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身处世,以诚为先
中国人特别崇尚忠诚和信义,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而“信、智、勇”更是人自立于社会的3个条件。诚信是摆在第一位的。“信”是一个会意字,“人”“言”合体。
《说文解字》把信和诚互为解释,信即诚,诚即信。古时候的信息交流没有别的方式,只能凭人带个口信,而传递口信之人必须以实相告,这就是诚或信的本义。“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是中国人与他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立身处世之本。中国是靠礼义行事的德治国家,言行靠自律与自省。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诚信”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魏晋时有个叫卓恕的人,为人笃信,言不食诺。他曾从建业回上虞老家,临行与大傅诸葛恪有约,某日再来拜会。到了那天,诸葛设宴专等。赴宴的人都认为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难说不会遇到风波之险,怎能如期。可是,“须臾恕至,一座皆惊”。
由此看来,“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感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心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一个心灵丑恶,为人虚伪的人根本无法取得人们的信任。
所以,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子为尊矣,不诚则卑。”
明代诗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处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内心诚而无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的人。
切斯特菲尔德勋爵认为,诚实是最高尚的品德,他自己之所以成功也是得益于此。勋爵这句名言:“诚实高于一切”,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克拉伦在谈及他同时代最高尚、最纯洁的绅士福克兰时说:“他是一个十分诚实的人,哪怕是说一句谎言,他也像偷了人家的东西一样,心神极为不宁。”
英国哈金森将军的夫人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丈夫,他是一位完全诚实可靠的人:“他不想干的事情,他从不说;在他能力之外的事情,他从不轻易许诺;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从不推脱,而且一经答应,决不食言。”
英国泰多尔教授这样评价哲学家法拉第:“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还是哲学中的种种虚伪都令他十分讨厌。”
英国皇家学院马歇尔·霍尔博士也是一个极为诚实、守职和高尚的人。他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曾这样说过他,无论在哪里,他只要碰上虚伪和阴险的动机,他就要公开揭露,他自己的人生格言是“我既不愿意也不能够撒谎”。一个人到底应该正直还是虚伪,他对此从不妥协、含糊,无论碰到什么因难,要作出多大的牺牲,他总是反对虚伪,主持公道。
英国皇家学院阿诺德博士把诚实看作各种高尚品德的基石,认为诚实是一面道德镜子,任何人在这面镜子面前都会显示自己的本来面目。阿诺德把诚实看得高于一切,他总是谆谆教育年轻人,一定要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立信,以诚为本。当他发现有谁撒谎时,他总是感到极不舒服,他认为撒谎是道德犯罪。当一个学生作出一项承诺时,他总是相信自己的学生。“你能够这样说,这相当不错,我完全相信你的话。”他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这给他的学生以极大鼓舞,阿诺德博士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一定要以诚为上,以诚立信。他的学生们后来相互说:“跟阿诺德先生万万不可撒谎,恩师最反对虚伪和做作。”
“君子养心莫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假如你要干大事,就要做到诚实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