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哲学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实用主义:架起理性与经验的桥梁

伟大的无政府主义者斯威夫特是我曾经的偶像,他曾经对大行其道的经院哲学给予了最深刻的抨击。斯威夫特先生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得过于激进,但他勇敢道出了真实世界的情况。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过人类的悲惨遭遇,这些大多是他的所见所闻。

例如,他在《人类的屈辱》中提到了一个叫约翰的公司职员。约翰在恶劣的天气中长途跋涉到另一个城市想找一份工作,却一无所获。后来,他因为付不起房租而被赶出了廉价公寓,他的妻子和六个孩子也因此没有饭吃。几天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份铲雪的工作,却因为身体虚弱而不得不离开。最后,他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斯威夫特先生的故事曾经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但他却远比那些吃喝不愁、整天躲在办公室里研究宇宙的人可爱得多。我曾经看过很多哲学教授在报纸上宣布自己感知到了上帝的存在,更有人解释说:“现实社会中的恶正是形成完美秩序的条件。”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那些遭到迫害的人可以使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如果他肯离开环境优雅的办公室,体验一下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众生活,他就一定不会这样说了,因为对世界的本质把握最深的还是那些对生存的艰辛有深刻认识的人。

在哲学圈子里,那些看似有权威、有经验的人曾经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诉说世界的本质。但是,他们要么属于无病呻吟,要么说的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因为这些专家教授对生活并没有深刻的感受,所以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评价和分析,就显得相当片面。

在现实生活中,凶杀、斗殴、饥饿、痛苦等事物是存在着的重大事实,这个事实是任何理论都无法掩盖的。这其实就是经验主义用来抨击理性主义的有力证据。有位经验主义者曾经说过一句意义非凡的话,他说:“经院哲学和理性主义就像是一个梦游症患者,现实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片空白。”如今,每一个热爱哲学的朋友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经验主义的学者抓住这个时机,向人们宣扬唯物主义。

但是,唯物主义并没有被多数人接受。恰恰相反,理性主义在一定时期内开始了反扑,究其原因,人们虽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但也要某种心灵上的补偿。所以,无论是柔性的哲学家还是刚毅的哲学家,在思想方面都有所欠缺。

正是因为存在以上不可调和的矛盾,我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那就是用实用主义来中和这两种哲学。因为它既可以像理性主义那样保持对神学的尊重,也能像经验主义那样与事实保持最密切的关系。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我一样,在听了关于实用主义的理论后,对实用主义表示赞同。

如果听我讲课的人中有某些专业的哲学家,他们可能会觉得我现在所说的东西非常肤浅,粗浅到任何一个小学教师都能超过我。为什么呢?因为我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划分太过简单,只分为柔性气质和刚毅气质,这是许多“严谨”的哲学家所不齿的。在他们眼中,哲学充满了精巧的智慧和细致的分析,即在华丽的讲堂上说着一般人都听不懂的话才叫哲学,而不是我所讲的把哲学领域的矛盾简简单单分解为两种气质的打架。

我非常理解那些哲学家,因为如果没有华丽的包装,他们就不可能吸引到人气,其理论也无法达到一定的权威性。在他们眼中,我就是把最高级的事物划分成最低级、把理性主义的抽象当作罪恶的肤浅的小人。

但我想说的是,经院哲学所宣扬的那些理论除了可以让人获得心灵的安慰,还有实际的东西吗?一般的观点和规则不是抽象的概念还能是什么?难道你们不给建筑师蓝图,只告诉他:“上帝会保佑你”,他就可以建造出华丽的大厦吗?

对于我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很多人都无法回答。我承认,我在演讲中提到的理论都都非常浅显易懂,但是,我能明确地表明这些理论的用途,并且能保证我所提出的理论都是真实的。不同的气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不一样的哲学,未来也是如此,这些体系中的具体细节可以慢慢进行推理和实践。

我们在研究某个理论体系的时候,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具有必然性。就像在原始社会,人们只能打磨简单的石器作为工具,即便是最聪明的原始人,也不可能制作出火枪这样的武器,因为他受到了认知的局限。也就是说,对哲学的探索是要花费漫长的时间成本的,一个人穷其一生也只能做到管中窥豹,而那些自以为得到某种终极理论的哲学家只是想当然地做出了概括,与真正的事实相差甚远。

世人都喜欢抛弃人类的天性,而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玄妙规则,摆弄一些僵硬且古板的东西。我希望人们不要被这些观念束缚,至少我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先做到。

我们对个哲学家理论体系的了解,实际上就是对他最后的印象,我们对这些理论的反映正是来自这个最后印象。但是,要得出一个关于哲学的理论体系并不复杂,甚至不需要对哲学多么精通。况且,很少有人真正清楚什么才是哲学。但是,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特殊感觉,并且感到自己所了解的那一部分和现实情况有很大差距。

读了很多哲学著作后,有很多人会感觉到一种体系太过于简单,另一种体系太过于拽文,第三种体系又过于复杂,第四种体系具有某种消极能量,而第五种体系又混乱不堪等。总之,没有哪一种哲学思想能让所有人信服,即便是坚守某个流派的学者,也有可能对本流派的某些个别观点产生怀疑。

像我们熟知的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穆勒、洛克等人,当我们听到他们的名字时,会产生一种钦佩之情,因为他们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以及对真理不断探索的勇气感染了我们。如果说他们的理论或世界观是绝对正确的,那就相当可笑了。

另外,我还要说明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哲学必定是一个抽象的蓝图,并且形式多种多样。就像一个华丽无比的建筑物有可能是设计者用一个立体模型设计的,或者是由尺子和铅笔在纸上素描出来的,这些设计蓝图虽然看上去简单又枯燥,却可以使建筑师和工人以最快的时间制造出一座建筑物成为现实。也就是说,一个哲学理论本身可能非常简单枯燥,而实际上,它所表达的事物却并不一定如此。

理性主义者之所以会受到经验主义者的强烈抵制,其核心原因就是这个哲学体系所表达的东西不仅虚无缥缈,而且枯燥无味。斯宾塞的理论体系就可以帮助我们说明这一点,他的理论有时连理性主义者都没有耐心听下去。他有着穷酸的教书先生的气质,辩论时,喜欢用一些不通顺的词语和不贴切的例子,并且几乎不懂物理学。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他对自己的哲学理念含混不清,很多概念都脱离了实际,陷入了教条主义。但他死后,仍然有接近半数的英国人希望把他葬在神圣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为什么斯宾塞的理论即便存在诸多缺陷,人们还要对他如此尊敬呢?原因就是他对待哲学的态度。尽管他的作品枯燥无味,但他的书都是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一丝不苟地完成的。对他的作品进行研读,我们看到了他遵从事实的精神。他不断地强调事实和引证事实,即便有不足,那也是正确对待事物的方式,是追求真理精神。

我引用斯宾塞的例子其实还是要告诉大家,我讲的实用主义也会与事实保持密切的关系。但同时,我不会像斯宾塞先生那样把经院哲学的理论全部拒之门外,我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