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膏药处方与制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九节 鼓胀

鼓胀为临床较常见的多发疾病,多由黄疸、胁痛、肝癌等失治,气、血、水瘀积于腹内而成。临床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初起脘腹作胀,腹膨大,食后尤甚,叩之呈鼓音或移动性浊音。继则腹部胀满高于胸部,重者腹壁青筋暴露,脐孔突出。常伴乏力、纳呆、尿少、出血倾向等。可见面色萎黄、黄疸、肝掌、蜘蛛痣。

中医认为鼓胀的病变部位在肝、脾、肾,基本病机是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十臌取水膏

药物组成 大戟,甘遂,麻黄,乌梅,葫芦巴,葶苈子,芫花,黑丑,细辛,汉防己,槟榔,海蛤,陈皮,桑皮,生姜,蝼蛄。

制法 麻油熬,铅丹收。

用法 贴肚脐处。

出处 《理淪骈文》注释本

肝炎膏

主治 急慢性肝炎。

药物组成 栀子15克,杏仁10克,巴豆、阿魏、樟脑各5克,麝香0.3克,红高粱米100克。

用法 先将栀子、巴豆、樟脑、杏仁、阿魏等研粉备用,然后将高粱米用水煮至半开时滤水,趁热捣烂如泥与混合药粉搅拌均匀,摊于棉布上,然后撒上麝香粉,不烫后贴于肝区,扎紧,松紧适度。每3~4日换药1次,轻者使用2~3次,重者使用4~6次;肝硬化腹水者,先热贴1~2次,可连续使用5~10次。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7,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