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
产品经理这群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或者说,泛产品经理们要做好产品,需要具备哪些非技能层面的素质?下面来说几个要点。
1.3.1 从“学生”到“职场”
先要学会面对真正的“问题”。
见图1-5,图里是个题目:一辆3.05米高的货车要过一个3米高的山洞,怎么办?
图1-5 货车过山洞
大家可以先不要往下看,试问自己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对很多人来说,第一反应无非是:放气?卸货?绕路?再叫一辆车?甚至,挖洞?放弃?等等……
脑洞大一点的同学,可能想出几十种解决方案。很厉害,但你有没有发现,不同的方案,对问题的理解其实并不一致。
比如,有些是“过山洞”,有些是“不过山洞”。而这两类方案,都可以分别给出积极和消极的评价。
过山洞:直面问题,迎难而上VS思维僵化。
不过山洞:思维灵活,巧妙应对VS回避问题,万一老板或用户真的就是要体验“过山洞”呢?
无所谓好坏,关键点在于,这里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
一看到问题,马上就想答案,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因为我们所受的学校训练,绝大多数都是针对“经过简化的问题”:有确定的目标、完备的信息,有刚刚学过的解法,有标准答案……而职场中,面对的问题通常目标不明、信息片面、闻所未闻。特别对产品经理而言,各种用户提的问题,一般都是经过扭曲、有欺骗性的,要怎么解决也没有标准答案。
回到例子中,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们并不知道。第一步要做的,是去收集信息,用产品经理的话来说就是——采集需求。
有一些典型的问句,比如:
为什么要过山洞?可能是因为装着一车西瓜,要运到山洞另外一侧的水果批发市场卖掉。所以,“过山洞”并不是目的本身。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谁?是货车司机?我发现在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里,都觉得自己是司机、是货主、是批发市场的小老板,或者是路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角色不同,对解决方案的选择也会有差异。
是否有路可绕,绕路有多远?思路拓展一下,将问题转换为基于成本的考虑,成本涉及油费、时间,可能还有过路费。
过了山洞以后还有多远?如果还要跑一段高速,可能“放气”这一招的结果就很危险。
此事发生的频次是多少?如果经常发生,假设一个场景,这个山洞是几十年前造的,确实比较窄,如今经常有一些大车过不去,得绕路。这时候,也许“挖洞”扩建一下,反而变成了最应该做的事情,甚至新开路都值得。这叫“只做一次的事情找可行解,反复做的事情求最优解”。
我们发现,当没有去收集、分析信息时,虽然也能提出很多方案,但在真正实施时会碰到很大的困惑——到底怎么做更好呢?
而转变为产品经理式的思维后,可以获得两大好处:
第一,有了更多选择。也许一些更优的方案就在这个“更多”里。这应了“更多选择,更多欢笑”这句麦当劳多年前的广告词。打个比方,也许我们可以打一个电话,让批发市场的小老板开一辆小车来运掉一部分西瓜,车就能过去了。
第二,可做价值判断。对性价比的评估是产品经理的必修课。如果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绕路很远,时间很赶,说不定丢掉一小部分货物反而成为最佳选择。
其实,各种方案无所谓好坏,只取决于是否适合对应的场景。
最后提一下“放弃”。这个在学生时代面对作业题、考试题时较少使用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工作中,反而成了最常用的方案——100个需求中,被放弃掉的往往是大多数。
小结一下,面对问题时如何理解和做出基本应对,产品经理给出的答案是“先搞清问题,后选择方法”,而不是直接去设法解决。中国教育的不足,体现在封闭式的问题太多,而开放式的问题太少,这一弊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得到纠正。
1.3.2 从“用户”到“产品经理”
人类从远古发展到今天的过程,就是不断意识到自己有多么渺小的过程——自我中心、小区域中心、全人类中心、地球中心、太阳中心……渐渐发现越来越大的世界。而从“用户”到“产品经理”的心理切换,强调的就是要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
举个例子,如图1-6的政府工作报告,读者中有谁是每年都认真看的?
图1-6 政府工作报告文字版的开头
估计不多。想想其中原因,无非是:感觉和自己关系不大;字太多了,看起来很累,抓不住重点;各种内涵看不懂,看了也白看……没错,我也有类似的感觉,所以原来也是不看的。但最近几年开始看了,并不是因为思想觉悟提高了,而是因为我发现,每年三月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后不久,网上就会出现一种如图1-7的版本,我把它称作“脱水版”。
图1-7 政府工作报告脱水版部分截图
它以一种“信息图标”的方式,保留了90%以上大众关心的信息,省掉了90%以上的文字,我很喜欢。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体会一下这两个问题的差别。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个产品:
1. 你喜欢哪个版本?
2. 哪个版本更好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给出轻松的答案——喜欢后者。这是典型的用户思维——千金难买我愿意。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它没有问你的喜好,而是试图分析产品的优劣,这是产品经理的视角。
想一下,其实答案也很简单——各有利弊。一个产品的好坏,要看对应的用户需求场景。很明显,第二个版本更合适普通大众,用来简单了解政府工作概况。而第一个版本,更适合政府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原因,他们需要了解得更细致。公务员们甚至可以通过对比同一句话在前后两年报告中用到的“强烈”一词的多少,解读出国家政策的调整。
每个人每天都会以用户的角色接触成百上千件产品,所以习惯以用户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因为这是一种简单、直接、更舒适、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
作为产品经理,日常工作中如果经常用“我觉得”、“我以为”、“我用过”这样的句式,意味着可能要犯错了。要做好产品经理,就必须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换句话说,即具备“同理心”。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难上加难的是,用户还是千差万别,甚至利益互相冲突的。到底应该以哪个用户为中心,后面的章节会细说。
所以,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用户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并不懂用户,但必须要有能力切换成用户视角来发现产品问题。有些讨巧的做法是做一个自己需要的产品,或做一个自己就是典型用户的产品。有些公司在招人时,也用了类似的思路,招聘领域玩家做产品经理。例如,做户外社区,要求产品经理必须是一个资深的户外爱好者;做母婴电商,要求产品经理最好有个还不大的宝宝……
我们更习惯做用户,但做产品经理显然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当你掌握了产品经理式的思维,甚至只是知道有这种思维后,就很可能乐此不疲。每个人都喜欢做上帝,为什么很多人沉迷于玩游戏,就是因为控制着游戏世界的体验,给了玩家上帝的感觉。若把用户比作人类,产品经理就是上帝。
所以,很多人喜欢做产品经理,至少自认为喜欢做产品经理,有可能仅仅是迷恋“指手画脚”的感觉。在我看来,每个用户都是没有开启上帝模式的产品经理。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潜伏着一个产品经理,最终还是那句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1.3.3 从“现象”到“本质”
不再被表象蒙骗,追问逻辑的尽头,你会发现任何事情的本质其实都是很简单的。
产品经理看到一个现象时,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来讲一个真实的产品案例,这个案例从提出问题到最终想清楚,用了9年时间。
这个问题就是:在淘宝的交易过程中,到底何时减库存?
大家都知道,淘宝的交易分以下几个主要步骤——买家拍下、买家付款、卖家发货、买家确认。更早的选购过程和确认收货之后的评价等环节,与库存无关。
如果不考虑电子商务和系统,仓库里减库存的实际动作一定是发生在“卖家发货”时。后来,有了IT系统,系统的优势就在于能提前知道一些事情,从而通过预判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所以,系统一定是在真实的减库存发生之前,先做预留库存的动作。于是,争议的焦点发生在买家“拍下减库存”与买家“付款减库存”之间。
现在暂时不考虑卖家后台的库存管理怎么做,只看在商品详情页面上,展现给用户的库存数字,应该什么时候减少?
“拍下派”的主要观点:
买家既然拍下,就是有购买意向,应该把库存给他留着。否则,拍了以后,过一段时间付款却被告知缺货,买家会很恼火。“拍下派”很重视用户体验,更“亲”买家。他们会碰到的问题,是“拍了不买”,这个问题最极端的表现就是“恶拍”。比如,竞争对手把你的商品的所有库存全拍掉,也不用付钱,你的商品就全下架了。
“付款派”的主要观点:
他们也重视用户体验,但更“亲”卖家,认为买家拍下也不一定会买,有人把拍下当收藏夹用,导致卖家无法准确预估库存,并且真正想买的人反而买不到。买家付款成功以后,才是真的确定要买了,这时才留一个库存给他。“付款派”会碰到最严重的问题,是“超卖”,因为系统在付款成功之前,都不减库存,所以总是会发生“短时间内多人都在付款,钱都扣掉了,但是系统却发现库存不够了”。这很可能带来很多投诉,让客服的工作量,甚至公关部门的工作量剧增。可见,产品经理一定要有大局观,否则你的一个简单设计,就可能导致其他团队加班,甚至要多招几个人。
两种选择都有优点,也都有问题,现在先来看看各自问题的对策。
首先是对付“恶拍”的几个办法。
系统可以增加“库存保留时间”,聚划算及很多独立B2C都这样做了。具体的做法是,“拍下减库存,但是如果你在N分钟内不付款,就取消订单,库存回加”。但这对于秒杀这种业务没用,因为所有拍下的动作都发生在几秒钟之内,系统总不能把库存保留时间设置为几秒——如果真这样的话,正常的交易行为都来不及付款。所以,限购是另一种办法。
限购,是指用某种条件来限制买家的购买件数,比如一个淘宝账号、一个IP等只能买1件。这样的话,恶拍的成本就会被大大提高,而对于秒杀,其实卖家在乎的不是卖给谁,重要的是流量和人气。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安全策略来对付恶拍的问题。比如,通过模型判断,直接干掉恶意账号,或者禁止其购买。
然后再聊聊对付“超卖”的几个办法。
先分析一下超卖的本质。买家拍下后,付款的动作拆解开来是这样的:先确认订单,再到支付宝,再到网银(非必须),网银支付成功,返回信息给支付宝,支付宝再返回信息给淘宝,再减库存。最后一件宝贝可能有三五个人同时确认订单并进入支付宝,如果这三五个人都付款成功,就都会相应地减库存。只要付款的动作是在几个不同的系统之间传信息,这个过程就一定有时间差,“超卖”就难以避免,特别是对于那些超级火爆的商品。
解决的办法也有很多,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在付款过程中,尽可能晚地验证是否有库存(相对拍下的时间而言)。比如,在用户确认订单要付款的时候,再验证一下。但彻底解决不可能,除非各种网银和淘宝、支付宝的系统完全打通。你也可能想到把减库存的时机提前,比如在“确认订单”时减,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付款未完成,都不能算“付款减库存”,会遭遇“拍下减库存”(指占着库存但并没真买)的问题。
采用的另一种办法,就是各种提示——在商品详情页面及订单各步骤页面,都告诉用户“这个商品比较火爆,如果不及时付款,不能保证有库存”。这样做的成本很低,也的确能减轻很多客服的压力,是个好办法。
近年,也有不少电商网站采取了“排队”的做法,既然人太多了,干脆限流——不让部分用户进入拍下、付款的流程,也可以缓解各种问题。当然,这与何时减库存关系不大。如图1-8所示,小米手机在抢购时,需要排队。
图1-8 小米手机抢购时的排队界面
这个问题表面是拍下减库存还是付款减库存的选择,背后其实是犹如“豆浆甜咸两党之争”的严肃问题。买家和卖家都是淘宝的用户,淘宝到底该亲买家,还是亲卖家?
淘宝是平台,作为平台,最怕各方利益失衡。所以,为了可持续发展,淘宝其实希望买卖双方能够“势均力敌”。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帮哪边,需要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判断。如果某个市场是卖方市场,那么就要多帮帮买家,反之亦然……
然而,整个淘宝肯定不是一个有统一属性的市场,还需要细分。比如,“聚划算”就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所以应该帮买家,采用拍下减库存。对供需关系的判断,需要根据各种场景来不断细分以提升效率。有几年,淘宝的产品技术团队就投入了很多精力对各种场景做细分,对减库存时机判断的代码也越来越复杂。直到有一天,系统复杂到大家都崩溃了,谁也不敢再改这个系统。相信做过大型网站架构的同学可以体会其中艰辛。
怎么办?再一次追问逻辑本质:最细分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垂直市场?一个卖家?一个商品?都不对,最细分的场景应该是每一笔交易。那么问题来了,淘宝可能知道每一笔交易到底是卖家还是买家强势吗?答案是:“不能”。
这时候,淘宝已经成立9年了。这一年,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在互联网圈大火,意外地成为破局的关键。忽然有一天,淘宝的产品经理说:我们不知道,但是卖家知道啊,何须我们来决定用哪种方案呢?至此,大家恍然大悟。
最后,只须告诉卖家两个方案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就可以把选择权彻底交给卖家。当然,这个放手也不是一下子全放,基本的策略是先放权给一些成熟的大商家。
而这个决定背后,产品经理思考的是“控制”还是“放手”。淘宝作为一个平台,应该自己定规则么?还是只提供基础设施,让卖家更多地来决定自己的规则?一个看似简单的技术规则的问题,深究到背后,其实是一个类似于治理国家的问题——大政府和小政府孰优孰劣,各自的适用场景是什么……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来,淘宝会请很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来讲学的原因。
减库存的故事讲完了。除了看问题的深度,这个案例还告诉我们,产品经理碰到的实际问题,往往没有完美的方案,只有去用心研究,才能够找到相对合理的方案。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对产品经理自己的提升。
1.3.4 还有什么性格特质是加分项
上述三点,都是知易行难,即使是做产品多年,也要记得时刻自律自省。下面,再看几个经常被提到的对于产品经理的加分项。
热爱生活,好奇心
产品经理就要站在行业的潮头,如果你是一个畏惧改变、因循守旧的人,那建议重新考虑是否要入这行。只有对各种新鲜事物都了如指掌,才能发现先机。很多时候,机会的时间窗口只有不到三个月。在移动互联网刚开始时,就有一些产品经理,随身四五个手机,每天研究各种系统、各种机型,以至于每次坐飞机过安检都要被盘问很久。
类似地,还需要具有“创新精神”,要勇于尝试和持续学习。
理想主义,完美主义
这话要辩证地理解,一方面要有“处女座”人格对关键细节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要有大局观,知道战略比战术更重要,知道合理妥协的必要性。而要掌握这一平衡,经过现代科学训练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有一个被问过无数次的问题:理工科还是文科生更适合做产品经理?
我的答案是,就产品逻辑而言,理工科出身的同学更有优势,但文科同学的优势会在“用户洞察”这方面更容易发挥。最终谁会胜出,还要看综合能力。比如,有科学素养的文科生和有人文精神的理科生,都是这一岗位的上佳人选。理科生容易上手,但文科生的职业天花板更高。因为科学和技术只能保证你不犯错,但人文和艺术可以让你达到新高度。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产品形态。比如,定位在专家用户和2B业务的产品,其产品经理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背景。
类似的问题还有,技术还是市场运营更适合转型做产品经理,答案的思路也很相似。
善于沟通,团队精神
要承认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因为做产品是需要靠团队来拿出结果的。用非行政命令的手段,带领团队向着一个目标前进,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
抗压,自我激励,情绪调节
最后,强调一种“淡定”的心态。比如,碰到下面这些事情,你能受得了吗?
你会被“强奸”:比如一个很强势的运营同学,被逼着做自己不认可的需求。
你会听到产品上线后无数用户在劈头盖脸地骂“这是哪个傻帽做的”,而你就是那个傻帽。
你会无奈地回滚:比如,因为自己没想到一个小细节,导致产品只能回到几个月前的版本。
你会被老板逼着2周做出一个功能,然后被开发告知至少要2个月。
你会突然得知项目取消,然后老板要你把这个消息告诉那帮天天加班到12点的兄弟。
你会被扔来一个烂尾产品,除了你以外,团队没有任何士气。
你会发现老板和老板的老板观点不一致,最终的方案却要你来决定。
你会和其他产品经理吵架,老板怪笑着表扬你,说这是对工作有要求。
你会通宵发布,然后拉上同学们一起聚餐——是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