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学内涵——此心光明,内圣外王
上篇 知行合一王阳明
1.你的内心,决定你的生活能量
有一学者病目,戚戚甚忧,先生曰:“尔乃贵目贱心。”
——《传习录》
有一学者患有眼病,心里十分忧戚。先生说:“你呀,真是贵目贱心。”
王阳明的这段话真是很有意思的顿悟,足以让看不破的人看破。
当我们的眼睛有病时,一般情况下当然会担心忧愁。但你想想,这本来就是眼睛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心再受此摧残呢?这不正是看重眼睛而轻视心的做法吗?
王阳明在这里告诫我们,不要只关注眼前的小损失,而忽略了更有价值的事物。我们应该懂得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看清大局,不要为了一些琐事和小烦恼而影响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犯这种毛病。为了挣钱,拼命地工作。年轻时用身体来换钱,老年时又拿钱来拯救千疮百孔的身体。我们总是顾此失彼,为了得到鱼目而丢掉手上的珍珠,抓不住人生的重点。打开网络或电视,我们总能看到各种自杀的新闻,这种为了眼前的烦恼而丢弃生命的做法实在愚蠢之极。
一个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的人,我们能说他勇敢吗?不能。我们只能为这个逝去的生命感到惋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什么事情能比我们活着更重要呢?
一个年轻人接连遭遇高考落榜、女友背叛,在这重重打击之下,他一心寻死,父母朋友都来劝,可他就是听不进去,害得爸妈只得日夜看管,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幸好,父亲认识一位出色的心理医生,将他请到家中帮忙劝解。
心理医生见到年轻人,笑着说:“年轻人,你的勇敢感动了我。但我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选择自杀。第一,自杀并不能令你金榜题名,进入象牙塔。第二,为一个不爱你的女孩放弃生命,那个爱你的女孩的委屈,谁来安慰呢?可是,如果你还活着,情况或许就会有所改变。人都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作为你父亲的朋友,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我会为你的父母感到难过,他们即将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我甚至已经看到他们风烛残年的凄凉。”
心理医生说完,静静地等待年轻人的选择。
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年轻人已经产生了动摇。又过了良久,年轻人终于平静了下来,放弃了自杀,决定重新开始。
这位心理医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年轻人明白了活着不只是为了金榜题名,不只是为了女朋友,还有生他养他的父母,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生命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我们的心总是被世间的俗事所困扰,迷茫、彷徨,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毫无归属感,这多是因为内心被羁绊。有时候,一点得失都能令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此时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一个小小的眼病,害得心也跟着受累吗?只要有心去治,眼病可以治愈,但若是没有了心,眼睛还有什么用呢?
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中有一句话:“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心之所安,矮瓦斗室也是人间天堂。”说得多好。心若没有栖息,到哪里都是流浪。
有人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幸福的人和不幸的人。幸福的人,并不是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有多么一帆风顺,也不是他们的能力有多么超群,而只是因为他们善于控制自己的内心,能在狂风暴雨中看到美丽的彩虹,甚至能在一败涂地中看到美好的将来,并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为暂时的困厄而沮丧。不幸的人,也并不是缺少运气,更不是老天无眼,给自己的保佑不够多,只是内心被羁、行为被困,所以才有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有一位哲学家,当他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哲学家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可以交流感情,这难道不值得高兴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哲学家一个人,但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哲学家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7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的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费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养些花、种些菜,这些乐趣数之不尽!”
后来,那人遇到哲学家的学生,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学生笑着说:“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心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而你的内心将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拥有什么样的内心,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能量,这种能量将决定你是否能获得幸福的人生。还在漂泊、还在为未来担心、感到前途无望的你,知道该怎么迎接以后的人生了吗?
2.敞开胸怀,不被俗世尘埃所扰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
——《传习录》
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心胸狭隘的人,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
《传习录》中记载,有人就“有所忿怒”一说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先生回答说:“忿怒之类的偏颇情绪,人心之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不应当有而已。平常人在动怒时,控制不住感情,便会怒得过了度,就不是廓然大公的本体了。所以心有所愤慨,便不能做到端正。如今对于忿怒这些不良情绪,它们来了,不要过分加自己的主观愿望在上面,顺其自然,心境自然不偏不倚、廓然大公,从而能够中正待物。比如在外面看到有人互相斗殴,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地方,我心中也会动怒。不过虽然动怒,此心却仍然冷静清明,不会失去理智。如今对别人生气时,也必须如此行事,这样才能保持心体中正。”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因为情感纠葛、诽谤中伤或竞争对手的打击而深受伤害,心中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耿耿于怀地痛恨着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其实,怨恨是一种极为被动的感情,不仅不能缓解心中的伤痛,大多数情况下也不能对对方形成影响,仅有的用处便是伤害自己、折磨自己。怨恨就像一个不断扩大的肿瘤,挤压着生活中的快乐神经,使人们失去欢笑,整日愁容,最终香消玉殒,为怨恨付出巨大的代价。
苏不韦是东汉人,他的父亲做司隶校尉时得罪了同僚李皓,被李皓借机判了死刑。当时,苏不韦年仅18岁,他把父亲的灵柩草草下葬后,把母亲隐匿了起来,自己改名换姓,用家财招募刺客,发誓复仇,但几次行刺都没有成功。这期间,李皓青云直上,最后官至大司农。
苏不韦和人暗中在大司农官署的北墙下开始挖洞,夜里挖,白天躲藏起来,干了一个多月,终于把洞挖到了李皓的卧室下。一天,苏不韦从李皓的床底下冲了出来,不巧,李皓上厕所去了,苏不韦便杀了他同屋的小儿子和侍妾,离开时还留下了一封信。李皓回屋后大吃一惊,吓得在室内设置了许多荆棘,晚上也不敢安睡。苏不韦知道李皓已有防备,再想杀他很难,便挖了李家的坟,取了李皓父亲的头拿到集市上去示众。李皓听说此事后,心如刀绞,心里又气又恨,没过多久就吐血而死了。
李皓因一点人个私怨就将人置于死地,结果不仅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连家人都跟着倒霉,甚至连死去的父亲也未能幸免;而苏不韦从18岁开始就谋划复仇,此外什么也没有做成。这两个人共同的缺陷就是没有宽大的心胸。如果能宽容一点,一笑泯千仇,将干戈化为玉帛,不但能为自己免去毁灭性的灾难,还可以放下心灵的包袱,让自己变得轻松,而生活也能变得更加幸福和祥和。
心胸狭隘会给人带来无穷祸患,而心胸宽广则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慰藉心灵。无论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为了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争取到发展的机会,都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世。
赵王有个卫兵,名叫少室周。少室周力大无比,在一次比武会上,5个士兵合力对付少室周一人,都被少室周摔倒在地。少室周因此得到赵王的赏识并被任命为贴身卫兵。
没过多久,一个叫徐子的人找上门要与少室周比试摔跤。摔跤的结果是,少室周连输3局。
少室周满面羞愧地将徐子带到赵王跟前,对赵王说:“请您用他当您的卫兵吧。”
赵王很奇怪,问道:“先生的勇武名震四方,很多人都想取代你,为什么你要推荐他呢?我并没有这样要求你呀?”
少室周回答道:“您当年看我力气大,才让我当卫兵,如今,有比我力气更大的人,如果我不推荐他,天下好汉会嘲笑我的。”
赵王很钦佩少室周的胸怀宽广,最后让他们两人都当了自己的贴身保卫。
豁达是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标准。正所谓“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敞开胸怀,我们才能不被俗世尘埃所扰,才能安心地关注当下,保证身心的纯净。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王阳明讲“不要着一分心思”,就是要我们开阔胸怀。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是一种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智慧和淡定。天地何其宽,拥有宽广的胸怀,我们便能在其中自由地翱翔。
因此,普通人若能学会抛开杂念,使内心纯净空明,那么,即便才能有高下之分,也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3.真诚是心的本体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
——《传习录》
一天,弟子管志道问道:“荀子说‘养心最好的办法就是思诚’,但程子并不赞成这个观点,这是为什么?”
王阳明回答说:“这也不能认为不对。‘诚’字也可以从存养身心上来理解。‘诚’是心的本体,要恢复心的本体,就要思诚。程颢先生说‘用诚敬的心存养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要端正人心,必须先端正他的思想’,也是如此。”在王阳明看来,用诚敬的态度生活,就是致良知——恢复心的本体的表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圣人孔子就感叹人们“诚心”的日渐趋下,发出“吾不欲观之矣”的喟叹。古代的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要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能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而且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十分郑重,绝对不可马虎。但随着当时文化的衰败,即便在郑重的礼上,人们也不再心诚: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的酒以后,就想赶快走,隆重的祭礼不过是在走形式,应付了事。这样的情形让孔子感叹:“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因为勉强、作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
现在社会上的许多事情都逐渐走向“形式主义”。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完全是为了做而做,为了结果而做,失去了诚心,也就失去了做事的意义,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做事的快乐。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奕尚禅师便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是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非常高贵响亮,那是只有真心诚意的人才能打出的声音。”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叮嘱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心诚不诚,也许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自己。虽然结果的好与坏也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有一些因素是由心而定的。忠诚地对待自己的理想,真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业和事业,坦诚地对待自己的亲朋,好的结果就会出现。忠诚度、真诚度、坦诚度越高,好的结果就会越早出现。
心诚则灵,怀着一颗永不放弃、至死不渝的真诚心,就会给人带来永不言败、锲而不舍的精神意念,好的结果自然水到渠成。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一颗虔诚的心,才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因此,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4.猜疑别人,就是怀疑自己
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存心去体察别人的欺诈与虚伪,是后世猜忌、阴险、刻薄的人做的事情。只要存有这一念头,就进入不了尧舜圣道的大门。由此可见,猜疑他人,只能使自己离致良知的道路越来越远。
猜疑是一种狭隘、片面、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阻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
猜疑别人也是在怀疑自己。我们的心时而被猜疑打开,时而又被猜疑关闭。猜疑是一种矛盾心理的体现,过分猜疑极容易转变成病态;而过分相信,又很容易被人愚弄。猜疑使我们产生犹疑,不能果断地处理问题,从而错失许多良机。猜疑会产生许多痛苦的细胞,使我们长夜难眠。想要化解那些不必要的猜疑,最好的方法就是相信自己。良好心态基础上的猜疑使我们保持理智,而狭隘的猜疑使我们丧失信心和斗志。
两个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饥渴的人对同伴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找水。”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5颗子弹,记住,3小时后,每小时对天空鸣枪一次,枪声会告诉我你所在的位置,让我顺利找到你。”
两人分手后,一个人充满信心地去找水,另一个满腹狐疑地躺在那里等候。他看着手表,按时鸣枪,但他一直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听到枪声,他的恐惧逐渐加深,一会儿觉得同伴可能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了,一会儿又认为同伴找到了水,却弃自己而去。到应该开第五枪的时候,他悲愤地想:“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到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完,我还有什么依靠呢?只有等死了,而在临死前,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时该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个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对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他们找到的只是一具尸体。
在沙漠里等候的人不是被沙漠的恶劣环境吞没,而是被自己的猜疑毁灭。面对友情,他用猜疑代替了信任,使自己陷入了困境,最终丢掉了性命。
虽然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我们免不了会对自己的情况产生怀疑,但如果对任何事都无端怀疑,整天疑神疑鬼,那就是病态的心理。这种人整天忧心忡忡,总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有人在评论自己,总有人跟自己过不去。
美国哲学家培根说:“猜疑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解除疑心病的有效办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猜疑心。当你疑心别人在讽刺你、轻视你的时候,不要马上采取行动,先观察一下,你的猜疑是否正确。不妨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设想一下,看他的言行是否合乎情理。这样一来,也许你会发现,事情常常和你猜想的不一样。多做深入调查了解,能避免感情用事。多疑的人应对别人直言相告,坦诚相处,彼此间有了信任,猜疑的基础就不存在了。
如果对某人产生了猜疑,则可以主动与对方接触,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多沟通思想,互相交心。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误会,驱散疑云,还能进一步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有利于团结一致、携手前进,因多疑而引起的焦虑苦恼也将一扫而光。
贞观初年,有人上书请求清除邪佞的臣子。太宗问他说:“我所任用的都是贤臣,你知道哪个是邪佞的臣子吗?”那人回答说:“臣住在民间,不能确知哪个人是佞臣。请陛下假装发怒,用来试验群臣,如果能不惧怕陛下的雷霆大怒,仍然直言进谏的,就是忠诚正直的人;如果顺随旨意,阿谀奉承,就是奸邪谄佞的人。”
这个人的办法看起来非常聪明,但太宗对封德彝说:“流水的清浊,在于水源。国君是政令的发出者,就好比是水源,臣子百姓就好比是水。国君自身伪诈而要求臣子行为忠直,就好比水源浑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这是不合道理的。我常常因魏武帝曹操为人诡诈而特别鄙视他,如果我也这样,怎么能教化百姓?”
于是,太宗对上书劝谏的人说:“我不想用伪诈的方法破坏社会风气。你的方法虽然很好,不过我不能采用。”
诚心诚意地对待别人,才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而不是通过一些看似聪明的障眼法来试探对方。这样做,一方面有被识破的危险,如果这样的做法被别人利用,趁机表现,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是非颠倒的境地;另一方面,当自己失去了诚意,就不可能再要求被别人真心实意地对待。
事情成功与否,取决于你有多大的诚意。真诚,乃为人的根本。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人们就会了解你、相信你,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人们都知道你不会掩饰、不会推托,都知道你说的是实话,都乐于同你接近。
以诚待人处世,能够架起信任的桥梁,消除猜疑、戒备的心理,进而成大事、立大本。
5.使自身的诚意达到最高的境界
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工夫总是一般。
——《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中庸》大体上讲的就是“诚身”,“诚身”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诚”;《大学》大体上讲的就是“诚意”,“诚意”的最高境界就是“至善”。这看起来好似不同,但其实他们所讲的心灵修养的道理都是相同的,都是在告诫人们为人要有诚意。诚意包括悲天悯人、诚己信人等发自内心一切善的情怀。
孟子曾说:“存其心,养其性。”意思是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我们生来便有一颗赤子之心,不沾俗尘,不染污土,而仁爱是首先要培养出来的性情。为他人奉献善心,为社会造福祉,他人和社会必定会以善回报你。
古代的药铺里常常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但求世上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这其中便包含着对生命的一种关怀。自己虽然是良医,却祈求别人不生病,其中蕴涵着至高境界的道德品质。
世间天地万物数不胜数,其中最能够打动人的莫过于一颗宽厚无私、善良的心。
山东潍县以前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经常发生水灾、旱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即郑板桥)在当地任县令期间,就有五年发生灾情。在他刚到任的那一年,潍县发生水灾,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其景象惨不忍睹。郑板桥据实上报,请求朝廷开仓赈灾,可朝廷迟迟不准。在危急时刻,郑板桥毅然开仓放粮,他说:“不能等了,救命要紧。朝廷若有怪罪,就惩办我一个人好了。”灾民这才得到了救济。
郑板桥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做任何事,他首先想到的是百姓。他招民工修整水淹后的道路城池,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救济灾区壮男;同时责令大户在城乡施粥救济老弱饥民,不准商人囤积居奇;他自己带头捐出官俸,并刻下“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的图章;他开仓借粮时有秋后还粮的借条,到秋粮收获时,灾民歉收,他当众将借条烧掉,劝人们放心,努力生产,来年交足田赋。由于他的这些举措,无数灾民解决了倒悬之危。
为了老百姓,他得罪了一些富户,在整顿盐务时,更是触动了富商大贾的私利。潍县临近莱州湾,盛产海盐,长期以来,官商勾结,欺行霸市,哄抬盐价,贱进贵卖,缺斤少两,以次充好。郑板桥针对这些弊端,严令禁止。因此,一些富人对他造谣毁谤,匿名上告。1752年,潍县又发大灾,郑板桥申报朝廷赈灾,上司怒其多次冒犯,又加上听信谗言,不但不准,反给他记大过处分,钦命罢官,削职为民。
离开潍县时,百姓倾城相送。郑板桥为官十余年,并无私藏,只是雇三头毛驴,一头自骑,两头分驮图书行李,由一个差丁引路,凄凉地向老家走去。临别时,他为当地百姓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郑板桥为官,不以自己的才情作为晋升的手段,也不以此卖弄,而是用在为民谋福上,这种宽厚无私的精神才是人格的最高境界。
孔子在《论语·颜渊》中也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一样能做好,但内心总是希望这些事情不再发生!孔子希望通过教化来提高人们的修养,减少案件的发生,这是以天下人为念的崇高博大的情怀。
达到诚意的最高境界,要求将福祉惠泽天下的芸芸众生。人只是这个世界微小的一部分,花草鸟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也应该受到福祉的惠泽。孔子曾说:“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意思是说,孔子钓鱼,但不用绳网捕鱼;孔子射鸟,但不射栖宿巢中的鸟。在孔子的眼里,一草一木皆生命,岂有不爱惜的道理。王阳明对于心外存在可以使人渊博、使人明智的知识这一点并不否认,可他更加强调,如果在人内心没有善的动机,即使得到再多,也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确实,在这天地间,即使只是一只毫不起眼的小蚂蚁,也是造物主的恩赐,它的生命与我们人类的生命并没有本质区别,也应该享有生命的尊严。对生命的关怀并非人性的道德完善,也并非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对生命的平等的尊重和深切的关怀。很多时候,我们在关怀其他生命的同时,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关怀与尊重,这才是对自己、对生活最高的诚意。
6.保持本色,无违我心
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
——《传习录》
泰山拔地而起,于是造就了东岳的雄伟;黄山吞云吐雾,于是成就了它的瑰丽;峨眉清幽秀美,于是展现了它的神奇——山因为自己的个性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雄也美,秀也美。万事万物,因有个性本真而美丽;芸芸众生,因有个性本真而永恒。
王阳明曾对他的学生黄弘纲说,无事时是独知,有事时也是独知。人如果只在人们关注的地方用功,那就是虚伪的作假。因此,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不要总希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还是要以真示人,但求无违我心的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想重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工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于是又问:“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工夫,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问:“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到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接着问曾皙,这时,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慢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了。我愿意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门这几位弟子的个性跃然纸上,子路的忠诚与勇敢,冉有的谨慎,公西华的谦虚,曾皙心灵的平静与淡然,都呼之欲出。个性就是一种特质,一种不因潮流而改变的东西,一种你有别人没有的东西。只有坚持独属于自己的,才是最美的。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在其书中曾强调,个人身处世间,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否则就会像“韩非知说之难,而以说诛。扬雄知白之不可守,而以玄死”。既然一个人不可“挟心而与天下游”,那就说明人生在世,要学会“以真示人”。但很多人都自认聪明,可以骗得了天下人,其实,人的智慧相差无几,一个人的那点小小的伎俩怎么可能瞒得了其他人呢?
东晋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她才貌双全,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嗣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便想在他家中为自己的女儿择婿。
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嗣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见一个袒腹的青年人仰卧在靠东墙的床上,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他们听到相公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整整齐齐,循规蹈矩。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来到王府,见到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决定择其为婿。
王羲之并不因有人来挑选女婿就刻意打扮自己,这就是显其真。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活出自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必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的手中,何必要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何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自己的人生!
伪装自己、改变自己只会丢失自己,这样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王阳明提倡恢复心的本体,是告诉世人要保持最为本真的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无须按照他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无须效仿他人,要相信自己,保持自我的本色,无须去寻求这样那样的机心,应以真心对待万事万物。
事实上,只要我们在遵守团体规则的前提下保持自我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7.看破繁华,不动于心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传习录》
孔子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求心安。心若安定了,那外面的风吹雨打都可看作过眼云烟。就其对儒家之“礼”的阐释——“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繁,不如节俭,正如丧礼那样,与其在仪式上准备得隆重而周到,不如在心里沉痛地哀悼死者,因为心中之礼比其外在形式更重要。
求心安,即保持一颗安定、清净的心,不因外界的打击和诱惑而摇摆不定,不过于狂热地追求心外之物。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如果人对外界的事情心有挂碍,并由此生出烦恼心、欢喜心,那这颗心就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曾向他请教:“为何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而恶却难以去除呢?”王阳明认为,因为心中有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才导致为善或为恶。他在回答中举出了“花草”的例子:当人们想赏花时,就认为花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都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则又认为它是善的。这样的善恶区别,都是由于人们的好恶之心而产生的,因此是错误的。王阳明指出,应该心中无善无恶。他所讲的无善无恶,与佛家所讲的不同。佛家只在无善无恶上下工夫而不管其他,不能够将此道理用于治天下。而圣人所讲的无善无恶,是告诫世人不从自身私欲出发而产生好恶之心,不要随感情的发出而动了本心。
有一天,深山里来了两个陌生人。年长的仰头看看山,问路旁的一块石头:“石头,这就是世上最高的山吗?”
“大概是的。”石头懒懒地答道。
年长的没再说什么,就开始往上爬。
年轻的对石头笑了笑,问:“等我回来,你想要我给你带什么?”
石头一愣,看着年轻人,说:“如果你真的到了山顶,就把那一时刻你最不想要的东西给我就行了。”
年轻人很奇怪,但也没多问,就跟着年长的人往上爬。斗转星移,不知过了多久,年轻人孤独地走下山来。
石头连忙问:“你们到山顶了吗?”
“是的。”
“另一个人呢?”
“他,永远不会回来了。”
石头一惊,问:“为什么?”
“唉,对于一个登山者来说,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世上最高的山峰,但当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同时,也就没有了人生的目标,这就好比一匹好马的腿断了,活着与死,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他……”
“他从山崖上跳下去了。”
“那你呢?”
“我本来也要一起跳下去的,但我猛然想起答应过你,把我在山顶上最不想要的东西给你,看来,那就是我的生命。”
“那你就来陪我吧!”
年轻人在路旁搭起了个茅草屋,住了下来。人在山旁,日子过得虽然逍遥自在,却如白开水般没有味道。年轻人总爱默默地看着山,在纸上胡乱画着。久而久之,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了,轮廓也明朗了。后来,年轻人成了一名画家,绘画界还宣称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接着,年轻人又开始写作,不久,他就因他的文章回归自然的清秀隽永而一举成名。
许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年轻人已经成了老人,当他对着石头回想往事的时候,他觉得,画画、写作其实没有什么两样。最后,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更高的山其实并不在人的身旁,而在人的心里,心中无我才能超越。
这位老人的境界不可谓不高。确实,更高的山在我们的心里,只有心中无我时,人才能攀越这座高山。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而是心中动了歪念。倘若内心摇摆不定、狂热偏激,就会动歪念,就会继续做错事,这个时候就只有倒空自己,才会发现虚无。
一位佛学大师曾说:“心是最有反应、最有感悟的器官。我们看大自然的山川鸟兽、花开花落,我们看人生的生老病死、苦空无常,我们看世间的生住异灭、轮回流转等,都会因心的触动而有喜怒哀乐的表现。”世间的风动幡动,其实都是因为心动。
王阳明说:“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表现,有善有恶是气动的表现。在起心动念间,如果我们自己的内心茫然,就会不知所住,甚至连自己究竟是对是错都分辨不清。因此,唯有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才能将世情看破,身处繁华闹市而不为所动。
8.与其埋怨,不如转变心态
世人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传习录》
人人都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得舒适快乐。然而,生活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多的时候,是一条布满荆棘与陷阱的崎岖小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遇到了困难,不仅无法跨越,还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可悲的怪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抱怨上。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曾是状元,所以家人对他在科举上的成绩也报以厚望。王阳明天资聪颖,后天也十分努力,所以当时很多人都以为他能在科考中一鸣惊人。但事实是,他共参加了三次会试,前两次都落第了,直到第三次才考中。当同科的人都为落第感到羞耻时,王阳明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在他看来,有上榜之事,就有落榜之事,不要过分在意。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
苏轼的友人王定国有一名歌女,名叫柔奴。柔奴眉目娟丽,善于应对,其家世代居住京师,后王定国迁官岭南,柔奴随之,多年后,复随王定国还京。
苏轼拜访王定国时见到柔奴,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闻之,心有所感,遂填词一首,这首词的后半阙是:“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苏轼看来,偏远荒凉的岭南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柔奴能像生活在故乡京城一样处之安然,从岭南归来的柔奴,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加年轻,笑容仿佛带着岭南梅花的馨香。这便是随遇而安,并且是心灵之安的结果。
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之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之事,即便身处泥泞之中仍能遥看满山花开。王阳明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不懂得身处泥泞之中而遥看山花烂漫的人,并非为泥泞所累,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所拖累。
有人曾经问过一些饱受磨难的人是否总是感到痛苦和悲伤,有人答道:“不是的,倒是很快乐,甚至今天我有时还因回忆它而快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从心理上战胜了磨难,从磨难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他为此而快乐。换句话说,生活本来就是充满快乐的。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一起谈论什么是快乐。
穷人说:“快乐就是现在。”
富人望着穷人漏风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快乐呢?我的快乐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
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乞丐路过穷人的茅舍,想讨口水喝。穷人端来一大碗清凉的水,问他:“你现在认为什么是快乐?”
乞丐眼巴巴地说:“幸福就是此时你手中的这碗水。”
生活有时候会显出它不公平的一面,使我们经历磨难。然而,那不过是生活中一点或酸或辣的调味品,如果只将目光集中在这里,生活就会变得毫无希望。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多想想美好回忆中那些令人振奋的人和事;当我们的情绪消极倦怠的时候,多想想如何去解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当我们将内心痛苦的负累转化为积极乐观的力量,便能在不幸的悲剧中重新找到幸福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有苦有甜,不一样的是人们的心态。与其在埋怨中度过,不如转变心态。埋怨只能证明无奈,生活不相信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