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1.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南怀瑾对此解释说:“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都来了。孔子在这里就是想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人为鄙夫。”
柳下惠,鲁国的大夫,曾任士师,3次被国君免官,可他却始终待在鲁国。有人对他说:“你怎么不离开鲁国呢?”他回答说:“正直清白地做官,到哪里去不会被多次罢黜?没有正义感的做官,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的国家?”
孟子说:“柳下惠被免了官也没有怨言,穷困了也不显出可怜的样子。他明白要做一个清白正直的人势必会遭到邪恶势力的嫉恨,而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但即便是个人利益遭受损失,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张,所以能够坦然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毛病,这种毛病的直接伤害对象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为什么呢?这种毛病使我们该下决断时迟疑不定,因而错过机会;使我们做事时因紧张不安而出现不该有的失误,遭致意外的失败。
兵法说:“三军之灾,起于狐疑。”既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进攻怕敌人抄了后路,防守怕敌人断了粮路,后退又怕中了埋伏,如此迟疑不定,即使能打赢的仗也会打成败仗。
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能力不足、条件不够、机遇不好造成的,而是因为患得患失,以致心态失常、行动走样,正常的能力发挥不出来。
有位天下闻名的神箭手,他有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百发百中,从不失手。
国君听说他的名声后,便把他召来说:“请先生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就要削减你一千户封地。”
他听后,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谨慎地瞄准箭靶。如果是平时,他信手一箭,也能射中靶心。可此时,想到这一箭射出,要么得到黄金万两,要么失去千户封地,关系重大,他的心情便不由得紧张起来,拉弓的手也开始微微发抖。他瞄了很久,几次想把箭射出去,但又收了回来,继续瞄准。反复几次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却射在了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连射3次,他都没有射中靶心。
他满面羞愧地向国君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对这一结果,国君既感失望,又心存疑惑,便问大臣:“听说此人箭技通神,百发百中,今天看来,实在平常得很,难道是浪得虚名?”
大臣解释说:“他平日射箭,因为没有赌注的压力,心情放松,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今天他射箭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呢?”
如何摆脱患得患失的心理呢?最好是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但这很难做到。有没有比较容易的呢?以下几个方法值得一试。
(1)折中法。
患得患失,左右为难时,中庸处世采取的方法是“折中”。朱熹说:“凡物皆有两端,中大小厚薄之类;于类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又说:“若与之二百则过,与之五十则少,只是百元便恰好。”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两个极端,好比大小厚薄之类,在每一类中又可以区分它的两个极端,通过量度得出它的中点,然后加以采用。好比给一个人钱,如果给他二百块钱太多了,给他五十块钱又太小了,那么给他一百块钱就是恰到好处。
只有不怕失去与敢于得到,你才能得到心理平衡,否则,即便你做出折中的决定也没用。
(2)置之死地法。
先设想最坏的结果,然后对它表示轻视。比如电影里经常有人说:“怕什么!大不了一死。”“怕什么!掉了脑袋不过碗大的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这种话的人,并非真的无所畏惧,更不是对生死无所谓,其目的是平息紧张的心情。
我们平时一般不会面临生死考验,大不了丢人、赔钱或输球之类。运用此法时,就可以说:“怕什么!大不了让大家笑我,反正不会笑死我。”“怕什么!大不了赔个精光,重新再来。”“怕什么!大不了这次输了,我下次再赢他。”当你对最坏结果表示轻视时,勇气自然就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