前面。王溥被罢免宰相改为东宫(官)后,一品官员排在供奉官的后面,于是下令供奉班像唐制一样分立。庆历中,贾昌朝做中丞,认为东西班对拜于礼不合,于是又命令他们横行。到今天,最初排列班次的时候分立,到百官的班次排定后,便转班横行;百官参奏事情完毕后,又再分开列队,百官按次序退朝后,才离开。这是参考旧时制度的做法。

中国衣冠1,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2。窄袖,绯绿短衣3,长靿靴4,有蹀躞带5,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皆便于涉草6。胡人乐茂草7,常寝处其间8,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荐中9。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10,唯胡人都无所沾11。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12、算囊13、刀砺之类14。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15,如马之秋根16,即今之带銙也17。天子必以十三环为节。唐武德、正观时犹尔18,开元之后,虽仍旧俗,而稍褒博矣19。然带钩尚穿带本为孔,本朝加顺折20,茂人文也。[009]

注释

1 衣冠:衣服和帽子。

2 胡服:少数民族的服饰。

3 绯:红色。

4 长靿靴:长筒靴。

5 蹀躞(dié xiè)带:系有多个垂挂小带子的腰带,用以系挂各种随身小件物品(如小革袋或饰物,见后图)。

6 涉草:走过草原。

7 茂:丰盛。

8 寝:睡觉。

9 深荐:荐,野兽吃的草。深荐,指茂盛的草原。

10 袴:同裤。濡:湿。

11 沾:沾到雨水。

12 帉帨:手巾。

13 算囊:盛载算子的袋子。

14 刀砺:佩刀和磨刀石。

15 衔:紧扣。

16 秋:拴在牛马大腿后的带子。

17 带銙:金属或玉制器具,用作带扣。

18 正观:即贞观。犹尔:还是这个样子。

19 褒博:宽大。

20 顺折:有所沿袭(顺)和改革(折)。

译文

中国的衣服饰样,自从北齐开始,就全部采用胡人的样式。窄袖、绯绿的短衣、长靿靴、有鞢躞带,都是胡人的服饰。窄袖有利于骑射;短衣、长靿都是便于在草丛中穿梭。胡人喜欢茂盛的草地,习惯在草地上睡觉生活,我出使北方时经常看到,即使王庭也在茂密的草丛之中。我到胡庭的那天,刚下过雨,经过草地时,衣服衫裤都被弄湿,只有胡人都没有被雨水沾到。带衣所挂着的蹀躞饰物,大抵是想用来紧紧系着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后来虽然没有蹀躞这种饰物,但还是保留着那个环,这个环是用来扣着蹀躞的,就像马有秋根一样,那就是现在的带銙了。天子必须用十三环为节。唐朝武德、贞观年间还这样做,开元之后,虽然沿用旧习惯,而稍微宽大了。可是带钩还是穿带本为孔,本朝有所沿袭和改革,礼制文明更为丰盛。

图3-1、图3-2 蹀躞带[出自胡道静等译注:《梦溪笔谈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八),十六页]

幞头一谓之“四脚”1,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2。晚唐方镇擅命3,始僭用硬脚4。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5、交脚6、朝天7、顺风8,凡五等;唯直脚贵贱通服之。又庶人所戴头巾,唐人亦谓之“四脚”,盖两脚系脑后,两脚系颔下9,取其服劳不脱也;无事则反系于顶上。今人不复系颔下,两带遂为虚设。[010]

注释

1 幞头:古代的一种帽子(见下页图)。

2 硬脚:巾脚用金属线撑着。

3 方镇:即藩镇,唐代控制地方政治军事的节度使。擅命:专擅,不听从中央指挥。

4 僭:越级。

5 局脚:硬脚而弯曲的形状。

6 交脚:后巾脚交叉的形状。

7 朝天:巾脚朝向上方。

8 顺风:巾脚一向下垂,一向上曲。

9 颔:下巴。

译文

幞头,又叫作“四脚”,是四条带子的意思。其中两条缚在脑后垂着,另外两条带子则由下巴折返,系在头上,使得它折曲地附在头顶上,因此也称为“折上巾”。唐代的制度规定,只有君主可以使用硬挺的带子。晚唐的时候,方镇专横,才开始僭越使用硬挺的带子。本朝的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总共五种形式。当中只有直脚是不论贵贱都可以采用的。此外,老百姓所戴的头巾,唐代人也叫它作“四脚”,原因是两条带子缚在脑后,另外两条系在下巴上,取它穿戴起来牢固不易脱落。闲来没事做时,则反系于顶上。现在人们不再系于下巴下,两条带子就形同虚设了。

图4 幞头

予及史馆检讨时1,议密院札子问宣头所起2。予按唐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诏诰,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唐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录之于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尚有《梁宣底》二卷,如今之《圣语簿》也。梁朝初置崇政院,专行密命3,至后唐庄宗,复枢密使,使郭崇韬4、安重诲为之5,始分领政事,不关由中书直行下者,谓之“宣”,如中书之“勑”6;小事则发头子、拟堂帖也。至今枢密院用宣及头子,本朝枢密院亦用札子。但中书札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参政以次向下7;枢密院札子,枢长押字在下,副贰以次向上:以此为别。头子唯给驿马之类用之。[012]

注释

1 及:担任。

2 密院:枢密院,管理军事机密和边防事务。札子:宋代的一种公文书。

3 密命:秘密命令。

4 郭崇韬:?至九二六,后唐将领,庄宗时任宰相兼枢密使。

5 安重诲:?至九三一,后唐将领,明宗时任枢密使。

6 勑:同敕,由中书省颁发的皇帝命令文书。

7 参政: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

译文

我担任史馆检讨官时,枢密院有札子下来问及宣头的起源。据我所知,唐代的制度,中书舍人负责诏告,都会准备四本,一本为底本,一本用来宣读。这里的“宣”,是走出来的意思,没有用来做书名。晚唐时期枢密使从宫禁中承接皇帝的旨意,出来后交给中书省,就叫作“宣”。中书省承受了旨意,记录在典籍里,叫作“宣底”。现在史馆中还有《梁宣底》二卷,一如现在的《圣语簿》。梁朝最先设立崇政院,专门负责传达秘密的命令。到后唐庄宗恢复了枢密使一职,命郭崇韬、安重诲担任,这时起两个部门才开始分别领导政事,不经过中书省直接发下来的叫作“宣”,像中书的“敕”。小事则发出头子、拟堂帖。到现在枢密院用宣和头子两种。本朝枢密院也用札子。不过中书省的札子,宰相押字在最上方,次相和参政根据职位依次向下押字;枢密院的札子,首长官押字下方,副官根据职级依次在其上押字,以这种方式来分别两种札子。头子则只有给付驿马之类的事情才使用。

唐制:丞郎拜官即笼门谢1。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2,则拜舞于阶上3,百官拜于阶下而不舞蹈,此亦笼门故事也。[014]

注释

1 丞郎:唐代尚书省的左右丞和六部侍郎。拜官:授官。笼门:聚集在殿门。

2 已上:即以上。

3 阶:台阶。

译文

唐代制度,得到授予丞和侍郎职位的人成为正式官员后,便会聚集在殿门谢恩。现在三司副使以上拜官,则在阶上跪拜、舞蹈;其余各级官员则在阶下跪拜而不舞蹈。这也是聚集在殿门的成例。

大驾卤簿中有勘箭1,如古之勘契也2。其牡谓之“雄牡箭”3,牝谓之“辟仗箭”4,本胡法也。熙宁中罢之。[021]

注释

1 大驾卤簿:皇帝出巡的仪仗队伍。勘箭:宋代皇帝出行回宫时的礼仪。皇帝郊祀结束回宫时,在宫门口行勘箭之仪。金属制的箭镞由守卫宫门的金吾掌握,香檀木制的箭杆由皇帝驾前掌握,两者勘合,则开宫门欢迎仪仗。

2 勘契:古代皇帝出行回宫时的礼仪,性质与勘箭同,只是所勘之物为香檀木雕成的鱼形和凹形鱼形模版(此据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二。另据宋王应麟《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鱼契分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

3 牡:雄性,这里指插入的箭镞。

4 牝:雌性,这里指被插入的箭杆。

译文

皇帝出巡的仪仗中有勘箭,像古代的勘契一样。当中插入的箭镞叫作“雄牡箭”,被插入的箭杆叫做“辟仗箭”。这本来是胡人的法度,熙宁年间被废除。

赏析与点评

这条记述皇帝出巡时的一些礼仪,原来是外族的习俗。

选人不得乘马入宫门1。天圣中2,选人为馆职3,始欧阳永叔、黄鉴辈4,皆自左掖门下马入馆5,当时谓之“步行学士”。嘉祐中6,于崇文院置编校局,校官皆许乘马至院门。其后中书五房置习学公事官7,亦缘例乘马赴局。[027]

注释

1 选人:宋代文官中最低阶的官员,属于候任官员。

2 天圣:宋仁宗赵祯的年号(一〇二三至一〇三二)。

3 为:担任。馆职:宋初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供职于三馆的称为馆职。

4 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黄鉴:字唐卿,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宋代进士,累官至集贤院。

5 左掖门:宋宫城的南正门侧有“左掖门”和“右掖门”两边门。

6 嘉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一〇五六至一〇六三)。

7 中书五房:唐宋时期中书省下设的五个部门。宋代的五房,据《宋史·职官志》记载,分别为孔目房、吏房、户房、兵礼房和刑房。习学公事官:宋代中书、门下省所属部门的见习官员。

译文

选人不可以乘马进入皇宫的门口。天圣年间,开始有选人出任馆职。起初,欧阳修、黄鉴等人,都是从左掖门下马进入馆舍,当时叫他们作“步行学士”。嘉祐年间,在崇文馆设立编校局,校官都获准乘马直抵院门。其后中书五房设置习学公事官,也沿袭此例乘马到局上班。

赏析与点评

这条记述选人乘马上班的来历,可见这不过是当时一个新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