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目标
尽管口译与笔译都涉及语言的转换,但其中的差异比较大,口译是口头的,译文一旦说出,一般不能做更改;而笔译是书面的,译者有较多时间思考、对译文进行润色修改。在翻译实践中,两者有着较大的区别,所需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一般都指笔译能力,而对口译能力的研究则是明确用“口译能力”来指代研究对象(PACTE,2005;马会娟,2013;王斌华,2011;苏伟,2011;刘猛,2014等)。所以,在本研究中,除非特别说明,翻译能力指的都是笔译能力,中医翻译能力则是指在中医药领域及其相关医学领域里的笔译能力。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中医翻译并不单指中医药领域的翻译,还包括相关的医学翻译。因为根据目前中医在中国的现状,任何中医人才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比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就要求培养的中医药人才要具备“一体两翼”的知识结构,即以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一体”,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为“两翼”,让学生“博古通今”。这里提到的现代科技对于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现代医学在其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有关人体疾病的学问,所以本研究中的中医翻译能力指的是译者具备的在中医药及其相关医学领域里的翻译能力,并侧重汉译英的译出能力。
在以往国内外有关翻译能力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从外语翻译到母语,较少有学者关注从母语翻译到外语的译出翻译能力,而译出能力在目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又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在国外的研究中,PACTE小组是既关注译入又关注译出,Campell(1991)则重点研究译出,其对象为阿拉伯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在国内,目前只有杨晓荣(2002)和马会娟(2013)对汉译英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另外对于专业领域的翻译能力研究,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主要为法律翻译能力模式的构建研究,缺乏中医翻译能力研究方面的文献。
为此,针对目前国内翻译能力研究的现状,本研究拟在国内外学者有关译出和专业领域翻译能力研究基础上,对中医翻译能力做出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如下。
(1)详细梳理国内外翻译能力研究的现状,总结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并找出国内学者在翻译能力研究方面与国外研究的差距。
(2)通过实证调研,调查医学(中医)翻译行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考察中医翻译相关群体对于中医翻译能力的认知情况。
(3)构建中医翻译能力模式,详细分析中医翻译能力模式下各种次能力(sub-competence)的内涵。
(4)探索以发展中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教学对策体系,培养具备较强中医翻译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医翻译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第一个目标主要是通过文献梳理国内外翻译的现状,总结出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和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第二个目标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调查医学翻译职业所需的翻译能力和中医翻译相关从业人员对中医翻译能力各要素的认知状况。第一个和第二个研究目标的实现是本研究第三个和第四个研究的基础,本研究将重点侧重于后两个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