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毕露:人格类型的分析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情绪动力模型”与传统人格结构的不同初探

人就是靠那一点点的“感觉”(对某事的情绪)活着。——小明警这里讲的“感觉”就是情绪。情绪是行为的动力,而“活着”需要由很多行为构成。

本节论述了“情绪动力模型”的特点,讨论其与传统心理学中部分经典概念的异同。

一、人格结构的不同

在“情绪动力模型”中,人格并不包括气质和潜意识两个层面。

(一)不探讨气质

气质在传统心理学中被认为是人格形成的基础——高级神经活动的特征,主要理论依据是巴甫洛夫对神经系统开展的动物实验,认为发现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活泼型、兴奋型、安静型、抑制型。然而,这种神经系统的特征并没有形成一种严谨的人格理论,而仅仅停留于人格的先天遗传基础。更令人遗憾的是,以神经系统活跃特征来支撑该理论的学者,还是没有发展出一种对神经系统开展实验或者医学测定的经典方法,用以测量个体的气质类型,反而用自陈测验用言语书面地向受测试者问问题,然后提供选项,供受测试者作答的心理测验方法。的方式来开展测量,通过询问被试的性格特征来展示其高级神经系统的生理、遗传特性,有些文不对题,因果颠倒。笔者认为《气质类型问卷》是传统人格心理学中的败笔。

神经系统的活跃特性对人格的影响如果不能与人格类型对应起来,形成逻辑关系,就会失去因果关系的链条和轨道,沦落成为与性格理论相类似的相关研究。

(二)不探讨潜意识

潜意识是脑中心、心中心(定义见后文)的心理学家对人类低强度情绪变化和情绪习性的妄想。潜意识是自动化的还有一定道理,但将语言作为潜意识分析的工具就错了。语言是脑皮层活跃的结果。脑皮层要对大脑原始区域的一切情绪都“潜意识”地给出一个理性的理由吗?当然不会。认为人存在潜意识的本质还是认为人比动物高贵,因为人类有语言,语言可以承载着“潜意识”的流动。否定自己的动物性是人最爱好的心理活动。

“情绪动力模型”视角下的人格结构同样也不包含潜意识。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对潜意识的分析工具有罗夏墨迹、主题统觉、沙盘、房树人、释梦和意象对话等。然而,不同的精神分析师对同一个主诉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精神分析,甚至有一种精神分析类的疗法——钟氏疗法,采用虚拟童年创伤的方法治疗神经症,可见对潜意识开展精神分析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在“情绪动力模型”中,情绪产生的那种自动化、快速化的过程,当其很难进行解释的时候,潜意识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才获得了一席之地。

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情绪产生的原因都可以用环境、利益、习惯这三个维度加以解释。这种解释具有很高的操作性,比用潜意识来解释更加可靠和负责。后文读者将全面进入“情绪动力模型”的学习,一定会厘清动物和人类心理的机制。

二、对行为分析思路的不同

以往的心理学对行为的分析非常看中的几个环节有:需要、经历、动机、模仿、文化,甚至潜意识。

(一)对需要的分析不是第一位的

需要是传统心理分析最容易脱口而出的所谓行为的原因,然而由于需要的种类太少,需要的本质是个体的存活,而非个体在群体中的关系,因此这种分析显得过于简单。本书中所讲的需要特指生理需要。于是人们开始使用“社会需要”这一概念来开展行为分析。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乱了套。生理需要虽然简单,但起码还比较规范。弗洛伊德把人类所有行为的最终原因都归结为性,这读者不会觉得有歧义。社会需要就截然不同了。首先社会需要有哪些是大家都需要的,比如交往的需要吗?哪些是个别人所特有的社会需要,比如进入上流社会?但我们很快发现,这种对社会需要的分析难度不亚于对行为的分析,且大家各执一词,根本无法统一,想在一个规范的体系下开展对一个人社会需要的述评简直困难重重。很多研究者开始用统计学方法去寻找社会性需要的种类,无异于盲人摸象。其实在笔者看来,社会需要已经是一个极其复杂、高级的心理现象,显然不能用它来对同样十分复杂的行为做出解释,否则,只会让需要解释的行为现象又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复杂的东西绝不能用同样复杂的东西来解释。人们寻求一个解释,一定是用简单的东西去解释复杂的东西。否则,就是忽悠。情绪是简单、规范,低等动物都有的心理现象,自然用它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用它来解释行为才是一条靠谱的思路。

(二)后天经验的影响不是那么重大

很多心理学工作者强调经历、童年,认为以往经验是现在行为的原因——这种论调忽略了主体对行为的责任,而将主体放在一个被动的地位。如此,主体看上去就像个小媳妇,任由童年经历对其进行指挥。这种分析过于强调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作用,忽视了个体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承担的责任,因此不能解释相同环境下行为的差异性。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以往经验也是一种非常虚的解释方法,不以当前的心理机制来解释行为,一味寻找过去的那些所谓的经历,如此解释行为常常会获得存在类似经历听众的支持,而缺乏那种经验的人就很难真心接受这种解释了。

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用“交互决定观”将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融合了起来。信念、思想和期望成为补充“黑箱理论”的心理假设。

班杜拉曾举例:假定有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请你一起打网球。你能想象得出和这个人待一下午会有多沉闷无趣,因此你的个人期望可能会使你拒绝邀请。但是,如果这个人许诺,你和他一起打网球,他就给你买一副你心仪已久的、昂贵的新球拍,情况又会怎样?转眼间,环境诱因的强大力量又改变了你的决定,于是你说:“好吧,我们一起玩吧。”现在继续往下想,假设你最后得到了有史以来最让你欣喜的一副球拍,你和这个人配合得还挺好的,他甚至还会开一些玩笑,使这个下午过得挺有趣的,你也许真的就期望下一次再和他一起去打网球了。

对这个例子,“情绪动力模型”的解释是这样的:从厌恶导致拒绝到快乐导致接受。理智会去给个体一个行动的理由:从前没能认识到和他打球其实是愉快的。

(三)动机是个模糊的概念

动机,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含混不清的。无论是在心理学中还是在口语中,它对行为的解释由于缺乏规范,体现出来的也许更多就是解释者自己的投射了。在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动机根本不是一个基本的心理活动单元,而一定是由多个心理活动单元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