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词汇用起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4

“精读”:挡在英文原著世界前面的最大障碍

“学英语”主要靠“精读”模式。所谓“精读”,就是要搞懂阅读材料上所有的单词、词组、语法等知识点,主要针对高难度的文字,阅读时关注语言本身多过文章内容。

教材占用大量课时,英语输入量却很有限

在“学英语”里,“精读”的主要对象是英语教材。教材的弊端首先是内容局限,远不如自由地广泛阅读。

在1992—1995年,我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到广州一家课外英语培训班学习,以《新概念英语》系列为主。《新概念英语》是一套质量上乘的教材,但如果长年累月只知道学《新概念英语》,甚至去背诵课文,却不知道或者读不懂英文原著,那么这套编得再好、再经典的书,也只会妨碍你从“学英语”向“用英语”的飞跃。

“精读”教材,英语的输入量其实非常有限。《新概念英语》里最厚的是第2册《实践与进步》,共有96课,当时我在“精读”模式之下花了至少96个课时学习,前后大概学了一年多,学费、时间等的投入不少,学完之后也感觉收获满满。后来我找到《新概念英语2:实践与进步》的电子版进行统计,发现96篇课文加起来总共只有14598个单词,而随便一本小朋友在一两天之内就能读完的英文版童话如Little Prince(《小王子》, 17161个单词)、Winnie-the-Pooh(《小熊维尼》,22752个单词)的单词数量都比它多。按照单位时间计算,“精读”的时间中有很多是听老师讲解和做配套练习,效率上远不如主动地无间断地进行原著阅读输入。

“精读”催生强迫症式不良阅读习惯

“精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但无法处理英文原著中近乎无限的信息。例如,把一页英文小说中的所有生词都查一遍,就可能把人累趴下。“精读”原著往往导致半途而废,很多人只能重新捡起教材“学英语”。

这样的例子在尝试读英文原著的同学中很常见。我买过一本二手的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前任书主在小说正文的前4页上工整地标注了很多生词的中文意思,不难看出他(她)是一个努力的学生,尝试认真地“精读”,每个生词都不放过。但是从第4页底部开始,中文标注就消失了,之后的书页都很干净,明显是“精读”坚持不下去了。

我自己也吃过“精读”的教训,在初二时尝试读外国青少年读物The Coral Island(《珊瑚岛》),我用一本《英汉小词典》把每一个生词都查了,花了半个小时才读了半页,就这样折腾了一个下午再加次日上午,总共读了4页左右,最后坚持不下去了。

长期进行“精读”,不仅所学十分有限,而且还会养成强迫症式的不良阅读习惯。特别是爱学习的同学,习惯在读书的时候每个地方都要搞清楚,留下一个生词没查都会不放心,觉得自己不够认真,甚至感到很烦躁、焦虑,因此不惜花费很多精力去全部搞懂搞透,满足完美主义的追求。然而这个世界总是不完美的,“精读”是我们与英文原著世界之间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