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与胆石症是腹部外科常见病。胆囊炎临床常见的有急、慢性之分,是胆囊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女性发病率偏高,发病年龄多数在20~50岁之间,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胆道阻塞及胆固醇代谢失常。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饮食不节、进食油腻炙炖之品、寒温不调、情志不畅及虫积等因素,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通降失常而成。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内有胆结石。胆结石可发生于胆囊或胆管。本病平时大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一般的消化不良症状。当胆石从胆囊移动至囊胆管或胆总管,或从扩张的胆总管移行至壶腹部时,由于胆囊或胆总管平滑肌扩张及痉挛,因而产生胆绞痛。疼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为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腰背部放射,常伴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畏寒发热以及黄疸。中医认为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使胆汁排泄不畅,日积月累,久经煎熬,聚结成石。结石阻滞,不通则痛,则发为胁痛。
发泡膏(治胁痛)
药物组成 斑蝥、白芥子各等份,二甲基亚砜适量。
制法 上药分别研末,和匀,以20%二甲基亚砜调如软膏状。
用法 用时取如麦粒大药膏置膏药中心,贴右胁阿是穴及背部胆俞穴。
出处 《中医外治求新》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3
排石膏
药物组成 天南星、附子、香附各10克,当归、肉桂、丁香、乳香、没药、大黄各20克,五灵脂、木香、陈皮、地龙各30克,防风、荆芥各40克,铅丹1000克,香油1000克。
用法 该药不分年龄大小推荐以用2贴为好,即肝区前后各1贴,洗澡或隔2~3日取下对折几次,使未发挥药物作用的部分调节到外面,再敷肝胆痛区,每周更换1次新药。
出处 《中成药》2004,26(10):32-34
雄青膏
主治 急腹症和痛症(以急性胆囊炎和单纯性阑尾炎为多)。
药物组成 大水青蛙1只,雄黄30克,轻粉2克,冰片2克。
制法 上药共捣为糊状,装瓶冷藏备用(干时加适量冷水)。
用法 将上膏贴患者疼痛部位,上盖纱布即可,待干时可取下另换新膏。贴药次数视病情而定,体征消失为止。不能进食者需液体支持,大便干燥者,内服市售果导片数片,以通为用。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3,2(1):10-11
胆石外贴膏
主治 胆石症。
药物组成 金钱草30克,郁金20克,白芷30克,青皮30克,虎杖30克,乳香20克,血竭20克,大黄60克,玄明粉60克,薄荷冰10克。气滞型加广木香30克,湿热型加栀子30克。
制法 上药研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
用法 用时取药粉60克,以蜂蜜适量调成膏状(超声观察时,每次加入二甲基亚砜3mL),药膏摊在10cm×10cm及4cm×4cm不吸水棉纸上。将肝胆区皮肤用温水洗净,用灭菌生理盐水洗净神阙穴。将药膏分别贴在肝胆区(覆盖日月、期门穴)及神阙穴,外衬塑料薄膜和棉布、胶布或布带固定,每3~12小时换1次。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1995,4(1):5-8
胆痹膏
主治 慢性胆囊炎。
药物组成 柴胡、郁金、白芍、大黄、虎杖、白术、山药、槟榔、厚朴、鸡内金、麝香、穿山甲、地骨皮等。
制法 按照传统硬质黑膏药熬制工艺并加入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每贴膏重25克。
用法 每次用2贴,分别贴神阙穴及日月穴,每7日(1疗程)换药1次,共治疗28日(4个疗程)。
出处 《中医外治杂志》2004,13(2):6-7
胁痛膏
药物组成 醋柴胡20克,制香附30克,枳壳15克,红花15克,当归20克,赤芍20克,五灵脂20克,桃仁20克,川芎15克,川楝子15克,广木香10克,青皮20克,生茜草15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黄芩10克,元寸2克,樟脑3克,铅丹250克,胡麻油800克。
用法 上药(除元寸、樟脑外)浸于胡麻油中煎熬成焦黑色,去渣,存油,加入铅丹再煎至滴水成珠,最后加入元寸、樟脑,凝结成膏摊成Ⅰ号膏20克、Ⅱ号膏25克备用。先将胆囊底、胆俞穴部位用温开水洗净,将膏药稍加温后,Ⅰ号膏、Ⅱ号膏分别贴于胆囊底和胆俞穴,每2~3日更换1次,10日为1疗程。出处《中医外治杂志》2006,1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