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荷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白描

1.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绘画者用墨线表现对象形质、空间和生命,同时融入其情感、个性及学识修养,使之既可“应物象形”,又具有独特的形式美价值的绘画形式。古代画家根据表达客观物象,提炼出十八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总结为:高古游丝描、琴弦描、铁线描、行云流水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撅头描、混描、曹衣描、折芦描、橄榄描、枣核描、柳叶描、竹叶描、战笔水纹描、减笔描、枯柴描、蚯蚓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原有的“十八描”基础上不断发展,创造出新的线描形式,使之得到丰富和发展。

2.白描艺术的审美趣味

① 线的圆浑、力度美

中国画对线条讲究起笔、运笔和收笔,要求一波三折,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它有提按、迟速、浓淡、枯润、藏露等对立统一的不同效果。

谢赫在“六法”中将“骨法用笔”作为一法,排列“应物象形”之前,居第二位,足见中国画对用笔法度和功力之重视。中国画线条具有力度美,对此黄宾虹先生总结出“平”“圆”“留”“重”“变”这五个字。

② 线的书写美

西方绘画同雕塑关系十分密切,中国画与书法有着亲缘关系。中国绘画的用笔与中国书法的用笔原理相通或相近。

中国画追求书写性,要求意在笔先。“胸有成竹”“心有全马”指的就是画家心中有物方可下笔。中国画书写性还要注重以气运力,强调笔随心运。

③ 线的程式美

中国画的程式是从表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概括出的笔墨的运用规律,而线描样式是中国画成熟的标志。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操作性,例如前面提到的传统“十八描”,各种勾勒出枝法、皴法、点法以及各种表现对象组合样式等。

④ 线的气质美

线的气质美所指的是它既可以显示表现对象的气质,也可以反映不同作者的气质性格。温和优雅的气质对应的是舒展流畅的线条;奋发狂放的气质对应的是浓重、顿挫有力而又快速急促的线条;刚强坚毅的气质对应的是肯定、坚韧、富有张力的线条。

⑤ 线的节奏韵律美

节奏韵律是一切优秀艺术的生命。中国画线条的节奏韵律美:一是每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二是整幅作品的节奏和韵律。一根线条有控制、有规律地提按、顿行、转折、顺逆等一系列连续动作,可使线条产生极其丰富的变化,形成节奏韵律美。而在一幅作品中根据画面内容区分主次,突出主体,虚化次体,可使画面产生前实后虚,明实暗虚,形成整幅画的节奏韵律美。

3.工具材料性能及使用

古人作画对工具材料的选择十分考究,我们学习中国画也应当熟悉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① 纸和绢

宣纸分生宣和熟宣两大类。生宣遇水易渗化,多用于写意画,但也可用来作工笔白描。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主要有棉莲、玉版、夹贡、六吉、料半、龙游等。

熟宣纸是由生宣纸刷上胶矾水加工制成的,不渗水,多用来画工笔画,可进行反复渲染。主要有清水书画宣、冰雪宣、蝉衣笺、云母笺、书画笺等。初学者选熟宣纸以薄而棉实者为佳。

除了宣纸外,皮纸、高丽纸、细麻纸、毛边纸、元书纸等材料也可以用来勾白描,且效果各异(图1-1)。

图1-1 宣纸、元书纸和镜片

绢是中国画另一主要的材料,为纯丝织成,也分生绢和熟绢。熟绢是生绢刷上胶矾水制成的,也可称为“绘绢”,一般紧密者为好,有彩边、红边、白边之分,其中彩边绢最好,白边绢最次。

在我国,用绢绘画要早于用纸,唐宋名画多以绢画成的。熟绢质地细腻透明,可两面着色,相互映衬且颜色经久不衰,缺点是年久易折易脆易“漏矾”,不易保存,价格昂贵,不适于初学者使用。

② 毛笔

毛笔是中国画的重要工具。毛笔分为狼毫、羊毫和兼毫。白描勾线笔一般选用狼毫,因其坚利硬挺,富有弹性,下笔时出水快,线型挺而有力,勾线效果好。勾线笔中,以北京的“李福寿”的“衣纹笔”“叶筋笔”和“吴文魁”的“小红毛”“书字”“大红毛”为质量上乘之笔。

染色多用羊毫和兼毫。此类笔毛柔软,含水量大,市场有大、中、小白云及七紫三羊毫等(图1-2)。

图1-2 毛笔

题款可根据需要和各人性格选定。

选择毛笔都应遵循“尖、圆、齐、健”这几点。

尖:即笔锋尖锐,蘸墨后笔锋依然尖利。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紫毫笔乐府》中写道:“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这里说的就是这个“尖”字。

圆:即圆浑饱满,表面平整,没有凹凸不平感。

齐:将笔毫铺开压扁,其笔毛整齐、长短一致,没有参差现象。

健:毛笔富有弹性,提按间笔锋依然如故,没有散锋和弯曲现象。

毛笔用完切记要马上用清水清洗干净,吸干多余水分,理顺笔毛,理正笔尖,将其悬挂于笔架晾干。不及时洗笔的恶果是:笔若被墨胶住,再泡开时其笔锋已损,很难恢复如初。

③ 墨

墨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绘画材料。根据制作原料不同,墨分油烟、松烟和漆烟。油烟:黑而有光泽,一般工笔画均用油烟墨。松烟:黑而发灰,比较适合画蝴蝶和须发。漆烟:比油烟更黑且亮,用在动物及鸟类点睛之处效果盛佳。墨块顶端有“顶烟”“上烟”“贡烟”“选烟”等字样以表质量好坏。顶烟最好,选烟最次。购墨时以色黑、质细、味香,墨身浸泡水中不变形、无气孔,磨出的墨汁泛紫光为上。一般陈墨比新墨好,但也并非越久越好,最好控制在五十年以内。白描勾线建议用油烟研墨,这样附着力好,随用随磨。用清水,用力不可太重,朝着一个方向匀速研磨,等到旋转划出白道就可以用了。淡墨可用研稠后的墨加水,方显精神。研完后的墨块要用吸水纸拭干墨口,避免开裂。墨块上端可用纸包好封住防潮,同时不可日晒风吹,这样便可以避免墨块燥裂。现代,也可以选用“一得阁”等墨汁作画(图1-3)。

图1-3 墨条和墨汁

④ 砚

砚又称为研,是用来磨墨的,其种类很多,如石砚、砖砚、玉砚等,且形状各异,是由早先的研磨器发展而来的,如今享有盛名的四大名砚分别是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甘肃的“洮河砚”和山西的“澄泥砚”。好的砚台一般具有石质坚实细腻、易下墨、不渗水等优点。砚用后应即时清洗干净,加盖,防尘,以备后用(图1-4)。

图1-4 砚

⑤ 其他工具

其他工具还有笔洗、界尺、镇纸、擦笔布、白色瓷碟等(图1-5a~图1-5e)。

图1-5a 笔洗、笔筒、笔搁

图1-5b 镇纸

图1-5c 看书架

图1-5d 白瓷碟

图1-5e 铜界尺

4. 白描的基本技法

① 以线造型

白描艺术应从对客观对象进行观察开始,进而用线去概括轮廓、提炼对象的结构、质量感、空间感,同时注入自身的情感。在描绘过程中应培养整体意识,正确理解各形体之间的结构关系、透视关系、前后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线条的联接、穿插、疏密和干湿、浓淡等关系,而避免所画线条支离破碎、无生气。

② 笔法和墨法

执笔方法:笔杆成直立状态,笔尖垂直于纸面,食指、大拇指、中指分别按上、中、下三个排列顺序,大拇指上节按住笔管左方,食指上节按住笔管右方,将笔管夹住,紧贴食指下方的中指用上节指肚从笔杆前方将它回钩住,这样在三方力的作用下,笔杆就已经稳如泰山了,接着无名指和小指相依着抵住笔杆的下部。执笔关键是“指实掌虚”,手心所留空间要能放进一粒鸡蛋。此外,勾短线握笔低些,勾长线握笔可高些。

运腕:根据作画尺寸大小,可配合使用运腕、运肘及运臂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运腕方式:枕腕法,画短线将手腕虚悬于桌面,用指力和腕力作画(图1-6a)。提腕法,画中线将手腕提起,肘靠桌面作支撑点(图1-6b)。悬腕法,画长线将肘和臂全部提起悬空,没有任何支撑,发挥身体的气力,通过腕、肘、臂传达,最终将力贯注于笔端(图1-6c)。三种运腕法以悬腕法最难驾驭,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方能掌握。

图1-6a 枕腕

图1-6b 提腕

图1-6c 悬腕

笔在运行中的技法:白描用笔在运行中其笔锋主要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图1-7)。

图1-7 运笔技法

中锋—笔杆始终垂直于纸面,让笔锋在线条的中间行走,这是中国画最重要的用笔方法,在白描勾勒中应用最多。中锋用笔使线条具有圆厚、匀整、流畅、持重的效果。

侧锋—笔锋侧向线条的一边,这种线利于表现粗宽的物象,线条变化丰富,可以一边光,一边毛,还可以出现虚实多变的飞白效果,墨色浓淡变化也丰富,适于表现挺削劲利的效果。

顺锋—行笔时笔杆领先于笔锋和线条,走在它们前头。从左往右、从下往上运笔称为顺锋。

逆锋—笔锋在笔杆前方行进。从右往左、从上往下运笔称为逆锋。逆锋用笔,笔在推进中遇阻,笔锋易散开,形成老辣效果。

勾勒技法在应用中应根据对象实际情况,做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要注意每一笔都有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连贯的动作,不可太随意。起笔要“横画竖下,竖画横下”或“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收笔则是“有往必收,无垂不缩”。此外还应掌握“慢顿速行、平折圆转、提顿穿插、长短虚实”等笔法变化的要领(图1-8)。

图1-8 勾勒技法

总之,在白描勾线中要力求沉着、有力、生动、自然,避免板、刻、结、弱、妄生圭角的毛病。

平时应提升自己全方位的修养,多练书法,多练习、勤动脑,这样才能练就过硬的线描功夫。

用墨法:“墨者,笔之充也”“有笔有墨谓之画”,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佳训,时至今日仍对我们很有帮助。

墨分浓、淡、干、湿,在写意画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技法,在这里着重谈白描技法中常用的两种(图1-9)。

图1-9 用墨法

第一,墨色的浓淡变化。对象颜色重者,用浓墨勾线;颜色浅者,用淡墨勾线。亮部勾淡墨线,暗部勾浓墨线。靠前的物体用浓墨,靠后的用淡墨,反之亦可。

第二,墨色的干湿变化。一张作品整张画应考虑物象干湿变化,不同物体的质感不同,用墨的干湿应不同。具体到勾每一处局部时,例如一个花头,从起笔的第一个花瓣到最后一个花瓣的结束,既要有微妙的墨色浓淡变化,同时也应具有微妙的干湿差异。要做到这点,勾线前可调两小碟墨色微差的墨汁,用勾线笔先蘸一下浅的墨汁,然后笔尖舔一点略深的那碟墨汁,控制好笔中的水分,不可太饱和,勾勒中要尽量将每次蘸的墨色一口气勾完,中间不要反复蘸墨,如此勾完的一朵花自然能够呈现出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