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仅有250多页的经济思想史著作?不可能?未必不行!

1914年,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1883—1950)出版了他的《经济理论和方法:历史札记》,用一百来页的篇幅就追溯了从古代到他所处当代的经济思想。如果熊彼特的一百来页就足以应对直到20世纪初期为止的这一题材,那么250多页就一定能够涵盖其一直到20世纪末的新发展。这样的篇幅真的足够了——假如我们承认会冒着一定的风险在涵盖程度上留下一些缺口。

那么,是不是只需在熊彼特那本旧作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补充材料就足以了呢?不幸的是,这样不行。一个领域的历史并非只描述一次就一劳永逸了,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建构过程,新一代人自有他们与老一辈人格格不入的问题和想法。随着时光的流逝,熊彼特所称的人们认为经济系统如何运行的“观念”也将会改变,我们对于那些故去的大师们的理解也会随着这些“观念”的改变而改变。认为历史是很久以前的、不再发生的事物是对历史的严重误解,就像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所说“历史并非已逝去,历史就在当下”。不幸的是,这种误解不管是在经济学界内部还是外部都广为流传。每一代学者都写下他们自己的历史,狂热地追求所谓原创,而且热切希望被认为是这样。但是,每一代学者都在寻找一些重要的先驱,这样就能分享他们的荣誉与智慧。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增多,人们将会不断发掘出已故大师们思想的更多新维度,而这些维度之前可能误导了人们的判断。因此,这一领域的连续性和多变性本就是一个连续且变化的持久过程。熊彼特的那篇旧作,尽管今天看来可读性仍然很高,但已成为历史。读了它会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从那时开始已经有多少观点改变了,我们已经获得了多少新见解且抛弃了多少旧理论,我们的研究方法和很多其他的事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本经济学家根岸隆(Takashi Negishi,1933)曾断言:经济学“已经没有新东西了”。他声称学者们能在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中得到需要的一切。这显然有些夸张,但其中的确包含了不少真知灼见。我们过去一直熟知的很多见解,一旦被新的形式表达或者在新的环境中加以考虑,就会产生全新的含义。总而言之,经济学中的一些所谓新知识实际上是用新的方式组合旧有的知识点。知识之树不断生发出新的枝丫就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不过,一些已经被认定枯死的枝丫,也可能突然萌发出新芽。

难道这意味着经济学仅仅会保留那些正确和有价值的东西,舍弃所有错误和误导性的理论吗?经济学观点的市场是一个完美运转的选择机制吗?不幸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金融市场当中泡沫的形成过程是众所周知的。泡沫的产生是因为人们从现实的片段中形成图景,其他人也认同了这一图景,“羊群行为”接踵而至。经济学家也同样从现实的片段中截取图景,这可能会深化,也可能阻碍我们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如果不迅速地加以甄别,这种图景可能是误导性的。假如在学术界,这些思想通过教职的任命、期刊的排名、研究资金的分配,以及荣誉和奖励等方式正向反馈并放大这种图景,就会导致学术圈内的学术泡沫。鉴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这常常是不能有效消除的一个主要危险。但是,对于那些了解经济思想史、知道它的成功之处和历经迷途的人来说,将会清楚地知道其中的危险并保持足够的警惕。

最后,记住过去几个世纪中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改变了我们对经济的看法是很重要的。以美国经济史学家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 Fogel,1926—2013)的一项研究为例,它精要地展现了人类的历史,即全球人口增长与重大事件和技术发明之间的关系(见图0—1)。直到18世纪伊始,即发现新大陆、第二次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经济发展和增长才开始加速。欧洲及其国外后裔建立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才获得了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并导致了这些区域和世界其他地方财富差距的不断增长——“大分叉”[见肯尼斯·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同名著作]。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繁荣和欧洲经济起飞在同一点(即图中曲线剧烈向上弯曲处)发生,这并非巧合。这时,逐步显露的经济动态性和在这种动态过程中的主导力量都要求对其进行研究并应用于经济政策。从而,人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历史轨迹,而我们不知其通往何处。

研究经济思想史有不同的路径。本书关注的焦点是经济理论:理论形成、完备性和不足之处和对经济政策的可应用性。我注重那些我认为特别重要的经济学家和他们的理论贡献,但我也仅能希望那些真正重要的知识没有从我撒下的这张大网的网眼中漏过。

图0—1 全球人口增长和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Robert W. Fogel, 1999, “Catching Upwith the Econom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9(1): 1-21。

在此,我承认本书还有一些未尽之处:本书的关注点在于欧洲学术界的传统及其在所谓西方世界中的传承,但其实所有先进文明在探索经济事物的过程中都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于中国经济思想史感兴趣的读者应该去参考例如胡寄窗(2009)的著作,艾尔—艾思科和威尔逊(El-Ashker and Wilson,2006)则提供了伊斯兰经济思想史的概览。除了一些地理上的空白之外,本书同样在主题上存有空白,例如,工商管理、管理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本书引用的文献。书后的参考文献和书目列表提请读者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创性著作,同样也要关注那些总结和叙述重要经济学家、经济理论流派或者是经济学重要理论支流发展的著作和论文。这些书目包含了读者感兴趣的所有用于更容易找到原始文献的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