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我与本书的局限性
任何产品都会有Bug,我与本书同样也有局限性,虽然在离开阿里之后尽力弥补,但还是要提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从无到有操盘过一款真正出色的产品。在阿里只是参与,或者负责大产品里的一个模块,经手的产品要么从0做到1.X、2.X之后转交他人,要么接手时都是1.X状态。我认为操盘一款真正出色的产品,是从想法开始,做到至少4.0、5.0版本,并且业界知名。所以,这是最大的软肋——努力过,但可遇不可求,只好继续努力。
第二,广义的运营,依然不是我的强项。自己孵化过的一些项目,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都感到非常吃力,所以,本书这方面内容,也更多的只是给大家指一条路,修行就靠各位自己了。
第三,产品形态、公司类型实在太多,无法一一亲历,早在编写《淘宝十年产品事》时我就体会到了。虽然一直在不断地去找高手聊、看案例、做交流,但终究也只能浅尝辄止。我想,这也是任何一个人的局限性,只能管中窥豹,对“产品”这个大话题给出某一个角度的理解。
第四,创业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自己“做不了什么”。因为创业不像在大公司工作,分工很细,你只要发挥长处即可,而需要什么事情都要去做。在创业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自己有点畏惧人际冲突,对不确定性的忍受度不够,做执行、打仗的时候“杀气”不够……这些对成大事都是致命的。所以,一边试着改,一边发挥自己的长处,更多扮演一个“观察者、分析者”的角色,虽然,这可能会使写出的内容不够深刻,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一位投资人前辈跟我说过——如果你不想仅仅做事,还想通过改变人来改变世界,有两种方式:
第一,像现在这样,不断输出自己的总结、价值观与方法论,潜移默化地实施影响。
第二,像乔布斯那样,做一个惊艳世人的产品,让世人自己去体会、总结。
我暂时选第一条路,但是,这和第二条路并不冲突。一方面,我可以不同时间走不同的路,每隔几年交替,也能互相帮衬;另一方面,第一条路也可以做出一些产品,这主要看怎么定义“产品”。
最后,还是强调一下,尽信书不如无书,期望只通过一本书就了解某个领域的全貌也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多看多听多想多做吧。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脑中可以同时容纳多种不同的观点而无碍于行事。
正文之前想说的说完了,我们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