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雾天出行
由于雾气中溶解了酸、碱、苯、酚等有害物质和尘埃、病原微生物以及夜间放出的二氧化碳等,人如果大量吸入密度大的雾气会导致有害物质大量进入体内,还可引起供氧不足、胸中憋闷等症状,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预防措施
在浓雾天气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减少浓雾带来的伤害。可以采用以下的预防措施:
(1)雾天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2)有晨雾时不要开窗。
(3)不要进行室外活动和露天集会。
(4)穿越马路要看清来往车辆。
错误做法
在浓雾天气中,外出要小心行走才是保证个人安全和他人生命的最好方法。下面的一些情况就要尽量避免:
(1)在雾天的时候还是穿灰色衣服出门。
(2)雾天的时候心急回家,高速驾车。
(3)开车时没有开雾灯、车灯行驶。
避险技巧
遭遇浓雾天气,要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外出时,尽量穿上黄色或其他鲜艳颜色的衣服。
(4)穿越马路要当心,看清来往车辆。
(5)驾驶车辆和骑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温馨提示
雾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不清,驾驶员容易产生错觉;同时由于路面湿滑,车辆制动性能变差,容易发生侧滑或造成车辆倾翻,因此,雾天行车需要掌握一些驾驶技巧。
(1)严控车速。急脾气的车友在雾天一定要有所收敛:当能见度大于200米小于5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80公里;能见度大于100米小于2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能见度大于50米小于100米时,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能见度在30米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公里以下;一般能见度10米左右时,时速控制在5公里以下。当遭遇大雾,建议最好把车开到路边安全地带或停车场,待大雾散去后再继续前进。
(2)正确用灯。雾天出车前要全面检查车的灯光装置,行驶时要遵守灯光使用规定:打开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充分利用灯光提高能见度,看清车辆及行人动态。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雾天行驶不要使用远光灯,这是因为远光光轴偏上,射出的光线被雾气漫反射,会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时反而什么都看不见了。
(3)清洁视线。遇到大雾时,挡风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会使驾驶员视线受损,还会使对面来车射出的灯光显得特别耀眼,因此行驶中要勤用雨刷刷去水珠,以提高视线的清晰度。
(4)勤用喇叭。雾天视线不好,勤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行人和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己车的位置。
另外,雾天会车时按喇叭提醒对面车辆注意,同时应关闭防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炫目感;如果对方车速较快,应主动减速让行,必要时路边停车;前方路边有障碍物时会车,要留出提前量和安全间距。雾天最好不要超车,发现前方车辆靠右边停驶时,不可盲目绕行,要考虑到此车是否在等让对面来车;超越路边停放的车辆时,要在确认其没有起步的意图而对面又无来车后,适时鸣喇叭,从左侧低速绕过。在大雾中,可以尽量利用残存的视距,盯住路中的分道线行驶,但一定注意不要压线行驶,否则对向会车将很危险。最好不要沿着路边行驶,因为在路边临时停车、等待雾散的人也是导致行车安全的重要隐患。
当细小的水珠飘浮在低空形成雾时,在小水珠中溶解和吸附了一些地表的有害物质,如酸、碱、胺、盐、苯、酚以及尘埃、病原微生物等。雾的形成使这些有害物质滞留积聚,且得不到扩散、稀释,污染就相应加剧。如果雾持续数日,空气中污染物会迅速增加。人如果在雾中锻炼,这些有害物质被人吸入或接触过多,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
晨练者在运动时,由于肌肉和骨骼的活动加强,使得体内的热量增加,为了维持热平衡,需要借助排汗来散发体热。但是大雾时,气压低,空气湿度大,汗液不易蒸发,不利于皮肤的散热,有碍肺泡的气体交换,这样,就会使人感到闷热和周身不适,出现胸闷、憋气、疲劳、头昏等供氧不足的症状,并且容易引起伤风感冒,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出血。
※知识链接※
雾天多吃豆腐和牛奶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雾天时,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