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写给泛产品经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概念提出的综合案例

回到真实场景,一个产品或一个产品概念,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很多情况下,它其实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些不爽、不满意、想吐槽,所以“吐槽是一种生产力”。街边打不着车有了滴滴、快的;天太热懒得出门吃饭有了各种外卖订餐平台;老板通知个事情总有员工说没看到,于是有了钉钉……

下面来剖析几个综合案例。

3.2.1 案例1:智能长命锁

这是我参与的一次实战演练的产出,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产品概念”的思路源头和具体表达形式。

现场,我们用了一些工具来辅助说故事,很简单,找一堆没用的旧画报,把它们撕碎了,通过图片来启发思路,读者也可以试试。在其中找到能关联3.1节提及的五个关键要素的图片,每个问题可以一张或多张。找到以后,把图片贴在一张大白纸上,给未来的产品干系人讲这个故事,看看听的人是否有感觉,如果high了,产品概念通过。

我们组用一刻钟时间找到的产品概念:“智能长命锁”,如图3-3所示。

图3-3 用画报来启发思路

我在组织团队讨论时,问大家有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让你很头疼的事情。组内两位年轻父母都提到了自己的孩子,而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认同。于是,我们对3.1节提出的五个问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核心用户:小孩3~5岁的白领(图片没找到更合适的,只有一个抱着小宝宝的年轻爸爸)。

刚性需求:因为人多、环境新、突发事件多等因素,对小孩的安全时刻提心吊胆(贴了一些危机四伏的街道、沙滩的图片)。

典型场景:带着小孩一起出去玩(找了海滩和迪斯尼的图片)。

产品概念:智能长命锁,可能的功能有GPS定位、超距离报警、哭声报警等(图片中概念车表达了“高科技”这个关键词,戒指表达了“时尚”这个关键词)。

竞争优势:家长放心(配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图片),而且孩子开心——这个产品很漂亮,孩子也很喜欢(配一张笑着的小天使图片)现场时间较短,产品概念描述的不够完善,而且定位也完全跑偏了。多年以后,市场上出现很多“儿童防丢手环”,而我们当时的竞品标的是“传统非智能长命锁”。

除了吐槽,领域知识(此例中,是带孩子出游的经验经历,和对智能硬件的基本了解)也是准确描述上面内容的必备能力,不用长篇大论,简单的5句话,就定义出产品最初的切入点。

3.2.2 案例2:淘宝首页

再来个更真实的案例,淘宝首页,如图3-4、图3-5所示。

随着时间推移,淘宝的产品经理们逐渐理解了首页存在的意义,它不只是一个普通的页面,而且是淘宝一个很重要的产品,我们通过它来看看产品是怎么寻找切入点的。

图3-4 2003年淘宝最初的首页

图3-5 2016年的淘宝首页

首先,我们要确定这个产品的核心用户

► 第一步,做用户细分,列出可能与淘宝首页发生关系的各种用户:买家、卖家、合作伙伴(即服务买卖方的服务商)、淘宝员工、竞争对手、机器爬虫,等等。

► 第二步,判断每种用户的价值,排个优先级。这个例子比较简单,显然是“买家”最重要(整个淘宝谁更重要很难说,但首页一定是买家更重要)。

► 第三步,判断“买家”这个用户群体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如果够细,到此为止,如果不够,回到第一步再细分,并循环这三步。

在这个例子里,“买家”还需要细分。当然,分类方法很多,我们最终采取了一种很常见的分类方法:按照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分为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其中,最核心的是“新手”,因为只有新手买家,才会在首页上仔细研究各个模块。相对成熟一点的用户,虽然也会访问首页,但通常只是“路过”,然后直接去了某个特定的频道。或者,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购物习惯,从“我的淘宝”、“收藏的店铺”里开始,甚至从一些外部的导购站点进入淘宝。

接着,要确定这批核心用户的刚性需求和典型场景

► 第一步,类似地列出新手买家的各种需求:逛、购物、学习如何使用淘宝等。举个例子说明一下“逛”,“逛”不等于无目的的购物,而是“我没打算在淘宝买××,但我想来看看商家的底价,以及别人怎么评价这个东西”这类场景。

► 第二步,对这些需求做价值判断。这个例子中,我们优先满足“购物”。

► 第三步,判断“购物”这个需求场景的粒度是否足够细。如果够细,到此为止,如果不够,回到第一步再细分,并循环这三步。

此例中,各种“购物”的需求我们都想满足,所以整个“购物”可以看作刚性需求。但在具体满足时,还是需要细分,以便在首页上用不同的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类购物的需求场景。

分法同样很多。过去几年里比较经典的分法是,按照购物的目标是否明确,分为目标清晰的购物需求、目标模糊的购物需求和无目标的购物需求。淘宝早期重视购物、交易,不重视逛、社交的基因,也给后来的很多导购网站留下机会。

所以,淘宝首页这个产品概念对应的切入点就是新手买家的各种购物需求。而对于竞争优势,作为淘宝的一个子产品,淘宝首页主要依托于主站多年的积累。

这个例子里,很难说是先有了淘宝首页,然后淘宝的产品经理们一步步明确了对应的用户需求场景,还是先发现了新手买家网购的痛,再设计的淘宝首页,这并不关键。打个不吉利的比方,公司有一个半死不活的产品,你发现正好能满足一个原来没意识到的用户需求场景,那也是大功一件。所以,问题和解决方案,不一定先有哪个,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它们的匹配。

这才是产品经理价值的本质。

聊聊用户分类的方法

顺着淘宝首页,再讲讲用户分类。寻找切入点,乃至后续的精细化运营的关键就是要对用户进行细分,所以,从目标用户中一层一层找到核心用户,是产品经理非常关键的一项基本技能。

分类的方法有很多,先从逻辑上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分类是好的。我的理解是把全集分为子集后,不同子集的个体之间差异尽量大,每个子集内的个体差异尽量小。如分类能满足一个叫MECEMECE的全称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分类要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它是麦肯锡的第一个女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的原则就更好,就是尽量做到不重不漏。

在这个大的分类逻辑指导下,在对目标用户进行分类时务求遵守的原则就是,不同细分用户的“需求场景”差异要尽量大。下面给出几条实用套路。

第一,如果产品的用户是多边的,先根据不同角色分类。

多边型的产品,对应单点(如小工具)和单边(某些同好社交应用)的产品,要有至少两种明显差异的用户群体,通常这种产品都具有平台属性。

举例,对于淘宝来说,常见的分法是买家、卖家、第三方服务商、平台方;对于滴滴出行,就可能会分成司机、乘客、平台运营方;对于知乎,可以分为提问者、回答者、吃瓜群众、平台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场景差异显然巨大。

第二,新人、中间用户和专家。

这是按照用户对“产品所在领域的熟悉程度”来分类的结果,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用户分类方法。对于单边的用户角色,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分法,我建议用这个方法保底,毕竟新人和专家的需求场景差异已经足够大,前者希望“简单易用易上手”,后者期待“稳定可靠性能高”。

以QQ音乐为例,如果用户是新人,可能需要最热的榜单、通过场景自动选歌,而专家用户,则更可能会去搜某一张专辑或者搜某位歌手;又如开车,新人需要一辆好开的自动挡,专家可能需要能上赛道的手动小钢炮、能进山的硬派越野。

与此近似的角度,是新用户与老用户。

第三,根据人口统计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消费水平等)。

这个方法要慎用,要避免人口统计信息和产品关系不大的情况(比如按照不同职业来区分打车用户,就没什么逻辑),这样划分成的几类用户,需求场景差异往往不是很明显。

说几个比较适合的例子。银行设定信用卡级别,是按照资产、收入、消费水平来分类;乐高设定玩具难度等级,是按照不同年龄段儿童来分类,因为背后代表了智力水平的差异;一些服装品牌制定款式的策略,是按照地域,即一线大城市与三四线城市划分;K12教育里的学生,按照不同年龄段分类;厕所,按照性别分类,等等。

第四,根据产品的业务场景。

还有一些分类方法,很难总结为通用的规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几个例子给大家一点启发。

比如做企业服务,可以按照用户(公司)的融资阶段分为种子轮、天使轮、A、B、C……Pre IPO、已上市等。

做培训,可以按照互联网、IT、快消、生产制造等行业划分,也可以按技术、产品、运营、管理等不同岗位划分。

做航旅,可以按照用户累积里程分为普通、银卡、金卡、铂金。

做媒体,可以按照读者的三观将其分为信中医和反中医的,民族主义的和世界大同的。

做社区,经常分为提供原创内容的PGC写手、加工内容(点赞、评论、转发等)的积极分子、纯消费内容的浏览型用户。

做出游,可以分为单人、情侣、亲子、团建等。

还有比较通用的,例如分为需要引导的菜鸟,需要维系的忠粉,需要召回的旧爱,需要赶走的讨厌鬼。……

编个打油诗作为小结:

多边先分边,

新人与专家,

人口统计学,

业务场景化。

最后提一句,对需求场景的细分,思路上与用户分类是类似的。分得不好,后面做起来一团乱麻,分好了,便于分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