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竟然是这个意思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5章 阀阅 【“阀阅”为何指世家 巨室】

“军阀”一词,据康有为的学生任启圣在《康有为晚年讲学及其逝世之经过》一文中记载:“某年徐在沪请天游同学三数人晚餐,余亦在座。余偶提军阀二字,徐高声说:‘军阀二字,由梁任公翻译而来。日本军人可称阀,概皆幕府子弟。若中国军人都是穷光蛋,何阀之有?只可称军人,不能称军阀也。’”

“徐”指康有为的弟子徐勤,据徐勤说“军阀”一词系梁启超从日文翻译而来,而日本军人之所以称作“军阀”,是因为他们都是掌握军权的幕府子弟的缘故。此说不确,因为古汉语词汇中早就有“军阀”的称谓,《新唐书·郭虔瓘传》开篇就称大将郭虔瓘(guàn)“录军阀,迁累右卫骁将军,兼北庭都护、金山道副大总管”,意思是录其军功,屡次升迁。这里的“军阀”指军功,引申而指割据一方的军人集团。

那么,“军阀”为什么能够表示这个意思?“阀”又作何解?原来,这个称谓是从汉代的“阀阅”制度而来的。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开篇就写道:“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大臣的五等功还要追溯到更远,此之谓“古者”。

“勋”的本义是“能成王功”,即能够帮助国君“立宗庙定社稷”,比如周公帮助哥哥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这是最高一等的功劳;不需要使用武力,而是用言论帮助国君治理国家称“劳”,这是第二等的功劳;使用武力的则是第三等的“功”;“阀阅”一词,古书原本多写作“伐阅”,“阀”是“伐”的分别字,“伐”指征伐之功,一一标明功劳等第称第四等的“伐”;“阅”的本义是物品从门中出入,要一一计数,引申而指阅历,第五等功劳就是指根据阅历所确定的功劳等第。

司马迁接着又写道:“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封爵之誓”指汉高祖刘邦定天下之后,赐予功臣分封的符信和丹书铁券,封进金匮和石室,藏之于宗庙之中,以示后代将永享封爵。“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就是用丹砂写在铁券上的四句誓词,意思是:使黄河细如腰带,使泰山小如磨刀石,这都是极其久远的时间才能够做到的事情,因此用来比喻保佑国家永远安宁,功臣的功劳也当传之久远以至于无穷。

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却不可能,因此司马迁评价道:“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当初何尝不是想巩固国家的根本,可是到了子孙后代就逐渐衰微了。

从此之后,就用最后两等的“阀阅”来指代对国家有功劳的官宦人家。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制度更是落实到了具体的门第建筑之上。据南朝梁的学者顾野王所著字书《玉篇》载:“在左曰阀,在右曰阅。”也就是说,有功劳的官宦人家,要在门口树立两根表功绩的柱子,柱子上写明功劳状,左边的柱子称“阀”,右边的柱子称“阅”。

这两根称作“阀阅”的柱子还有具体的形制要求。据《旧五代史·晋书四》载:“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桶墨染,号为乌头。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街十有五步,槐柳成列。”所谓“乌头”,是指“阀阅”这两根柱子上用半圆形的筒瓦装饰,染成黑色。据南宋学者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所引《营造法式》载:“唐六品以上通用乌头大门,又曰表揭,又曰阀阅。”可见唐代时乌头大门乃六品以上官宦人家的标准配置。

这就是“阀阅”一词之所以指代世家、巨室的由来。