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颁奖辞
“在他漫长而多产的职业生涯中,作为抒情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及世界著名短篇小说的作家,他的作品无不展现出浸透理想主义的完美艺术性。”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 C·D·威尔逊
得到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有好几位作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同样负有盛名,但是瑞典文学院已经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其中一位作家。而且他的提名得到了德国六十多位来自哲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学者的支持,这个人就是保尔·海泽。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脑海中对于青春与年轻的记忆一定会被唤起,特别是在他的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让人惊喜的文学素养。尽管如今的他早已上了年纪,但却依然精神十足,充满活力。如果评委会决定将这个奖颁给一部最具有文学代表性的作品,那么我们一定无法忽视他的存在。在评委会面前,年龄并不是问题,影响评判的只有一个因素,那就是作品的真正价值。
1830年,保尔·海泽出生在柏林。他的父亲卡尔·威廉·海泽是一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廉·海泽的性格坚强而迷人,给幼年的海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海泽的母亲是一位犹太人,她想尽办法保留住海泽身上那种活泼而乐观积极的性格。或许是因为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关爱,海泽对于大自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因为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他的学生生涯也结束得特别快,他在柏林学习过一段时间,而后去了波恩大学研究浪漫小说语言学,并在1852年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这之后,海泽用自己获得的奖学金到意大利旅游,从而学会了意大利语并精通意大利文学。紧接着他的一位支持者盖伯尔为他介绍了一位艺术史学者的女儿玛格丽特·库格勒,不久之后他便与这位女士订了婚。在他找不到工作的时候,盖伯尔又一次帮助了他,给了他在物质上的极大帮助。盖伯尔还为他介绍了一个挂名教授的工作,他所要做的唯一工作就是参与国王在晚上召开的文学会。1854年5月15日,他迎娶了玛格丽特,并与妻子在慕尼黑定居,除了有时会去他一生所钟爱的意大利短期旅行外,他的一生基本上都在慕尼黑度过。在这之后他变成了文化圈中的核心人物。在海泽的传记中对他这段婚姻的描写,只说了在玛格丽特去世之后,他又娶了迷人的安娜·舒巴特。
在1855—1862年这段时间里,海泽完成了他第一本散文体小说,总共分成四部分,凭借此书他成了这类书的著名作家。海泽所有的小说中,《骄傲的姑娘》(1853年)尤其值得推荐;《安德雷亚·德尔芬》(1859年)则有着浓郁的威尼斯情怀;给人带来震撼感的《尼瑞娜》(1875年),则讲述的是莱奥帕尔迪[1]的故事;海泽还有寓意深刻的《一位母亲的画像》(1859年)以及不可思议地描绘诗人的小说《马利翁》(1855年)。在他的小说中,海泽坚持自己的严谨性,不趋炎附势、刻意地去创造出某种氛围。在海泽的关于《小说的文学价值》一书中,他写道:“一部文学作品应该能够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但并非是琐碎的生活片段,应该能够展现其人性方面的另一面。那些视野狭隘的故事内容要紧凑。”
全世界都应当承认的是,海泽是现代心理小说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在他的小说中,一般看不到太强的倾向性。这或许就是我们特别喜爱他那两部以客观见长的小说——《人间孩童》(1872年)和《在天堂》(1875年)的原因。这两部小说讨论的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人间孩童》说的是要在狭隘的教条里寻找到自身的立足点,《在天堂》说的是与清教徒的对抗方法。这两部小说中处处体现出了海泽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天堂》中还提到了慕尼黑的艺术家。而《反潮流》(1904年)中,海泽极为勇敢地用反抗的姿态,与难以根除的偏见相对抗。《维纳斯的诞生》(1909年)中有一种独特的显露在外的青春气息,这本于1909年出版的书用了双重的手法,一方面在禁欲主义精神里面尽力地维护艺术的自由,另一方面对世俗化的自然主义进行批判,这体现了他一生所坚持的对于美的追寻态度。
不管怎么说,海泽不单单只是一个小说家和中篇小说作家,他同时也是德国最为著名的抒情诗人之一。他合理地运用韵文,将小说的风格明朗化。他使用了一种叫作“三行体”的诗体,在他的这些作品中,《火怪》(1879年)让人印象格外深刻。尽管他的重心未放在戏剧上面,但是他在创作戏剧方面的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科尔伯格》(1865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哈德里恩》则经典而可爱。在这部戏剧中,海泽用一种特别的手法来表达哈德里恩的快乐与悲伤。
海泽有着十分独特的品位。尽管他非常喜欢朋友易卜生的《觊觎王位的人》和《海尔格兰的海盗》,但是却对《群鬼》和此后象征主义戏剧没有任何兴趣。他有很深厚的音乐功底,但是相比较之下,他对瓦格纳的喜爱就远比不上对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肖邦、勃拉姆斯这些人的喜爱。
每当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海泽都能保持自我独立。当时他的一位朋友盖伯尔给威廉国王写了一封信,阐明希望自己生活的德国能够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完成统一。作为一名宫廷诗人,盖伯尔被停职了。得知此事的海泽也写了一封请辞信,他的内心无比赞同盖伯尔所说的每一句话,而他也愿意为朋友分担一部分不幸。
同时,海泽在意大利也享有盛名。他那些完美的翻译作品在德国刮起了一阵意大利文学的风潮。比如莱奥帕尔迪、曼佐尼[2]、佛斯哥洛[3]、蒙蒂[4]、巴利尼[5]、朱斯蒂[6]这些人的作品被普遍阅读,并广受好评,这无疑应当归功于他。
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认为海泽是一个头戴桂冠、被命运之神垂青的人,那么就是大错特错了。在生活上,作为一个父亲,因为失去几个孩子,海泽长时间地陷入丧子之痛当中,他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悲痛之情,那些基调低沉的曲子因他的悲伤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
说到在文学上面的成就,这位仿佛太阳神阿波罗一般的诗人虽然名声显赫,但他一度改变自己的观点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19世纪的80年代,自然主义开始出现并迅速占领了文学领域的顶端,并在之后的20年里一直处于统治地位。这其中掺杂的毁灭偶像的特质让海泽一度被置于狂风暴雨中。相比起那些费尽心思,用污言秽语不断地给他以打击的人,海泽在对待这件事情上的态度温和得让人吃惊。海泽对于美的坚持是如此固执,自然主义者想要用疯狂的丑陋,罪恶的事实,怪异的放荡来表达对生活的看法。但是这在海泽看来太过于不可思议了,他对美感的表达方式被他们粗暴的行为摧残,他希望文学是一种温暖而理想化的东西,应该用理想的眼光来看世界。在《默林》(1892年)中,他用一种感性而充满男子气概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悲伤之情。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不是如今自然主义者的倒戈相向,海泽或许早就已经获得了德国的推荐并获得了诺贝尔奖。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在推荐他。他如今成了慕尼黑的良好市民,当地用他的名字为一条街道命名,他获得了大量的荣誉,经过许多批评家的推荐,瑞典学院现在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老诗人,用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
海泽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他的写作方法是将内在的心理通过对现实的描写来反映出来。席勒曾经说过:“生活是充满真实的,但是艺术是静美的。”在海泽的作品中,他对这句话的体会很深刻。他认为美应该是自由的,是被创意所环绕的,而非只是单纯的抄袭,也不能将其视作废物一般放弃,它所拥有的是朴实无华而高贵的美好。海泽从不向众人灌输他的意识,因为他认为这样做会夺走美的自由性,他将这种想法完美地表达在自己的书中。他也不试图去劝服他人,因为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一事无成,那么必然会让他对宗教的感情受到伤害。即使他认为宗教的理论比它所拥有的教条要重要,他也对所有的肃穆信条表达了自己的尊敬。他是一个仁慈的人,没有丝毫的冷漠。他所赞扬的是一种神圣的爱,而这并不是充满了世俗情怀的爱。他喜欢坚持自我的人,尤其对那些忠诚自己高尚而不是低级天性的人,他更为怜惜。
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海泽因为生病而不能前来,但我们依然感谢他那些天才般的作品所带给人们的无限感触,并且希望我们的祝福与问候能够到达他那为他的写作灵感带来无限可能的慕尼黑路易士街的家中。
注释:
[1]莱奥帕尔迪(1798—1837年),意大利诗人,其主要作品有《思想》之类的生活感想。
[2]曼佐尼(1785—1873年),意大利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圣灵降临节》《五月五日》等作品。
[3]佛斯哥洛(1778—1827年),意大利诗人,代表作有《希腊女神》《坟墓》。
[4]蒙蒂(1754—1828年),意大利古典派诗人,著有《黑森林的吟游诗人》《巴斯威利纳》等重要作品。
[5]巴利尼(1729—1799年),意大利古典文学创新的一位领导者,有《画》等作品。
[6]朱斯蒂(1809—1850年),意大利战争时期的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著有《风向计》《勃兰底西》等广泛流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