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历史纵横(3)
杨朱这种引导人们珍爱自身、全性保真的思想,在各国连年发动非正义战争、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是有人道主义的积极价值的。
第五节 “坐观成败”的故事
宋诗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
汪藻
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
方尝勾践胆,已补女娲天。
诸将争阴拱,苍生忍倒悬。
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
作者介绍
汪藻(1079—1154),字彦章,宋代文学家,绕州德兴人(今属江西)。
汪藻年轻时喜读《春秋左氏传》和《汉书》,于宋徽宗崇宁五年考中进士,先后任婺州观察推官、宣州教授、著作佐郎、宣州通判等。一次,宋徽宗下令群臣作诗为献,汪藻因独领风骚而名声大噪,与胡伸一同被世人赞为“江左二宝”。南宋初期,汪藻曾为兵部侍郎,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去世后赠端明殿学士。汪藻为官清廉,专著学问,《宋史》评价他:“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博极群书,老不释卷。”
在诗歌方面,汪藻受到江西派诗人徐俯、洪炎等人的重视,中年后拜韩驹为师,作品受苏轼影响较大。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曾在文坛上有巨大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汪藻身为江西人却不沾染江西诗派的弊病,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
汪藻的诗作多触及时事,寄兴深远。其诗作如《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四首、《桃源行》《春日》等,或郁愤至深,或别出心裁,或传神新颖,都曾传诵一时。汪藻著有《浮溪集》六十卷。
汪藻擅长写骈体文,如南渡初期的诏令制诰,《元祐太后告天下手书》《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等,因其行文洞达激发,闳丽精深,多被时人所传诵,宋高宗曾以“紫诰仍兼绾,黄麻似《六经》”十字写在团扇上赠送给汪藻。
诗歌赏析
本诗题目《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中的“己酉”即宋高宗建炎三年。当年年末,金兵大举南下,连续攻陷建康、常州,继而江东诸郡被逐次攻破,金兵直抵越中。建炎四年正月,宋高宗赵构在温州乘船,沿海南逃。此时的宋军既无作战的实力,更无作战的意志决心,遇战往往望风而逃。
首联“草草官军渡,悠悠敌骑旋”中的“草草”二字,将宋军渡河撤退时的仓皇混乱之态形象地表现出来,也由此体现了军队无心恋战的精神状态。面对如此不堪的宋军,金兵可谓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悠悠”二字就将金兵气定神闲、趾高气扬的形象表现出来。“草草”与“悠悠”两相对照,强弱胜负已判,效果是非常强烈、触目惊心的。同时,诗人运用叠词,在听觉上还有延宕的效果,也将战争持续时间长、对百姓伤害大的情状委婉地表现出来。虽然两句都是对客观情况的描写,但是在叠词的对比之中包含着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可谓意涵深切。
颔联宕开一笔,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两个典故。第一句“方尝勾践胆”讲的是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被俘吴国后立志报仇,韬光养晦、卧薪尝胆,终于实现了灭吴大志。第二句“已补女娲天”讲的是传说中的女娲见天倾东南,于是炼五色石补天。诗人在这里用“方尝”和“已补”意在指出:虽然宋王朝经历靖康之乱,如同越国被灭,苍天倾覆,但南宋政权的建立却如同勾践艰苦复国、女娲补天一般,挽回了神州陆沉的颓势。诗人希望通过这两个典故唤醒人们对王朝中兴的希望。这两个典故一个是历史事实,一个是神话传说,都十分贴切,可见诗人在选材上的用心。
首联到颔联,为一层转折,颔联到颈联,又为一层转折。过去的战绩固然足以自慰,然而从过往回到首联的现实中,战况的发展却又令诗人痛心疾首。“诸将争阴拱”直指当时宋军将领们遇战往往袖手旁观,按兵不动,以致贻误战机。而“苍生忍倒悬”则直接陈明这样的做法给饱受战争蹂躏的百姓带来的巨大伤害。在这一联中,作者表达了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拥兵自重而置国家安危、民族存亡于不顾的将领的强烈谴责,态度鲜明,饱含积郁之情。
从前三联可见,诗人的情感是反复而曲折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诗人内心的情感是郁积的,是异常强烈的。故而尾联“乾坤满群盗,何日是归年”顺势以直白的话语将内心炽热的情感喷薄写出,成为全诗的高潮。“乾坤满群盗”,一来,写时局之危到了天地之间尽是金兵的地步;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士人是具有以正乾坤为己任的情怀的。“乾坤”之意不仅是空间意义上的,更是宇宙意义、道德意义上的,“乾坤”中包含的是黎民苍生,是天道是非,应从这个高度理解诗人这句话中所包蕴的情感。
结句“何日是归年”用的是前人诗句。李白在《奔亡道中》写道:“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杜甫也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之句。然而,无论是李诗还是杜诗,“何日是归年”表现的都是诗人个人的情感。而汪藻所慨叹的并非全是个人命运遭际,此处的这一叹代表的是所有身受亡国之恨的百姓,代表的是国家、民族的心声,故而更具有动人心魄的强烈震撼力。
“坐观成败”的故事
“拱”是指两手合围,阴拱是说暗中拱手,坐观成败,其典出自《史记·黥布传》。
黥布本姓英,在他年轻时,有一个看相的人对他说:“等你受刑后会称王。”后来他犯罪受了黥刑,故而被称为黥布。在秦末农民起义中,黥布聚集了几千人的队伍北上攻打秦左、右校的军队,后投归项梁。
黥布因骁勇善战而列于众军之首,被楚怀王封为当阳君。项梁死后,黥布听从项羽的调派南征北战,其作战英勇,在当时威震四方。由于黥布战功显赫,故而在项王分封之时,黥布被封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后来项羽为攻打齐国,向九江征调军队。此时的黥布以病重为托词不愿前往。之后楚军在彭城被刘邦打败,黥布依旧未出兵帮忙,故而引起项羽的怨恨。项羽屡次派使者责备黥布,并召他前往,黥布却因此愈发恐慌,更加不敢前往。
后来,刘邦派使者萧何游说黥布劝其反叛项羽,萧何指出黥布虽名为臣服于楚,实则在项羽最需要其帮助时并没有给予帮助,而是垂衣拱手地观看他们谁胜谁败,这说明黥布并非真心帮助项羽。黥布被萧何的一番言辞说动,同意反叛项羽。
后来“垂拱”“阴拱”就有了坐观成败的意思。《史记》作“垂拱而观其孰胜”。王安石《和吴冲卿雪并示韩持国》一诗中也写道:“胜负观两豪,吾衰但阴拱。”
第六节 “乌江自刎”的故事
宋诗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一个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王安石在青少年时代游历各地,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一定认识,《宋史·王安石传》记载他在青年时期便“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庆历二年三月,王安石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签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知县。王安石在地方任职时公正严明,注重实效,大修水利工程,颇有政绩。嘉祐三年,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写了历史上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上书中他指出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并完整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之风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科目,设明法科目,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考时务策。
王安石在神宗时先后任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宰相。但是,王安石变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如用人不当、忽视百姓实际需求等问题,未能尽得民心,因而受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的反对。变法之事几经反复,最终以王安石被罢相退居金陵,新法尽废告终。
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他采取的措施甚至是失败本身,都对北宋后期乃至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生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王安石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散文方面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学杜得其瘦硬”,擅长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但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行世。
诗歌赏析
《叠题乌江亭》是王安石的一首咏史诗。篇名中的“叠”字说明前人已题,王安石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吟咏阐发的。想要读懂王安石的这首诗,需要将其与先前杜牧所作的那首著名的《题乌江亭》相互对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杜牧的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认为胜败本是兵家常事,项羽作为堂堂英雄,即使战败,也应有“包羞忍耻”的坚韧品格,加之项羽发迹的江东多有才俊之士,也许还有卷土重来、反败为胜的机会。可见杜牧对项羽的失败自刎是感到惋惜的。
然而,王安石这首诗则反其道而行之,给出了另一种独特见解。
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直接从项羽霸业的失败写起,指出“垓下之围”的惨败是项羽大势已去的标志。而“势难回”的原因,则在于此时项羽麾下士卒“百战疲劳”,众叛亲离,而项羽自己,则在垓下被围之时咏叹著名的《垓下歌》,其词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自刎之前又说出“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之辞,这正是王安石所谓的“壮士哀”。然而,此歌此语固然悲壮,却也恰恰显现了项羽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缺乏反思能力,他将失败归咎于虚无缥缈的“天命”,可谓至死不悟。
基于项羽性格上的缺陷及偏狭的历史观,王安石认为项羽的失败看似偶然,实则包含着必然的因素。王诗第二句“势难回”其实是针对杜牧诗中“卷土重来未可知”进行的反驳。
对于项羽思想认识上的狭隘和性格上的刚愎自用,王安石在这首诗歌的后半部分进行了深入剖析:“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用反问语气辛辣地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次为他效命。一方面彻底否定了杜牧“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人心向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同样是咏史,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对历史政治发展规律的理解要比杜牧深刻得多。
一唐一宋两位诗人,穿越数百年的时空,对同一问题展开对话,各抒己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既有中国古人对于学问的注重,也有诗歌可以穿越历史、沟通古今,实现与古人情感和思想交流的独特魅力。
“乌江自刎”的故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