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儒家的伦理道德
一、儒家思想简述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武帝以后,它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
儒家,在先秦时是和诸子地位平等的,是诸子中较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儒”本是鄙称,儒家这一称号不是孔子自家封号,而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称呼。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受到重创。汉武帝为维护专制统治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家由此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孔子第一次打破了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有稳定的道德认可和道德定位。社会成员普遍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就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社会的道德秩序,遵守符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道德规范,造反作乱就没有道德依据(即没有意识形态基础)。社会成员既没有造反作乱的必要,又没有造反作乱的意识,社会就可以长治久安。
总之,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孔子
孔子(约前551—前479),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并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一生的言行论著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制度来讲,体现其秩序的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孟子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他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游历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能够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
3.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省兰陵县)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法制的惩罚作用。
4.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郡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被誉为公羊大师、儒家大儒。
董仲舒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教化、重礼乐。认为君主的重要职责就是实施教化,而仁、义、礼、乐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圣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由此得知,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性。
二是兴太学、重选举。董仲舒认为,这两种具体措施必须统一在一种指导思想下,才能发挥政治服务的作用。他指出思想的不统一会妨碍政治的统一。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
5.二程
二程指的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程颢字伯淳,又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
北宋时理学兴起,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创建理学思想体系。二程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二程的学说,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就二程的学说主旨而言,兄弟俩并无二致;但在义理的具体延伸、阐发及个人性情方面,他俩却有着较大差别。诚如黄宗羲在《宋元学案》中说:大程德行宽宏,规模阔广,以光风霁月为怀。小程气质刚方,文理密察,以削壁孤峰为体。其道虽同,而造德各有所殊。
6.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曾任知南康军、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和心理理欲论。他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元朝皇庆二年(1313)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7.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他的心学提倡解放人的思想,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倡四民平等,第一次把商人提高到与农民一样的地位,已经有了早期思想启蒙的雏形,心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在这一结构中,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心学的基石。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二、儒家的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是在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儒家伦理道德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代表创立的,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伦理道德准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功不可没,对后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亦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思想全面产生的时期,西周奉行的“以德敬天”、“敬德保民”的伦理观念对孔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孔子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把“仁”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经历了由不完善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在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之中也提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混。”除了这“五常”之外,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孝”历来也被人们所重视。下面对“五常”和“孝”的涵义作简单的说明。
(一)仁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从字源学上看,仁从人从二,是涉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仁的核心是“爱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已经开始用“爱人”来解释仁,认为仁者应该同情、关心、爱护、尊重、帮助他人,时时处处以己推人,为他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仁是“全德”之称,是一个包罗众德的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如忠恕、克己、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包括在其中。一个人如果称得上仁,那就是完美无缺了,而一个人违背了任何一项道德要求都可以被责为不仁。反过来,一个人如果具备某些方面的优良品德则未必能够称得上仁。也就是说,每一种美德都是仁的必要条件,而非仁的充分条件,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构成仁。
(二)义
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它必须为人们确立一个行为选择的价值标准,告诉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怎样做才是应当的、合理的,怎样做是不应当的、不合理的。应当的、合理的行为可称为善,反之则称为恶。“义”就是这样一种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当否的价值标准,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导向、定向的作用,是人们思想和言行必须遵循的准则。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利思义,不因利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三)礼
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礼是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范畴之一,在个人修身成人及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内容上看,“礼”大概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指整个的社会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伦理规范的总称;第二方面,着重指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第三方面,指礼仪、礼节仪式以及待人接物和处事之道。作为“五常”之一的礼,主要是指人们具体的行为规范。
春秋时期政治家子产最先把“礼”当作人们行为的规范。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礼,这“礼”既指周礼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他对“礼”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观点;把“礼”当作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手段,当作治国治民的根本。荀子也很重视“礼”,把“礼”看作是节制人欲的最好方法。战国末和汉初的儒家对“礼”作了系统的论述,主张用礼来调节人的情欲,使之合乎儒家的道德规范。
(四)智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智即理智、理性、智慧,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儒家对智的伦理道德予以高度重视,把智作为“五常”之一。《礼记·中庸》把智与仁、勇并提,称为“天下之达德”。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智主要指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性。在孔子看来,“智者不惑”,正确的道德认识是正确的道德的行为的前提与保证,智是实现仁的重要条件,因此他多次以仁、智并举,并将智、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作为志士仁人的基本品德。
(五)信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要讲信用,不虚伪。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善于心,言行一致。人们往往把信与忠、诚连称为忠信、诚信。在中国思想史上,各派学者都对信予以不同程度的重视,其中儒家对“信”最为推崇。尤其是在汉代,“信”被儒家列入“五常”之后,其地位进一步突显,成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在儒家看来,信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孔子及其弟子提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左传·宣公二年》:“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六)孝
孝主要指敬奉父母、善事父母。孝也属儒家的伦理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中最根本的。孝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在家庭关系中的表现,在封建社会中,“孝”一直被视为最高的美德,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始终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又《三才》:“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论语·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在千百年来成为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