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职业道德及基本规范
一、职业道德
衡量一个人工作态度的职业规范,称为职业道德。在职业化的群体行为中,以条文为基础的规章制度是最低限度的行为准则,它对每个职业人的制约是最下限的,因而不足以适应必须不断提升的职业化需求。和职业技能相比,职业道德在职业素质中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意义。一个不尊崇职业道德或不信守职业承诺的人,其职业技能再高,都不可能成为有素质的职业人。
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如下:
(1)专业性和有限性 鉴于职业的特点,职业道德主要调整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首先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和合作;另一方面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2)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道德的特点,在于每种职业都有其道德的特殊内容。职业道德的内容着重反映本职业特殊的利益和要求,同时在特定的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这种为某一特定职业所具有的道德传统、道德心理和道德准则,形成职业道德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多样性和适用性 职业道德不是固定的一种,它是多种多样的,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但是每种职业道德必须具有具体、灵活、多样、明确的特点,这样才便于人们记忆、接受和执行。
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化工总控工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要求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对待自己职业的认真严肃态度,爱岗敬业对于加强个人职业道德有重要意义。
1.爱岗敬业的要求
(1)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 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就,不在于他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端正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态度 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对工作充满积极性,才会在工作中投入精力和心血,最终在工作中有所成就。
(3)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对每个岗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个职业人都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做到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力。
2.进行爱岗敬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理论学习 定期接受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提高自己的敬业意识、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忠于自己的事业,具有很强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一个人只有竭诚地为社会服务,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展和完善。
(2)树立榜样 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可以影响自己的榜样。观察榜样一言一行是如何做到爱岗敬业的。
(3)提高自身的爱岗敬业意识 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活动提高自身的爱岗奉献的意识,敬业意识不会自然形成,也不会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培养和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敬业意识。
(二)诚实守信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诚信教育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如下:
(1)诚信是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 首先,诚信要求职业劳动者必须正确审视自我。既看到自身的优势与长处,也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其次,诚信要求在待人接物上以“仁、信、善”示人,遵守原则和信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备了诚信,就能做到心怀坦荡,具有仁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信任,友好沟通。诚信是人类社会和谐有序的信任和安全构制。
(2)诚信是求知的基本要求 首先,诚信有利于端正求知的态度。求知其本质是了解掌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也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一句话,诚信有利于端正求知的态度。其次,诚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求知风气,诚信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脚踏实地,有真言、真心、真行,反对欺诈和虚伪;诚信的修养就是克服浮伪习气,培养诚实、务实的品德。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因此,诚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求知风气。
(3)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 只有具备诚信才能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其避恶向善,就能使一个人自觉地将道德之知付诸于道德之行,从而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有诚信方有德,无诚信则无德。同时,诚信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对人们的共同要求,与人相交往,自己首先要保持诚信。因此,诚信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一个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必然是一个讲求诚信的人。所以培养高尚道德操守,必须从培养诚实守信、关爱他人开始。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一个层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办事公道需要有一定的修养做基础。要做到办事公道,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真理,追求正义 要以科学真理为标准,保持正确的是非观;要符合公认的道理合乎正义。
(2)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仅仅明白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处理事情时符合标准,坚持原则。
(3)不谋私利,反腐倡廉 只有不贪图私利,才能光明正大、廉洁无私,才能主持正义、公道。
(4)照章办事,平等待人 职业人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觉遵守工作原则。
(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满足群众要求、尊重群众利益是职业道德要求的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每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也无论职位高低,只要认真从事本职工作,热心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才能达到职业道德的要求标准,服务群众是各个职业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每个职业人从事劳动的目的,要做到服务群众,将服务群众的观念树立起来。
(1)真心对待群众 将真心对待群众的观念落实到行动上,实实在在地为群众服务,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2)尊重群众 只有尊重群众,才能深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才能真正做到服务群众。
(3)方便群众 任何职业要便民而不扰民,真正为群众谋利益,绝不以损害群众利益为目的或手段。
(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从业人员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奉献社会的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
(2)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奉献社会;
(3)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地工作。
只有在职业劳动中自觉主动地奉献社会的劳动者,才能真正体会到奉献社会的乐趣,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