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把酒言欢——推杯换盏,联络感情
1.碰杯、敬酒要有说词
酒桌上,司空见惯的是自己没有好的说词或合适的理由,对方不会轻易喝下这杯敬过来的酒。有句话叫“交浅言浅,交深言深”,喝酒也是此理,彼此喝得尽兴,关系才能在无形中越来越铁。而敬酒的理由说得令人无可挑剔,才能让对方心甘情愿与我们碰杯,同时加深对方对我们的印象。
有很多人十分清楚敬酒的时候得说些什么,但却因为把握不好修辞,酒没敬上,还让自己丢了面子,甚至得罪了人家。
陈林的上司带着他去应酬客户。在酒桌上,大家说说笑笑,话题不断,陈林在一旁不是随意笑笑,就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
当陈林准备起筷夹菜的时候,他的上司盯着他面前的酒杯尔后看向客户。陈林会意地点点头,举杯站起来对客户说:“姚先生,我一直听说您是个特别冷的人,但今日看来谣言非实,您看上去很平易近人啊!呵呵!我这杯酒敬您了。”然而陈林说罢客户却冲着他的上司笑道:“呵呵!现在的年轻人精力旺盛啊!我是不行啊,不能喝太多,更何况开着车呢!”陈林傻眼了,刚才客户还在不停地跟自己的老板碰杯呢。
这时,陈林的上司道:“年轻人嘛!还需要锻炼,呵呵!小林啊,你先回公司帮我把下午开会的资料准备一下。”陈林放下手中的酒杯,尴尬地离开了。
陈林的上司回公司后,直接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时陈林才知道他在敬酒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向别人敬酒时的说词一是可以炒热气氛;二是可以让对方乘兴而饮,所以,敬酒的话不仅要充分,还需让人家听着舒服、高兴。然而有些人却容易犯一种错误,就是用推翻别人的话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看好,比如:“我常听别人说你这人小气得很,我怎么看也不像啊,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虽然这话是在夸对方,但谁听了心里都不是个滋味。所以,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这中间的分寸,最好不要用类似的话作为敬酒的说词。
当我们跟上司或领导坐一起,向对方敬酒时,搬出其工作上的功绩是最大的忌讳。给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敬酒时一定不能妄自尊大,“我代表公司……”“你是公司的骄傲……”等等的话一定要去掉。酒桌之上不谈工作,与工作有关联的一些话,能不说就不说,除非你也是领导。
为敬酒找个说词其实并非难事,比如向自己的上司敬酒,你大可以大大方方地说:“经理,漂亮的话我不太会说,但这次一定要借助这个机会,谢谢您对我的信任和栽培!”话不用多,点到为止,再加以诚恳的态度,相信对方会愉快地喝下这杯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方不是你的直系领导,平时也很少与你交往,你千万别说什么“曾指点过自己”的话了,或许人家压根就对你没什么印象。不过出于尊重和礼貌,这酒还是要敬的,你可以参照周围同事的敬酒方式,加以稍微改动,要知道,就算不能使这类人记住自己,也不能忽视或得罪他们。
不管跟谁喝酒,都别自作聪明地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不喝可就是看不起我!”这些话无论是对客户还是身份尊贵的客人说都是非常不礼貌的。
其实想找好的说法,有很多的捷径可走,例如,若这次吃饭是庆祝某人的高升或生日、婚礼、合作等,你可以借题发挥,围绕这个主题转,便不至于说错话。
有时碰杯敬酒的说词可直接用敬酒辞来代替。但无论是家庭聚会、同事朋友聚会,还是在酒宴上,你所说的祝酒词一定要真情实意,不可有半点敷衍或虚情假意。
比如“祝我们的情谊天长地久!”这句话实在俗套得没说服力,听得多了还会令人生厌。若换成:“酒香情谊浓,这小小的一杯酒囊括了咱们多年来的友谊,就让我们的感情像这酒一样越陈越香,回味无穷!”再加上回忆的神色,想必会让在座的各位也缅怀起这多年的感情,如此你不仅达到了目的,还将彼此的感情又拉进了一步。
2.敬酒分主次,谁也不得罪
一位小职员陪同上司请一位很重要的客户吃饭,要敬酒时,那位小职员想:上司关系着自己未来的命运,于是快刀斩乱麻,先向领导敬酒,再向客户敬酒。那小职员本以为自己完成了一件伟大的事情,可回到公司后,领导竟让他卷铺盖走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位小职员被开得一点也不冤,因为他在敬酒时弄错了顺序,忽略了最重要的客户,反而先敬自己的上司。敬酒是有顺序的,不是想敬谁就可以敬谁,你若在这种小细节上出错,当真可以酿成“千古恨”。
一次工作宴会上,普惠有幸和他们公司的老总、副总、自己的顶头上司和另一位张处长同坐一桌。
出于礼貌和敬意,普惠最先向老总和副总敬了酒,之后难题来了,自己的上司和那位张处长都是同等身份,而他们座位中间还夹着一位资格较老的兵。
普惠想:按顺序来似乎是对其中一位上司的不敬,但自己又不能先敬自己的上司,如果先跟张处长喝,然后再给自己的上司敬酒,最后敬那位元老级别的老兵应该不会有问题。有了主意的普惠就这样做了。然而她却不清楚,在这次宴会上,那位元老深深地记住了她。
一次,上司叫普惠协助那位老兵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说了句“好自为之”,有点让她摸不着头脑。结果从那天起,普惠完全成了那老兵手下一个打杂跑腿的,一天下来没干什么正活,却累得直不起腰来。然而直到现在普惠也不清楚为什么那老兵要故意为难她。
酒要敬得好,次序要明了,否则很容易得罪人,这不关乎对方是不是爱斤斤计较,而是体现了你对别人尊重与否,还体现出了你的素养、阅历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别人是否看好我们,从敬酒这一细节上便可一览无余。所以,你必须把敬酒的主次顺序弄明白、记牢固。
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
如果你是与不熟悉的人一起喝酒,就要先打听一下对方的身份或者留意其他人如何称呼对方,避免弄错身份,搞乱主次,不至于有尴尬或伤感情的事发生。
假如在酒席中你有求于某人,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些,但也不能因此乱了敬酒的顺序,若在场有更高身份的人在,就不应该只对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毕恭毕敬,而应当先敬更尊贵的客人,否则的话,你的行为会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一来让其他客人对你不满;二来让你有所求的那位客人感到难为情。
倘若你实在分不清在座各位的职位高低,也不好开口询问身边的人,亦不可随意去胡乱敬酒或按别人的敬酒顺序去敬。你不如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比如依座位顺序按顺时针方向敬酒,或是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敬酒。
敬酒时,不是酒一上桌,就可以举杯去敬,而要等到主人敬酒后,你才可以开始向大家敬酒,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喧宾夺主。
当你给在座之人敬酒时,还要随机应变,要在对方方便的时候去敬酒,比如对方当时没有和其他人敬酒,嘴里不在咀嚼等。
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家都在向同一个人敬酒,你一定要等到比自己身份高的人敬过之后再去敬。在敬酒时,你可以一个一个地去敬,但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的身份也不低,否则就是妄自尊大,会引来领导或长辈的不满,同事或朋友们的嘲笑。
3.把握时机巧祝酒,让你赢得满堂彩
酒是应酬中必备的好东西,俗话说“三杯酒下肚,万事好商量”。可酒中的雷区也多得数不胜数,一不小心就可能使我们陷入窘迫之中,比如说祝酒。
在酒席中祝酒是为了营造气氛,加深对方对我们的好印象。机遇往往就在那多一眼的关注中,要让尊贵的客人对你刮目相看,哪怕是零点一的机会你也应当争取。
更何况,在酒桌上,祝酒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低,谁能让对方满意、尽兴,谁的机会就多些。如果拼祝酒词,说多了反而会哗众取宠,你倒不如好好把握祝酒的时机。巧妙的把握住祝酒时机,不仅能体现出你的聪明、机智、果断,还会令你赢得满堂彩。
许飞的上司老来得子,在孩子满月的时候,上司在一家酒店包了场为自己的儿子过满月。酒席间一片喜气洋洋,同事也好,朋友也好,纷纷向许飞的上司敬酒祝贺。
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上司的妻子抱着自己的小儿子来跟大家见面。大家一时兴奋,纷纷叫嚷起来,各种各样的祝词更是络绎不绝。可能是场面太吵闹了,孩子突然大哭起来,乱哄哄的场面瞬时安静下来,大家不知所措,甚至有点尴尬。
许飞见状,在人群中举杯道:“李经理,看来您家里将要成就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啊!这声音洪亮得堪比帕瓦罗蒂啊!”许飞上司的妻子听了高兴地笑了起来,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许飞的上司举杯道:“好好好!为了这小帕瓦罗蒂,干杯!”所有人齐齐举杯畅饮,而许飞则看到他的上司特意向他抬了抬杯子。
那次酒席过后,上司特意找到许飞,告诉他公司要培育一批新的内部骨干,问他有没有意愿,每个部门只有一个名额,如果他有意,就把这个名额给他。许飞听了这话,当然是一百个一千个愿意。
时机到了就不要犹豫不决,因为一旦错过机会,便可能再也找不到表现的机会了。只要我们的祝福是发自内心的,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且时机抓得巧,那么我们的祝酒词往往就是最精彩的。就像案例中许飞的祝酒方式,不仅帮助大家摆脱了尴尬的气氛,还顺道好好奉承了主人公一番,完成得相当漂亮。
除了随机应变外,在特殊的场合里,我们还需要借助外物来制造祝酒的时机。比如,朋友的生日或订婚宴上,如果你两手空空地去,与那些拿着礼物前去祝贺的人相比,显然没有敬酒的资格和底气。所以,去赴这些酒宴时,你事先准备好合适的礼物,便不怕没有机会去祝酒。
有时大家正聊着,突然冷场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反应够机敏,将会抓住一个相当不错的祝酒时机,比如:“来,为我们‘一鸣惊人,不鸣则已’的默契干杯。”相信在场的各位听到这话,无不哈哈大笑。或者,你当机立断地向在座的某位去祝酒,不仅能转移在座各位的注意力,还会使大家都注意到你精彩的祝酒。
有时,我们想上前去向别人祝酒时,却怕跟别人撞了杯子,导致对方进退两难。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想太多,如果祝酒的人与你的身份地位相同,在他们祝完后,你就可以端着酒杯去祝贺。须知,犹豫的时间越久,大家的酒兴就越淡,等到人家开始拒酒的时候你再去敬,显然会碰钉子。
还有种见机行事的祝酒方式比较受人认可,即当有人说出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或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情时,随即借题发挥,以此作为祝酒的理由。比如,在酒席上某人开玩笑道:“我一直以为我是最黑的,原来还有比我更黑的。”听到这句话后,你亦可以开玩笑地说道:“为了这个惊世的大发现,也祝愿你能发现更多比你更黑的,我们来干一杯。”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酒席上的气氛会瞬间被我们带动起来。当你成了众人心目中总可以出其不意的人物时,当大家知道,只要有你存在,就不用担心没有快乐时,你便会是应酬场上最受关注和喜爱的人物。
4.说错话,办错事,不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在酒桌上我们若说错了话或办错了事,能快速扭转尴尬局面,或争取到别人原谅的办法绝对不是解释,因为解释在这时是多余的,错了就是错了,你的理由只会让别人觉得你软弱无能。所以,你得放下找借口的习惯。
有句话叫“敬酒不吃吃罚酒”,既然是在酒桌上犯的错误,想在酒桌上扳回这局,还得靠酒。酒桌上的诚意是用酒来说话,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则,自觉罚酒能体现出你豪迈、敢作敢当的气魄,当然此举亦是为了镇住那些想借题发挥、以此来为难你的人。
马岩跟自己的几个同事去聚餐,席间几个人谈论起上司的腐败行径,均是一脸的愤愤不平,尤其是同事周伟,说上司抢占他的功绩。
马岩听到这里,有些不敢置信地道:“不可能吧?那咱上司也太那啥了吧!”周伟立刻不悦道:“你的意思是说我说谎了?”另一位同事见周伟生气了,赶紧说道:“咱上司是靠着他叔叔是公司一位董事才当上的经理,论能力,他还不如咱呢!”
马岩这时才急拍脑门道:“哎呀!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是我错了,我先来自罚三杯酒。”话刚说完,就一连喝了三杯酒。周伟这才叹气道:“算了,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就不计较了。”马岩随后道:“呵呵!就像《西游记》中,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带走了,没背景的妖怪全被孙悟空打死了。咱想要翻身,还得继续修炼啊!”同事们听了他这话,不禁莞尔一笑,刚刚还不甚愉快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
说错话、做错事后,申辩的话相当于是抗议,相当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无疑是火上浇油。所以,凡事需忍耐。
知道自己错了,只口头上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难以服众,没准人家以为你是口服心不服,所以,为了让大家相信我们的诚意,多余的话你不要说,先罚酒。罚酒后,别人才好释放内心的不快,才更愿意主动询问我们出错的原因。
比如,聚餐时迟到了,会让自己觉得尴尬,让主人觉得没面子。如果你到了目的地只歉意地说声:“不好意思,我迟到了!”就坐下,只会令其他人怀疑你在摆谱。但假若你在一步入酒桌,他人没发话时,就一脸诚意地说:“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什么都不说了,我先自罚三杯。”说完,拿起酒杯便斟酒,那么,大家会因为你的这份诚意而抵消内心的不满,也许第一杯酒下肚,就会有人笑呵呵地上前来阻止。当然,不能人家说一句“算了”,你就真算了,稍微推脱一番才不至于让人感觉虚伪。
说错话需罚酒,但不一定要自罚三杯,假如你只是一时口误,情节不算太严重,只需罚一杯酒就可以了。此时你的态度一定要给人有愧疚的感觉,才能让对方意识到你是在真心悔过。
有时你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们说自罚一杯酒的时候,对方或其他人会要求道:“一杯哪里够啊?最起码得三杯吧?”对于这种情况,有人会爽快地说:“好!三杯就三杯。”也有人会一脸的为难,求饶几声。其实这两种行为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效果才更佳。比如,发话的人若是一位身份尊贵且地位也很高的人,你切不可表现出丝毫的为难或委屈,尽量爽快点,该喝就喝,在喝的时候脸上要带着些许的笑意和歉意。喝完之后你别坐下不吱声,最好再表示下歉意,征得众人的原谅后再落座。倘若是一群人起哄要你罚酒三杯,你不能因此就耍赖不喝,该喝还是要喝的,但你要同他们嬉闹一下再罚酒,使饭局的气氛高涨起来。
5.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代酒
公司应酬、谈判离不开酒,但如果你是和领导一起坐在酒场上就一定要注意一些礼节以及细节。
虽说谁都想要讨好上司领导,谁都希望能在酒场上一展雄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尤其是那些职位较低的人和初来乍到的职场新人。倘若你恰好处于一个不起眼的小职位上,又恰好有机会和领导在一张餐桌上,你所要想的不该是怎么与领导把酒言欢,更不是代领导喝酒,而应该是多给领导添酒。
一天下午,小张正埋头于电脑面前,突然周总把他叫到办公室说有事要谈。小张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心想:我也没犯什么错,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干吗?小张一走进办公室,周总就说道:“小张,今天晚上你有空吗?”小张有些诧异地回答:“有空!”这时,周总笑道:“今天晚上有个应酬,但李助理这两天不在,我一时也找不到其他人,你先去收拾下,一会儿我们就出发。”
听了这话之后,小张心里不知是欢喜还是紧张,连忙说道:“没事,没事。周总你放心,我肯定准时赶到!”
酒桌上,小张看着很多陌生但很镇定的面孔,不免感到不知所措。几个深呼吸后,他想:既然领导给了这次机会,我就一定要好好表现自己,不能给领导丢脸,更不能让自己表现得懦弱!
小张在老家也了解过不少酒场礼仪,于是他学着那些人的举止,每当周总酒杯中的酒喝完,就站起来恭敬地给他添酒,并不时的说句客套话。周总将这看在眼里,脸上笑呵呵的。
第二天早上,周总又把小张叫到了办公室:“小张,后天还有一个应酬,你到时再跟我一块去吧!”
其实领导让你一起去酒场应酬,并不是看你的酒量有多大,而是看你能替他挡多少酒。而你作为一个初入酒场的下属要学会去迎合场面,让领导看重自己,让领导在酒场中感到有面子,让领导觉得带你出来是有用途的。
给领导添些酒,说句客套话会让领导觉得你有能力去应酬酒场,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初来乍到,你就该有自知之明,在还不了解领导以及酒场上的重要人物时,应尽量少些话,多做些添酒的小事。
除了在适当的时机添酒外,你还有项任务——倾听,聚精会神地倾听领导和客人的对话。虽然在这当中你不用讲什么,但却能表达你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
不过,在谈话过程中,无论众人的情绪如何,你都要尽量不随着他们谈话的情绪而表现出不同的神情,比如皱眉、深思等,虽然客人不知道你的身份,但如此会让领导觉得你是在自作聪明。因此,保持微笑,只听不表态才是最佳状态。
等到领导真正认可你,他会主动与你说些什么,会主动让你帮他挡酒。
但挡酒归挡酒,你千万不能在酒桌上喝醉了。
酒场亦如职场,你处理好了就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处理不好可能让自己的工作受到影响。学会酒场上的礼仪,多给领导添酒,说些百听不厌的客套话,领导就会对你刮目相看。得到领导的认可,有了一定关系后你再想办法替领导代酒,那么你的职位会越升越高。
6.以茶代酒时,如何打个好圆场
“以茶代酒,不成敬意”这句话是那些不善饮酒或不能喝酒之人对付应酬的常用办法。但是,我们会看到,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不得不把茶换成酒。
在酒桌上以茶代酒,总会令一些人感到不爽,毕竟所有人都喝酒,更何况以茶敬酒原本就缺乏诚意。所以,总有些人因为以茶代酒破坏了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或被他人轻视。
但实际上,以茶代酒已经成为当下挡酒的一种常见形式,并被视为可被允许的敬酒方式。有得必有失,若不想引得在座各位的不满,你需要掌握一套圆滑的以茶代酒的方式。
有时在酒桌上,不管你会不会喝酒,都会被同桌人热情的劝酒:“没事,喝一点就行了!”“这场面不喝酒可说不过去。”等等。遇此情形你若坚持不喝,会让对方下不来台,破坏了对方的雅兴,让彼此尴尬。所以,你若打定主意要以茶代酒,应该在就餐前特别诚恳地向同桌人说明自己不饮酒,并致以歉意。
有时就是有些不识趣的家伙,偏偏要为难你。这时你越吞吞吐吐,别人就越以为你能喝酒。此情形的应对之策是你立刻起身端起一杯茶,态度诚恳地说:“有《客来》诗云:‘客来正月九,庭迸鹅黄柳。对坐细论文,烹茶香胜酒。’为表歉意,我以茶代酒,不成敬意。”说完先饮而尽。这话不仅大方得体,还利用《客来》这首诗抬高了茶的身价。如此我相信不会再有哪个不识趣的继续为难你。
如果在座有身份地位较高的人,你可能常因为手里端的是茶水,而没有勇气去敬酒。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你只要摸清对方的脾气秉性,便可以按照心中所想的办法去敬酒。比如,对方若是个好说话且大度的领导,你可以端着茶水恭恭敬敬地站在他面前,态度温雅,语调平和,诚心诚意地献上自己的祝福,然后双手托杯,表示敬意。在这样的领导面前,越表示最真实的自我,便越会受到他们的重视,毕竟现在敢真实表现自我的人太少了。
但倘若对方是个小心眼且平时总爱找别人麻烦的领导,你不如安分守己些,不去敬酒。倘若在他之前有个通情达理且身份与之齐平的领导,你可以先敬那位领导。前面既有表率,小心眼的领导自然会顾全大局地接受你的敬意。
因不同的场面选择不同的茶叶,也是体现诚意的一种方式,比如在一些重要的饭局中,你用上好的西湖龙井或碧螺春等来泡茶,不仅凸显了个人的品味,还彰显了你对此次饭局的重视程度。而在喝酒的过程中,你若亲自为在座之人一一斟茶,大家会为你的细心周到而心存感激。
其实在应酬中最重要的是表现得淡定些,不要认为以茶代酒就比别人矮一截。你萎靡不振的样子,只会激发他人的反感情绪,破坏气氛。事实上,对于以茶代酒其他人是心中有数的,不能喝酒,便不会强求。所以,你只需保持一颗平常心,该说就说该笑就笑。
7.酒没喝爽别谈事
“酒没喝到位,万事难开口。”没有目的不坐席,酒桌上的时间寸秒寸金,因此,几杯酒下肚,很多人便按耐不住说出此行的目的。然而对方酒还没有喝爽,与你的交情以及对你的信任还不到位,事情自然不会进行得顺利。
有些人想强行提升气氛,于是不停地向人家敬酒,这种焦躁、急于求成的行为很容易被客人感觉到。谁都不想被别人强迫着做事,更何况是你有求于他。
酒没有喝爽,气氛没到位,再心急也没用。也就是说,只有等到客人主动与你知无不言之时,你才能将自己的所求说出来。
然而人与人是不同的,即使你能很好地与某些人合作,但不一定与任何人都可以友好交涉。比如说面对有酒就喝的人和能喝但不随便喝酒的人时,如何让他们在酒桌上尽兴,然后顺利地进入谈话过程,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所以,你请客不能仅仅围绕着如何办好事,还要先让对方喝酒喝到爽,进入谈话的气氛。
有酒就喝的人,其实很不容易搞定,因为他是个酒徒,喝酒对他来说就像在喝白开水,谈不上感情深不深,但这不等于你搞不定他。
有个小人物要打官司,但他听说律师对那些小官司根本不上心,就算交了钱,最后也可能是私了。于是,小人物找了个机会请那律师吃饭,那律师也不客气,有饭就吃,有酒就喝。
小人物初次请律师吃饭,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说,只管陪律师喝酒,结果那律师喝得酩酊大醉。过两天,小人物继续请律师吃饭,律师对上次的醉酒记忆犹深,然而小人物依旧什么都不说,只管陪律师有说有笑地喝酒,这次,律师依旧喝得不省人事。第三次,小人物约律师出来,律师盯着酒杯道:“兄弟,你再给我讲一讲事情的经过,我们好好分析分析有没有什么漏洞,这事就包我身上了!”最终,小人物赢得了官司。
既然客人对酒不敏感,你就让他喝个够。“一而再再而三”是这类人的克星,他们虽架得住酒,但架不住你一次又一次地陪他干耗。等到吃到嘴软,喝到心软之时,即便你不提事情,对方也会主动提起。如此,你便占了主动权,少了很多顾忌。
如果遇上爱喝但不随便喝的人,你就不应靠灌酒来实现目的。
一位小职员想让自己的上司在新的人事调遣上拉自己一把。他听说上司没事爱小酌一杯,就找了个理由请上司吃饭。
饭桌上,小职员跟上司有说有笑,说了些无关痛痒的话。吃到一半,小职员端起酒杯说:“我平时总不太会说话,给您惹了不少麻烦,这让我一直很愧疚。但我懂得什么是知恩图报,我真的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这杯酒表示我对您的敬意,今后若有机会,我一定不会令您失望。”他的上司听了这些话,非常欣慰地接受了他的敬酒。年底,小职员的调任书下来了。
一般我们请客的目的关乎自己的利益,所以什么时候提出利益的请求是关键。但不管什么时候说,你的言语中一定要有恭维对方的话,一边恭维客人一边在话中掺上利益问题,如此对方不考虑你的请求都不行。
也有类人是滴酒不沾,当然这是少数,但如果不巧我们遇到了,那请他喝酒不如请他品茶,因为不喝酒的人往往对饮茶感兴趣。请客人到一个古美雅居之中,吃些清淡爽口的小菜,品上一杯香茶,你的心意和诚意就足以打动对方。但你依旧不可太心急,要先让客人在这舒心而淡雅的环境中放松下来,让茶打开他的心扉,然后再慢慢将话题转移到要谈论的事情上去。
8.拒酒的最高境界——既拒了酒还不得罪人
酒多伤身、酒多误事、酒多招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少喝一点酒,煞费苦心。然而拒酒等于驳人面子,如果你硬生生地把别人的热情和好意拒之门外,会让彼此心生隔阂。所以,很多人秉持的精神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明明不能喝,也要硬着头皮猛灌。
实际上,我们不一定非要遭这种罪,拒酒又不会得罪人的方法不是没有,比如,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不喝酒的立场。
一般很少人会从一开始就表明自己不会喝酒,因为大家觉得这样做太不给对方面子,也容易得罪人。事实上,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策略:在未动酒之前就让对方有思想上的准备,让对方清楚自己此次滴酒不沾。一旦对方知道你不喝酒,就自然不会来自讨没趣。没人来敬酒,当然也就不会得罪人。
不过,表明自己不喝酒的立场,仅凭一两句话是没有说服力的,必要的时候你得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给大家看。比如,一坐下便让服务员帮你把酒杯撤了,换上茶杯。这时大家都还没有进入喝酒的气氛,自然不会有人表示不满或抗议。
再比如在一些生日宴会或其他庆典活动上,你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无奈又歉意地说身体不适,医生警告要戒酒戒辛辣的食物,以获得大家的理解。也许有人担心不能喝酒会遭到大家的忽视,其实不能喝酒不代表你不可以随着大家的激情一起澎湃。只要你的热情不减,随着大家一起干杯尽兴,或者提出一个好话题,或者来点小幽默引大家同笑同乐,那么你依然是席间受欢迎的一位。
假若我们是随老板去应酬,为避免老板让我们来挡酒,请勿必提前跟老板打好招呼:“我不能喝酒。”你千万别说“我不会喝酒”,因为在职场,一个不会喝酒的人跟一个会喝酒的人在上司眼里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你要让老板明白你只是这次不能喝酒而已,对此你最好用生病作为理由,你可以说自己因患了某种忌酒的疾病,不方便饮酒,比如,肝脏不好、心脏病、高血压等等,若这些病症太过骇人,你也可说成是较厉害的炎症。
表明自己不喝酒的立场时你需态度坚定,切不可在说明理由时犹犹豫豫或唯唯诺诺,让大家误会你不是不能喝,而是不想喝。
另外,在饭局上同事的敬酒,往往是最难推脱的,因为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别人能不能喝。对于这种情况,你不好直接拒绝,但却可以巧妙地利用挡酒词把酒给挡回去。
比如,你可主动问一问对方“咱平时的感情怎么样?”对方一般的回答是:“当然好啦!”这时你就说:“只要感情好,喝什么也不重要,感情是什么?感情就是理解,理解万岁!”说完,你可以端起桌上的茶水,以茶代酒敬对方一杯。这样一来,他既不能埋怨你,也说不上什么不是。倘若他反悔说:“那感情一般呢?”你可以对道:“既然感情浅,酒精也变淡,一杯水下肚,感情慢慢填。”之后同样以茶代酒,如此对方不仅说不了不是,还可能佩服你随机应变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不会喝酒,不能喝酒的人才需要拒酒。就算你特别能喝酒,也不要轻易在同事面前显露自己的海量,否则,一旦被某些人清楚了自己的底线,你很可能成为酒桌上永远被攻击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