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婴幼儿推拿秘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拿用药,手法到位有奇效

婴幼儿推拿毕竟是一种治疗手段,肯定是有一定讲究的。针对不同症状,对婴幼儿推拿的手法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在众多推拿手法中学会选用对症的手法,对治疗病症是非常重要的。

按法

所谓按法,就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身体表面,并逐渐向下用力的按摩方法。根据着力的部位,可分为两种,即指按法和掌按法。

操作方法

指按法

分为中指按法和拇指按法。

①中指按法:一手中指伸直,其余手指弯曲,用中指指端或螺纹面向下按压孩子的穴位处。操作时,要垂直用力向下按。

适用范围

指按法多用于点状穴位,如环跳、牙关、百虫等穴;掌按法多用于面状穴位。

②拇指按法:一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用拇指指腹向下按压孩子的治疗穴位处,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松,再逐渐用力按压,如此反复操作。操作时,食指中节桡侧轻贴拇指。

注意事项

1.按法刺激性强,切忌暴力按压,以免损伤孩子的身体。

2.按法很少单独使用,大多都与揉法结合使用。

掌按法

一手五指放松伸直,用掌心或掌根向下按压孩子的治疗部位,并持续一定时间,然后放松,再逐渐用力按压,如此反复。

摩法

所谓摩法,就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处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摩。根据操作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两种,即指摩法和掌摩法。

操作方法

指摩法

一手手掌伸直,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然后用四指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形摩动。操作时,前臂主动运动,从而带动腕关节做按摩。

适用范围

多用于胸、腹、胁肋部的面状穴位,以腹部穴位为主。

注意事项

1.操作时,肩、肘、腕都要放松,肘关节微屈,手掌手指自然伸直。

掌摩法

一手手掌伸直,用掌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环形摩动。操作时,一定要通过前臂运动来带动腕关节进行活动。

2.掌、指着力部分应随腕关节连同前臂一并做环形移动。

3.摩法应轻柔和缓,速度均匀,动作协调,不要带动皮下的深层组织。

4.摩法的操作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20次左右,急摩为泻,缓摩为补。

5.根据病情选择摩法的方向和使用的介质。

掐法

所谓掐法,就是用拇指指甲用力刺激穴位。

操作方法

一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然后用拇指指甲在治疗部位或穴位处逐渐加力掐即可。

适用范围

多用于头面、手足部穴位,常用于急症,如急惊风、小儿受惊不安等。

注意事项

1.操作时,拇指应与穴位垂直,且用力和缓,切勿突然加力。

2.掐时应逐渐用力,但切勿掐破皮肤。

3.在穴位或一定部位处掐3~5次即可,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

揉法

所谓揉法,就是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掌心或手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轻柔和缓的回旋揉动。根据着力部位,可分为三种,即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

操作方法

指揉法

用一手拇指或中指的指腹,或者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在穴位或治疗部位上做轻柔和缓、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并揉动。

适用范围

刺激量小,作用温和,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

鱼际揉法多用于面部;掌揉法多用于腹、腰臀部及四肢肌肉丰满处。

鱼际揉法

用一手大鱼际在穴位或治疗部位处稍微用力做和缓小幅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环旋揉动,从而使该处的皮下组织一并揉动。操作时,腕部放松,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带动着力部分揉动。

注意事项

1.操作揉法时,力度要均匀,动作应轻柔有节奏。

2.操作揉法的频率控制在每分钟160~200次。

3.操作该法时,手固定在皮肤处不离开,不要在皮肤上摩擦。

掌揉法

用一手掌心或掌根在治疗部位处稍用力做和缓的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揉动,从而使该处皮下组织一并揉动。操作时,腕部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部及着力部分连同前臂一起揉动。

推法

所谓推法,是指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面,在穴位上作单方向的直线或环行推动。推法分为四种,即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其中以直推法临床应用最多。

操作方法

直推法

用一手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每分钟推150~250次。用拇指指面直推时,手握空拳,靠腕部带动拇指;用食指、中指指面直推时,食指、中指并拢伸直,其余手指屈曲合拢,靠腕部摆动带动肘部做适当屈伸活动,以便使食指、中指发力。

适用范围

直推法用于头面、上肢、胸腹、腰背以及下肢部的穴位,如攒竹、膻中、三关等。

旋推法多用于手指指面的五经穴,如脾经、肺经、肾经等。

旋推法

用一手拇指指面在穴位上做旋转方向推动,速度稍快,力度稍大。每分钟推150~200次。操作时,肩、肘、腕、掌指关节放松,动作连贯,用力均匀,直线旋转推动,不要歪斜。

分推法多用于头面、胸腹、腕掌及肩胛部,如坎宫、膻中、肩胛骨等。

合推法用于手腕大横纹。

注意事项

1.选择适合病情状况的介质,然后边蘸边推,注意力度,切勿推破皮肤。

分推法

用两手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做“八”字形或“一”字形的推动。分推20~50次。操作时,双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动作要协调,节奏要平稳轻快。

合推法

分推法的反向操作。用拇指指面从穴位两旁向一点推动合拢,推20~50次。

2.根据病情、推拿穴位和部位的需要,注意推拿手法的穴位操作方向以及频率。

3.推法的力度比摩法、运法重,较指揉法轻,具体操作时,需细心揣摩,加以区别。

运法

所谓运法,就是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在相应穴位上做弧形或环形推动。

操作方法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指,使手掌朝上,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拇指、食指或中指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做弧形或环形推动。操作时,手指指面一定要紧贴在穴位处,力度轻些,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20次。

适用范围

常用于头面和手部穴位。

注意事项

1.操作时要根据病情选用介质。

2.用力宜轻不宜重。

搓法

所谓搓法,就是用双手的掌面夹住一定部位,进行相对用力的快速揉搓,或同时上下往返搓动。

操作方法

让孩子正坐,家长用双手掌面着力,附着在肢体两侧,然后用力夹住一定部位,进行快速揉搓,或同时做上下往返搓动。

适用范围

多用于四肢、胁肋部位。

注意事项

1.操作时,被搓揉的部位一定要处于放松状态。

2.操作时,双手用力应柔和、对称,速度要均匀一致。

3.切勿用力粗暴,以免损伤孩子的皮肤。

摇法

所谓摇法,就是用手使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环转部位主要为颈项部、全身四肢关节。

操作方法

用一只手握住关节近端的肢体,然后用另一只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做和缓、环形的旋转运动。对颈项部进行环转运动称为颈项部摇法,相应的还有肩关节摇法、腕关节摇法、髋关节摇法、踝关节摇法。

适用范围

多用于落枕、小儿肌性斜颈、颈部组织损伤、髋部伤筋、踝关节扭挫伤等症。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动作应和缓、平稳,双手配合要协调一致。

2.摇动力度由轻到重,由小到大,但不能使用暴力。

擦法

所谓擦法,就是用手掌面或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快速地直线来回摩擦。根据摩擦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即掌擦法、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

操作方法

用一手手掌面或鱼际着力于一定部位,腕关节伸直,以肘或肩关节为支点,前臂或上臂主动运动,从而让手的着力部分在身体表面做快速直线来回摩擦,进而发热。用全掌着力为掌擦法;用大、小鱼际着力为大鱼际擦法、小鱼际擦法。

适用范围

多用于胸腹、腰背及四肢部位。

注意事项

1.操作时,来回摩擦应走直线,不要歪斜。

2.操作时,动作应连贯,速度要均匀,用力以透热为度。

3.擦过的部位不宜再使用其他手法,以免损伤该处皮肤。

捻法

所谓捻法,就是用拇指、食指捏住治疗部位,做相对用力的往返捻动。

操作方法

推拿者用一手拇指螺纹面与食指桡侧缘或螺纹面,捏住孩子的治疗部位,拇指、食指主动运动,稍用力做快速上下捻动,如同捻线一般。

动作要领

1.拇指、食指面相对用力捻动时,揉劲宜多,捻劲宜少。

2.动作要灵活轻巧,快速连贯。

3.捻动力量要均匀柔和,移动要慢,做到紧捻慢移。

适用范围

手指、足趾小关节。

注意事项

1.捻动幅度不要过大,用力不可生硬。

2.操作时要辅以介质,比如爽身粉。

捣法

所谓捣法,就是用中指指端或食指、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击打孩子体表的一定部位。

操作方法

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使掌心向上,另一只手的手腕自然下垂,前臂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带动中指端或食指、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做有节奏的叩击穴位动作。

动作要领

1.操作时,指间关节放松,腕关节主动屈伸,形同指击状。

2.对准穴位捣击,用力要稳,动作要有节奏和弹性。

3.每个穴位捣5~20次。

适用范围

手掌小天心穴和面部承浆穴。

注意事项

1.捣击时不要用暴力。

2.修剪好指甲,避免捣击时损伤皮肤。

刮法

所谓刮法,就是用边缘光滑的器具,或手指蘸润滑液体,在孩子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刮动。

操作方法

让孩子平卧于床或取坐位,家长用拇指桡侧或食指、中指螺纹面,或手握汤匙、铜钱、玉环等器具,用其光滑的边缘着力,蘸点润滑液,然后在孩子治疗部位的皮肤上,做自上而下或由内向外的直线刮动。

动作要领

1.刮动时紧贴皮肤,用力均匀适当。

2.选用器具必须光滑清洁。

3.常选用麻油、清洁凉水、薄荷水等为介质。

4.刮时紧刮慢移,以皮肤呈现紫红色为宜。

适用范围

多用于眉心、颈项、背部等部位,常用于治疗中暑。

注意事项

1.操作时不要刮破皮肤。

2.操作力度以孩子能接受为准。

3.切忌不使用介质直接刮动。

捏法

所谓捏法,就是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身体的某一部分,相对用力有节律性地挤压。捏法常与拿法相结合,称为拿捏法。

但对婴幼儿来说,捏脊是常用到的手法,即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指、中指前按,拇指、食指、中指指端捏住皮肤并同时用力提拿,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者食指微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故分为两种,即拇指后位捏脊和拇指前位捏脊。

操作方法

拇指后位捏脊

让孩子俯卧,露出被捏的部位,然后家长将双手呈半握拳状,掌心向下,拳眼相对,再用拇指桡侧缘顶住孩子龟尾的两旁皮肤,食指、中指前按,拇指、食指、中指一并用力提拿,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至大椎处。

适用范围

多用于脊背部,称为捏脊。

注意事项

1.肩、肘、腕放松,手指捻动要灵活,力度要均匀。

2.操作频率为每次3~5遍,通常

拇指前位捏脊

让孩子俯卧,露出被捏的部位,家长将双手握成空拳状,拳心相对,拳眼向前,两手拇指伸直前按,食指微屈,然后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孩子龟尾处两旁皮肤,拇指、食指同时用力提捻皮肤,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至大椎处。

先做3遍捏法,再做2遍提捏法。提捏法就是捻动经过相应的穴位时用力提拿。

拿法

所谓拿法,就是用拇指、食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用力,提拿穴位或一定部位,进行一紧一松的拿捏。

操作方法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面相对用力,捏住穴位或部位,然后逐步收紧提起,进行一紧一松、连续不断的拿捏。操作时,腕掌自然蓄力,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用力提拿,关键是要用拇指面着力。提拿次数以1~3次为宜。

适用范围

常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

注意事项

1.操作之前,一定要将指甲修好,以免指甲损伤皮肤。

2.操作时不要突然发力,或用力过大,更不能拿捏时间过长。

3.拿法刺激性较强,因此经常与捏法配合使用,先拿后捏或先捏后拿,组成拿捏法。

4.如果单纯使用拿法,应放在治疗最后进行。施行拿法后,可以使用揉法,以缓解不适。

捏挤法

所谓捏挤法,就是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一定部位的皮肤,然后两手相对用力挤捏。

操作方法

让孩子平卧或正坐,家长用两手拇指、食指捏住一定部位的皮肤,然后相对用力向中央捏挤,从而使局部皮肤变成紫红色或紫黑色。操作时,两手指尖相对,以相距1厘米为宜。每个穴位或部位应捏挤1~3次,且动作要轻,速度要快。

适用范围

多用于颈项部和胸骨上端等部位,如天突等。

注意事项

1.操作时,动作一定要熟练灵活。

2.捏挤范围切勿过大。

3.捏挤次数不宜过多。

4.本法有一定痛苦,一般在最后操作。

婴幼儿推拿的复式操作法

婴幼儿推拿的复式操作法,是用一种或几种手法在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操作的手法,是小儿推拿的特有操作手法。复式操作法很多,这里我们详细介绍以下常用的手法。

二龙戏珠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用左手拿起孩子的右手,使其掌心向上,小臂伸直,然后用右手食指、中指从孩子腕横纹中点处开始,以食指、中指交叉向前按压,一直按压到曲池为1遍。按20~30遍。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受惊不安、惊风等。

揉耳摇头

做法:用两手拇指、食指螺纹面着力,捻揉孩子的两耳垂后,再用双手捧孩子的头部,做颈部轻摇法。揉耳垂20~30次,摇头10~2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惊风。

凤凰展翅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用一手食指、中指固定住孩子的腕部,另一只手用拇指掐孩子的精宁、威灵,并且上下不停摇动,以摇动20~50次为宜。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多痰、气喘、惊风等症。

水底捞明月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用左手握住孩子的四指,使其掌心向上,再用右手食指、中指固定孩子的拇指,然后用拇指从孩子的小指尖推至小天心处,再转到内劳宫为1遍。以推30~50遍为宜。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高热头晕、烦躁不安、便秘等病症。

打马过天河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用左手捏住孩子的四指,将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运内劳宫穴,然后将孩子四指弯曲向上,用左手握住,再用右手食指、中指的指端从内关、间使、循天河向上一起一落击打至洪池为1次。以击打10~20次为宜。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发热烦躁、头晕抽搐、上肢麻木等病症。

按弦走搓摩

做法:让孩子正坐,家长在孩子背后用两手掌从孩子的两腋下沿着胁肋,搓擦到肚角处,搓擦50~100次为宜。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痰多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等病症。

猿猴摘果

做法:用两手食指、中指侧面分别夹住孩子耳尖向上提,再夹捏两耳垂向下扯。向上提10~20次,向下扯10~2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寒痰、食积、受惊不安等病症。

苍龙摆尾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用右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然后用左手从孩子腕横纹的中点至肘部来回搓揉,再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托住孩子的肘尖部,用右手拿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频频摇动,以摇动25~30次为宜。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胸闷发热、烦躁不安、便秘等症。

做法:先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托住孩子的肘尖,再用右手拇指、食指插入孩子小手的虎口处,然后屈伸孩子的小手上下摇动,摇20-3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上肢麻木、活动不利等。

黄蜂入洞

做法:孩子取坐位,家长一手扶着孩子的头部,使其相对固定,然后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的指端按在孩子的两个鼻孔下缘,以腕关节带动双指反复揉动20~5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无汗、急慢性鼻炎、鼻塞流涕、呼吸不畅等症。

飞经走气

做法:先用右手握住孩子的左手四指,然后用左手四指从曲池开始,按压至总筋反复数次。再用左手拇指、中指拿住孩子手腕后掌横纹两端的阴池、阳池二穴固定其手腕,然后用右手四指将孩子左手四指向上往外搓捋,让孩子的手指一伸一缩,连续搓20~5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外感、咳嗽痰鸣等症。

运土入水

做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脾土穴,沿着手掌边缘,经小天心、掌小横纹,推运至小指端肾水穴,运100~300次。

适用范围:用于尿频、小便发黄、小腹胀满、便秘等症。

运水入土

做法:用左手握住孩子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使其掌心向上,用右手拇指外侧缘自孩子肾水穴,沿着手掌边缘,经掌小横纹、小天心,推运至大指端脾土穴,运100~30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便秘、泄泻、疳积等症。

双凤展翅

做法:用两手食指、中指夹住孩子的两只耳朵,向上提数次后,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端,按、掐眉心、太阳、听会、人中、承浆、颊车等穴,每穴按、掐各3~5次,提3~5次。

适用范围:用于外感风寒、咳嗽多痰等,及肺部疾患。

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

做法:让孩子仰卧在床上,家长一手先揉孩子的肚脐,再让孩子俯卧,揉孩子的龟尾,揉片刻后,然后从龟尾向上推七节骨为补;反之则为泻。操作100~300次。

适用范围:用于治疗泄泻、痢疾、便秘等症。

总收法

做法:孩子取坐位,先用左手中指掐按孩子的肩井穴,然后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拿住孩子的食指和无名指,伸直其上肢并摇20~30次。

适用范围:给孩子推拿结束的时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