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慈孝存心,乐享天伦
《孝经》里说:凡有孝子,家庭必然和睦,老有所终,幼有所教,妻贤子贵,其乐融融;凡有孝子,市井必定繁华,人有所需,物有所用,车马畅行千里无阻;凡有孝子,天下必会太平,国中无国,民生祥和,四海之内皆为亲邦。
1.百善孝为先
中国有首名为《劝孝歌》的古诗:“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语言虽然很直白,但是却蕴涵着很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不论他生于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他将来的地位有多大的变化,只要他的父母还健在,那么他就有尽孝道的义务,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试想一下,我们的父母养育我们多年,如果等到老了却享受不到应有的亲情,会多么寒心!人类一直标榜自己是万物之灵,倘若面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行孝敬,又有什么资格居高临下地谈论自然界中的动物呢?
《庄子》中曾记载:“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孟子也讲:“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周朝,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中住着一个叫剡子的少年。
剡子个儿虽然不高,却很机智勇敢,又特别孝敬父母,村里的大人、小孩都特别喜欢他。剡子常常对村里人说:“父亲、母亲生养了我,把我养大不容易,我要像父母爱我那样爱他们。”剡子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随着时光的荏苒,剡子一天天长大了,他越发变得懂事,知道自己应该为父母分忧。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帮助父母担水、做饭、打扫院落。侍候父母起了床,一家人吃完早饭,他背着绳索,拎着斧头上山去砍柴。进了大山,他凭借着矫健、灵巧的身子,爬上大树,抡起斧头使劲地砍起树的枝杈。斧砍枯枝的响声在大山里回荡。
有一年赶上闹灾荒,田里收成不济,日子越发艰难。父母忧急交加,一时心火上攻,双双眼睛失明,这可急煞了小小年纪的剡子。
为了给父母治病,剡子每天半糠半菜地侍奉双亲充饥后,就到处求人,寻医问药。
一天,剡子到深山采药,路过一座庙宇,便进去讨口水喝。他见方丈童颜仙骨,就向他请求治疗眼疾的药方。老方丈问明缘由,沉吟一下说:“药方倒有一个,恐怕你采不来。”
“请说,我舍命去采!”
“鹿奶,鹿奶可以治眼疾。”
剡子听了,立即叩头谢过老方丈,飞步赶往鹿群出没的树林中。这里的鹿确实不少,可它们蹄轻身灵,一见有人靠近,就一阵风似的飞快逃去。
怎样才能弄来鹿奶呢?剡子绞尽脑汁,昼思夜想。
一天,他见村东头猎户家的墙头上晒着一张鹿皮,忽地眼前一亮:把鹿皮借来,披在身上,扮成小鹿的模样,不就能悄悄接近鹿群了吗?
于是,剡子迫不及待地走进猎户家,说明来意。好心的猎户欣然把鹿皮借给了他,还指点剡子如何模仿小鹿四肢跑跳的动作。经过多次演练,剡子竟然举手投足都像一只活脱脱的小鹿。
第二天,剡子用嘴叼着一只木碗,悄悄地蹲在树林里。待鹿群走近时,披着鹿皮的剡子像一只小鹿似的不紧不慢地凑到一只母鹿身边,轻手轻脚地挤了满满一木碗鹿奶。直到鹿群走开了,他才站起身来,捧着鹿奶直奔家中。
打这以后,剡子多次用扮成小鹿的办法去挤母鹿的奶汁。有一天,他又上山去挤取鹿乳,没想到一个猎人却把他当成真鹿了,在要射杀他的时候,剡子急忙走出来,告诉了猎人真相,猎人大受感动。剡子的孝名也因此被传播开来,乡亲们都夸奖剡子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剡子父母由于常常喝到鲜美的鹿奶,营养不良的身体一天天强壮起来。后来,失明的眼睛,果然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古人讲“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对父母家庭有真感情,如出来为天下国家献身,就一定有责任感。换言之,忠就是孝的发挥,就是扩充了爱父母的心情,爱别人,爱国家,爱天下。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他是嫔妃所生,原本不是太子,后来因为孝顺贤能,而被群臣拥立为皇帝。
汉文帝即位后,有一年,他的生母薄太后病了,他十分体贴地侍奉,从不懈怠。薄太后卧病三年,他每天都去探望,衣不解带地在旁边照顾,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君。
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汉文帝的仁孝传遍了四方,感化了所有的官员和百姓。
汉文帝共在位24年,他一直很注意发展农业,用德治国,非常注意教化百姓孝顺。因此,他在位期间,西汉社会稳定和谐,人丁兴旺,经济也得到恢复和极大的发展。在历史上,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共同誉为“文景之治”。后人为了纪念文帝的伟业和仁政以及他的孝道,人们将其列为《二十四孝》之第一孝。
自古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刘恒却能做到三年如一日。万事孝为先,因为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怀着一颗孝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所以说,孝的止境,在于以父母待你之心回报,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贫穷富有,孝由心生,不由外物。《孝经》云:“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9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赋。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孝顺是发自内心,由衷而出的。孝不仅是形式,更重要的在于内心。一个人总强调正己,而正己的伊始要从回馈父母开始,孝为百德的先行,如果尚不知爱父母,没有德行的人绝难成事。
2.用孝心反哺父母恩
《孝经》里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是大自然的,大地能够生产粮食,于是百姓有了粮食,种棉花的话,就可以有衣服穿,用木头可以造房子,百姓要好好利用天地来生活,对自己则严格要求,平时节俭,而对父母则要供养终身。
我们要因地之利,也就是说顺应天时,获取地利,从事生产、工作来养活自己的父母,个人生活要非常节俭、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地侍奉父母,使自己对父母的奉养丰丰富富,宁愿自己吃穿用的少一些,也要竭力让父母得到温饱,这是普通老百姓做到的孝道。
孝,是生命的反哺。人生,总是从一处浅滩慢慢走向高远,而父母就是儿女脚下那方最为坚实的土地,也是儿女背后那份永远的支撑。
母亲十月怀胎的孕育,我们才得以降临到这个世界上。从蹒跚学步,到奔跑前行,我们慢慢成长着,我们强壮了,独立了,可以离开父母闯世界谋生活了,而父母却在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沧桑中渐渐衰老。我们开始在忙碌中渐渐远离父母,却忽略了父母已经开始走向疲弱与孤独,生活也变得寂寞与黯淡。哪个新生命背后没有父母呕心沥血的付出?哪个儿女成才的背后没有父母尽心竭力的支持?当父母之爱如阳光般洒满,当父母把风雨挡在门外,我们常常只是习惯了这份光明与温暖的平常,却不曾留心这份挚爱背后的辛苦与艰难。
翟俊杰和妻子都是部队文艺工作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段非常时期,部队要求很严,那时人们的奉献精神和纪律性也强。翟俊杰的大女儿就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出生的,女儿出生后只吃了三个月奶水。由于工作需要,妻子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回部队,而三个月大的女儿则被迫断奶。根据医生的指导,妻子到中药店买来一种叫大麦芽的中药,据医生说把这种药熬成汤喝下去,就能把奶水一点一点逼回去。对于正在哺乳期的女人,这是很痛苦的事:自己的身体要忍受疼痛的折磨不说,看到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奶不能吃,妻子的心里更是备受熬煎。看到妻子和孩子都在受苦,翟俊杰心里也酸酸的,而妻子依依不舍的这一幕,也像烙印一样刻在他的心里。
两年半之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这一次的形势更严峻,儿子只吃了两个月奶水,妻子又要回部队。为了工作,妻子还是用大麦芽汤把奶水逼回去。而这次断奶意味着妻子以后再也不可能有奶水了。于是,在妻子胀痛难忍用吸奶器吸出一些奶水以后,翟俊杰找了三个装青霉素的小瓶,洗干净后,把吸奶器里的奶水放了进去,用蜡胶布密封保存。一瓶写上翟小乐存念,一瓶写上翟小兴存念,另一瓶他与妻子永久保存。
每位拉扯孩子的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总觉得眨眼的工夫,孩子就已经长大成人了,时间仿佛安了车轮一般,飞逝而过。转眼间,女儿翟小乐到了婚嫁的年龄。女儿结婚时,翟俊杰对女儿说:“你结婚,爸爸要送你一件礼物。”女儿说:“我什么都不缺,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也不必给我什么东西。”翟俊杰说:“这件东西你一定要收下。”说着,他就拿出了当初那个密封的小瓶。看着瓶子里血红色的液体,翟小乐有些不明所以,她不知道这一小瓶的液体对她意味着什么。可是当爸爸告诉她,这是妈妈20年前的奶水时,翟小乐一下子愣住了,她没有接过瓶子,而是冲着这小瓶奶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泣不成声。
事隔多年,翟俊杰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他从箱底拿出珍藏的小瓶时,白色的奶水竟然变成了血红色。那一刹那,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内心暗潮汹涌的翟俊杰拿着小瓶,想了很多:母亲的奶水果真是用血凝成的啊!原来自己也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那么,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金银财宝,而是母乳。
那一刻,翟俊杰泪流满面。
生儿育女自古以来都是最艰辛的事情。父母千辛万苦地把儿女抚养长大,该歇一口气的时候,时光老人却已经苛刻地把他们的青春年华回收了,唯一遗留给他们的,是凝聚沧桑的华发和条条僵硬的皱纹。终于,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父母看到孩子们成家立业了,这个时候,本该是他们坐享天伦之乐时刻,儿女们却又开始嫌弃他们跟不上时代要求,嫌弃他们老迈肮脏、体弱多病……于是,他们被抛弃,被冷落,甚至还有的流离失所。难道这就是我们给予父母的报答吗?这就是我们做儿女的孝心吗?乌鸦尚知反哺之恩,而我们却连乌鸦也不如吗?
父母其实是我们的福根,我们供养孝顺他们,也是在为自己种福德的种子。不管父母对你怎样,你只需对他们好,无条件对他们好。我们知道舜的故事,他的继母和弟弟,对他百般刁难,他却孝心不改,最终感动了尧帝,把帝位传给了他。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缺失了如古人一般赤诚的孝心。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慷慨资助远方的人,却忽略了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可能会对帮助过自己的朋友感激涕零,却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
我们从哪里来?是谁赐予我们生命?又是谁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是我们的父母,要记住,树无根不成材,人无根不成人,父母就是我们的根。因为有了父母,我们才得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得以拥有财富和幸福,所以我们要尽孝道,用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
汉文帝时期,在临淄这个地方出了一个很有名的人,她就是勇于救父的淳于缇萦。
淳于缇萦的父亲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是非常喜欢医学,还经常给别人看病,所以在当地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是他为人耿直,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所以在官场上很不得意,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一位大商人的妻子生病了,请淳于意去为她看病。但是那位病人病得太厉害了,所以吃了淳于意的药并没有好转,反而在几天之后死了。大商人仗势欺人,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看错了病,置人于死命。
当地的官吏也没有认真审理,就判处淳于意肉刑(在当时,肉刑有脸上刺字、割鼻子、砍左足或右足),要把他押到长安去受刑。
除了小女儿缇萦之外,淳于意还有4个女儿,可就是没有儿子。在被押解到长安的去受刑的时候,他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可惜我没有儿子,全是女儿,遇到现在这样的危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听到父亲的话,小缇萦有悲伤有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就没有用呢?”因此,当衙役要把父亲带出家门时,她拦住衙狱说:“父亲平时最疼我,他年龄大了,带着刑具走不方便,我要随身照顾他,另外,我父亲遭到不白之冤,我要去京城申诉,请你们行行好,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
衙狱们见小姑娘一片孝心,就答应了她。当时正值盛夏,天气反复无常,时而雨水连连,时而天气晴朗。天晴时,小缇萦就跟在父亲旁边,不住为父亲擦汗;遇上阴雨天,她就打开雨伞,以防父亲被雨水淋湿。晚上,小缇萦还要给父亲洗脚解乏。
这一切,深深地打动了押送淳于意的衙狱。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京城。履行完相关的手续之后,淳于意马上就被关进了牢房。小缇萦不顾疲劳,马上开始四处奔走,为父亲申冤。
人们一看申诉的是还未成年的小姑娘,都没有理睬。小缇萦想,要解决父亲的问题,只能直接上书皇上了。于是,她找来纸笔,请人帮忙将父亲蒙冤的经过一一写好,恳求皇上明察。同时她还表示,如果父亲真的犯了罪,她愿代父受刑。
第二天,小缇萦怀里揣着之前写好的信,来到皇宫前。这时,只见不远处尘土飞扬,马蹄声声,一辆飞驰的马车直奔皇宫而来。小缇萦心想:“上面坐着的一定是一位大臣。”她灵机一动,用双手举起书信,跪在马车前。
车上坐的是一位老者,他看到了小缇萦,便俯下身来,关心地问:“小姑娘,为什么在这儿拦截我的去路。难道有人欺负你了吗?”小缇萦就把父亲被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这位大臣,并请求他把书信带给皇上。
这位大臣答应了小缇萦的要求。皇上读了这封信后,被深深地打动了,当听说小缇萦千里救父的事迹时,更是令人十分钦佩。于是,皇上亲自审理此案,为小缇萦的父亲洗清了不白之冤。
也许在年少的小缇萦心中根本就没有很明确的所谓孝顺的概念,但是,她拥有一颗良知之心,正是这颗良知之心使她拥有一种最朴素的孝顺行为,时时事事都想着自己的父亲,都站在父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其实孝敬很简单,只要像爱自己一样爱父母、爱家人,并体现在日常的一些细小的行动上,就已经做到了孝顺,就是一个实实在在懂得孝顺的人了。念父母生养之恩,这是每个子女应该做到的,报父母之恩,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不慈不孝焉,斯恶之矣。”王阳明的孝道观讲孝悌是良知的一种表现,不慈不孝,这是良知被蒙蔽,由此产生恶。由知孝到行孝,是有良知到致良知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观点所要求的。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生养我们的时候,辛酸劳瘁,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因此作为儿女,若能真切体会父母的深恩重德,心灵深处必然会激起阵阵哀伤,孝敬父母之心必会油然而生,随之付诸实践。若是有人对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动于衷,这种人很难得到安详幸福的家庭,也很难成就大业。
3.先做孝顺儿媳,才是幸福妻子
爱妈妈的男人更懂得疼老婆和孩子;爱婆婆的妻子更容易讨得丈夫的欢心。
孝道在婚姻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夫妻关系中,是否孝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婚姻成败的一大因素。如果你有一个孝敬父母的先生,那么恭喜你,你嫁对了人。一个能孝敬自己父母的男人,证明他有良好的家教。他能孝敬自己的父母,也会同样孝敬你的父母,更会好好地善待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不愉快也常常因“孝”而起。比如丈夫给老家寄了多少钱,丈夫给弟弟妹妹缴了多少学费,什么时候回家看父母,夫妻之间常常因此争吵不休。这不仅伤害夫妻感情,也会导致家庭不和睦,从而损耗我们自身的福报。
在中国千百万家庭中,婆媳关系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何不能对娘家婆家的父母一视同仁呢?佛家讲,这是众生的分别心在作怪。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婆对老公说:“你妈妈怎样怎样?”我们听听,就这么一个称谓就把双方的关系拉远了。关系拉远了,心还能挨近吗?心不近这家庭还能幸福吗?所以,想要幸福,就得找出影响幸福的根结所在。
没结婚之前,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小公主,结婚之后,她面临着成为“煮”妇。第一次下厨房,她做的是青椒肉丝,结果婆婆说她肉丝切成了肉段。为了调教她,婆婆从冰箱拿出一块冻肉,让她练习切丝。她觉得委屈,一肚子火立马就窜了上来,把刀扔在案板上,摔门而去。
那晚,老公长吁短叹。她听了不耐烦,埋怨道:“你不安慰我也就罢了,还在这里叹息连连,难道是我错了吗?你看你妈,凶巴巴的样子,好像我怎么做都不是。”老公伸手握住她的手,可怜兮兮地对她说:“好老婆,你别生气,我现在才知道夹心饼干的滋味了。妈说我忘本,你说我不爱你,我夹在中间受煎熬。”
她虽然从小受宠,但并不骄纵。看着老公为难,她觉得僵持着冷战总不是个办法,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总要缓和一下关系才是。
怎么缓和呢?正巧她周末回了趟娘家,把自己的难题给母亲说了说。母亲听了,语重心长地劝解她:“其实我刚做媳妇的时候也这样。什么都不会做,心气儿还高。总跟你爸不乐意,说他妈总是为难我。事实上呢,并不是这样。你想想看,她把自己养了二十几年的儿子交给你,当然要检查一下这个儿媳有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儿子照顾好。再说了,你总是‘你妈你妈’地说,做老公的心里怎么想。你终究是没有把婆婆当成自家长辈一样对待。孩子,其实婆媳的关系没那么复杂,她如果觉得自己爱了二十多年的儿子能放心给媳妇了,那你就变成她的家人,她的女儿,你告诉婆婆她还赚了呢。”母亲说完就开始乐,那种笑容里,流淌着满足和幸福,还有智慧的狡黠。
听取了母亲的意见,她开始做了一番攻略,最后还是决定从厨房下手攻克。毕竟那是婆婆据守二三十年的领地,也是婆媳缓和关系的谈判场。她的厨房战略是放低姿态,摆正位置,把自己当成是婆婆光荣事业的继承者,而不是颠覆者。
想通之后,她主动跟婆婆承认了错误,赔着笑对婆婆说:“妈,之前都是我不对。您看我这二十几年,除了上学就是上班,没在家待上几天就嫁了过来。家庭事务也不会做,我现在才发现,自己真是一点儿自理能力都没有,将来怎么过日子啊?所以,妈,从今天起,您就只当多生了一个女儿,劳烦您费心教教我,错了您就直说,要打要骂的您看着来,只是别怪我笨就行。”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一来,婆婆也就着台阶下了。那晚,她跟婆婆在厨房忙,紧张得老公屡屡进出厨房,生怕婆媳俩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她觉得机会难得,便趁机跟婆婆玩笑似的说:“妈,您看到没,看您儿子紧张的。其实,我们娘俩如果有矛盾,最难受的就是他了。所以啊,我就算不为别的,就为了您的好儿子,我也要好好孝顺您。”婆婆听了这番话,很是受用,拍着她的肩膀说:“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有你这样的儿媳,这家能不幸福吗?”
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那是因为没有领会到相处的智慧。其实这世间的很多事都是这样,只要你自己不觉得这是事儿,这事儿再大,也就不算是事儿了。你说婆媳难处是大事,可如果你做到了孝,做到了爱屋及乌,这也就不算是事儿了。《孟子·梁惠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意是说一个人在善待自己老人的时候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们想想看,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我们都提倡顾及到,更何况婆婆是自己最爱的人的妈妈呢?
所以说,嫁人了,就意味着拥有两个家。一个娘家,一个婆家。两个家同样重要,不能偏颇。然而,现实中不偏颇的很少,多是重娘家轻婆家。嫁到夫家,公婆便是你的父母,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这样你的丈夫会对你更加满意,回过头来继续宠爱你,你的婚姻也会得以长久而稳固。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婆媳不是母女,少了一份血脉相连,也便少了一分彼此容忍及矛盾发生后的互相体谅,多了一份天性中地位的对立,许多在常人看来并不算什么的小事与言语,也便往往会激化成不可挽回的矛盾。婆媳最常见的矛盾就是价值观的不统一。
老年人一般很固执,她们的节俭本能,是几十年捉襟见肘的清贫生活留下的印记。但太过于恋旧,无法接受新事物的婆婆,很容易让做媳妇的头疼。她无法接受现代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往往会把媳妇归于败家行列。不能指望已近六旬的婆婆一夜之间完全接受你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聪明媳妇要一点一点地影响她,久而久之便会有所改变。如果强迫婆婆来适应我们,对她也不公平,她会觉得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会觉得小辈不尊重她。抵触心理一旦产生,改变她的节俭与怀旧心态,就格外地难了。所以,做媳妇的要大度些,不要和公公婆婆斤斤计较。
和谐家庭,其乐融融,道理人人皆知。但,只要是家庭,就会有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此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大度的婆婆,懂事的儿媳。生活中,只要你稍加留意,你会发现有的老人很会夸自己的子女和媳妇,这样的家庭孝老敬亲的氛围肯定浓厚,而且和谐稳定。你也会听到有的人喋喋不休地诉说老人的不是,如:结婚时没有房子、没有值钱的东西、生孩子没有伺候,等等,以此为自己不孝敬老人找理由,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这样的一个家庭,营造和谐难乎其难。生活难免遇到这样的夹缝,如果你没有涵养,你会把不和谐的因子整得满天飞,惹得鸡犬不宁。如果你涵养颇深,你会保持沉默,千方百计让老人享受快乐,安度晚年,让那不和谐的因子在沉默中消亡。
4.孝顺经不起等待
爱,需要用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现在就去做,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而空留遗憾。父母照顾孩子尽心竭力,他们的青春就这样逝去了,青丝变成了白发,但是我们在年少时却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爱。等自己也为人父母,理解了父母的苦心时,父母已经牙齿稀疏、目光浑浊,没有精力感受我们的爱了。
所以,孝敬父母要及早,不要等父母都不在了才想起要孝顺,那就已经为时已晚,只能空留遗憾。
有一个人,10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逝。母亲生怕让他受了委屈,不肯改嫁,含辛茹苦抚养他长大。他知道母亲的辛苦、操劳,告诉自己:用功读书,将来挣钱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20岁的时候,他独自去闯天下。异乡打拼的生活非常艰难,他工作的公司和租住的房子换了好几处。不想让母亲跟着自己颠沛流离,他告诉自己:等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再接母亲来吧,以后一定要让妈过上好日子。
25岁的时候,他在一家外资企业供职,强烈的欲望让他的业绩一路提升。他受到了公司管理层的关注,迅速升职,手中有了一笔积蓄。他告诉自己:我要攒够钱买一套自己的房子,以后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30岁的时候,他有能力供房了。但是,经理忽然来找他,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准备派遣他去美国学习,期满后可以在美国总公司任职。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对母亲来说应该是个更美丽的梦吧?他告诉自己:要做出一番更大的事业,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35岁的时候,有一天,他接到了亲戚的国际长途——他的母亲,因脑溢血突然去世。
这时,强烈的悔恨刺得他遍体鳞伤,那些他想给母亲的“好日子”,当他想做或有能力做得更好的时候,母亲却已经等不及了。泪水弥漫中,他才知道,原来,每天尽一分孝心,再苦也是好日子。
相信,有很多人都怀着这样一种想法:以后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但是,没有“以后”,只有“现在”,上天并不会因为我们的诸多以后而给予合理的安排,假如现在记起母亲了,那不妨就在第一时间让母亲知道,感受到我们的孝心。把每一天能做的做到就行了,这远比那个似乎美好的遥远的自我假设的预期有价值,别让自己做后悔都来不及的事情!
人的一生难免有很多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有一天我们蓦然发现,父母已两鬓斑白,此时才孝敬他们,我们会错过无数时机。甚至当双亲离你远去,才幡然悔悟,却已尽孝无门,这将成为永远无法弥补的憾事。
很多人总在说,等到有钱有时间了,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但你可以等等,父母不能等,在不经意间,父母渐渐变老,花点时间多陪陪他们,父母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想让你陪陪,所以一定要抽出时间,多陪陪父母,不要让父母失望。不要等到想要孝敬时,父母都已经亡故而让自己空留遗憾。亲情很多时候,不能等待,因此孝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
潘岳,字安仁,后人常称其为潘安,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但有人认为,从他父亲一辈起,他家实际居住在巩县。潘岳的祖父名瑾,曾为安平太守。他的父亲名芘,曾为琅琊内史;从父潘勖在汉献帝时为右丞,《册魏公九锡文》即出自其手笔。
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被乡里称为“奇童”,长大以后更是名噪一时。美姿仪,《晋书》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与夏侯湛友善,常出门同车共行,京城谓之“连璧”。
他不仅好文聪明,更事亲至孝。父亲去世后,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到林中赏花游乐。
有一年,母亲染病想念家乡。潘岳得知了母亲的心愿,马上辞官奉母回到了家乡。虽然上级再三挽留,但他毫不动摇,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级被他的孝心感动,便允许他辞官。
回到家乡后,他母亲的病很快痊愈了。家里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然后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了晚年。
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不要等到明天。
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里,有一对靠捡破烂维持生计的中年夫妇。一个极为普通的寒冷的早晨,当他们跨出家门的时候,他们捡到的不是垃圾而是一个已经被冻得奄奄一息的弃婴。虽然,夫妻俩的日子已经是一贫如洗,但为了不让这无辜的小生命冻死街头,他们毅然决定把孩子带到家里精心喂养。于是,一家三口,便过着虽然贫穷,但是幸福的生活。
似乎不幸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来临,在小女孩长到六七岁时,养父由于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在弥留之际养父紧紧拉住妻子和女儿的手,他对妻子说:“我死后你无论如何也要把孩子养大成人,一定要让她上完大学。孩子有了一技之长,她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也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父亲去世之后,母女俩便相依为命。女儿逐渐长大,上了高中,家里的费用、开支也越来越重,几乎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妈妈就背着女儿,悄悄卖血换钱贴补家里费用。女儿看着妈妈一天天憔悴,不知什么原因,心里很难过,她在心里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女儿很争气,学习也很用功,终于考上了她向往已久的大学。
在大学期间,女儿给妈妈写信,说:“我非常思念朝夕相处的妈妈,惦记妈妈,但为了能尽量节省开支,我打算坚持到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后,再回家看望妈妈。”妈妈接受了,在大学的四年里,每隔几个月女孩都能收到妈妈寄给她的信和一些钱,每次信中,妈妈都在给女儿报平安,希望女儿能够安心学习,不要惦记家里,随信寄来的钱虽然不多,但足以维持女孩日常的生活、学习费用。
时间真快,快得人们无从察觉,一晃就是四年,女孩终于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拿到了毕业证。她非常渴望立刻能见到她朝思暮想的妈妈,归心似箭,她打点行装,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返乡的路程。来到村头,便远远看见了自己家熟悉的院落,她当时兴奋不已。她跑到了院门前,推开了院门,但是,女儿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院子里一片沉寂、凄凉,荒草遍地。她打开锈迹斑斑的门锁,她看到房间里破旧的家具上已经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她大声呼喊着:妈妈,我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但却听不到任何回声!
她一时茫然失措,这时她还不知道家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故。她急匆匆地跑到邻居伯伯家里,询问她的妈妈到哪里去了。伯伯说:“孩子,只要你不哭,我就告诉你妈妈在哪里!”伯伯强忍着悲痛,把真相告诉了这个女孩。原来,她的妈妈在两年前就病逝了。由于过度劳累外加上经常卖血,妈妈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后来不得已住进了医院。在住院期间,妈妈非常想念自己的女儿,想再看女儿一眼,但是又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业。于是,在病床上,妈妈强忍住病痛的折磨,日夜不停地给女儿写了一封又一封平安信,这些信的日期一直排到女儿四年学业结束。
妈妈的思女之情和浓浓的母爱全都倾注在了这一封又一封的平安信中,为了能够攒足女儿四年的生活和学习费用,在弥留之际妈妈又和医院达成了协议,在她死后,将自己身体的所有器官全部出售给医院。妈妈把卖器官的钱和一叠厚厚的平安信交给邻居的伯伯,委托他定期给女儿寄去。女儿跪在妈妈的坟前,泪如雨下。千呼万唤她的妈妈,那含辛茹苦把她养育成人的妈妈,那曾经与她相依为命的妈妈,那给了她另一个家的妈妈,那曾经不知给了她多少温馨和幸福,给了她多少勇气的妈妈。如今却留下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这个世界上,怎样面对未来的生活,怎样面对前面崎岖不平的人生之路。
在妈妈的坟前,女孩写了那首一直传唱至今的《感恩的心》。
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只有孝顺是不能等待的。时间如流水,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要忙,忙学习,忙游戏,忙作业……等成人了,还要忙工作,忙事业。
当我们认为真正拥有了可以孝顺父母的能力的时候,可能为时已晚,因为这时候的父母已经吃不动也穿不了了,有的父母甚至已经远离了尘世。
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为父母做点事,用实际的行动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和感激,而不要总是把爱埋在心里。
5.要尽孝,而不只是养老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所说的孝,往往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之类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从圣贤对孝的理解可以看出,一个“孝”字并不像大家理解的赡养那么简单。除了赡养,还有对父母有一颗恭敬之心。孔子把“养”视为当然之事,是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也是容易做到的。他所强调的是敬养。所谓敬养,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建立在尊敬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
在孔子看来,敬养父母最难的是“以色事亲”。《论语》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段话从反面否定了把向父母提供饮食和劳动视为“孝”的观点,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孝道要求——“以色事亲”,即要求每一个子女都应当了解父母的心思,知道父母需要什么,然后去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承顺父母,从而使父母内心欣慰,精神愉悦。
春节快到了,城里打工的小李要回老家过年。一起在外打工的同村的老王过年不回家,就托小李给他家里捎些东西,小李一口答应了。
临行那天,老王到火车站给小李送行。小李没料到,老王搬一个大箱子来了,里面全是他要给家里带回去的东西,箱子里面净是些食用油、花生、瓜子、果脯、饺子、酱油之类的东西。
小李很不屑:“你带这些东西回去还不够路费呢,不如直接送点钱实际,他们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我每次回家都给钱,带东西太麻烦了。”
老王说:“我在外面半年多也没挣多少钱,最近才找着合适的工作,你就把东西带给我妈,说是我单位发的。”
回村之后,小李扛着箱子先到了老王家,老王的母亲高兴地打开箱子,把东西通通倒出来,摆了满满的一炕。老王母亲高兴地说:“儿子写信说找了一份好工作,单位啥都发,对他们可好呢。开始我还不信,哪有这么好的单位,现在看到这么多东西就相信了。”看着老人的满脸喜悦,小李隐隐约约觉得老王送东西是对的。
小李回到家之后,把2000块钱给了母亲,母亲也只是淡然一笑,远不如老王母亲那么兴高采烈。
孝顺并不能和金钱画等号,孝顺也不和你所获得的荣耀有关。有时候,孝顺仅仅是报个平安,让父母知道你目前的状态,使他们心里踏实。毕淑敏说:“‘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孝心,人人都在提及,但真正做到的人却不多。我们往往会说等父母老了,会照顾他们,好好孝顺他们。这都是对孝的片面理解,真正的孝顺,是从最小的点滴做起的。
有一个70多岁的老读者,背驼得厉害,但他风雨无阻,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里。不仅如此,在所有读者中,他总是第一个进去,最后一个走。有时读者都快走完了,他也不走,天天如此。阅览室管理员对这个读者烦透了,打心眼里烦。
那个老读者每次来到阅览室,只是翻翻这看看那,看上去毫无目的,纯粹是来消磨时光的,管理员们都对他没有好感。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让一位管理员从此改变了对老人的看法。
那天在下班的路上,同事突然问她:“你母亲是不是被聘为我爱人所在的那个商场的监督员了?”
管理员愕然:“没听她说过呀。”
同事说:“我爱人在某商场当营业员,她们商场每天开门,迎来的第一个顾客常常是你母亲。而且老人什么也不买,却挨个看柜台,还要问这问那。时间一长,营业员们就以为老人是商场的领导雇的监督员,是来监督他们工作的——因为商场领导有话在先。营业员们就对老人很戒备呢。”
听同事说完,这位管理员径直回到母亲家。父亲两年前病故,母亲一个人生活。管理员问母亲是否真的在给人家做监督员。母亲矢口否认:“没有这回事呀,他们大概是误会了,我就是闲逛而已。”
听到这话,管理员开始数落母亲。这时,母亲长叹了一声,说:“我们这些老人一天到晚太寂寞了,只好逛逛商店,消磨一下时间,可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了,一天不去就觉得不对劲儿。要不,你说我干什么呢……”母亲说到这里,像个孩子一样委屈地哭了。
就在一刹那间,管理员突然感到心里酸酸的。母亲有一儿两女,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很少来看母亲,逢年过节的不是寄点东西,就是寄钱。直到此时她才明白母亲最需要的是排解寂寞和孤独。那天管理员没有回家住,而是陪母亲住了一晚,聊了一晚上以前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管理员上班很早,驼背老人仍然等候在阅览室门前。也不知为什么,她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柔情,第一次用善意的眼光来看这个老人。
不仅我们将来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以后很难陪着父母,即使是现在,我们待在家里的时间也是很少的,加上父母自己的社交时间也通常会在周末,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是一天天少起来。如果我们不能够了解父母的心意,不知道哪些事情会让他们担心,哪些事情会让他们难过,又从何谈起孝顺呢?
能养只是一半的孝,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那份真诚。只有心里时时想着孝,能努力践行,这才是真正的孝。
6.家是放心的地方,不是放钱的地方
有人说:家是放“心”的地方。如果不把“心”放到家里,让它在外漂浮,心又怎么安稳呢?
是啊,因为有家,我们才得以安身立命;因为有家,我们的心灵才有一种归属感;也因为有家,我们才不惧怕一切的艰难险阻。因为我们知道,不管这个世界怎样艰难,我们还有一个栖身之所,一处立命之地。可这个家是谁给我们的呢?是谁用尽一辈子的心血,为我们建造的一方温暖之地呢?是我们的父母,是视我们为生命全部的双亲。可我们为父母做了什么?我们有没有把一颗心系在父母身上,安放在家中?
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父母全身心的关爱。照理,父母老去时,我们尽孝道也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现实生活中,“尽孝”却往往被人们排在次要的位置。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年轻人认为,孝的含义是“善于奉养父母”。有人认为孝顺就是给父母足够的钱;有人说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有人说老人就是“老小孩”,隔几天哄一哄就万事大吉。事实上,孝顺还包括精神生活的理解和慰藉,这是情感上与父母的融洽,更是心灵深处与父母相依相伴的儿女真情。
男人回家去看父母。因为一直忙,他好久没回去了,以致于父母看到他,都愣在那里说不出话。过了好久,父亲才缓过神来问:“你工作那么忙,怎么有空回来?”男人说:“公司给了几天假,所以就想回来看看。”
母亲似乎不信,于是盯着他的脸研究半天,最后紧张地问:“你,你没出什么事吧?是工作出差错了?要不然就是和媳妇儿吵架了?”母亲一连串的问题让他的脸发红,他不知道自己这样一个平常的举动会让父母有这么多的疑问。他思量着可能是自己回家太少的缘故吧,这个本应该他常回来的地方,他忽略了太久太久,以致于现在他回来反而显得不正常了。
确定儿子是回来看望自己的之后,父母都很兴奋,两位老人像是得了奖励的小孩一样,笑得合不拢嘴。之后,父亲忙着去买菜,母亲留在家里陪他聊天。母亲拿来花生和瓜子让他吃,刚坐下,家里的电话就响了。因为母亲习惯用免提,所以隔得老远,他就听见父亲的声音。
父亲在电话那端说:“忘了跟你说了,给你泡的蜂蜜枸杞茶在窗台上放着,现在喝刚刚好,你赶紧喝啊,小心放凉了。”母亲挂了电话,走到窗台,端起茶来,笑眯眯地喝了一口。阳光照在母亲的脸上,把笑容映得很温暖。
喝完茶,母亲还没来得及坐下,电话又响了,还是父亲:“咱家的水费是不是该交了?我忘了拿单子,你把编号告诉我,我顺路去交一下。”挂了电话,母亲笑着埋怨说:“你爸这人啊,就是事多,出去一趟,能往家里打十几个电话。那点儿工资,都给通信事业做贡献了。”
母子俩正说着呢,父亲的电话又来了,听得出来,父亲的声音很兴奋。他用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语气说:“老太婆,你不是喜欢吃黄花鱼吗?今天菜市场有卖的,我买了三条,回去我亲自做你最喜欢吃的清蒸黄花鱼……”
二十多分钟里,父亲的电话接二连三地响,母亲也不厌其烦地接。与其说母亲在陪他聊天,倒不如说是陪父亲聊天。他终于忍不住抱怨说:“我爸怎么越来越絮叨?这些话等他回来说也不晚啊,这样打来打去的多耽误工夫啊!”
母亲听了,拍着儿子的手,笑着说道:“是啊,人老了,话也多了。但是傻孩子,你爸的心思你是不懂啊!他这不是絮叨,他这是惦记着我,他是把心留在这个家里了。人活着啊,图什么奔什么呢,不就是心里的牵挂和寄托吗?你爸是因为有牵挂有寄托,所以才会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他怕我跑来跑去接电话会摔跤,还专门把家里的电话换成了手机。你爸他人虽然在外面,却把心放在了家里,家里事无巨细,他都挂念着呢。不要以为只要往家里送钱就行了,家不是放钱的地方,而是放心的地方,只有把心放在家里,爱和幸福才会在家中长驻,你明白吗?”
是啊,你明白吗?他明白吗?我们明白吗?多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它不关乎财富,不关乎名利,只要我们拿出自己的心意,知道我们还有个家,还有一双年老的父母,他们就已经很满足、很幸福了。
从前,我们年幼,不理解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爱,他们见不得我们受委屈,就算自己没有多少本事也要尽可能地想办法来满足我们的要求。只有我们穿的用的吃的都不比别人差,他们才能稍微心安一点。一旦见自己的孩子穿的不如别人好,他们总是在心中自责,怪自己没有本事而让孩子受了委屈;有什么好吃的他们从来不舍得吃,总是留给我们吃,因为他们觉得大人吃了浪费,不如留着让我们吃了长身体。有时候我们很好奇,问父母你们为什么不吃啊?他们总是用自己不爱吃来推辞,以致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不爱吃这,不爱吃那,而他们最喜欢吃的却是我们最不爱吃的东西。
可我们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没有,因为我们习惯了他们把心放在我们身上,我们习惯了他们忘记自己来取悦我们。他们总是很轻易地读懂我们需要什么,我们看一眼街边的糖果,父母看在眼里,只要他们有能力,我们的手中一定会出现几块糖果;我们打量一件漂亮的衣服,父母记在心里,回家辛苦劳作,攒下钱来为我们做一件可心的衣裳。可父母缺什么东西,需要什么,做儿女的我们却不知道不了解,有时就算父母开口讲了,我们都不一定记在心上。如果我们生病了,他们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寸步不离地守在旁边,嘘寒问暖。如果父母病了,我们能有几个人做到寸步不离,能着急到寝食难安,心急如焚?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心放在家里,没有把心放在父母身上。我们总以为等我们挣到了足够的钱,给他们买好吃的,好穿的,就是孝敬他们,就是报答他们,可这些,真是他们需要的吗?他们已经那么老了,能吃多少,又能用多少呢?如果我们的心不在家里,东西再多能有什么用呢?
精神重于物质,放钱,不如放心。儿女如果有心意,即使清贫度日,他们也会甘之如饴。我们感叹时光的飞逝,总是说人生如梦,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趁着我们还年轻,趁着父母还健在,让我们为他们多尽点心,多用点心。把心放在家里,时常惦记着,牵挂着,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孝敬和报答。
因为家是放心的地方,是盛放爱的地方。忙,从来都不是理由,心在,爱在,牵挂在,幸福才会繁衍不息。
7.孝心就是用心体谅父母
古人云:亲爱之心生于孩幼。
这句话讲的是父子有亲就是爱的原点,亲爱之心在孩幼时代就养成了。亲爱是没有人来强迫的,不是造作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爱心是天性,我们称为性德,如果能够保持,那么当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就能够把爱心扩展,对一切人都能仁爱。
圣人教化百姓,懂得循着人的天性来教化。天性是什么?父子有亲是天性,父母跟儿女这种亲爱能够保持一生,而且能够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是这种亲爱,这个人就是圣人。圣人教人要爱、要敬,爱敬存心。爱心从哪里生长?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生长,这是人的本心。
人的本心是什么?就是本性本善。爱敬是性德,本性本善,顺着这种性德来行爱敬之道,就十分容易。孝心亦是如此。如果我们循着本心来理解并谅解父母,就会发现,我们和父母之间原本就是和谐顺意的。如果我们不能体谅父母对我们的爱,那么我们的双眼就会被蒙蔽,对于父母的无私付出,也置若罔闻了。
那天,女孩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摔门而去。她一个人在大街上走了很长时间,天色渐渐暗下来,昏黄的街灯稀稀落落地亮了,她感到又冷又饿。她想回家,可一想到和妈妈争吵的情景,她就再也不想回去了。她觉得妈妈不爱她,也不理解她。她不喜欢妈妈总是到学校给她送吃的送穿的,她更不喜欢妈妈冷着一张脸打量送她回来的男孩子,而且还冷言冷语。她甚至认为,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妈妈更槽糕的母亲了。想到这些,那个家更让她烦恼了。
走着走着,她看到前面有个馄饨摊,便迫不及待地跑上前去,说:“阿婆,给我一碗馄饨。”老阿婆笑眯眯地给她盛了一碗馄饨。
“哦,不好意思。阿婆,我,我不要了。”女孩的手从衣兜里拿出来。因为出来的急,她一分钱都没带。
老阿婆看出了她的为难,和蔼地笑着说:“来来来,孩子,我也要收摊了,这碗馄饨我请你吃。”老阿婆说着便端来一碗馄饨,还有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纷纷落在碗里。
“孩子,你这是怎么了?”老阿婆关切地问。
“阿婆,您真好。”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我们不认识,您却对我这样好,而我的妈妈却因为我跟她拌了几句嘴就把我赶出来了,还说以后不让我回去了!”
老阿婆听了,叹了口气,坐在女孩身边,也开始抹起了眼泪。女孩看到这情景,手足无措地问:“阿婆,您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因为我?”“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给你煮了一碗馄饨,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给你煮了十多年的饭,你怎么会不感激呢?你怎么还跟她吵架呢?你觉得我好,可我的女儿不这么认为。女儿也是因为跟我吵架,我一时生气,让她走,结果她走了再也没回来。做女儿的怎么就不懂父母的心呢?有哪个父母真能狠下心来不要自己的孩子啊!女儿从小爱吃我做的馄饨,我便每天在大街小巷上卖馄饨,就是希望有一天女儿能闻到我煮的馄饨味,跟我回家。孩子,天下的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好,可能有时候他们的行为有些过激,但也是因为爱子心切啊!”
女孩听到阿婆说的这些话,愣住了。她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时,脸上立刻露出了喜色:“赶快回家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饭都要凉了!”听到母亲的呼唤,女孩再也忍不住了,一下子扑到母亲怀里,声泪俱下道:“妈妈,是我错了,你原谅我吧。”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做着和女孩相同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铭记在心”,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是的,母亲给我们煮了十几年、几十年的饭,给我们洗了十几年、几十年的衣服,小时候不知为我们跑了多少次医院,跑了多少次学校。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他们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全部放在我们身上。对于这一切一切的付出,我们总是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而当我们多为父母操一点心时,多为父母付出一点时,我们可能就会抱怨,就会发火。
为什么我们可以和朋友聊天聊上半天,却不能和父母亲说上一两句话呢?为什么我们可以轻易地原谅自己,却苛刻地对待我们的父母亲呢?或许,有时候他们的行为确实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我们为什么不能体谅这烦恼背后的良苦用心呢?
我们总是把父母所做的一切当作天经地义的事情,却忽略掉孝敬父母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能懂我们的心,为我们做我们需要的一切,如果他们一时意会错了,我们就会埋怨,说他们不懂我们,不体谅我们。那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体谅他们了吗?我们懂得他们的心吗?”这一辈子,父母曾经为我们做了多少事,用了多少心,我们从不会去计算,去铭记,而我们为他们做一点事情,都会记得清清楚楚:父亲节给父亲买了一个剃须刀,母亲节为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却忽略了父母在接过这些礼物时,眼角的湿润。犹太人有句谚语说得很好: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出门前,看看站在门口的父母,看看他们眼里的惦记和满足,对他们说一句放心;回家时,和他们聊聊生活的事情,别嫌弃他们话语繁琐,行事呆板,我们要学着体谅。从现在开始,记得做一个孝顺的子女,这一辈子,欠得最多的、能让你欠的、而且不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不要抱怨他们的不理解,换种方式多多体谅他们。
父母与孩子的年龄差距,注定了两代人之间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上难免会有分歧。在这种情况下,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是最明智的做法,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