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保证资金安全,投资要赚钱而不是赔钱(1)
【投资的第一原则:先保本,后获利】
投资,资本是最重要的。高风险的确会带来高收益,但是投资者绝对不能冒过大的风险,无论如何都要保本为先,这是投资的大原则。巴菲特有句最重要的投资名言:“成功的秘诀有三条:第一,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二,尽量避免风险,保住本金;第三,坚决牢记第一、二条。”
投资者在投资前,要了解投资产品的特点以及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本着投资先保本的理念,获取收益方成为可能。
曾经有一位股市老手,在20世纪90年代和前两年的股市风暴中都做到了全身而退,在别人问起他的投资经验的时候,他总是告诉他人:“我在买股票的时候首先不去想会赚多少钱,而是先保证自己不亏钱,而当我真的做到不亏钱的时候,往往就能发现自己其实是赚钱了。”
这位投资前辈在涉足股市以来一直坚持着谨慎和独立思考的原则,甚至为此错过了很多机会,但他也从不懊悔。他坚持在买入之前就考察好股票存在的风险,他认为对股市中风险的了解就应从进入的时候开始,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以后被动。而一旦他认为一只股票的风险过大,无论它有多么诱人,都会选择果断放弃。他总结自己的行动就是:“走一步,看三步,之前慢出手,持有后就坚持。行情好的时候多持有一会儿,不好的时候就立即清仓。”
“不亏钱的时候就是在赚钱”,这话一语道破了天机。我们带着钱进投资市场想赚大钱,往往会先遭遇赔钱“交学费”的情况。如果不计风险,一味贪图高收益,那结果必然是输得连入市的本钱都没了。
当然,投资市场中的稳妥并不等于过度保守,畏畏缩缩。在保住本金的基础上,我们自然可以冷静地分析市场,做一些高风险投资。
徐泰洙是韩国某消费信贷公司的总裁,掌管着数百亿韩元的流动。他在放贷、从中抽取利息的过程中,明白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如何保住本钱”比“如何收回利息”更重要,抵押物品不能成为保住本钱的保证。
徐先生从军队退役之后到日本积累工作经验,发现当时的日本到处都是消费信贷的广告,ACOM、PROMISE等知名消费信贷公司的自动交易店铺在日本地铁站附近随处可见。于是他想:“总有一天,韩国公民对于消费信贷企业的否定性认识会有所改变,消费信贷产业一定会成为朝阳产业。”他决定先在日本试一试。
首先他瞄准了在日本的韩国留学生,向他们提供小额贷款。积累了部分资金后,他开始在日本的韩国人聚居地做广告,逐步扩大自己的事业。他只做小额信贷生意的理由,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提供大额贷款,而是他有因此连本钱都收不回来的经历。
回到韩国以后,他正式进军韩国消费信贷行业。他说:“公司越来越大,我不停地思索,创造出那些能很容易地回收本钱的消费信贷产品。”所以他的主打产品是无抵押、无保证、无“先利”的小额个人消费信贷商品。小额信贷的好处之一是由于其金额小,在无抵押、无保证的情况下亦可贷出;其二,回收的可能性比大额信贷要高得多,相反,利息却比大额信贷要高,万一连本钱都收不回来,他只需稍稍提升一点利息,就能将损失转嫁到其他顾客身上去。
徐泰洙有敏锐的投资眼光,把握住了发展初期的朝阳产业。他有曾经在大额贷款方面赔本的经验,所以只在保本的基础上做些小额贷款的生意,并且靠这种风险合理的投资获得了巨额利润。
投资市场不是赌局,投资者以赌徒的心态来进行投资,不断用钱去填无底洞,就等着时来运转、咸鱼翻身,那是极其危险的。见好就收应该是投资者们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谨慎卖出,乍看的确比股市继续走高后卖出吃亏,可谁知道明天的大盘是不是走高呢?
切不要说“再等等”,念叨着“再等等”的基本上都被套牢了。巴菲特曾说:“当股市中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赚钱时,就到了要退场的时候了。”
事实告诉我们,一夜暴富远没有良性循环现实。与其深陷市场,大赚大赔,不如细水长流稳步致富。先保障资金安全,再谈成功理财。
【成本过高会带来灾难】
在投资市场中,大部分投资产品都与上市公司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挑选投资产品时,我们都有自己的技巧,有很多投资者,不做调查了解,一味选择知名的大企业进行投资,以期获得大量的收益。
但是知名上市企业并非一定是投资的优选,因为投资大企业的成本可能会很高,过高的成本有可能带来高收益,但一旦市场走低,必将引起资金安全方面的灾难。
执掌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大亨巴菲特,每一年都会给自己公司的股东们写一封信作为年报。在1996年,他在信中对股东们解释说:在1989年时伯克希尔公司投入了3.58亿美元在美国航空公司年利率为9.25%的特别股上,他当时满怀胜算,谁料这竟是一个大错误。
在决定投资时,巴菲特认为自己抓对了时机。但由于当时航天产业自身的状况以及Piedmont并购的后遗症,美国航空产生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都是巴菲特当时没有料到的。
这之后不久,卡罗迪和索霍费尔德解决了并购后遗症,美国航空终于恢复了一定好评,但整个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巴菲特投资之后,航空业的状况急剧恶化,美国航空的部分竞争者进行了自杀性的杀价竞争,这就导致所有的航空业者都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在销售制式化商品的产业之中,你很难比最笨的竞争对手聪明到哪里去。”
巴菲特宽慰股东:“除非在未来几年内,航空业全面崩溃,否则我们在美国航空的投资应该能够确保安全无虞,卡罗迪与瑟斯很果决地在营运上做了一些重大的改变来解决目前营运所面临的问题,虽然如此,我们的投资现在的情况比起当初还是差了一点。”
美航造成了巴菲特的投资失误,一方面,它自身的运营存在着问题,另一方面,它的营业收入得不到保障。
美国航空公司的运营之所以产生了问题,是因为它的成本结构仍然停留在管制时代,运营成本非常之高,而这些运营成本最终转嫁到了投资者——也就是巴菲特的头上。
而美航公司的营业收入也因为市场中的价格竞争而大幅度缩水。既不能降低成本,又无法提高价格增加收益,灾难自然就无法避免了。无论这个公司是个多么知名的大企业,无论它有多么出色的CEO。
巴菲特坦言,他非常喜欢并且崇拜美国航空公司CEO卡罗迪,也非常信任美国航空的盈利能力,所以自己没有对该公司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充分看清这项投资所要注入的成本,所以导致投资陷入窘境。
不过巴菲特毕竟是巴菲特,即使出现了这样的原则性失误,总体上看,伯克希尔公司从1989年到1996年间还是从美航公司身上陆续得到2.4亿美元的股息,与3.58亿美元的初始投资相比,算是旱涝保收了。
巴菲特这个不算成功的投资案例可以带给我们许多警示。
所谓的成本过高,不仅是指企业运营时面临的问题,也是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产品时会遇到的问题。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过高的成本很可能影响它的盈利能力,从而损害股东的利益;对投资者而言,成本过高的投资产品可能会抵消未来数年中可以赢得的分红。
投资者可能像巴菲特一样,因为信任一个公司而选择它的投资产品。因为是知名公司,所以投资产品的买入价格也会相应较高,那么,在数年后计算盈利时就会发现,自己的盈利扣除掉开始的买入成本后,所剩无几。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收益增加?答案是降低投资成本。
投资者获利来源于“收益—买入成本”,收益与公司的运营状况相关,不受投资者控制,那么投资者只能从成本入手。
明智的投资者都会选择低成本的投资产品。比如与巴菲特齐名的华尔街投资大亨彼得·林奇,他就以喜欢淘换投资产品、眼光独到而著称。
彼得从来不迷信大企业,他不会抗拒低价投资产品的诱惑,而是果断买入,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判断自己的投资是否成功。因为投资成本低,所以即使投资不成功也不会赔本,于此同时,只要市场不是太过惨淡,他就可以盈利。
不要仅仅把目光锁定在那些你听说过却不了解的知名企业上,不要过于迷信所谓的市场热门。高新科技公司经常受到追捧,可有一个IT行业的老板就曾经自嘲道:“知道怎样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吗?很简单,你要先成为一个千万富翁,然后开始做IT,用不了一年,你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了。”
运营不利,老板们的资产会缩水,投资者面临的却可能是血本无归。所以,不要祈求大公司会保护好你的资产,还是在充分了解、独立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小成本投资最为精明。
【理想化投资是投资市场上看不见的敌人】
人人都说,有理想是好事,理想化就未必了。的确,在投资中,理想化也是一个忌讳。投资专家们天天建立一个又一个理想化模型来分析市场,但投资市场终究不是物理实验,就算符合所有规律,也未必能盈利。
不要想当然地制订自己的理财计划,觉得“某些公司下半年一定会盈利”或者“最近买基金绝对赔不了”,这样不但无法获益,还很可能遭受损失。
200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叫《赢在中国》的栏目,广受欢迎,其请来了史玉柱、俞敏洪、马云等诸多成功人士担任评审,点评年轻创业者的创业构思。
在面对一些打算做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时,史玉柱提醒他们:“不能理想化,你看到的商机不一定存在。”
史玉柱认为,搞互联网的人,99%都把未来想得很美好,可事实不一样,要做1%那种冷静的人。
节目中,有一个创业者要创建网上购物中心,他一口咬定马云不会去做B2C——可那个时候,马云旗下的淘宝网已经推出了B2C模式的淘宝商城。电子商务专家分析指出,C2C模式在中国只能长期维持免费格局,拓展到B2C模式,是淘宝网加快赢利步伐的必然选择。这些信息,全国媒体不乏报道,那名创业者作为一名“业内人士”应当知道,但他只是一厢情愿地想象,B2C市场不可能一家独大,以马云的性格要做就做最大的,所以马云不会去涉足B2C。
还有另外一个创业者,打算做淘宝网的对手,想打造社区电子商务平台,把社区的商业服务资源整合在网站上。他感觉淘宝网的发展比较缓慢,因为它的模式不对,互联网应该更多地服务于百姓身边的现实世界,而淘宝网是个虚拟商店。可事实上,这个项目一点都不新鲜,从十多年前,很多运营商和企业都有过类似的构建,但并没有成功的先例。成功的只有以淘宝为代表的C2C,和以当当网为代表的B2C,他们能成功的共同点,就是面向全国的供应商和消费者,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配置资源的功能——这是社区电子商务平台所欠缺的。
史玉柱曾经说:“每一次的投资成功,都不需要一丁点的理想化因子。”不要投资那些理想化的产业和公司,也不要让自己的投资过于理想化,理想化投资是市场上看不到的敌人。
投资的理想化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源自眼界不宽、调查不细、思考不远;第二种由于不会从历史教训中总结出真正的规律。
进入投资市场,每一种投资产品都会抛出各种诱惑,向投资者炫耀自己光明的未来。这时候,需要投资者进行分析和了解,看看要购买的这个产品的市场走向是不是像它介绍的一样乐观;看看这个公司经销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是新产品;比较一下其与同类产品之间的买入价格和获益水平。这样,就可以尽量规避第一种理想化。
投资产品作为一种产品,它的价格也是围绕价值线来回浮动的。不要被短时间的回升所迷惑,在进行投资之前了解项目过去的成功率、获利率。如果产业的整体情况一片惨淡,比如石油产业,那么就不要怀着赌徒心理再度向其中投钱,触底反弹的确可能发生,但那时候,你未必有本金翻本了。多了解市场资讯,是投资者规避第二种理想化必做的功课。
四十岁出头的穆先生与妻子都有稳定的工作,家底殷实。这几年,穆先生看朋友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一进一出,赚得盆满钵满,难免心中痒痒。他们两口子商量了一下,便拿出了几万块跟朋友一起炒。从2002年至今,股市、汇市甚至期市都留下了穆先生的影子。但是不同于穆先生的想象,急于在高风险投资中获得丰富回报的穆氏夫妇太过注重短线投机,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
刚开始在股市中,一听说有异动他们就立刻买进产品,不见动静又立刻撤出。2003年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十分火爆,他们又转投汇市和期市。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并没有任何建树。
投资不是立竿见影的,就像某著名投资者说过的那样:“如果你不打算让你的资金在股市中滚动十年,那你最好连十分钟都不要投进去。”投资有长线投资和短线投资的差别,投资者不要看到别人赚钱,就理想化地认为自己也可以赚到钱。
不同的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和市场,比如,能接触到最新金融信息的银行职员,可以选择股票、外汇买卖等激进型的投资方式;对经济了解不多的小学教师,可以选择风险较小的国债、基金等。
只有把头脑中的理想化因子排挤掉,落实到市场中去考虑投资,才能在市场中挖出属于自己的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