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十大名著悬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史记》疑案解读(1)

第一节 孔子与子路关系:忘年之交还是冤家对手?

孔子一辈子有七十二个弟子,可是和自己有过节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子路。

那么,这师徒俩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友还是敌?如果是友,二人为何还会产生过节?如果是敌,怎么又能同室相处多年?

还是先从子路的出身背景说起。

子路其实本来不叫子路,叫啥呢?叫仲由,子路不过是他的字而已。子路的老家是卞这个地方,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完全没有开化的“野人”。这个野人当然啦,不可能像是神农架传说中的野人,而是说子路他呢,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职业,属于待业小青年,喜欢到处游荡,无拘无束地生活。问题是那个时代可不是想干啥就干啥的,当然也不能想到处游荡就能到处游荡的,那是个战争纷繁的乱世,做驴友是需要很多资本的。

子路刚好具备这些要求:他个头高大,好勇斗狠,性格粗豪,一看就知道一把打架的好手。有一次他在路上碰见孔子,于是不由分说就要和孔子干起来。

孔子虽然身长九尺六寸,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文弱的读书人呀,打架的功夫方面,显然是远远不如子路的。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和子路是怎么打起来的,也没有说二者是怎么发生矛盾,不过结果是孔子被雄鸡公猪装饰的子路给打败了,还着实被羞辱了一番。

自此之后,二人就成了冤家。

不过孔子心胸开阔,并没有记仇,与子路接触一番之后,孔子觉得子路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人,还是有一定的利用价值。所以马上就想到对于此人只能智取,不能力战,于是孔子就慢慢地诱导子路,而内容则是他的礼乐那一套。

要知道子路是个粗人,凡是粗人呢,又都很向往崇敬有文化的人,就像今天乡镇企业家的办公室里面,总喜欢摆满了豪华的精装大部头书一样。孔子慢慢地居然把子路给驯服了,脱掉了原来那一身雄鸡公猪的皮,换上了儒者那种温文尔雅的衣服,并且还拜在了孔子的门下。

对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弟子,孔子的表现很是奇怪。子路向他请教学问的时候,孔子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子路,而从来不会爽爽快快地倾囊相授。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处理政事,孔子就吐出来四个字:“先之,劳之。”

在背后,孔子一反他对于路惜言如金的风格,还对别的弟子说子路的坏话,这些坏话呢,大都比较长,例如:“凭借片言只语就轻率地马上去做出决断的,那就是子路这样的人啊!”“善用才能的人才能被称为人才,子路好勇得太过分了,所以不可取。”“穿着狐皮大衣的人和穿着破旧的袍子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只有子路这个人。”“子路的学问呢,就好像还没有进入内室,只是登上了厅堂。”这句类似诅咒的话是最恶毒的:“子路最后是不会得到善终的。”诅咒人家不得好死,这就有点过分了。你说人家学问不好,那是你的原因,因为你不愿教人家,这也罢了。孔子神机妙算,不愧是至圣先师,后来子路果然不得好死,跟老师的诅咒,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关系。

在人品上说子路的坏话之外,孔子还去堵塞子路的仕途。子路有没有仁德?季康子这样向孔子打听。孔子呢,只是环顾左右而言他:“可以让他管理千乘之国的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仁德。”言外之意,当然是子路没有仁德了。子路在出任季氏家臣的时候,季孙这样问孔子:“子路能担当大臣吗?”孔子回答说:“也就是候选人而已吧。”

但无论如何,子路后来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担任了卫国某大夫家的邑宰。但不幸的时候,后来在兵变的时候,子路被人给包围了,最后留下了一句临终遗言:“君子虽然可以死,但帽子可不以掉下来。”说完这些话后,子路从容赴死,还把断了的缨穗系好。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知道,子路临死的时候,已经要知道维护君子的形象了。这说明他已经受到了非常深的儒家思想的影响。

还回到原先的故事中来。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他得知卫国内乱的消息时,就预感子路会死。他说:“磋乎,由死矣!”不久,果然传来子路死讯。

不是孔子有什么特异功能,能预测生死,妙算未来,而是他太了解自己的学生了。他深知忠于职守、爱国爱民、疾恶如仇的子路,怎么也不会在这内乱中谋逃活命,而只会以身殉职。

听到子路的噩耗时,孔子痛苦万分,回想自己与子路多年的交往,孔子不禁感慨万千,泪流满面,这也可以看出孔子与子路的关系非同一般。关于这一点,有一位学者曾分析说:“孔门弟子三千,子路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对子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不倦的教诲,称赞子路是个勇而无惧、果断干练、擅长政事、知‘仁’‘礼’、懂孝道的人。子路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同时也给了孔子无尽的支持和帮助。尽管如此,孔子和子路师生二人在言语上也有许多正面冲突。究其原因在于子路直率无讳的性格和孔子与子路之间不同志向以及孔子和子路之间的师徒兼朋友的双重关系等。”(李竞艳:《试析子路与孔子的关系及其成因》,见《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所以从这些材料来看,终其一生,孔子都并没有把子路完全当作是一个自己的仇人,而是对他非常了解,完全是把他当做自己的忘年之交了。

第二节 秦始皇的生父:宰相吕不韦还是太子子楚?

万里长城今尤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秦始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他的身后却留下了许多千古谜案。例如,秦始皇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似乎就没有人能够说的清。

很多史家和史书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或者具体说来,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史记》也这样说,那么,这样的说法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

秦始皇的家族姓赢。他的祖太爷爷秦昭王先立的太子死了,又立安国君做太子。安国君宠妃和爱妾很多,光儿子就有二十多个,且不说女儿了。有个排行在中间的儿子叫异人。异人既非长子,又非幼子,母亲又不受宠爱,在安国君眼中没什么地位,便被派到赵国去当人质。那时的秦国正在逐渐强大起来,经常进攻赵国。秦与赵,实际上是势不两立的敌国。可以想象,异人在赵国是丝毫受不到优待的。他穷愁潦倒地住在赵国的聊城(在今山东省聊城县西北)打发日子。

这时,有一个年轻的商人吕不韦来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做买卖。吕不韦贱买贵卖,发了大财,成了有名的富商。

钱,只有花掉的那部分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财富。这世上最痛苦的事,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

吕不韦那时虽然富甲一方,但却无处消费。最主要的是,那时,商人是从平民阶层中发展起来的,在社会上毫无地位。吕不韦不甘心如此,一心想向政治上发展。当他听说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兴高采烈地说:“真是奇货可居!”他问父亲:“您说种田能获几倍的利益?”“也就是十倍吧。”“贩卖珠玉呢?”“百倍。”吕不韦说:“立主安国,可以获无数倍的利益,后世也享受不尽。”

吕不韦专程到聊城去看望异人,对他说:“我能让你的门第变得高大起来”,意思是要提高他的地位。异人本来有些心灰意冷。在二十多个兄弟的竞争中,他毫无优势可言,就冷笑着说:“还是先让你的门第高大吧!”吕不韦说:“要等你的门第高大以后,我的门第才高大得起来。”异人是个一点就透的人,便关上门,同他细谈起来。

安国君最宠爱华阳夫人,她却没生儿子,吕不韦指点异人:要设法过继给华阳夫人做嫡子,才能当上太子进而走上国王的宝座。异人说:“你的计划若能实现,我宁可与你共享秦国。”

吕不韦给异人五百斤金(不是现在的黄金,当时把铜叫金),供他在赵国作活动经费。他自己又用五百金买了很多珍宝,通过华阳夫人的姐姐送给华阳夫人。他传话给华阳夫人:异人这孩子真好,他常在人前把您奉为他最尊敬的人。华阳夫人听了当然高兴。她想到一旦自己年老色衰,或者别人的儿子当了国王,她就不会有好下场。于是,她果然把异人过继为自己的嫡子。异人拜见华阳夫人的时候,特意穿一身楚国的衣服。华阳夫人惊诧异常,因为她是楚国人。她当即决定把异人的名字改成子楚,并让吕不韦当子楚的老师。

吕不韦在邯郸找了几个漂亮女子做妾。有一次,子楚与吕不韦一起喝酒,看中了其中的一个。吕不韦为了控制子楚,也就忍痛割爱,把这个小妾送给了子楚。

这个小妾嫁给子楚一年以后,果然生了个男孩,取名政,就是后来的秦始皇。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吕不韦知道这个妾怀了孕,才送给子楚的。意思是吕不韦想让自己的后代继承秦国天下。但《史记》也明明写着“至大期时”才生的政。“大期”就是一年,十二个月。那时的历法,每月平均30天左右。如果吕不韦果然知道她已怀孕,至少也应怀孕一个月以上了。就是说,秦姑皇是至少怀胎十三个月才生的。而“十月怀胎”是常识。前后差几天也不足怪。但除神话、故事外,晚产三个月还能生下正常婴儿,是没见过记载的。所以,秦始皇不可能是吕不韦的儿子。

关于这一点,学者毛舟洪也曾说:“秦始皇系何人所生?对于此问题,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是吕不韦所生,这似乎成了定论。本人经考证认为:秦始皇非吕不韦所生,而实秦庄襄王(子楚)所生。”(毛舟洪:《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质疑》,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吕不韦的计划确实实现了。子楚52岁那年(公元前250年),秦昭王死了,他的父亲安国君继位。一年后服丧期满,安国君正式继位,后世称为孝文王。但三天后,孝文王就死了。子楚便继承了王位,后世称为庄襄王。三年后(公元前246年),庄襄王子楚也死了,13岁的政成了秦王。

吕不韦虽然并未与子楚分享秦国,但也确实取得了显赫的权势,当上了丞相。秦王政继位后,吕不韦当上相国,被称为“仲父”。但秦王政成年后,不愿受吕不韦掣肘,终于杀了吕不韦。

但无论如何,可以证明,秦始皇的亲爹并不是吕不韦,否则的话,即使秦始皇再暴政,也不会亲手杀死自己的生父。

第三节 鸿门宴项羽放走刘邦:有仁心还是求霸业?

古来成败有根由,何必遥寻广武沟?

项伯帐中姻汉祖,萧何月下劝韩侯。

吴钩碎斗鸿门宴,楚曲哀萧垓下秋。

只看帝师同亚父,乌江难怪恨悠悠!

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那就是上文提到的“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咸阳,根据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暗中谋划称王。不久,北上援赵的项羽也率军攻入鸿门,并准备消灭先行入关的刘邦,形势危急。在张良、项伯等人的斡旋之下,刘邦亲自到鸿门项羽军中赔罪,项羽摆宴招待。酒宴当中,谋士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却迟疑不决。范增不得不找来项庄,想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项伯则挺身保护刘邦,一时刀光剑影、杀机四伏。见势不妙的刘邦托辞醉酒如厕,悄悄逃回霸上。

“鸿门宴”后来演变为一个典故,常常被用来指不怀好意、暗藏杀机的宴请。千百年来,《鸿门宴》以它生动跌宕的情节,深深吸引着无数读者。2011年的时候,导演李仁港携手主演冯绍峰、黎明、张涵予、黄秋生、刘亦菲等人,还专门拍摄过一部电影,名字就叫《鸿门宴》。

这场宴会被看做是秦末历史关键性转折的一幕,也被认为是项羽悲剧人生的开始。

那么,有意思的是,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对于这个问题,由于司马迁没有直接回答,因此引起了后人的不断思索,以至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前人多认为是项羽自大虚荣,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眼光短浅,缺乏远见和原则性,被刘邦等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不听范增的计策,最终在鸿门宴上放走了敌手。

直到现在还有人认为项羽之所以不在鸿门宴上杀刘邦,是他的“为人不忍”和“妇人之仁”等性格因素造成的,可以归结为“性格成败”。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指出:“鸿门宴是项羽一生事业成败的转折点”、“整个鸿门宴只说明了一点,就是项羽的政治幼稚。”认为项羽政治不成熟,没有认识到刘邦的真实面貌。这些观点都不无道理,但似乎又都流于肤浅,没有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政治理念与追求。项羽有明确的政治理念,他追求的是“霸业”,即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业,试图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九合诸侯号令天下。在他的“霸业”体制之下,是臣服于自己的大大小小的武装集团。因此,当刘邦表示愿意听从号令后,项羽也就将他纳入了自己的政治体制之中,把刘邦与臣服自己的其他诸侯一样看待,从而在鸿门宴上放过了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