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20堂财富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谨慎——时刻规避风险

1.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去做

对充分准备的重要性,李嘉诚曾以“游泳”的例子加以说明。他说:“我的泳术很普通,扒艇也很普通。如果想到达对岸,我不仅要确信我的能力可扒到对岸,而且一定要有能力扒回来。等于我游泳去对面沙滩,我不会想着游到对面沙滩休息。我要预备自己游到对面沙滩,立即再游回来也有余力,我才会真的游过去。在事先,我会常常训练自己,例如记录钟点和米数,充分了解自己后才去做。”

李嘉诚进入房地产业的时候,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楼花、按揭等营销方式。作为一个新进者,李嘉诚冷静地研究了楼花和按揭等营销方式,最后得出结论:地产商的利益与银行休戚相关,地产业的盛衰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利益。因此,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他决定在自己没有准备好之时绝不轻举妄动,首先,宁可不建新楼,也不卖楼花,然后不向银行贷款,最后物业只租不售。这三条规定让李嘉诚损失了大量的利益,他身边的人都忍不住着急,纷纷劝说:“你怎么胆子这么小?大家都在做了,你不做,以后就没得做了。”

但是李嘉诚却不为所动,依旧认为自己准备不足,还不能蹚这一浑水。面对着众人的质疑,他依旧坚持己见。

1961年6月,“廖创兴银行挤提风潮”证实了李嘉诚稳健策略的正确。廖创兴银行由潮籍银行家廖宝珊创建。廖宝珊同时也是“西环地产之王”。为了高速发展地产,廖宝珊几乎将存户存款掏空了,全部投入到地产开发中,因此引发了存户挤提风潮。这次挤提风潮,直接导致廖宝珊脑溢血死亡。看见发生这样的事情,曾经讽刺李嘉诚的人都闭上了嘴。而后,李嘉诚则开始了自己的扩张征程,最后成为“香港地王”。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说:“我总认为一个能力很一般的人,如果有个好计划,也是会有所作为的。”但凡成功的人,他们做事前总是未雨绸缪,提前谋划,而不是等别人的指示。而那些急功近利的人,总是事后补救。不在事前谋划,你的事业是不会有进展的。

有句俗语叫“磨刀不误砍柴工”。“磨刀”其实就是准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消耗掉很多时间,也可能被别人甩在身后。但是当“刀”磨好了之后的“砍柴”速度,将让我们远远超过对手,甚至一举反超。这句俗语的主要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速度和利益,就放弃了长远的打算。

《论语》里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司马迁写《史记》,光搜集资料就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进行考察研究……这些伟大的名人们,没有一个是急于求成的,在他们尚未做好准备之前,都不会轻举妄动。做生意也是一样,没有经过精密的谋划,没有“万事俱备”的准备,是不可能应付得来那些突如其来的变故的。

《礼记》中有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前的准备,包括对突发情况的补救准备,还有对做好事情的前进准备。我们最好在做事前制订出详细的计划,并且最好是找到机会去验证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这样,才能让我们“小心驶得万年船”,越走越远。

马云创办阿里巴巴的初衷,就是想“创办一家中国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把买和卖的供求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网上进行发布”。1999年2月21日,阿里巴巴的18位初始创办人凑够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当时他们希望网站能在成立10个月之后吸引到投资。结果建立网站后没过几个月,就有好几个国际上的公司要投资给马云。尽管当时资金严重短缺,马云却一一拒绝,理由是“我们的公司还没有准备好”。

就这样,没有融资的阿里巴巴团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他们取消了一切对外宣传,只是在内部专心做网站,从此开始了长达6个月的“闭门造车”。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基本上是封闭运作的。

但是,当马云带领着阿里巴巴横空出世的时候,全世界都为之震惊。阿里巴巴的B2B模式,被国外媒体、硅谷和风险投资家誉为与Yahoo、Amazon、eBay并肩的互联网第四种模式。在这时,更多的投资商开始找到马云。在很多赚不到钱的网站疯狂追逐风险投资时,马云却对风险投资百般挑剔。而马云之所以能如此“嚣张”,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一流的团队和一个潜力巨大的品牌。

民间有一句俗话,“好饭不怕晚”。制订好了计划,做足了准备,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竞争力,这样发展并不会比别人慢,反而还会因为我们准备充分,而比别人走得更踏实、更稳健。

2.分散投资,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1986年,美国学者在发表于《金融分析家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合绩效的决定”的文章中表明: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也就是说,“资产配置”能够为我们大大增加获利的机会。其实,合理而又多元化的资产分配能够让企业有效地避免风险,减少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是早就被证实了的。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李嘉诚开始了自己分散投资的历程。在进军加拿大时,仅他一人,就为面临经济衰退的加拿大带去100多亿港元巨资。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黄通过合营公司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权。

1986年,李嘉诚斥资6亿港元购入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的股权。该公司股东担心李嘉诚进一步操控皮尔逊,组织反收购。李嘉诚随即退却,半年后抛出股票,盈利1.2亿港元。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协商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投资3.72亿美元,买进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1990年,李嘉诚趁高抛股,净赚近1亿美元。

在1990年大规模进军美国时,李嘉诚在美国最合算的一笔交易,是他与“北美地产大王”李察明建立起的深厚的友谊。当李察明陷入财务危机时,为结下好的合作伙伴,他将纽约曼哈顿一座大厦的49%的股权以4亿多港元的“缩水”价,拱手“让”给了李嘉诚。

在新加坡方面,万邦航运主席曹文锦邀请香港巨富李嘉诚、邵逸夫、李兆基、周文轩等赴新加坡发展地产,成立新达城市公司,李嘉诚占10%的股权。

1992年3月,李嘉诚、郭鹤年两位香港商界巨头,通过香港八佰伴超市集团主席和田一夫的牵线搭桥,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札幌发展地产业。

和记黄埔下属有七大行业,每个行业之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比如在1998年至2001年之间:1998年零售业务不佳,基建和电信业务好;1999年物业和财务投资较差,但是零售却好转了;2000年零售、物业和基建都很差,但是能源好;2001年零售和能源比较差,但是其他五个行业都很好。

如果李嘉诚仅投资单一行业,那他的整个企业集团必然会随着市场的变动大起大落。所幸,布局多个互补行业,使得整个集团“东方不亮西方亮”,每段时间都会有表现好的行业来弥补其他行业的下滑。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与恒生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这说明李嘉诚对产业的配置效果几乎分散到了整个市场,从而确保了企业的持续增长。

李嘉诚曾用“好谋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无为而治”十六字概括了自己的投资原则。李嘉诚说:“因为我不是只投资一种行业,我是分散投资的,所以无论如何都会有回报。我是比较小心的。而且我的个人资产中很多是一个礼拜便可以拿得到现金的。”正是这种投资理念,让李嘉诚从1950年开始,就没有一年是亏损的。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非常著名:“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鸡蛋”就相当于企业的投资,若是把全部投资都投入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项目上,就等于把几十个易碎的“鸡蛋”放到了同一个危险的地方,稍有波动就会“全军覆没”。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有100万元,50万元买房子,10万元买股票,10万元买国债,10万元买基金,10万元开店面,5万元存活期,5万元花销,就算其中一样或两样出现亏损,也不会对我们的整体经济状况造成太大的影响;若将100万元全部拿来买股票或是其他投资,一旦有风险,将全部付诸东流。

当然,“篮子”要多选,但不可滥选,选择的前提是这个“篮子”必须有能创造利益价值的能力。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一种投资的智慧。分散投资,不求短时间内获取暴利,却会让我们稳赚不赔。多元化而不杂乱地投资,总有一个地方会赚到钱。

3.要投资,不要投机

有“华尔街教父”之称的格雷厄姆在美国享有非常高的声望,就连“股神”巴菲特都是他的得意门生。他这样阐述“投资”的定义:“投资是一种通过认真分析研究,有指望保本并能获得满意收益的行为。不满足这些条件的行为应被称为投机而非投资。”他说:“投资是一次成功的投机,而投机是一次不成功的投资。投资是一种理财,是根据详尽的分析,在确保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基础上的资金运作,讲求的是一种长远的、稳健的、战略性的理念,最忌盲目冒险跟风。因此,要理财,就必须投资,而不是投机。”

1962年,香港兴起了一股建房狂潮。

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却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深深地知道,投机地产往往会有危机。因此,他仍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甚至都不依赖银行贷款。随着新厂房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也源源不断地涌来,使李嘉减的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正当李嘉诚稳扎稳打之时,那些职业炒家们却遭遇到了危机。比如,1965年1月,明德银号因参与房地产投机,流动资金倾尽,丧失偿债能力,出现挤提风潮,而宣告破产。这一破产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大部分存户的恐慌心理,全港挤提风潮由此爆发。挤提风潮的势头极为迅猛,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只好被迫出卖股权给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而在这次危机中,李嘉诚所遭受到的损失,与同业相比,微乎其微。

投机者总是想着一夜之间暴富,看到什么行业赚钱就去投资。这种不仔细调查分析,只顾表面暴利的心理,正是投机者们的真实写照。

而投资却不一样,它需要的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投资之前,你会做详细的调查研究,再决定是否投资。如何投、投多少,都要经过慎重考虑,而不是跟风式的,别人投什么赚钱,自己也跟着投。

无论什么行业,一旦出现大量人员参与等“热炒”现象,就会产生泡沫,而泡沫的破碎,也正是投机者们的“自食其果”。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进行投资或者进行家庭理财,一定要充分考虑市场行情,切忌跟风,切忌抱着一夜获利的心态。如果把投资当成一种乐趣,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就一定会赚钱的。

全球瞩目的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就曾经把“投资”形容为马拉松长跑:起跑时不要抢在前头(选择正确的投资策略),在中途一时跑得快也不一定会赢(不追求投机的高额回报),关键是要坚持下来跑完全程(不要亏空出局),才有可能取得胜利,笑到最后。

巴菲特总是避开那些所谓高速成长、光彩夺目的亮丽公司,因为其中投机的成分太重;而是选择那些增长速度中等但能持续稳定增长的公司来投资。正是这样的投资理念,让巴菲特的“股神”称号为世界所知。

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要与时俱进,不要盲目跟随“房地产热”、“黄金热”,可以尝试一些新兴的行业,并且最好对该行业的市场前景有所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我们随时做出判断。

其次,要对投资收益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不能盲目提高对投资收益的预期。我们不能投资一个项目,就觉得必须赚回来多少钱才肯罢休。正是因为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想法,才会出现大量的投机者。他们稍微赔一点就不甘心,于是继续加大投资,最后赔得精光。试想一下,我们所投资的项目就是收益慢的,那着急有什么用?更何况对一个项目盲目地定下高预期,也不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4.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倒不如当时理智一些,克制一些

商业的竞争一向是十分激烈的,最理想的状态自然是战胜对手,但是如果不能战胜对手,最起码也要保证自己不被对手“吃掉”。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翻盘”的机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盲目与对手拼个“你死我活”是不可取的,李嘉诚当年就犯过这样的错误。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和李兆基的恒基在香港新界马鞍山都建有商居楼盘,长江实业集团的叫海柏花园,恒基的叫新港城。两个楼盘群仅隔一条马路。两家的竞争势在必行。

1994年,李嘉诚率先打响这场竞争战,开始降价推出海柏花园,没多久就卖出了800余套。而李兆基的新港城却门庭冷落,基本上没有什么顾客。李兆基一着急,也跟着降价销售。双方的价格战就此拉开序幕。

1995年7月13日,双方的价格战继续升级。李兆基再挑战火,宣布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开售240套房子,每平方英尺售价4100港元,价格便宜了许多;李嘉诚寸土必争,当晚就将海柏花园的最新定价电传给各传媒,每平方英尺售4040元。

就这样,李嘉诚与李兆基展开了外交价格拉锯战,双方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到后来,李嘉诚的海柏花园卖到了每平方英尺3275港元;李兆基不再继续降价,却仍与长江实业对抗。

这场竞争以李兆基的退出宣告结束。从表面上看,李嘉诚取得了胜利。但是这场恶性竞争却给长江实业造成了很大的风险,由于楼盘的价格过低,长江实业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利润。

事后,李嘉诚回忆起这场商战,难免有点悔意。他不断告诫自己,企业发展中要保持稳健的作风,不能为了一点利益就与对方陷入恶性竞争中,更不能不顾风险,把企业带进商战的泥潭。总之,在决策之初,一定要深思熟虑,保持足够的理性,避免让自己难堪。

《孙子兵法》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在商界也同样适行的一句话。商界竞争中,最好的打败对手的方法不是一味降价,也不是迅速扩张,而是要稳扎稳打,将自己稳固下来,“放长线钓大鱼”。不要陷入跟别人斗争的旋涡当中,要自己逐渐地强大起来,从而占领对手的市场。要用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是头脑不冷静,去找对手比拼,这样做是毫无意义的。

做生意还是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为贵。古人说:生意如牛涎。牛涎又细又长,拖了三尺都不断。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生意要像牛一样“垂涎三尺”,细水长流。只要生意不断就好,利润少点没关系,比起“一夜暴富”、“一夜破产”的情况,这种方式要安全得多。

所谓水滴石穿,聪明的生意人总是懂得在做生意的时候用冷静理智的头脑分析问题,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挑衅而恼火,也不会因为利润微小而急躁。他们用执着的智慧和审慎的态度告诉我们:积累财富的过程或许就像是一场从无到有的耕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赛跑,但只要用稳扎稳打的姿态前进,不急于求成,也不焦躁不安,就能保持战斗力,财富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富士康是第一家进入昆山投资的台资企业。后来昆山的地价猛涨,很多人都劝郭台铭,说制造业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代理加工行业的利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很微薄,远不如直接去炒房产、炒地皮,这样很快就能赚到丰厚的收益。但郭台铭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建议,他说:“如果我的团队一天到晚去学怎么挣‘快钱’和‘热钱’,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再也不会赚‘慢钱’和‘冷钱’了。”

郭台铭的理智与克制,让富士康连续八年跻身《财富》500强。坚持自己的“慢”盈利模式,是富士康稳固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慢工出细活,正是由于富士康的精细化管理和盈利模式,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正是这种“蚂蚁啃骨头“的改革精神,才能让富士康稳步向前,如今世界巨头苹果公司的在华代加工业务都要交由富士康来做。

总有一些企业家喜欢抱怨自己所处的行业赚钱太少,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种“微利”,才使他们的竞争对手不多,眼红的人才少。有一句话叫作,“赚钱好比长跑,不能急功近利”。企业家的眼睛不能只盯着所谓的暴利行业。一个企业家,应该懂得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去考虑,而不是只追求短期利益。只要企业的盈利模式对了,即便现在不盈利,早晚也会盈利;如果企业的盈利模式不对,即便现在盈利,这种盈利也很难持续。

所以说,“与其到头来收拾残局,还不如当时理智一些,克制一些”。面对诱人的利益,面对竞争对手的挑衅,理智与克制永远是战胜他们的法宝。

5.完善的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

面对危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古人说:“安静则治,暴疾则乱。”如果心里先慌了,那么行动必然会乱;只有冷静沉着,才有可能思考出对策,转危为安。

地处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商业建筑群之一,占地10万平方米。但在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却遇到过许多出人意料的麻烦。项目几番起落,差点儿胎死腹中。

李嘉诚起初计划把东方广场建设成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楼高80多米的连体建筑,但这个提案却遭到了很多质疑。面临此境,不太善于谈判的合作伙伴郭鹤年知难而退,留下李嘉诚孤身应对。经过反复商谈,该项目在1993年间全部获得北京市政府的批准。为了符合北京市的规划要求,东方广场不得已修改了设计方案,将整个建筑的高度降低了30%,分建成11座不相连的建筑物。

东方广场建成后,建筑高度为70多米,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这比当初的规划降了许多。但是能达成这一妥协性的协议,已是很不容易。此外,在建设期间,东方广场还经历了一系列风浪,工程过程起伏变幻,事内事外的猜测、国内国际的言论绵延不绝。

李嘉诚冷静应对,并未被这种种困难所吓倒。他顶住了方方面面的压力,经过不断地谈判,最终平稳渡过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危机。依靠李嘉诚出色的危机管理艺术,东方广场“劫”后余生,最终落成,成为新北京的一个标志性建筑。

出色的危机管理艺术,让李嘉诚在多次危机中不但不倒,反而身价上涨。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李嘉诚的财富反而在1999年大幅增长,并首次坐上“香港第一富豪”的交椅。在2007年3月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列香港地区第一,比第二名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2008年3月,李嘉诚的财富达到265亿美元,比李兆基190亿美元的财富增速更快;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后,“和黄系”的股价跌幅远小于李兆基的“恒基系”,双方的财富差距又进一步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李嘉诚完善的危机管理艺术。郎咸平曾经评价李嘉诚有三大管理危机的法宝,分别是:大量的现金、低负债比例和行业间的互补。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的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

李嘉诚是何来的信心呢?他又是如何面对的呢?

首先,李嘉诚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更重要的是,他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据估算,他手中大概有220亿美元的流动资本,这220亿美元当中,有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的,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保有的,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也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如果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李嘉诚又一次遵循了“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

李嘉诚说,现金流和公司负债的百分比是他一贯最注重的环节。控制负债,也是李嘉诚的公司在这一次危机中能够规避风险、继续稳定经营的关键。国内的很多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为100%~300%,而和黄的负债率仅仅为15%。

面对可能到来的风险,我们要意识到,慌张是没有用的,首先就要做到像李嘉诚一样,在平时就倡导企业要在“稳健中不忘进取,进取中不忘稳健”。企业的发展不宜过于急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企业的发展“过犹不及”,企业才既不会停滞不前,也不会去冒不应该冒的风险。

其次,企业家们应该有足够的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意识,同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危机管理模式。只有这样,在遇到突然而来的危机或政治、经济等的冲击时,企业才能做出应变,从而自保。

郎咸平曾经对此评价说:“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不是说你是不是首富,不是说你赚了多少钱,而是说你是一个最好的风险管理者。只有进行最好的风险管理,才能够让你永续长存。”

6.在所有人冲进去时及时抽身

我们都知道“盛极必衰,月盈必亏”,一句充满哲理的话,囊括了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李嘉诚在长江商学院的一次课程上说:“当所有人都冲进来时,我们跑出去;当所有人跑出去,都不玩时,我们冲进来。”李嘉诚所奉行的“人去我取”、“及时抽身”策略,清楚地表述了如何做才能在危机来临之时选择挺身而出,从而大赚;又如何在很多人跟风之时选择悄然退出,从而不被套牢。

当年李嘉诚在塑胶花行业做得风生水起,被称为“塑胶花大王”,但是他却在那个时候果断地退出了塑胶花行业——因为他看到了塑胶花产业的现状。当时的情况是,仅在香港就出现了好几百家工厂在生产塑胶花,而香港市场已经根本无法再吸纳更多类似的产品,再加上人们生活理念的变化,塑胶花产业必将走下坡路。李嘉诚第一个将塑胶花带入香港,开创了一个塑胶花时代,也将更多的人带入了塑胶花行业。当所有的人都一拥而上的时候,他却主动地退了出来,这就是李嘉诚的智慧。

在1987年10月“股灾”之前,巴菲特几乎把手头上的股票全卖掉了,只剩下列入永久持股之列的股票,所以他遭受的损失非常少。巴菲特认为,当有人肯出远高过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时,他就会卖出股票。当时,整个股票市场已经达到疯狂的地步,人人争着去买股票,因此,他觉得已经有了卖股票的必要。

巴菲特曾说过:当人们对一些大环境的忧虑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事实上也就是我们做成交易的时候。恐惧,是追赶潮流者的大敌,却是注重基本面的财经分析者的密友。这就像李嘉诚所说的“在所有人冲进去时及时抽身”一样,这也确实可以作为投资市场颠扑不破的一条盈利法则。

“中国绿叶”绿茶公司创始人李友松说:“迎合市场需求只能算是混饭吃,而创造市场,才算是做生意。没有一个市场是绝对饱和或绝对空缺的,从饱和的市场中发现甚至是创造消费的空缺,才是一个商人成功的关键。”

当所有人都“热炒”某件商品的时候,就会出现泡沫。这个时候,若是依旧贪图大量的利益而不及时撤资的话,很可能就会因为泡沫的破裂而导致投资的失败。

我们可以利用人的注意力的特性,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当别人都冲出来的时候,我们却偏偏进去;别人都来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偏偏不加入。说白了,就是投资做生意不能死板,应该顺势而为,抓住市场的空白处进行投资。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赚得最多的那个人。

360老总周鸿伟说过:“我非常推崇苹果公司的一句话:Think different。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大公司有资源、有实力做的事情,小公司一定不要跟风做,而是要从大公司不屑于做,或者不愿意做的地方寻找机会。”

征战于商海,我们或许做不到最大,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做到最强。市场竞争残酷,没有弱者的容身之地,必须努力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才能进入待机而发、顺势而为的商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