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善纳雅言,兼听则明
南怀瑾说:“李世民规劝、怂恿他父亲李渊起义造反,李渊最后被时势所迫,不得已地对儿子李世民说:‘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自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由于李世民的建议,才有了李唐一代三百余年的天下。”李世民劝说父亲时,分析天下情势,成就了三百年的太平。
清代大学者戴震曾说过:“天下古今之人,其大患,私与蔽二端而已,私生于欲之失,蔽生于知之失。”又说:“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这里的“蔽”就是阻塞的意思,不让别人阻塞自己,也不自我壅蔽。
作为一位领导,决策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想让决策少出偏差,就要做到兼听而不偏信。然而,如果兼听的仅仅是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唯唯诺诺、唯命是从之人的话,那这种兼听就与偏信没有任何区别了。
唐代有个人叫王贞白,曾将自己写的讽刺诗《御沟》(皇家下水道叫御沟)送给贯休看。诗曰:“一派御沟水,绿槐相阴青。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贯休是个和尚,诗写得奇,画画得好,为人坦诚直率。他指着诗说:“你这诗虽好,但不完美,要改一字,诗才有‘味’出来。”
王贞白一听,觉得贯休太过傲慢,一时心中不悦,拂袖而去。
可贯休和尚想的是,王贞白是个人才,心胸必然很宽,刚才只是一时冲动才会离开。而且,他才思敏捷,只要琢磨过味来,定会回转。于是,贯休就把他想改的字,先写在了左手心里。
果不其然,没一会儿,王贞白就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大声喊到:“此中涵帝泽。”贯休举开左手掌心:“你看,正是‘中’字。”两人开怀大笑不止。
古人能听进逆耳忠言者不胜枚举。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且生活上有失检点,喜欢赌博。听完张籍的劝告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幡然悔悟。当寇准要做宰相时,张咏对同僚说“寇准奇才,可惜学术不足”,并直言劝说寇准“《霍光传》不可不读”,劝寇准不要做霍光那样不学无术的人。寇准顿然大悟,勤奋学习,后成为一代名相。
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听得进反对的声音,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世间爱听好话的人多,甚至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听着别人支持自己的错还万分感激。纵观历史,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评意见。他们能够从善如流,所以能够吸取众人的智慧,避免失误,从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总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在墨子的许多门生之中,耕柱被公认是最优秀的,但他却偏偏常遭到墨子的批评,这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门生中,我竟是如此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之见,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是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教导与匡正。”
听了墨子这番话,耕柱立刻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再也不以遭受批评为耻,而是更加发奋努力,终于成为了墨子的继承人。
《道德经》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真实的言词不华美,华美的言词不真实。接受批评是需要勇气的,勇于接受批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商纣王不听比干劝告,沉迷酒色,导致国破家亡;隋炀帝对忠言不纳,仅十几年就把隋朝弄得天怒人怨,最后民变四起,自己被杀,隋朝也随之灭亡;蔡桓公讳疾忌医,不听神医扁鹊的劝告,当病入膏肓时,只有一死;曹操怀疑要给他开颅拿瘤子的华佗害他,把华佗关在监狱里,当他再犯病时,华佗已经死了……
人们大都喜欢听吉利话、奉承话、客套话,而不喜欢听刺耳话、忠告话、劝诫话。唐代的魏征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中国的老人们也常说“听人劝吃饱饭”。忠诚的劝告与尖锐的批评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但有利于听的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