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人生哲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忍耐一切不如意

1.上了台就要小心,因为有得意,就有失意

《易经》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为朝夕戒惧,是说君子不仅要整天自强不息,勤奋谨慎,而且一天到晚都要心存警惕,好像有危险发生一样,这样才能免除灾祸,顺利发展。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是《易经》要告诉我们的因果道理,怎样过去就怎样回来。“终日乾乾”,就是教我们得意了,上了台要特别小心,因为反复,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上台就有下台,有好处就有坏处,一反一复,“道也”,是自然的法则,必然的,逃不了的,你以为整了人,可是一定有你的吃亏处。

这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似乎是一致的,那么,导致祸福互相转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祸来临时,也就是失意的时候,我们会变得谨小慎微,蓄势待发,最终一鸣惊人;然而,人一旦得意就容易忘形,忘记本分,恃才傲物,结果招来祸患。

 

天下大乱之后,韩信投靠项羽不得重用,后转而投靠刘邦,但依然没有被重用。幸好遇上了萧何,在萧何的帮助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

在韩信的带领下,汉军一路摧城拔寨,直至将项羽兵围垓下。然而,随着功劳越来越大,韩信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不知收敛。当年韩信接连灭掉魏赵燕齐,名声大振,以致天下人只知有韩信不知有刘邦,功高盖主。后来,刘邦被项羽围困,命韩信发兵来救。但韩信却趁机要挟刘邦封他为齐王。刘邦虽然逼于无奈封了他,但心里对他却越来越嫉恨。这为后来韩信的被杀埋下了种子。

天下平定之后,有一次刘邦大宴群臣,席间,他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最多不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多多益善。”韩信自以为自己功劳卓著,刘邦不会对他怎么样,深陷险境而不自知。后来,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没过多久,就被吕后设计杀死。

 

人一生孜孜追求的就是成功,一旦将成功追到手,很容易就会得意忘形,而这却会成为致命的伤害。而当我们名不见经传、籍籍无名的时候,谁也不会注意到我们,反而会安全很多,不用担心各种冷箭和猜忌。

一旦上了台,越过了众人,处在较高的位置,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会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安全了:比我们低的人会嫉妒,会想方设法地将我们赶下台,然后自己登台,因此针对我们的冷箭和小动作肯定是少不了;而那些比我们高或和我们平级的人则会对我们心存疑忌,深恐我们会将他们挤下台,于是先下手为强,处处给我们穿小鞋,找个理由把我们推下台,以保住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处在危险当中的我们如果只知沉溺于成功的喜悦不可自拔,就很容易被人趁虚而入,下场将苦不堪言。

“小心驶得万年船”,尤其是处在台上的时候,自己完全暴露在众人面前,所有的弱点和缺点都不好掩饰,如果再不多加小心,恐怕很快就会被人推下高台。因此,我们要保持一颗警惕而平静的心,无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都不改变,失意时不卑不亢,得意时不骄不傲,就像是浑圆的太极一样,让人找不到弱点。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不至于一直在得意与失意间循环。

 

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国力越来越强盛,各地的诸侯们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只有强大的楚国依然不奉号令。齐王准备讨伐楚国,齐国的大将们纷纷请战,只有宰相管仲反对。他认为齐国连年征战,已经疲惫不堪,不宜再长途远征。

管仲想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楚国衰败。管仲派人日夜抢铸铜钱。等到差不多的时候,他派了数百名商人前去楚国收购鹿。楚国盛产鹿,鹿的价格很便宜,两枚铜币就可买到一头鹿。管仲派去的商人一面在楚国扬言说:“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购买。”一面花大价钱买鹿。开始3枚铜币一头,后加价到5枚铜币一头。楚国人见鹿这么值钱,纷纷跑到山里猎鹿。一个月后,楚国的鹿价已经涨到了40枚铜币一头。高昂的利润吸引了楚国上上下下的人,农民不再耕田,士兵不再操练。

一年之后,楚国的铜币堆积成山,但天地荒芜,粮食断绝。这个时候,管仲又向其他诸侯国下令,不准他们与楚国通商。这样一来,楚国的铜币都成了摆设,买不到任何粮食,楚国闹起了饥荒,人们纷纷四处逃难,军队也无士气。这个时候,管仲纠集八路诸侯进兵楚国,楚成王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只得向齐国割地议和,并保证尊奉齐国的号令。

 

不会做准备或时时做准备,对人生的发展都是没有好处的,一种会让自己时时处在危险中,一种会阻挡自己前行的脚步。未雨绸缪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推测雨来临的大致时间,做出适当的安排,使自己从雨中逃脱。

人生处在顺境和得意时,最容易忘形,滋生败象,最终乐极生悲。可伟大的人,知道要在顺境时堆积自己的成就,来抵挡可能要来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