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全世界为你让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品德——孩子立身的基础

1.父母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决定性人物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父母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说是家庭教育的全部。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家教,很大程度上由他有什么样的父母来决定。而接受什么样的父母教育,又由父母的素质所决定。

如果父母是庸俗的、粗暴的,孩子也可能是粗暴的、蛮横的;父母是友善的、豁达的,孩子也可能是友善的、开朗的;父母是一个邋遢、慵懒、颓丧的人,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杂乱无章、起居无序的家庭里,也可能因袭父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因此,作为第一教育者的父母,其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以及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对纯洁幼稚且善于模仿的孩子无不产生重要的影响。

星期天,8岁的徐冰和妈妈一起到麦当劳吃饭。妈妈在一旁买东西时,突然发现徐冰和一个小女孩打起来了,女儿一巴掌就打在了小女孩脸上,嘴里还大喊着:“小混蛋,谁叫你占我的位子!”徐冰妈妈刚要阻止,突然发现那个小女孩也不示弱,反过来揪着女儿的胳膊又掐又咬。

徐冰妈妈先是吓了一跳,心想小女孩子怎么能这么打人呢?仔细一想明白了:一定是对方的父母经常用这样的方法教训她,孩子都跟父母学嘛。转念又一想,女儿生气发脾气时的行为,不也和自己一模一样吗?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孩子身上有了某些错误,先不要急于责备孩子,而要先检查自身的言行,也许孩子犯的错误正照射出我们自身的很多缺点。

一天吃饭时,4岁的静雅面对桌上的饭菜提不起丝毫兴趣。爸爸妈妈见女儿不吃饭,就问她怎么,静雅吞吞吐吐地说就是不想吃。摸摸静雅的头,也没有发烧,妈妈心里忽然就起了无名火,突然就打了孩子一巴掌。静雅大哭起来,爸爸也被这突发事件搞得没什么心情吃饭了。

等冷静下来后,静雅的爸爸就想,老婆也没弄清楚理由就打女儿是不对的,还是应该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吃饭。于是,爸爸就用缓和的口气安慰静雅,并问:“你是不喜欢妈妈今天做的饭吗?”

静雅摇摇头,说:“喜欢。”“那你为什么不想吃呢?”“妈妈说,一个人长大了烦恼太多,活着太没有意思。我不吃饭,就不会长大了。”

静雅的话让妈妈很震惊。她想不到,自己因为对生活的不满而引发的牢骚竟会如此深刻地影响着女儿。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作为父母,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孩子对生活的判断;同样,父母的不良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及控制能力。如果父母经常以这样的情绪和态度对待孩子,那么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孩子,也会常常陷入到各种不良情绪当中。

那些比较优秀的父母,通常都不会抱怨生活中遇到的苦难,至少不会在孩子面前抱怨;也不会随便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良的情绪、行为等。她们认为,做母亲要承担身心的劳累是天经地义的事。很多优秀的父母,还会将教育孩子看作是人生中非常快乐的事,并时刻以一种自信、乐观、洒脱的状态展现在孩子面前。

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父母,首先就要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

那么,高素质是不是就意味着学历高、文化水平高呢?并非如此。一个人的学历、文化水平与素质的确有一定的关联,但并非完全成正比。学历高、文化水平高,并不意味着就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要知道正确的教子观念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快乐、自主的生活氛围,从而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品德、规范的行为、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等等。

鼓励孩子多学习、多思考

品德的修炼,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明白为何要提高品德,才能辨明善良与邪恶,才能清楚品德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才能懂得自己需要加强哪些品德修养。相反,如果父母不能引导孩子多学习、多思考,孩子的勇敢也可能变成鲁莽,谦虚也可能变成懦弱。

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这方面的书籍,或讲些品德故事,并鼓励孩子就故事做出思考,让孩子逐渐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

培养孩子对身边亲人的爱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父母也不爱,他还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亲人,容易懂,容易做,而且还会为日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打下基础,乃至慢慢地将爱的范围扩大。

所以,父母应在平时教育孩子要多给父母及自己身边的亲人带来欢乐;关心、体贴、照顾生病的家人;有好东西要给大家分享。还可通过讲故事启发诱导孩子对爱的理解。总之,父母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随时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拥有一颗充满爱的心。

培养孩子有错就改的好品质

父母要教育孩子不隐瞒自己的过错,不说谎,有错误就要勇于改正错误。要使孩子切实做到这些,最主要的是父母教育的态度。如果对孩子的过错只是一味指责,会很难培养孩子这一品质的。在父母发现孩子说谎时,应先分析说谎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

比如,孩子要买一支好看的钢笔,遭到父母拒绝,结果孩子背着父母私拿了同学的。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拿了同学的东西时,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孩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时孩子待人不真诚,有说谎、私拿别人的东西等不良行为,也可能是受了某种环境影响,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孩子形成根深蒂固的恶习。为此,父母不要掉以轻心,明智的做法是处处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品德好坏之别。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孩子首先应具备的。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指导者,父母是孩子品德养成的决定性人物,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让孩子具备优秀的品德修养,为未来顺利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2.教育孩子说真话

伟大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应该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说真话,应该从小的时候开始。要是孩子说假话成习惯,孩子的行为就会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错误、做坏事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谎,说真话。

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文文的妈妈领着文文去早市买菜。回家后,文文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什么?”说完,他像变戏法似的,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土豆。妈妈很是惊奇,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文文说:在路上捡的。妈妈并没有相信他,反而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就追问了起来。最后,文文说出了真相。就是在他们买土豆付钱的时候,有很多人在挑土豆。由于人多,卖土豆的摊主也没有看见,他就偷偷地拿了一个。

文文本以为他妈妈会表扬他,没想到他妈妈会很生气。就在这个时候,文文的爸爸回来了,看到这个情景,得知详情后,爸爸也很是生气。看着他们,文文害怕地低下了头。

文文的爸爸看着他那副可怜相,是又气又恨,打算厉声训斥一番,但突然想这是教育孩子讲真话的好时机。于是对儿子说:“农民伯伯挣钱很辛苦,你怎么能偷东西呢?我们做个诚实的好孩子,把土豆还给爷爷。”儿子撅着小嘴不高兴地说:“妈妈,我可不去,反正他也不知道。”看儿子不依不饶的样子,爸爸就给他讲起那个家喻户晓的《狼来了》的故事。听完故事后,儿子若有所思地对他妈妈说:“妈妈,我们走吧!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但这件事情你千万别告诉小朋友。”见到摊主后,儿子像个害羞的姑娘似的拿着土豆对摊主说:“爷爷,对不起,刚才趁你不注意多拿了一个土豆,还给你。”摊主却一脸的茫然,待文文的妈妈说出事情的原委后,摊主对文文伸出了大拇指,文文乐得又蹦又跳。

可以说,文文父母的教育,不仅仅是归还了一个土豆,而是杜绝了孩子说假话,办糊涂事的行为,引导孩子走向了正道,文文也受到了深刻教育和启发。

从文文父母教育的方式中,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说假话,更重要的是还要积极引导。

首先,打骂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当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父母应该检查自己的教育方式:一是如果发现孩子说谎,父母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为了避免惩罚,大多数孩子以后还是会采用撒谎的方法;二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谎的反应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时,也容易导致孩子说谎;三是如果孩子感觉自己在父母眼里是个不诚实孩子,这时候孩子也会说谎。

其次,要鼓励和保护孩子说真话。父母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人,孩子听到什么事情或是想到什么东西,都会统统告诉爸爸妈妈。这时,不要管孩子说的是什么,父母都要认真、耐心地听完,就是孩子有些地方说错了,甚至使父母不愉快,父母也不要吹胡子瞪眼发脾气,而要亲切地跟孩子交谈讨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而不要应付、糊弄孩子。如果孩子因为说真话在外面吃了亏,父母应想办法帮助孩子做思想工作,明确表示支持孩子讲真话,鼓励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

第三,教孩子做一个真诚正直的人。父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客观分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应奖励孩子的真话,即使孩子有了错误,只要说了真话,就应肯定他的做人之道,并引导他不断地完善自己;不用打骂、惩罚、斥责等消极、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避免孩子为保护自己而以谎言应付大人。要与孩子成为朋友,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要让孩子懂得,向大人讲明自己的错误,是诚实的举动,诚实地讲了出来就是好孩子,就能得到原谅甚至表扬,以此来诱导。

一般情况下,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都会主动地讲出来,在表扬他诚实的同时,告诉他以后怎样才能不再做错这样的事。

3.爱心教育让孩子受益一生

爱心教育是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教育。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会更加自信、更加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爱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安全感、满足感,获得激励和信任,能促进身体的健全发展。但遗憾的是,这些饱受爱意滋润的孩子往往缺乏爱心,少数孩子甚至缺乏情感,没有同情心,心中根本没有其他的人,这对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社会适应性,个性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要给孩子爱心教育,首先自己的内心要充满爱,这样才有多余的爱给别人,才能培养引发孩子内心的爱。

有一位父亲,带着10岁的女儿走在路上。在路旁,有一个带着孩子的女乞丐。女乞丐30多岁,披头散发、满脸污垢,身上破衣烂衫,孩子也是脏兮兮的,好像刚从泥潭里爬出来。她们正在给过往行人磕头,面前放着一个小碗,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施舍。

那女孩看见了,不假思索,快步迎上去,掏出自己的零用钱,要丢到乞丐碗里。可父亲阻止了,并且问那女乞丐,为什么好好地不出去干活,却要接受别人的施舍?女乞丐很干脆地说,因为没人带孩子,反正乞丐挣的钱比在外面劳动赚得多。说完马上又磕起头来,生怕影响她的“生意”。

于是,女孩子对爸爸说:“我真的很想帮助那个小妹妹,我觉得她好可怜,你这样阻止我实在太不应该了,你说,我该不该帮助他们呢?”望着孩子脸上的疑惑,孩子的父亲一边走,一边给她讲《小蜜蜂》的故事,听完后,女孩高兴地对他说:“爸爸,我知道了,幸福要靠劳动创造,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回到家,女孩的父亲还特意到网上搜索了一些儿童失学的图片,女孩子问:“中国真有这么多贫穷的孩子吗?他们真的上不起学吗?”当她听到,有些地方的家庭一年可能还赚不到一千元时,更是惊讶,怎么可能?爸爸一天抽烟都要抽掉几十元呢。

孩子的爱心是纯洁的,当她看到这一切,表示要节省自己的零花钱来帮助他们。还将自己的学习用品,以及她的零用钱,捐给了贫困的孩子。女孩还说自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一定要珍惜美好的学习机会,长大成才,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保护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

有一次,一位父亲带孩子去公园玩,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他给孩子买了一些果冻。这时,他注意到旁边有一个小女孩,也坐在那里休息,她妈妈可能是有点事,暂时离开了。他看到小女孩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他的孩子吃果冻。于是,他就对他的孩子说:“豆豆,给这位小妹妹吃点果冻好不好啊?”

“不,我自己要吃。”豆豆不同意。

于是,他继续耐心地对她说:“豆豆,要是爸爸有事情不在你身旁,而这位小妹妹在吃果冻,你想不想吃啊?”

“想。”豆豆毫不犹豫地说道。

“这就对了,现在你把果冻给小妹妹吃,等到下次爸爸不在你身旁的时候,那位小妹妹也会把东西给你吃的。”

豆豆看看他,又看看那位小妹妹,终于拿了一些果冻给那个小女孩吃。

在此情景中,这位父亲很好地对孩子进行了爱心教育,使孩子学会了体贴别人,关心他人。有了这种爱心,并延续下去,孩子将来肯定能成为一个受人喜欢的人。

给孩子一颗爱心,一个快乐的人生。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供给家长们参考:

第一,抓住时机,悄悄地教育

每个孩子都会偶尔有一些缺乏爱心的表现,这是因为在成长阶段,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善的原因。因此,当出现不友好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当机立断地制止孩子,可以把孩子抱走、转移注意力、或者与孩子讲道理,商量解决办法等方式制止这种不适宜的行为。然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地告诉孩子在哪些地方错了,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孩子虽然小,有不懂的地方,但孩子也有自尊心,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第二,强化友好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的友善行为,就要及时地拥抱或赞扬孩子,或给予一些小礼物鼓励他。受到鼓励的孩子下次会比较容易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让孩子这种友善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

第三,利用节日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如,当教师节的时候,教孩子参与自制贺卡的活动,让孩子亲自把贺卡交给老师;当“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教育孩子帮妈妈做一件小事,让孩子知道妈妈工作的辛苦;当重阳节的时候,和孩子带着礼物看望老人,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的艰辛,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第四,让孩子热爱生物、关爱生命

让孩子与大自然的花草、植物、动物和谐相处,让孩子学会爱护花草,爱护小动物。作为父亲,可以多带孩子到植物园、郊外走走,一起领略大自然的美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培养爱心。

曾经有人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培养他、呵护他。

有时候,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会不自觉地说出这样的话。

比如,孩子为刚下班的爸爸倒了一杯茶,爸爸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用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小孩的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

就是这样的情形下,孩子的爱心慢慢地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

4.文明礼貌是孩子的“名片”

“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来讲,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

礼貌是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个人修养的体现。如果缺少了礼貌,一个人会被别人视为缺少教养而被排斥,甚至惹出不愉快的事情来。“有礼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礼貌的人是举步维艰的。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是人与人相处的规矩。心理学家认为,礼貌归根到底是习惯的问题。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不懂礼貌的大人,而不懂礼貌会使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同事的尊重和友好协作,在生活中也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所以说,要使孩子成长为有所作为的人,父母就应该教孩子从小懂礼貌、讲文明。

但遗憾的是,礼貌常常被不少父母视为小节而忽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却认为,现代社会是个自由的社会,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也有些父母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长大了就会懂得文明礼仪的。其实,这些都是误解。

文明礼貌是孩子做人的“身份证”,是孩子随身携带的“教养名片”。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必然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孩子比较受人欢迎,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礼貌要从小培养,否则就会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坏习惯,再改就很难了。只要父母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就一定能够培养出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高妙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有一天放学,高妙的父母去学校接他。在校门口,与某位老师模样的人迎面相遇,老师略微一怔,走了过去。高妙告诉父母,刚才走过的是自己的数学老师。父母问道,“为什么不和老师打招呼呢?”

高妙回答说:“数学老师是另一个班的班主任,只给他们代课,说不定不认识我呢。”

父母听后,耐心地开导孩子:“见了老师应该有礼貌,要主动打招呼。老师即使还认不准你,你也记住尊重老师啊!”

从这以后,每当再次遇到老师的时候,高妙都会主动打招呼,老师也夸他是个懂礼貌的好学生。

可见,培养孩子礼貌的行为,做父母的责无旁贷。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耐心地加以指导,自然会形成礼貌的行为习惯。

礼貌既是一种礼仪规范,也是社交技巧,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础。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就是要使他们学会亲切、和气、文雅、谦逊地说话和做事,正确有礼貌地称呼人,热情地招呼客人,正确地运用礼貌语言,能有礼貌地处理生活中的一些事……相对来说,懂礼貌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成为一个有教养、受欢迎的人。所以,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懂得礼貌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给孩子树立文明的榜样

古语说,己正而后能正人。作为父母若要求孩子礼貌待人,首先自己要作表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实际的教育。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给孩子作示范,使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的含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品德。父母决定孩子90%以上的素质。

训练孩子的礼貌言行

如果孩子和长辈说话时没有使用敬语“您”,言语恳切地教导孩子,并教孩子练习说上几遍,直到孩子说正确了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意识到和长辈说话应该讲礼貌、有礼节。当家中来了客人,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客人告辞时,要求孩子把客人送到门口或电梯口。

鼓励孩子直接参与接待

每个家庭都会有客人来,父母要给孩子讲解待客的规矩,使孩子懂得一定的行为规范。比如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要说“请进”;见了亲友按称谓主动亲切的问好,然后帮客人拿拖鞋、倒水、让座;如果大人之间有事要谈,孩子就主动回避,不能在一旁插话,缠着父母;有小客人来,应主动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进餐时,客人未能完全入席时不得动餐具自己先吃;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客人再来。

当客人来时,让孩子直接参与接待,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待客活动,通过直接参与,不仅能满足孩子想要与客人接触的心理,还能使孩子待客的动作和技巧得到练习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

帮孩子掌握必要的礼貌常识

帮孩子掌握必要的礼貌常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语言和行为。文明礼貌语言要求不说粗俗的话,日常用语包括“你好”、“早上好”、“见到你非常高兴”、“欢迎光临”、“晚安”、“再见”、“欢迎再来”、“对不起”、“没关系”、“谢谢”、“请”等。

文明行为包括见面或分手时打招呼、握手,与人交谈时眼神、体态和表情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与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这也是一种礼仪,如果与别人说话眼睛却看着旁边,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5.父母错了,就要勇于承认

在孩子面前,父母是高大的,但并不是完美的。世上毕竟没有完人,父母也不可能做每件事都对。有些父母为了维护在孩子面前的面子,故意摆出架子不向孩子认错,或者找个借口为自己的错误开脱,让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错。其实,这并不是明智之举。

当父母在孩子面前犯错后,也要勇于承认,并适时地向孩子道歉。这样不仅不会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反而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相反,如果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父母虽然看起来是对的,但其实老犯错误”。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观点和要求也会产生质疑,甚至不再重视。那么以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周末,方小雨和爸爸一起去书店买书。书店的墙上“禁止吸烟”几个大字很醒目。但是在小雨选书时,爸爸却在小雨的身边吸烟。小雨就对爸爸说:“爸爸,这里的墙上写着不让吸烟的,我刚才进来的时候都看见了。”

爸爸说:“没事,现在这里没有工作人员,没人管。我就抽一根。”

小雨又问:“那是不是只要没人管,我们都可以不用遵守规则?”

爸爸听了小雨的话,觉得自己的做法可能会给小雨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赶紧掐灭烟,主动对小雨说:“是爸爸不对,应该遵守这里的规定。爸爸错了,希望你以后监督爸爸。”

做错事后向孩子道歉,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事实上,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如果孩子犯了错,父母肯定是希望孩子能认错的;同样,父母错了,也应该主动选择认错。这样,孩子也会更加尊重和信任父母。同时,父母的道歉,其实也是对孩子尊重和爱的体现。

所以,父母们如果想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信”,犯错后最好能向孩子主动说“抱歉”,此时孩子也会很真诚地谅解父母。相反,父母为了面子死不认错,反而更容易丢掉自己的面子,让孩子轻视父母的言行。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诚实的人,不会说谎。所以,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教育孩子,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敢于承认,不要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可是,有一个通病现象,就是很多父母自己错了,却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尤其是在曲解、误解了孩子的时候,或错误地批评了孩子时,不愿意直接、正面地向孩子承认错误,向孩子道歉,害怕向孩子道歉,承认了自己错误,就会在孩子面前没了尊严,没了威信。

事实上,当事情结束之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时,很多父母都是自己在心里暗暗后悔或自责。有的父母会通过给孩子买好吃的来弥补,或答应孩子一个本来不太合理的要求表示歉意。但是,这种道歉的方式,只能说是一种变相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弥补,并没有对孩子明确表示什么。经常如此,孩子也就抓住了父母的弱点。其实,在心灵上,孩子与大人是平等的,孩子更需要抚慰,需要激励,这种精神关爱的价值远远大于物质的!

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天,乔乔的爸爸看到书橱被翻得乱糟糟的,地上满是书,乔乔正坐在地上翻书,他很生气,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女儿乔乔翻乱的。于是,对着乔乔就批评一通。乔乔也生气了,她不承认是她翻的,她说一进来时就这样,听到这,乔乔的爸爸就更火了,对乔乔说:“错了还不肯承认。”于是,就命令乔乔半小时内把地上的书整理好。

乔乔很委屈的样子,气呼呼地开始收拾书。乔乔的爸爸这时离开了房间,想给乔乔独处的时间,冷静一下,好好反省自己。一小时后,乔乔的妈妈从外面回来,把事情一说才知道,原来是乔乔的妈妈弄乱了书橱。乔乔的爸爸误会了女儿。这时,乔乔的爸爸为自己的言行不妥有些后悔,他赶紧跑去看女儿。但乔乔已经整理好了书,就是不肯理他。他说:“宝贝,爸爸错怪你了,书是你妈妈弄乱的。”可他马上又为自己找借口:“我进来时妈妈不在,就你在房间,所以我会认为是你。”女儿显然对这样的话不满意,他心理很矛盾。

经过一番思考后,乔乔的爸爸还是鼓足勇气对乔乔说:“宝贝,对不起,爸爸不了解清楚,就批评你是不对的,现在向你道歉。”这时,乔乔的脸开始由阴转晴,乔乔的爸爸继续说:“我和妈妈还要谢谢你整理好了书,妈妈搞乱了书,还害得我俩误会,你来想个办法惩罚她一小下,好不好?”这时乔乔终于笑了。

过了一段时间,乔乔的爸爸再问乔乔:“如果爸爸不道歉,你会怎么办?”乔乔说:“爸爸错了可以不道歉,我错了以后也不道歉。”

经常是这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主导地位,孩子总是把父母当成榜样,并且时时处处仿照父母的样子去做。父母做错了事,敢于向孩子认错,其实,不仅不会伤害父母的“尊严”,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更有利于维护父母的“长者形象”,也给孩子做出了榜样,知错能改。

父母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也应该带头去做,认真做好。当父母违背了自己说过的事,敢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做检讨,孩子就会感到父母的说教真实可信,不是居高临下的骗人把戏,而是使孩子自觉自愿地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同时也激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我们回想一下,有时可以听到孩子这样的反问:“你不是说应该怎么的吗?”“你不是说不能这样吗?”每当这个时候,当父母的就要主动反思,错了就赶快向孩子认错,千万别遮遮盖盖。

如果孩子看父母向自己认错,就会产生一种“平等”的心理,感到父母把自己当成大人看待而激发一种“自我约束,自我限制”的自觉性,就会觉得父母不仅可敬,而且可爱可亲。这样,孩子的心里话自然愿意和父母说,有事自然愿意跟父母讲。

6.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品行表”

美国社会学教授马丁·哈斯克尔和路易斯·雅布隆斯基在《青少年犯罪》一书中指出:“影响人们生活的社会团体中,家庭的影响最直接最永久。家庭是决定一个儿童是否成为犯罪者的重要因素,是青少年适应社会的基本媒介。”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里父母角色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行为模式的养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每一位父母,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才、出类拔萃。然而当父母付出了许多艰辛,甚至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其结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有的孩子还成为社会的罪人这一无情的现实,令相当多的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有意无意地轻视或忽略了父母自身的素质问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死刑犯,临上刑场的时候,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死刑犯说:“我没别的要求,只想见母亲最后一面。”

法官知道这个死囚犯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人们都认为这个死囚犯,肯定是因为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感到遗憾,临行前跟母亲道别以尽自己的孝心。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所有的人都震惊了。当法官把他的母亲请到了现场。他向自己的母亲提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要求。

他说:“娘啊,儿子马上就不在人世了,你能答应我最后一个要求吗?”此时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哽噎着说:“儿子,你说吧!娘啥要求都会答应你的。”

“让我最后再吃一口你的奶吧!”

死囚犯的母亲毫不犹豫地在众目睽睽之下,急切解开自己的上衣,把自己的乳头送到了儿子的嘴里。儿子低下头,冲着母亲的乳头狠狠地咬了下去,用力一拽,扭过头把母亲的乳头吐在了地上。摆过头冲着近乎昏厥的母亲说道:“娘,我恨你!是你的不管和纵容让我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原来儿子在死之前,不是为了报恩,而是为了报复。从人们的纷纷议论中才知道,他跟母亲相依为命地生活,小时候的他没有什么道德观念,不管做什么母亲都会默许。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对儿子总是百依百顺,成年后他养成了偷鸡摸狗,打架斗殴的恶习。当他偷了别人的东西的时,母亲还夸奖他说:“好孩子,真会过日子,知道东西是好的,这样就不用我们家花钱买了。”当他和别人的孩子打架时,如果占了便宜时,母亲就又夸赞一番,甚至还要以“美食”作为奖励。如果吃了亏,母亲就会带上他找到人家不依不饶。

就这样日积月累在他的心理形成了一个概念:“天下就是他的。”他的母亲在他的行为过程中,只有夸奖,没有反对,更没有指责,总是让他按着自己的意愿办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随着年龄的增长,恶习也在不断地加深。终于有一天他犯了重罪。当法官指责他的罪过、宣判他死刑时,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是母亲的纵容把自己领上了死路,于是就发生上面令人震惊的一幕。

这个故事很让人痛心。虽然人犯被推上了刑场,但犯错的只是他一个人的吗?不!养育他的母亲也有责任。

苏联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我们每一个体从出生便沐浴于人性中最伟大的母爱光辉下,理智、温馨的母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有调查表明,2/3未成年人认为具备良好素质的父母是自已成长的第一道德榜样。

未成年人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状况,因正值身体发育时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有自然的性欲望和性冲动。与身体发育相比,其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思想幼稚,辨别是非能力差,好模仿,易冲动,自我约束控制能力差,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父母正确的引导是预防孩子走向犯罪的途径之一。

在未成年孩子的世界中,父母要重视自己的德行,因为父母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于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未成年孩子起着直接影响和感染作用,是孩子直观和活生生的榜样。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在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讲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电子计算机。父母个人的范例,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这就需要父母以良好的形象发挥其独特的榜样作用。给予孩子正确思想,优秀品德,必须注意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说到做到,言传身教相结合。比如,“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这些思想并不是让孩子背下来就是给孩子了,而是要落到实践中,要通过实际行动把它变成孩子的美德。

在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的时候,有属于自己的方式。

教育专家斯托夫人认为,让孩子懂得自己良好的德行会换来相应的回报。她就是按着这一原则教育自己的孩子维尼夫雷特的:例如,如果孩子做了好事,第二天早起时,她就能在枕头旁边发现放着好吃的点心之类。斯托夫人会告诉她,这是由于你昨天做了好事,仙女奖赏给你的。假若她做了坏事,第二天早上起来这些东西就不见了。这时斯托夫人就告诉她,因为你昨天做了不好的事情,仙女没有来。

有一天,维尼夫雷特把一个珍贵的娃娃丢在了草坪上,被小狗给咬坏了。因此,她哭叫着把它拿到妈妈那里。妈妈抱起她,并说真可怜。但是,妈妈决不说给她买新的,还教训她说:“把那么好的娃娃放到草坪上,这是多么残忍啊,假若我把你放到野外,被老虎和狮子吃掉的话,做妈妈的会该有多么心痛呀!”

还有一次,小维尼要到朋友家去,问妈妈可以不可以。妈妈说可以,并且要她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但是,那天不知为什么,她12点半没有准点回来,而是过了10分钟才回来。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指了指手上的表让她看。孩子知道迟到不对了,道歉说:“是我不对!”吃完饭,她就赶紧换衣服,准备去看她们每到星期二就去看的好看的戏剧、电影等。妈妈让她再看看表,并说:“今天因时间太紧迫来不及了,戏是看不成了。”于是她流了眼泪。妈妈只对她说了句:“这真遗憾!”但并未采取别的手段。妈妈这样做是为了让她知道,妈妈说话是算数的,并且都是为她好。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件需要费点心思来思考的事情。斯托夫人专门为孩子量身订制的品行表,也是值得妈妈们借鉴的。

斯托夫人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养成良好的品行,她还给女儿绘制了品行表,一周一张,内容有13项:服从、礼节、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克己、好学、善行。

如果女儿做了与这些项目相符的行为,就在那天的一栏中贴上一颗金星,反之,则贴上一颗黑星。每星期六数一下,若金星多的话,下周就可得到和金星数相等的书、发带、鲜果等,如果是黑星多,就不能得到这些物品了。

这个品行表,在星期六统计之后也不准她将其扔掉,这样做是为了使女儿下决心,在下周消灭黑星。这样做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因为如果长期保留黑星,会使孩子感到沮丧。

宽大、亲切、勇敢、忍耐、真实、快活、清洁、勤奋……这些美德是学习成绩、家庭背景、交际关系所无法替代的,是孩子今后成就一切大事的根本素质。家长们,不妨仿照斯托夫人的方法,为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做一个“品行表”。

7.把善良的根植于孩子心中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真性的表现。可惜,孩子最纯真的善良之心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渐渐“抹杀”。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在不经意中误导了孩子: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是嫌他们肮脏,没有自尊;当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以为占到了便宜;当家里炒菜、做饭少了根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却让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在不经意间一点一点砍去孩子身上善良的本性,又一点一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着恶行的种子。试想,这样怎么能让孩子从小培养博爱、同情、宽容等品德呢?

马宇歌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节目小记者,她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课间和同学一块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放学后一样回家做家庭作业,有时还会帮妈妈做些家务……她并不比别的孩子聪慧早熟,也不比别的孩子多学多少技能,她的业余时间也不比别的同学更多,但她却比同龄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见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马宇歌的父亲马弘毅,是一位普通的公务员,他在空余时间常给马宇歌讲历史与名人故事。小宇歌至今仍然保存着两块珍爱的徽章,一块上面写着“博爱”,一块上面写着“天下为公”。这是她小时候爸爸送的,上学后她常常将它们别在胸前,爸爸更希望她长大后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爸爸时常告诉宇歌,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像那些名人志士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上学后的马宇歌,在学校里也乐于助人。只要班上有请病假的同学,不管有没有班主任的指示,也不管放学有多晚,天气多恶劣,马宇歌都会给生病的同学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可是有一次,宇歌自己病了,却没有一个同学来主动帮她,这使善良的马宇歌非常伤心,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他温和而又坚决地告诉女儿:我们不能光计较别人对自己的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付出,而是为了让善良的心得到依托。

不管父母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本着什么样的结果去教育,都需要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有关专家说,一个没有善良心的孩子是无法很好地保护自己的。

专家表示,善良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保护自然环境和动物;同情并帮助弱者,创造机会让孩子帮助有困难并需要帮助的人;能容纳别人,具有宽容心;唾弃暴力,不给孩子提供暴力玩具,让孩子远离暴力镜头,拒绝孩子的暴力行为。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具有仁爱和同情心的人呢?

(1)从小加强孩子的善良教育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善,承载着孩子人生美好的未来。让孩子以善良之心去对待人生,对待他人,这应该是我们家长最明智的做法。但是,生活中的许多父母往往给孩子进行这样一些特殊的教育,比如“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言语之中,虽然充满了对孩子的关爱,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

因此,作为爱孩子的父母们,绝不能放弃对孩子进行善良的教育。

(2)言传身教

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没有什么能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就能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而父母就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培养、熏陶。

(3)赏识孩子善意的举动

如果孩子所做的事情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表扬,那么,他肯定还会乐于继续这样做。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偶尔帮了别人一个小忙,或者替别人着想时,父母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赞成他的这一善意举动,让孩子知道你希望他这样做,逐渐强化孩子的善意举动意识。

当然,如果孩子对他人一时表现不友好,家长也不用大惊小怪,要让她认识到这样不好,相信她下次会做得好一些。

(4)及时制止孩子的不善良行为

当孩子作出不善良,甚至残忍的举动时,父母一定不能漠视。父母要立即叫孩子停下来,并要花点时间向孩子说明她的哪些行为做得不善良。父母要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该指向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比如:“你那样称呼别人是不对的,这是骂人的话,也是侮辱人格的话,这样的事情是不善良的行为,是我不允许的。”“一起看电视时,不问问其他小朋友要看什么节目而直接转台是不礼貌的,善良的人应该征求一下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怎么做。”

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不善良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后,父母应该让孩子采取弥补措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教孩子爱护小动物,帮助弱者

据报道,德国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而爱护小动物是德国儿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许多德国父母就特意买来小狗、小猫、小兔等小动物。在父母的引导下,让孩子亲自照料,从中学会照顾弱小生命。德国的孩子们认为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是自己分内的事,为身有残疾的同学排忧解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德国对孩子善良教育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